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公共管理学复习精华 从传统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范式转换的研究

公共管理学复习精华 从传统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范式转换的研究

时间:2022-03-17 01:04:12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公共管理学复习精华 从传统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范式转换的研究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公共管理学复习精华 从传统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范式转换的研究

注:本文系陈振明教授的《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要点笔记整理,文字基本上来自课本,框架来自网上流传的《公共管理学》笔记图片版,yippo在复习过程中添加了大量内容(绝大部分还是来自课本),最终成文达35页,4万余字。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导论公共管理的视野

一、概念

1、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公共行政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

公共管理则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地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二者主要区别在于,主体不同、关注点不同。

2、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这种物品可以被共同消费。竞争性物品如苹果被一个消费者使用,就不能被第二个消费者使用,某些物品如公园和街道具有一定程度非竞争性,因为当其使用者达一定数量,就会产生拥挤现象。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排他性决定了物品能否由市场生产。也就是会影响别人使用(会拥挤;别人用了会没了或受到影响)的就是竞争性,能将他人排除在外的就是排他性(不能将别人排除在外,也就没办法收费,但可采用排他技术)。

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A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纯如国防、外交、空间技术等,准如交通、通讯等

B硬公共物品(有形)与软公共物品(无形)。硬如公共设施,软如法律、政策服务

C全国性公共物品与地方性公共物品。

3、行政国家

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进程相一致,在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权力主体关系中,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的普遍国家现象。主要体现在行政立法与行政司法。

4、善治

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善治口号,善治的基本要素: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

二、简答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区别何在?

沙雷的名言,商业管理与公共管理在所有其他不重要的方面上是相似的,都履行一般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都是组织活动。

区别在于:

A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则以营利为目的。

B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与A密切相关。政府部门资金来自财政拨款,运作缺乏竞争;私人管理在残酷的竞争中追求高效率以期得到高利润。

C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公共部门不象私人部门权力责任划分那么清楚。

D公共管理人事管理更复杂更严格。因其绩效评估标准更复杂,雇佣和解雇也更困难。

E公共管理具有明显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征。包含广泛而复杂的政治活动。

2、简述公共管理学范式兴起历史?

公共部门管理经历了三大重要范式转换,即从传统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到公共管理学范式(或新公共管理)。

其中公共管理范式开始时出现两种途径,即the policy approach与the business approach,P 途径偏向政策研究,B途径则强调运用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理论方法应用于研究中。后来于七八十年代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范式。1991年,在雪城大学的第一次美国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是公共管理新范式诞生的象征性标志。

3、简述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公共管理的特点?

与计划经济相比有一系列特点,主要体现在:

A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不同。(纵向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式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信奉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国家尽量不干预市场运行;29年-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以“有效需求”为基础谁的凯恩斯主义兴起,国家利用“看得见的手”对经济生活加以全面干预;70年代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以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赤字、高失业率为特征的滞胀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由此发端。

B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即干预模式)亦不同。(横向分析)主要有: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主要靠市场,政府干预在一定范围,自由经济色彩浓厚;欧洲莱茵模式,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较大,国有经济成分比较大,混合经济色彩浓厚,德、法、北欧都属于这种模式;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与前两种模式相比,干预力度更大,政府调控作用更加突出。

三、论述

1、简述21世纪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的挑战?

政府公共管理指行政机关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改革的推进和体制的转轨;正在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严峻挑战。具体而言:

A市场经济为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提出的挑战。(内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我国建立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由政府对经济和社会进行全面、直接的干预。“全能政府”的弊端突出之后,我们实行渐进式的改革,于是各方面挑战接踵而来:I建立与完善市场体制。政府要促进市场机制的发育形成。II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一个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灵活、高效、精简、协调的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掌握好干预的范围、力度。III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廉洁奉公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直接关系到政府公共管理好坏、质量高低。

B入世给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带来的挑战。(外部)I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WTO规则排斥政府权力进入市场,以确保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而我国很多部门仍延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政府模式,政府管理仍具明显计划经济和行政干预色彩,不符合入世的管理需要。II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一些地方部门法律规则意识淡薄,地方利益至上,出台一些与相关法律相抵触的法规,有时还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必来带有许多新的问题。III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市场观念、法律意识、竞争意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加强与更新上。

总之,改革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也给予我们无限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适应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

第一章公共组织理论

一、概念

1、公共组织

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狭义的公共组织指国家机关组织。

2、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公共组织结构的主要概念)

管理层次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划分目的在于区分工作任务和职权的轻重。一般而言,公共组织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高层重决策,中层重承上启下,基层重执行。

管理幅度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它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一项工作越复杂,管理幅度一般越宽。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一定规模的组织内呈反比例关系,管理层次越多,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的组织结构,为底宽上窄的尖形结构。优点是权力集中,便于统一行动,缺点是决策容易执行走样,同时限制积极、主动性发挥;而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的组织结构,形态扁平,是一种扁形结构,优点是决策、执行灵活迅速,积极主动性得到发挥,缺点是由于上级对下级控制不强,集体行动难度大。实践中,人们总是力图把尖形与扁形结合起来,扬长避短,设计令人满意的结构。

3、组织冲突与组织协调

组织冲突指因组织目标、过程、顾客、领域等因素的不相适应而引发的组织间行为的“不合辙”。通常有三种形式:

A目标与顾客的冲突。目标导向型与顾客导向型的冲突,如美国卫生及公众服务部管制卫生及福利项目,而退伍军人管理局则要为顾客谋最大利益,于是冲突产生。

B功能与领域的冲突。即“条条”与“块块”的冲突(条是垂直的,块是地方的)。财政部要求对地方财政部门加强管理,而地方则希望对其实行属地管理。

C目标间的冲突。不同组织的目标领域发生交叉,引起冲突。如警察与消防员皆参与处理危机事故,领域重叠,可能引发冲突。

组织协调可分为水平协调与垂直协调,水平协调指组织间水平方向上的合作,如利益相关组织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垂直协调指上级对下级组织冲突进行的协调。

过去人们认为组织冲突竞争可增强组织活力,如今人们则更强调组织合作模型。

4、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用以解释组织行为,它假定组织中的个体是“经济人”。经济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的最大化者,因此个体行为难以与集体行为达成一致,因为组织行为对公共组织产生的收益是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其他人不付成本就能参与享受,好“搭便车”,于是不会主动采取行为。同时,政府作为经济人,也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预算最大化者,没有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的动力,过分增加政府产出不会被指责浪费,而是提高公众中的声望,完全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这也解释了政府规模一直膨胀的现象。

