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了解怪异的糖尿病

了解怪异的糖尿病

时间:2022-04-04 10:08:25 浏览次数:

一般而言,人们都知道糖尿病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1型糖尿病就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起病一般从儿童或青少年开始,血糖升高明显,必须使用胰岛素才能降低血糖,并需防治糖尿病酮症等急性并发症。2型糖尿病则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它一般起病于成年甚至老年,一般通过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但是,今天要与朋友们讨论的却是两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即1.5型糖尿病和3型糖尿病。这两种糖尿病其实发病率也不可小觑,治疗上也有其特殊之处。

1.5型糖尿病

1.5型糖尿病的正规名称是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因其临床表现介于1型和2型糖尿病之间,“1.5型糖尿病”的别称由此而来。

1.5型糖尿病具有遗传易感基因,胰岛自身抗体阳性,早期临床表现类似2型糖尿病。1.5型糖尿病在首次被确诊为糖尿病后,至少6个月内无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目前认为,1.5型糖尿病是在遗传易感的基础上,由环境因素触发引起的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受损所致。

诊断无统一标准,可参照临床特征鉴别

目前对该病的诊断无统一标准,不过临床常参照以下几点确诊:

1.发病年龄晚,一般的1型糖尿病往往从儿童时代就开始发生,而1.5型糖尿病的起病都为成人阶段,一般在30岁左右。

2.该病诊断成立后,至少可以有半年不依赖胰岛素治疗,而从初诊到发展为胰岛素依赖的时间不一,平均为3~5年。

3.经过一定时间以后,該病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约3~5年以后,口服降糖药就不再能够控制血糖,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

4.对抗胰岛细胞的自身抗体呈阳性。胰岛自身抗体有胰岛素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羧基肽酶-H抗体等。其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被列为诊断的主要指标,羧基肽酶-H抗体可被看作新指标。检测胰岛抗体对诊断起决定作用,且检测方便,易于标准化,已成为诊断1.5型糖尿病的一项金标准。

5.血清C肽测定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1.5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随病程呈缓慢进行性减退,可以通过血清C肽测定获知。

治疗可多管齐下

胰岛素治疗 多数学者主张每日或间断法小剂量胰岛素注射,因为胰岛素确实可以防止1.5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进一步损害,应该及早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免疫疗法 可以使用具备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雷公藤多甙治疗。研究表明,1.5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维生素D和胰岛素联合治疗随访1年,较单用胰岛素组能更好地保护空腹C肽水平。

其他降糖药联合使用 二甲双胍在糖尿病的治疗用药上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可以同时降压、调脂、减肥,并且不会引起低血糖,对肝肾等脏器无毒副作用等。而胰岛素促泌剂不能用于1.5型糖尿病的治疗。

3型糖尿病

3型糖尿病是一种继发性糖尿病,又称为胰源性糖尿病。其发生归结于各种胰腺疾病,如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切除术后、胰腺创伤、胰腺肿瘤、血色素沉着症和纤维钙化性胰腺病等。美国糖尿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通称为3型糖尿病。

治疗以治原发病为主

积极治疗胰腺原发疾病 建议减少可导致慢性胰腺炎发生的生活方式,例如吸烟、饮酒。鼓励患者食用富含可溶性纤维和低脂食物。在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应该补充口服酶,如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多酶片等。其中口服胰蛋白酶替代治疗尤为重要,有助于控制腹泻、预防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最重要的是保持肠内激素的分泌,从而改善糖耐量。

降糖药物的使用遵循个体化原则 对于不同患者,应实施不同的个性化治疗。伴有轻度高血糖的慢性胰腺炎相关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可能比较恰当。对于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给予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促泌剂、肠促胰岛素制剂不适合伴有3型糖尿病的慢性胰腺炎患者。3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药物首选胰岛素。胰岛素的使用可改善肺功能结局、营养状况、血糖水平及降低死亡率,纠正慢性重病或住院患者及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的高血糖。

外科手术治疗收益少 手术治疗适应证为复发性急性和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的风险较高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但收益甚少。

推荐访问:怪异 糖尿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