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问题解决8步法在单片机学训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解决8步法在单片机学训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13 10:15:02 浏览次数:

【摘要】在单片机“學训一体化”教學的过程中应用“问题解决8步法”,能有效解决理论教學与技能教學相互脱节的问题,提高學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单片机8步法學训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87-02

以往的单片机教學,通常是要么偏重于技术理论而缺少实训项目和课时,要么偏重于实习操作而忽视技术理论知识的传授,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再加上采用灌输式教學法,形式呆板、僵化,内容抽象、枯燥,束缚了學生动手和创新实践的能力。这影响了學生整体素质提高,达不到培养实用人才的目的和要求。因此,传统的教學观念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很多高校和教师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项目教學法。它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學质量得到了改善,但很多的高职院校要么受到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要么教學资料、教學场所、实训设施等短缺,其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风格、教學策略和學习风格等仍然没有很大改观,甚至培养目标也没有发生变化。

为了寻求适合學院自身发展的教學方法和思路,以“能力为主”为指导,把教學理论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构建一种新的教學形式,即“學训一体化”教學模式。

一、“學训一体化”教學模式

“學训一体化”是指以“能力为主”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學生技能”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工學结合等方式,利用學院自身的有限资源,整合课程教學内容,将理论教學与技能实践融为一体,旨在建立一个教师为辅、學生全员参与,在“學中训,训中學”,“學训相融”的教學环境中完成课程學习的教學形式。“學训一体化”教學模式改变现有教學组织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新的教學模式和课程体系,加强理论教學与技能教學的有机结合,将理论知识模块化并融于每一个实训项目之中,有效解决技术理论和技能操作相互脱节的问题。这是一种全新、开放式的教學思路,是提高學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培养學生创新思维的一种全新途径。

我院将柳州、广州等地区的电子行业和企业所提供的工作单引入教學情景,同时参考了“单片机工程师助理”职业岗位的要求,对讲授的内容进行了融合,体现了教學情景与企业岗位工作、教學的内容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培养目标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一致的三大原则。在授课过程中,课程采用的是一人主讲,多人辅导的教學方式,真正体现以學生为主,教师引导,在“學训一体化”教學中充分发挥學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學生潜在的能力,构建开放式的教學。

二、问题解决8步法的应用

把“任务驱动”、“项目教學”融入课程教學整个过程,以學习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按任务的实施过程开展教學,充分发挥學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每一个项目都有相应的學生工作单,明确學生的工作内容、知识、态度、技能的要求以及考核方式等信息。为了提高教學质量,改善教學效果,采用了问题解决8步法,使學生在“边學边训,边训边學”的过程中激发學习的热情,并不断地培养學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一)學生分组

教师下发工作任务后,就要对學生进行分组。分组完成项目这种學习方式可以激发學生學习的兴趣,可以改变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让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學生的个性和潜能。分组是否合理是“學训一体化”教學的关键。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學生的特点、能力,合理分配角色,让小组中的每一个學生都有发挥自己长处的机会,也都有相互學习的机会。在分组时,结合高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项目的相关要求和标准,遵循“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原则,按照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文档处理等职责进行分工,有效避免學生“搭车”现象,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为了使项目顺利和有效地进行,必须选出小组的负责人。教师对组长进行有效的指导。在项目进行的整个过程中,组长要对组员进行合理安排和监督,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學目的。

(二)分析题目,构建模型

學生接到工作任务书后要认真地阅读,认真分析设计要求,根据应用场合、工作环境、具体用途,考虑系统的可靠性、通用性、可维护性、先进性,以及成本等,提出合理的、详尽的功能技术指标。这个过程可以采用自顶向下方法,建立系统框图,划分出功能模块,将功能尽可能细化,技术指标尽可能表达清楚,设备尽可能齐全,做到不漏任务细节。學生一定要多看、多思考。最后把功能的设计构建成合理的系统模型。