它是应用经济学的假定和方法来研究公共决策问题的一个研究领域,其核心主题是应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说明市场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和以及政府失败问题。

5、公共组织生态环境

指公共组织身外所有能够直接或间接对组织存在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的总和。组织环境可分为一般环境、具体环境。一般环境影响一切组织,具体环境影响个别组织。

6、政府再造

公共组织是一个不断与其环境发生作用的开放系统。面对环境变化,公共组织必然要进行变革。90年代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公共组织变革理论即政府再造理论。它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简单说,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制。

二、简答

1、简述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

A组织人员。任何组织都以人为核心,组织首先是人际关系体现。

B组织目标。组织都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建立,决定了组织发展方向。

C职能范围。职能范围是组织目标的具体化,明确组织工作活动领域和职能范围。

D机构设置。机构承载组织权力,是组织内部分工的结果。

E职位设置。一定机构内职位(职级、职数、职责)的确定,保证了组织权力的流动和组织资源的整合与分配。

F权力与职权。来自于组织认可,与职位密切相关。

G权责划分。指公共组织中各个部门、层次、成员之间若干从属、并列等相互关系的确认。H规章制度。指以书面形式对组织构建、程序、行为进行严格规范。

I团体意识。形成组织目标的共同心理基础。

J组织设计。主要是组织结构的分化整合以及组织目标的修正。

K支持硬件。物质硬件的支持,包括场地、办公设备、经费等。

L技术与信息。包括组织活动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技术,也包括组织决策原则、方式在内的政治技术。

2、列举公共组织的类型?

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包括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组织。主要类型有:

A按财务-会计标准分类。有利于加强审计和监督。包括六种: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基金会。

B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包括三种:强制型(政府部门,如纳税)、半强制型(消协、行业协会,一定强制性,但是可对抗的)、非强制型公共组织(研究所、基金会、院校)。

C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包括三种:古典模型(强调分工、效率)、官僚模型(强调制度服从)、第三部门行政模型(委员会,而非单一行政人员权威)。

3、列举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形式?

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一般有以下形式:A直线结构。单一垂直领导,结构简单,传递速度快,但容易导致僵化,规模不大。

B职能结构。每个上级部门没有单一服从自己的下级部门,每个下级部门也不只服从一个上级部门。拓展了管理事务范围,适合复杂管理,但如缺乏协调,会造成政出多门、混乱局面。C直线-职能结构。每个上级部门有单一服从自己的下级部门,但这个下级部门需接受其它上级部门的指导与监督。既有垂直领导,也有水平领导。缺点是垂直领导可能排斥水平领导。D矩阵结构。又叫适应性组织。以完成某项工作为核心,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临时机构履行任务的结构。垂直领导(原有等级内)与水平领导(临时机构内)并重,有利于发挥组织成员综合优势,适合复杂工作。缺点是双重领导,以及稳定性较差。

4、列举公共行政人员的行为类型?

公共组织尤其是行政组织中的人的行为方式有其特别之处,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

A成人发展模型。根据人的不同阶段,20岁时工作满足感低,倾向学习,承受能力差。30岁时经过社会化和个人成长后,进入职业稳固期。40岁面临中年危机,满意感急速下降。50岁,满意感重新恢复。退休前满意感又下滑。

B文化行为模式。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行政人员行为不同。包含多个维度:避免不确定性,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刚性气质-柔性气质,长期取向-短期取向,权力距离。如权力距离是接受不平等权力分配的程度,美国人接受距离小,则个人参与决策热情高;而法国、意大利则反之,愿意依赖上级。

C政治行为模式。根据政治因素描述个体行为。分为乡下型(忠诚度高,追求声望,在乎升迁)、都市型(只在乎能否让自己自由发挥)。或制式型(类似乡下型)、专才型(类似都市型)、混合型(不在乎声望,但希望升迁)

5、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

A纵向结构。宏观――中央层次,地方行政组织的层次。如省、市、县、镇

微观――行政组织内部的工作层次关系。如部、厅、局、所

B横向结构。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反馈部门、监督部门。

在我国,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服务从于纵向结构。

6、列举公共组织一般环境构成的因素?

包括文化、技术、教育、政治、法制、自然资源、人口、经济、社会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

A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对公共组织行为加以规范和引导,主要包括政治体制(决定公共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权力(公共组织的权力)、国家结构(决定活动范围)、政府机构、政治制度、公共政策(决策对公共组织施加影响)等方面。

B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全面干预、市场经济有限范围)、经济利益(决定公共组织目标,有的倾向效率,有的倾向公平)、经济实力(实力大,影响力就大)、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就会带来公共组织重建或目标重塑)等方面。

C文化环境。文化是公共组织行为方式的凝固化表现,文化环境对公共组织影响较为缓慢,但时间更长。主要要素有:认知水平(决定处理公共问题方式)、价值(对待社会事务态度)、意识形态(使目标更鲜明)、行为规范(决定交流方式)、道德传统(自愿发挥角色功能)等。D技术环境。包括经验技术、实体技术、与知识技术。制约着组织管理和活动方式方法。农业技术支持农业型组织,工业技术支持工业型组织,今天,信息技术从多方面影响公共组织结构和行为,技术环境在地位前所未有。

7、简述公共组织的生命周期?

公共组织是一个不断与其环境发生作用的开放系统,有其产生、成长、衰落的过程。公共组织在其环境中完成每一个生命周期,具体表现在:

A产生阶段。组织规模较小,组织结构非规范化,组织管理以个人创造性方式为主。问题在于缺乏管理机制,目标不清晰,提供产品服务单一。(产生)

B集体化阶段。组织迅速扩张,组织管理规范制度形成,进入非人格化阶段。问题是集权与基层自主权的矛盾。(扩张)

C规范化阶段。组织规模相对稳定,管理规范,开始大量采取授权管理,注重公共产品服务质量。问题是官僚习气形成,组织繁文缛节降低组织效率,创新受到限制。(稳定)

D精细阶段。科层结构达到极限,组织内部分工进一步细化,出现项目小组和跨部门团队,管理权进一步向基层下放。问题是官僚习气日趋严重,组织僵化。(极限并衰退)

三、论述

1、论述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

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划分。

A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分为首长制和委员制

首长制即独任制,优点是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有力,易于保守秘密,减少摩擦,迅速完成任务。缺点是容易滥用权力,独断专行,无人监督牵制。与首长能力密切相关。

委员制即合议制,优点是集思广益,处事周全,有利于权力监督。缺点是:责任不明确,易推诿争功,力量有时难以集中,决策迟缓,容易泄露机密。

在我国实行首长制,也吸收了委员制长处,重大问题经集体讨论由首长集中决定。

B根据行政组织构成单位的功能和性质分为层级制和职能制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优点是组织系统业务相通,便于沟通领导,权力集中,易于指挥。缺点是上级任务繁杂,缺乏专业分工,工作弹性小,行政首长权力集中,容易造成独断专行。职能制又称分职制。优点是分工明确,有助于工作专业化,提高行政效率,行政首长可进行宏观管理。缺点是分工单位无力全局协调,责任不明,过细分工容易政出多门。

目前大都是将层级制与职能有机结合起来,以层级为基础,在每一层级进行职能分工。在我国,层级如国务院、省、市、区、乡,职能如国务院设若干部委。

C根据行政组织权力的使用特点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

集权制权力集中在上级机关,下级仅有有限裁量权。优点是标准一致政令统一,便于集中力量,统筹兼顾。缺点是下级积极性不能得到发挥,不能及时处理行政事务,容易导致独裁。分权制是下级组织有较大裁量权,优点是可因地发挥特长处理事务,易激发积极性。缺点是权力分散,上级组织与下级目标有时不一致,彼此分离,甚至造成组织分裂。

孙中山认为:凡事务有全国一致之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D根据行政部门中同一层级所受的指挥和控制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

完整制又称集约制,组织中同一层级的各个机关受一个机关或首长指挥、监督的组织体制。优点是权责分明,结构统一,有利于领导机构全局统筹和行政命令执行。缺点是行政权力过分集中,下属单位缺乏自主性。

分离制又称独立制,组织中同一层级的各机关,受两个以上的机关或行政首长指挥、监督的组织体制。优点是:独立性大,措施灵活,针对性强。缺点是机构间协调有难度,个别部门的独自行动可能造成整个行政组织的工作混乱。

第二章政府改革与治理

一、概念

1、新公共管理

是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政府改革运动的总结,是政府治理的新模式,通过对官僚科层制的质疑和追求三E(economy经济,efficiency效率,effectiveness效益),而迅速蔓延成为一种国际性潮流。他以“经济人”为行为假设,以市场化和管理主义为政策取向,强调结果导向和顾客导向,关注了公共部门的微观经济问题,是新自由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表现。

2、治理

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称网络管理和网络治理。是指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诸多公共行政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本质上讲,它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社会合作过程。对政府部门而言,治理就是统治到掌舵的变化;对非政府部门而言,治理就是从被动排斥到主动参与的变化。

治理的研究途径:

政府管理途径(将治理等同于政府管理)、公民社会途径(没有政府的统治)、合作网络途径(合作关系)

3、网络治理的实践类型

按照网络涉及的对象和作用的范围,网络治理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A全球治理。是对国际合作网络的管理,又称国际治理,一般指为了维持正常的全球秩序,国际社会通过有约束力的制度安排,对全球生活中出现的生态、移民、毒品、地区冲突、贫富差距和国际共同财产等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主体是世界范围的公共行动者,客体是可能影响全人类的问题,机制是解决跨国性问题和管理全球公共事务的制度安排。

B民族国家的治理。指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对政府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过程的管理。政府的任务在于借助合作网络来保证服务提供得以实现,与提供公共物品供给的非政府行动者形成了相互储存的合作关系。包括三种形式:I政府间合作网络(政府组织间)。II政府项目执行网络。(竞争性招标,合同外包)III公私合伙网络。(政府通过吸收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源共同从事公共建设、承担公共责任,包括财政补助,如最低生活保障、学生、医疗机构的补助科研经费等;特许经营权,将某些特殊物品的经销权交给民间经营;公私合营企业等)

C社区治理。是对社区合作网络的管理。指随着公共服务的社区化进程,随着大政府模式的失败和公民社会部门的迅速发展,社区部门不断扩展公共职能,成为公共服务供给网络中的重要力量。在很多情况下,他并非自发生成,而是政府部门主动建构的结果。包括志愿服务(如无偿献血、慈善组织、社区委员会等)、NPO和私营机构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如农民合作社)、消费者控制(政府难以满足时消费者自行寻找解决方式)。

二、简答

1简述治理与统治的区别?

治理是指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诸多公共行政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而统治则主要是指传统的以阶级斗争为特征的管理。二者都要通过公共权力维持社会秩序、处理公共事务,主要区别在:A管理的主体不同。统治是政府垄断公共管理,治理则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公共行动者共同处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B管理的客体不同。治理客体更大,还要解决涉及人群少数的集体事务。

C管理机制不同。统治依靠政府权威控制,治理则依靠网络互动与信任。

D管理的手段不同。统治手段是强制性方式,如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而治理则是开发出新管理工具,如合同外包等。

E管理的重点不同。统治以满足统治阶级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国家作用;治理以满足公民需求为出发点,强调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私域与公域的合作。

2简述治理的新特征?

治理是指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诸多公共行政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新特征主要有:

A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并非只有政府一个主体,私营部门、NPO积极参与活动。

B反思理性的复杂人。公共行动者在不确定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获得有关公共问题的所有信息,也不能绝对更改地进行选择,行为主体有复杂的动机,既逐私利,也逐公共利益。通过反思、学习、交流、合作,追求大家都可接受的结果。与完全理性的道德人基础上的传统行政科学形成鲜明对比。

C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在博奕中创造多赢的机会。每个行动者在行动前都会影响别人,都会考虑别人的影响,因此倾向于合作。

D共同学习的政策过程。网络治理的政策是公共行动者共同学习的产物,不是中央自上而下

安排。

3简述治理的困境?