(三)确定项目方案

搜集和阅读相关的资料,比如各种教材的相关内容、期刊杂志上的相关文章、网络资料、图书馆资料等。这一步的工作要求是把系统要完成的任务分配给若干个单元电路,并画出一个能表示各单元功能的整机原理框图。对比现有资料或方案,选择一种技术上先进、合理、可行、性价比比较高的最佳方案,比如考虑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设计的工作量、以往的经验和熟悉程度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力争做到设计方案合理、可靠、经济、功能齐全、技术先进。

(四)项目的实施

根据系统的指标和功能流程图,明确各部分任务,进行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单元电路是整机的一部分,只有把各单元电路设计好才能提高整机设计水平。每个单元电路设计前都需明确各单元电路的任务,详细拟定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与前后级之间的关系,分析电路的组成形式。这个过程可以采用经典设计电路,比如:别人用过的电路、应用实例电路、或者是器件应用手册中介绍的电路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增补、删减或创新,应尽可能选择标准化、模块化、功能强、集成度高的典型电路。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各个单元电路之间的插接方式、接口参数和共享等。为保证单元电路达到功能指标要求,就需要用电子技术知识对参数进行计算。例如,放大电路中各电阻值,放大倍数的计算;振荡器中电阻,电容,振荡频率等参数的计算。只有很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正确利用计算公式,计算的参数才能满足设计要求。计算参数时,同一个电路可能有几组数据,注意选择一组能完成电路设计要求的功能,在实践中能真正可行的参数。

(五)项目完善,再实施

经过初步的电路设计后,教师举行方案论证会,让每一小组的负责人,以口头或课件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阐述本组的设计方案。各小组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以及同學的建议下,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完善。接着进行项目总体设计和制作。总体设计就是根据设计任务、指标要求和给定条件,设计出符合现场条件的软、硬件方案,并进行方案优化。应划分硬件、软件任务,画出系统结构框图。要合理分配系统内部的硬件、软件资源。由总体设计所给出的硬件框图所规定的硬件功能,在确定单片机类型的基础上进行硬件设计、实验。进行必要的工艺结构设计,制作出印刷电路板,组装后即完成了硬件设计。结合硬件结构,明确软件任务,确定具体实施的方法,合理分配资源。定义输入/输出、确定信息交换的方式(数据速率、数据格式、校验方法、状态信号等)、时间要求,检查与纠正错误。

(六)项目调试和测试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制作完成后,必须反复进行调试、修改,直至完全正常工作,经过测试,功能完全符合系统性能指标要求,应用系统设计才算完成。在硬件的调试,要教会學生使用各种调试方法和手段、使用各种测试仪器、排除故障的技巧等。调试时应注意做好调试记录,准确记录各部分的测试数据和波形,以便于分析和运行时参考。经过调试、测试后,若系统完全正常工作,功能完全符合系统性能指标要求,项目设计结束。

(七)总结项目经验

项目小组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总结,总结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措施和方法,同时撰写项目设计说明书。最后,有选择地保留重要文档,将心得形成文件,记录备案,方便在以后的项目设计中不再有类似问题发生。对于好的方法将继续保持,对于容易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學生务实、严谨的态度,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八)项目评价

在项目评价过程中,采用了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的考核标准,更应注重學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评价形式有过程评价、自我检查、自我评价、成果呈现、學生小组评价、师生互评、企业老师评价等。學生把项目设计的思路、方案、实现的过程、结论、存在的问题等以课件的形式在全班进行答辩,并进行产品演示。各个小组对其表现进行评分。通过答辩和演示,让所有的學生都了解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加强认识,避免重复发生,还可以培养學生的交流和沟通、语言表达能力等。最后,教师进行讲评,进行鼓励教育。对于表现好的學生进行表扬,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让學生都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让同學们都感受到成就感,激发他们积极向上,不断學习的动力。

通过“學训一体化”教學,學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总之,为了培养學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學改革的新路子,不断改进教學方法、丰富教學手段。

(责编 丁梦)

推荐访问:步法 单片机 解决 教学中 学训一体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