治理是指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诸多公共行政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作为公共管理的一种新思维,治理也是一把双刃剑,面临多重困境,表现在:

A可治理问题。在市场和政府发生不了作用的地方,网络组织也不一定能有效发挥作用。

B合法性问题。是一种直接的认同危机。必须改造公民文化。

C有效性问题。治理能力与治理需求之间的差距直接产生了有效性问题。合作网络不是万能的,但是治理的需求却无限增长。

D责任性问题。公私界限的模糊和责任认定的困难,产生了互相推诿和转嫁责任的可能。

4简述当代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背景?

西方政府运动以及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的兴起有其深刻的背景和作用。

A经济和政治因素在将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70年代石油危机后,西方国家出现的以赤字、通胀等为特征的滞胀现象,减少开支多办事,这是引发改革的直接原因。B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个推动力。全球化趋势加强了各个西方国家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的高度重视;政府能力是一国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主导性因素。

C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种催化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立灵活、高效、透明的政府创造了可能性。新通信技术使民众更容易参与公共管理活动,也要求政府对迅速变化的形势做出反应。

D传统的官僚体制(科层制)的失效和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

5简述当代各国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新公共管理)

20世纪最后20年,西方各国政府掀起了以追求3E目标的新公共管理为特征的政府改革热潮。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A政府职能优化。重新界定政府职能,政府从大量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一些职能交给社会,由第三部门、私营机构去承担,政府则关注法律制定、宏观调控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B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政府充分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主要采取以下形式:I政府业务合同外包。II以私补公,建立与私营企业伙伴关系。III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授权社区建立各种公共事业。

C分权改革。实行分权和权力下放,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以及中央内部上下级关系。

D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政府内部体制改革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尤其是商业管理技术重塑政府,建立市场化、企业化政府。

E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放松管制、公共管理者的非职业化、绩效评估以及灵活的付酬制度。F机构重组。对公共部门组织进行实质性的调整,使政府活动更有计划性和协调性。

6如何评价当代西方政府改革?(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管理定义。

一方面,它对当代政府管理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如:I国有企业私有化,公共部门从直接经济活动撤离。II公共部门职能转变,市场化、社会化进入公共产品管理。III追求效率,注重成本,绩效评估。IV引入工商管理,使组织更具活力。

另一方面,新公共管理远非完善,有其内在缺陷或局限性。I人们批评新公共管理是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是新自由主义的公共管理哲学,是经济帝国主义向公共部门管理的扩张。II 人们批评新公共管理的市场化和管理主义方向,是新市场神话与新泰勒主义,忽视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本质差别,片面追求效率。III人们对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各种具体措施(包括市场导向、私有化、分权、放松管制、结果控制、绩效评估、顾客至上等)提出批评。IV新

公共管理的内在矛盾,包含了许多价值冲突和价值矛盾。如企业化要求的隐蔽性与民主要求的开放性冲突,公民与顾客冲突,企业自主与民主负责的价值冲突,责任处置和企业要求敢于承担风险冲突等。

7简述新公共管理的几种模式?

新公共管理定义。一些学者认为,不存在统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只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英国学者费利耶认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至少有四种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这四种模式及特征是:

A效率驱动模式。(the efficiency drive)将工商管理方法和技术引入公共部门管理,以提高效率为核心,关注财政控制、成本核算、效率问题,目标定向和绩效管理,顾客导向、人事改革,责任制。

B小型化与分权模式。(downsizing and decentralization)强调组织的灵活性、小型化,挑战高度官僚化的福特主义(Fordist),引入合同管理。

C追求卓越模式(in search of excellence)。强调组织文化重要性,对组织及管理的变迁与革新强烈兴趣,分为从下而上(学习型组织)与从上而下(塑造组织文化,引导公司发展)两种途径。

D公共服务取向模式(public service orientation)。私人管理和公共管理观念新融合,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引入质量管理思想,关心服务质量,反映使用者诉求,强调公民参与和公共责任制等。

三、论述

1、转型期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注意处理的关系?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时期,市场化发展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一个灵活、高效、廉洁的政府,形成新的政府管理模式。经过多次行政改革,我国政府体制及其运行已得到相当大的改善。但是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WTO规则要求相比,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政府管理过多,市场机制没有充分发挥;政府管理方式单一,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仍然存在;决策与执行职能不明确,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又缺乏有效监督制约;地方部门利益观念强,公共意识与责任不强等。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应注意处理好如下的几个关系:

A处理好机构改革与配套改革的关系。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重组,必须全方位、多层次推行,必须在价值理念、工具层面、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是系统的,而不是单一的。B处理好价值层面改革和工具层面改革的关系。在重视改革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的基础上,要进行管理方法、方式和技术的创新,引入现代化、工商管理方法,而不是用旧的计划手段,如行政审批,行政干预。

C处理好中央政府改革与地方政府改革以及自上而下改革与自下而上改革的关系。行政体制改革应避免一刀切,同时要避免从中央到地方改革层层打折扣的现象。再则,要多采取自下而上改革,使地方成为改革主体和推动者,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三章政府间关系

一、概念

1政府间关系

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

1列举政府间关系的模式?(或研究途径)

政府间关系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其模式反映了不同时期政府间关系的主要特征,就其模式而言主要有:

A传统的中央政府控制模式。这是自上而下的模式,中央政府掌控一切,地方是依赖性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关系,资源主要掌握在等级制顶端的中央政府中。

B地方自治模式。是对传统中央控制模式的挑战,强调高度的地方分权和自治。

C网络模式。中央政府与各级政府是网络的平等行动者,他们因为资源的相互依赖而彼此联结在一起,并且采取合作的策略实现自己目标。

2简述网络模式的特征?

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间关系模式,网络模式源于对传统等级制组织的困惑和网络时代对新型组织模式的召唤。主要特征有:

A行动者的多样性与等级色彩的弱化(multiple actors)。多样化的行动者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他们都有自己的目标和作用,而行动者的平等关系降低了政府组织的一体化程度,是它们的关系呈现多向度和交织性,呈现扁平化的特征,而不是直线控制。

B相互依赖与分权(interdependence and decentralization)。相互依赖是网络的最本质的特征。行动者(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因为资源而相互依赖,相互依赖就意味着需要实现政府间权力的分享。

C策略活动与合作(strategic activity and cooperation)。各个政府之间(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策略是合作而不是竞争,信任与合作是网络的核心机制。

3列举西方政府间关系发展的新趋势:网络模式的具体表现?

作为西方政府间关系的一种新趋势,网络模式源于对传统等级制组织的困惑和网络时代对新型组织模式的召唤,其具体表现在:

A政府间关系等级制色彩的弱化。主要体现在:①大都市区管辖单位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出现许多独立平等的政治管辖单位,没有隶属关系,一体化程度低,呈现出碎片化特征,组织机构逐渐扁平。②城市地位的上升改变了城市与州和联邦的关系。比如在美国,城市是由各州依法律设置,应只与州发生联系。随后城市地位上升,联邦加强对城市援助和合作,从而使联邦与城市直接联系,联邦、城市、州关系结成复杂网络。

B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倾向。主要是还权于地方的分权改革,增加地方自主性。

C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现象日渐普遍。经济与社会的日益紧密联系使它们常常面临同样的问题,必须依赖对方的资源和协作才能实现各自的目标,并使各方共同受益,对中央政府中的博弈产生影响。

三、论述

1论述我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与改革?

政府间关系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政府间关系也经历不断演变和改革。

A我国IGR的传统模式:等级控制模式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政府间关系在总体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高度一体化的等级控制模式。表现在:①结构关系上为层级隶属关系,尖字型;②权力分配上实行中央高度集权,在财政、人事等上全面控制;③横向关系上,阻隔多而联系少。

B我国IGR的新发展:网络模式

①政府间关系等级制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间关系的等级制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I准层级大大减少。使政府层级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II城市尤其是中

心城市的发展对等级制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主要是计划单列市与副省级市的确立以及市管县体制的影响(辖县市对省权力挑战)。

②地方分权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改革总体上呈现出地方分权的倾向,使政府间关系呈现根本性变化:I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调整中的权力下放。进行财税改革,扩大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II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调整中的地方扩权,干部人事权限下放,以及行政领导体制的首长负责制。

③横向联系的扩展。横向联系主要表现在区域合作和经济网络组织上,其对政府间关系影响是:I密切了地方之间的经济关系。促进了地区要素的流动与合理布局,使地区整体经济效应得到提高;II改变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博弈格局。地方政府在合作过程中往往结成利益共同体,增强了地方政府在博弈中的力量。

C我国IGR的进一步调整

调整必然性。I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政府压缩分散决策权力。层级多则信息传递更易失真,此外信息技术发展社会变化节奏快,要求政府作出快速决策;II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要求地方适度分权。分权使公民更多地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实施有效监控;III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政府事务的日渐交织推动横向合作的发展。

调整措施。I简化政府组织间的层级结构。II地方的合理分权。III加强横向合作。

调整趋势-走向网络模式。I组织结构不再以科层体系为基础,而是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网络组织上;II政府间关系将由单向依赖走向相互依赖,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将出现集权与分权并存局面;III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关系会更加密切,合作的方式和领域将向纵深发展。总之,我国政府间关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开始走出传统的等级制模式,走向网络模式,但这个过程不是一个自发过程,同时这种调整也必然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第四章政府作用

一、概念。

1政府失败。

指由于政府本身的行为具有内在的局限性,在纠正市场失败的同时,政府也同样失败,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好,而且甚至会带来更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简答。

1简述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或政府行为的一般模式)?

A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这是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最基本角色。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政府必须通过国家预算开支,担负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的主要责任。

B宏观经济的调控者。由于市场的不完全及缺陷,政府必须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对经济生活加以宏观调控。I市场不能解决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问题,导致周期波动和通货膨胀。II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不能解决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III市场机制难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C外在效应的消除者。外在效应又称外部性,政府必须通过补贴或直接公共生产来推进积极外部性产出,如基础研究,而通过直接的管制限制消极外部性的产出,如污染排放。

D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经济在解决社会稳定、协调发展有明显的局限性,它能够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但不能解决好公平问题。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协调,也不能解决失业、工伤等社会问题。

E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市场机制容易被破坏,放任自由的市场竞争将导致垄断。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规则作为前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要维护市场秩序,通过立法来保证市场运转,

充当裁判员,为市场公平竞争创造和维护必要的制度环境。I建立和健全市场运行所需要的各种法规和制度。II自由竞争会导致垄断,垄断破坏公平环境,因此要制定和设立反垄断法和机构。III市场机制的运行以完善的统一市场为前提。对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国家来说,政府必须承担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加速市场体系发育的作用。

总之,政府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现实情况,扮演好自己角色,确定好干预范围和力度,有效弥补市场缺陷,克服市场失灵,避免政府失败。

2列举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的角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转型期,我国应政府扮演以下角色:

A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创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与环境。

B深化企业制度改革,造就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按照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独立于政府机构参与公平竞争。

C培育和完善各类市场,形成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目前我国市场发育不平衡,生产要素市场发展较慢,价格体系也未理顺。要大力发展包括金融、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在内的要素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体系。深化价格改革,形成市场决定价格的有效机制,减少国家定价品种和范围。

D依靠宏观调控手段,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E参与某些经济领域的资源分配,充当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市场经济是主要由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在市场能较好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政府应放手让市场机制起作用,不必参与社会资源的配置,在一些领域尤其是公共物品生产供应上,市场难以有效配置,由政府参与分配。还要充当外在效应的消除者,在某些领域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基础研究、环境保护等等。

F制定并实施分配与再分配政策,形成收入财产公平分配机制。制定有效干预分配政策,下大力气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G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吸引外资,支持国内大公司跨国经营,建立整套符合国际惯例的外贸制度,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

H转变职能和精简机构,实现政府自身的革命。

3现阶段我国政府角色定位的缺陷。

A越位。I国有企业生产大量具有排他性、能够由市场提供的个人物品和自然垄断性质物品。II政府事业单位垄断公共服务,公私竞争环境不公平,如民办学校、医院。III政府管制过多。

B缺位。合同承包、补助和凭单应用不足或欠缺。

C错位。政府错误地过多强调政府垄断,以及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组织,大量本可由市场和社会提供的服务被政府限制垄断。自由市场、志愿服务应成为政府提供的有效补充。

4列举政府失败的具体表现与原因?

政府失败指由于政府本身的行为具有内在的局限性,在纠正市场失败的同时,政府也同样会失败。具体表现在:

A公共政策失效或失误。主要原因是公共决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存在各种困难、障碍和制约因素。I社会实际并不存在作为公共政策追求目标的公共利益。将个人利益或偏好加总为集体偏好或利益存在内在困难,即阿罗不可能定理。II即使现实中存在大家利益比较一致的情况,现有的各种公共决策体制及方式(投票规则)因其各自的缺陷而难以达到最优化或理想的政策。十全十美的民主政治是不存在的,投票有周期循环、以及多数强制少数、中间选民等内在问题。III信息的不完全(信息有限)、公共决策议程的偏差、投票人的近视效应(选民考虑目前利益、忽视未来,官员受任期影响宁愿选择短期行为满足选民)、沉淀成本和先例(中止错误方案,往往因已经投入成本而遭反对)。IV政策执行上的障碍。政策执行成功

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的限制,执行失败导致政策失败。――可出题:为什么失效?

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官僚机构的低效率和浪费是非市场缺陷的重要表现,由于:I评估的困难(大多数公共部门未通过市场竞争出售公共物品,导致衡量价值困难,没有能够说明政府活动产出必要和最小限度,以及统一的标准)、II政府部门供给的垄断(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低效运作,仍能生存)、III政府机构及官员缺乏追求利润的动机(没有激励机制,产出利润是公共物品,不能进入自己口袋)、IV缺乏有效监督(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信息不对称,监督者受被监督者操控)等原因,公共物品供给低效。――可出题:为什么低效?

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这称为内部性(internalities)。内在性是政府失败的一个基本原因。内在性导致政府扩张和低效。

D寻租与腐败。寻租是指一切利用公共权力大发横财的活动,它常常导致政府失败,是资源无效分配的一个根源。行政权力对市场的干预和管制是寻租的根源。

5列举纠正政府失败的方法?

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认为纠正政府失败的方法主要有:

A改革公共决策体制以及政治制度。(政治手段)I进行立宪改革,改进政府政治过程,制定政府政策制定的规则和约束经济与政治活动者的规则或限制条件。II对政府的财政过程尤其是公共支出加以约束,有效抑制扩张和浪费。III完善表达民主的方式以及发明新的政治技术。

B引进竞争机制,用市场力量改进政府效率。(经济手段)I在政府内部引入竞争机制(低预算竞争)。II在中高层行政管理者中恢复发挥个人积极性的制度(物质刺激、职位晋升刺激)。III更经常采用由私营企业承担公用事业的政策,依赖市场机制来生产某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

6政府失败理论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A必须高度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及限度问题。必须掌握好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方式及力度。

B必须随市场经济发展及经济体制改革,及时进行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要转变政府职能。经济过程与政治过程是相互联系的,要及时转变政府职能,由微观的干预过渡到宏观、间接调控。

C必须在政府机构中引入竞争机制,市场的力量来改进政府的工作效率。如将某些公共物品生产委托予私人企业,或同一公共物品由几家公共部门来提供形成竞争。确立机构内部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激励机制。许可证、牌照发放可以采用拍卖方式。

D必须加强公共决策和政府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尽快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公共选择学者强调立宪改革,注重从宪法、法律和制度建设尤其是公共决策规则的改革,有其合理性。要加强法制建设,重视制度、规则创新和选择,将公共决策和行政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约束政府行为,实现政府管理过程的程序化。

E反腐败必须釜底抽薪,从体制及制度的创新上下功夫,从根本上消除寻租及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行政权力对市场的干预和管制是寻租的根源,因此抑制寻租及反腐败必须从制度或体制创新方面入手,形成一整套制约行政权力的行政法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权力体系,建立灵活、高效、廉洁的政府管理体制。

7列举奥斯本和盖布勒关于重塑政府的十大原则?(第二章政府改革与治理P111)

90年代初,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提到重塑政府的十大原则(企业化政府模式)

A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

B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授权社区服务。

C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通过市场生产以提高服务质量。

D有使命感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放松管制,明确使命,完成任务。

E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

F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需要。顾客导向。

G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政府要通过共同收益、创新基金等也能赚钱而不仅是花钱。

H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战略管理、危机管理。

I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

J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用市场机制取代传统的行政管制。

三、论述。

1、论述政府失败?

见简答4、5、6

第五章公共政策

一、概念

1公共政策

指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其特征有四:主体是国家或政府、执政党等;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政府为解决特定问题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是一种政治过程;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政策科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作为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替代途径而出现的。(美国拉斯维尔提出)。

2公共政策系统

是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它可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

二、简答

1简述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政策定义。其地位和作用有:

A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整个公共管理就是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再决策、再执行、再评估的循环过程。公共决策是首要的环节,是起点。

B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公共管理有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各项基本功能,所有这些功能环节都是以公共决策为基础。

C公共政策贯穿于整个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公共决策既是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或阶段,又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公共管理任何一个过程,都需要决策。

2列举公共政策的分类方法(种类)?

公共政策定义。其分类方法主要有:

A分配性、调节性、自我调节性和再分配性政策。此为根据政策对社会和有关人们之间关系的影响。I分配性政策涉及将服务的利益分配给社会中的特定部门的个人、团体、公司和社区,它只会增加受调节者的自由和权利。如,农业价格补贴计划。II调节性政策与将限制与约束加之于个人和团体的行动有关,它减少那些受调节者的自由和权利。如,控制污染条例。

III自我调节性政策如同调节性政策一样,只是它的限制和约束是受调节团体主动要求的,作为保护和促进自我利益的手段而出现。如,职业和专业营业执照发放。IV再分配性政策涉及政府在社会各阶层或团体中进行有意识的财富、收入、财产或权利的转移性分配。如个人所得税。

B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此为从政策层次的角度。I总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决定社会发展基本方向的政策,包括总路线、总方针、总纲领,总政策、总任务、基本路线等。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等。II基本政策是次于总政策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或方面起主导作用的实质性政策。或称基本国策,如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独立自主等。III具体政策是实现基本政策目标的手段,或者是基本政策的具体规定、具体实施细则。

C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政策。此为按照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及其问题的不同。I政治政策是政府处理政治问题或调整政治关系方面所采取的行动或规定的行为规范。如政治体制、政党、民族、人事、外交等。II经济政策是政府处理经济问题或调整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的手段,如工业、农业、商业,或财税、金融、产业等。III社会政策是指政府用来处理社会问题所采取的行动或行为规范,包括人口、环保、治安等。IV文化政策是政府用来处理文化问题以及发展文化事业方面的政策,如科技、文教、体育、卫生等政策。

3列举公共政策(经济)的主要手段?

公共政策定义。在经济政策理论中,其手段主要有:

A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最重要政策手段之一。可分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三种手段。或者开支政策、征税、赤字政策(实质一样)

B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通过对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或手段。包括再贴现、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汇率等。

C直接控制(管制)。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或立法方式对经济社会生活实行直接的干预。如价格管制、投资约束、进出口配额、外汇管制等。

D制度变迁。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或调整经济运行的制度框架、契约关系或行为规范准则,引导社会经济的运行。如反垄断法出台是为了达到效率目标,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达到公平目标。有些不是存在直接目的的,如财政金融体制是为了给财政、货币政策创造发生的条件和背景。

4列举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公共政策系统是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三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其构成有:

A信息子系统。由掌握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组成,从事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传递等活动,旨在为公共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实用的信息。

B咨询子系统。又称参谋子系统。由各种专家、学者组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旨在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参与政策评估并反馈信息等,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C决断子系统。也称中枢子系统。由拥有决策权力的高层领导者组成,系统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居核心地位,具有权威性和主导性。

D执行子系统。由政府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构成,具有现实性、综合性、具体性、灵活性等特点,它将政策方案转化为政策效果。

E监控子系统。由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有关部门和个人组成的一个子系统,相对独立于其它系统,作用贯穿于整个公共决策过程之中,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一个重要保障。

5列举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主要包括。

A立法机关。西方指国会、议会等国家权力机构,我国是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我国人大有两大重要职能:一是把中国共产党的意志、领导以法律形式体现出来;二是建立政府权力体系。

B行政机关。在当代,行政权力扩张,在西方,政府特别是总统在立法和政策领导方面的权威大大加强;在我国,国务院享有立法权、提案权、人事权等,统领全国内政、外交事务。C政党。在现代社会,政党常常履行某种利益聚合功能,即政党努力将利益集团的特定要求转变为政策方案。只有在大选中获胜,才能将它的纲领、主张转变为公共政策。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政策主体的核心因素,它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要作用是政治领导和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

D利益团体。在西方,利益集团经常要求政府采取政策行动,是政策建议主要来源之一。影响途径有游说、宣传、捐款、示威等。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利益多元化趋势明显,对公共决策影响力将日益增长,党和政府的决策在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上面临更复杂局面。E思想库。指由各专家、学者和社会贤达所构成的跨学科、综合性的政策研究组织。是联结政府与社会、决策者与利益集团的中介。主要作用有建议咨询、提供学术思想、政策结果评估、人才储备、制造舆论等。

F大众传播媒介。现代大众传媒是政府与社会之又一主要中介。具有监督、传播宣传、舆论引导等功能,是社会的“第三种权力”。

G公民。公民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途径,如投票、代议、示威、参加利益集团、不合作等方式影响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在西方,公民政治参与影响是有限的,在我国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在政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H司法机关。司法机关通过司法解释、司法判例等直接影响政策的性质和内容。

三、论述

1论述我国公共政策系统的优化?

公共政策系统定义。在我国,公共政策系统的优化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A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进行决策。I建立健全公共决策系统。合理设置各子系统,特别是要充实参谋咨询机构和信息工作机构。II遵循科学的决策原则。包括信息原则、预测原则、程序原则、可行性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III提高决策者和参与者的素质。加强决策者集体班子建设,提高参谋咨询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信息人员素质。

B公共决策的民主化,指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体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是决策目标民主化和决策过程民主化的统一。I把民主机制引入决策系统,营造良好决策氛围。II重视发挥参谋咨询人员在决策中的作用。保证参谋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在咨询机构内营造民主气氛,参谋咨询人员要准确定位。III提高政治生活透明度,实现决策目标的民主化。建立重大问题的通报制度,强化对决策的新闻舆论监督,增强社会公众参与决策的意识和水平。

C公共决策的法制化。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约束决策主体的行为、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I理顺公共决策主体关系,完善决策规则。党政分开,理顺党委对决策的领导权与人大的最高决策权的关系,处理好人大与政府的相互关系,人大在监督政府决策时应加强政府联系。II决策程序法制化。调查程序,方案设计程序,可行性论证程序,社会交流程序,政策合法化程序。III充分发挥决策监控子系统的作用。发挥内外两大监控体系的作用,依法保护监控子系统成员的权利。

综上所述,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是现代化公共决策的三个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方面,

民主化是基础,科学化是主导,法制化是保证。

第六章绩效管理

一、概念

1政府绩效

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职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包括政治绩效(制度安排等,如市场经济规则、社会秩序供应等)、经济绩效(宏观经济政策、可持续发展等)、社会绩效(安全与犯罪等)、文化绩效(文化繁荣等)。

2绩效评估

从三个层面理解其内涵:在微观层面上,是对个人工作业绩、贡献的认定;在中观层面,是政府分支各部门如何履行其被授权的职能,以及给民众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等;在宏观层面,是整个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的绩效的测评,政府为满足社会和民众的需求所履行的职能,体现为政治民主、经济健康、社会稳定公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

3绩效管理

指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组织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

产生于20世纪初美国。全面推行动20世纪70年代。

二、简答

1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管理)兴起的原因和背景?

绩效评估定义。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A与社会科学的发展紧密相关。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新的数理统计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推动了绩效评估理论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

B新的管理理念是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兴起的催化剂。新公共管理强调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相似性,主张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运用于公共部门。

C财政压力是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兴起的重要动因。70年代末,经济衰退、生产力下降、财政赤字在各国普遍出现。

D竞争的挑战是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兴起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在传统的垄断性公共服务部门引入竞争机制,各部门提供服务要通过竞争性投标,这使得公共部门更加关注业绩和业绩管理。E政府政策的推动和支持也促进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发展。公共部门管理理念的变化和绩效评估的推行有赖于政府政策的推动和支持。

2列举绩效评估的分类?

绩效评估定义。分类为:

A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此为从评估机构的地位上看。内部评估是公共部门内部的评估者完成的评估,评估的主体本身就是公共部门内部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外部评估是公共部门外部的评估者完成的评估。如研究机构、报纸等等。在实践中,我们应把内外评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B个人绩效评估和组织绩效评估。此为从评估的对象上看。个人绩效评估是指基于事实,有组织地、客观地对公共部门的雇员的特性、资格、能力、业务态度、工作适应性及对组织的贡献所做出的评估。公共部门传统上一般侧重个人绩效测评;组织绩效评估是对公共部门的产出产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而进行的评估。组织评估以应对激烈竞争。

C管理与改进型评估、责任与控制型评估和节约开支型评估。此为从评估的目标上看。其实,以上三是绩效评估的三大目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会有所侧重。

3简述绩效评估的意义?

绩效评估定义。其主要意义在于:

A绩效评估是公共管理的必要手段。通过绩效评估,可总结公共政策经验教训,对政策项目作出调整,弥补缺陷,积累经验,完善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B绩效评估是提高公共部门绩效的动力机制。有助于实现和落实政府的责任,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服务和效率。

C绩效评估有利于政府信誉和形象的提高。绩效评估是一种信息活动,特点是评估过程的透明和信息公开,有助于广大群众了解、监督和参与政府的工作。

D绩效评估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绩效评估可以用作一种奖惩诱因机制,可以在公共部门中加上成本效益考虑,改变浪费现象,也是诊断组织发展的一个有力措施。

4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要素?(新增)

绩效评估定义。要素主要包括:

A绩效评估的目标。绩效评估根本目的是维护公共部门存在的合法性。有三种目标:提高组织绩效、明确责任制、增收节支。

B绩效评估的途径。包括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途径。受预算制约的一般采用自上而下,实验性质的,试点再推开,有较强的命令色彩,可以因得不到下级机构支持而降低评估的合法性,效用更加广泛。而自下而上的评估则有较大自主性,强调协调与合作,容易产生个别绩效变化。

C绩效评估的制度安排。包括确定由哪一个部门负责评估管理和指导,以及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以保证评估的顺利实现。一般来说,财政和预算部门在指导评估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可在内部建立专家管理机构。制度如在公共组织内部创造以绩效为导向的文化氛围等。

D绩效评估的信息系统。I绩效评估体系的内容。包括产出、效益、财政结果、预告制定的衡量内容或服务质量、顾客满意程度等。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分强调某一重点容易导致许多问题,组织提供服务的性质使指标难以衡量和确定。II绩效评估信息的审核与评价制度。是产生有效绩效评估的关键步骤。可以应用于绩效评估的每一阶段,如可审核指标体系选择的适当和有效性,资料收集的可靠性,对结果的解释等。一般由审计部门进行。III绩效评估信息的使用机制。是使评估有意义的方面所在。可利用绩效评估信息检验组织是否达到原先设定的目标,进行绩效预算的操作,对个人和组织进行绩效激励。

5简述绩效评估的程序?

绩效评估定义。绩效评估是一个循环的流动过程,程序主要有:

A绩效评估的整体规划。确定决策者的需要,与决策者沟通;明确项目问题的性质与范围,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评估结果会被哪些人使用,等有助于明确问题的性质与范围;制定被评估项目有效目标,项目实施后应达到何理想状态;制定全面的考核方法,即怎么考核等。B确定有效评估的标准。有效性/准确性,是否评估了应评估内容,收集资料是否适用评估标准;可理解性,评估是否为官员理解;时效性,及时收集有关资料供评估和官员使用;不鼓励与目标相背的行为的潜在性,避免鼓励与组织目标相背的行为,如警察每年开罚单数;唯一性,可减少重复评估;资料收集的成本,判断绩效评估是否物有所值;可控制性,绩效是否能被评估的机构控制,如街道清洁也与公众意识有关;广博性,是否包含了组织功能的所有方面,如果没有应补上或说明清楚。

C绩效评估的评价标准和说明性指标。建立衡量的指标体系。可通过4E概念创建。即经济economic/成本标准,说明花去了多少钱,或是不是按程序花钱;效益effectiveness/质量标准,情况是否得到改善,看服务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关心目标和结果;效率efficiency/生产力标准,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公平equity,指服务效果和服务成本在社会群体中的不同分配,关心服务团体或个人都受到公平待遇,弱势群体是否享受到更多的服务。

三、论述

1论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困境和出路?

绩效评估定义。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效地对公共部门进行绩效评估十分困难。

A公共部门的产出难以量化。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绩效的量化,而公共部门相对私营部门更为复杂。服务的非商品性、缺乏提供同样服务的竞争单位,无法取得可比较的成本与收益数据、即使绩效可量化,但这个量化形式不一定适宜。

B公共部门目标缺乏准确性。目标冲突很常见,领导的更迭往往造成目标权重排序的变化,影响绩效评估的效果;公共部门所设定的目标经常具有抽象性和笼统性,给评估标准选择带来难度;有些公共服务的目标过大过高,难以达到或操作。

C公共部门绩效标准指标的难以确定。经济、效率、效果难以同时顾及;公共组织的地区性差异,以同样的绩效指标衡量不公平;评估标准指标难以摆脱主观判断的片面性,难以找到一种社会都认同、准确的计算方法。

D评估信息系统的不健全。信息收集的困难,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沟通的障碍,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公众意愿得不到及时、准确、畅通表达,影响评估质量。E管理者与评估之间的对立。评估者不同于一线管理者的眼光、意图、价值观,于是常发生冲突。

走出困境的出路。

A引入公民参与机制。以顾客为中心,树立公民取向的绩效观。公民参与体现了绩效评估的公民利益取向,公民成为公共部门问题的架构者,并可将评估标准与公民偏好结合起来,这样绩效评估成功机率也越高。

B争取高层的支持。高层的支持有利于公共部门管理理念的变化和绩效意识的培养,高层还掌握着一大部分评估资源,如评估数据、经费、人员,同时还有合法性的考虑。

C建立绩效信息系统。完备的评估资料和数据是开展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基础。临时收集十分困难,有时也是不可能的,必须建立长期、高效、准确、完整的评估信息系统。应组织专门力量,收集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信息,进行必要统计、整理等;应建立评估信息的传递网络,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结果忙反馈和扩散给有关各方,使评估信息得到广泛使用;应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评估信息系统的现代化,评估信息传递的网络化。

D充分利用电子政府的新载体。电子政府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加强了政治行政的透明度和民主度,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提供了可资利用的载体。电子政府的信息网络使得行政信息的传递更为迅速及时,反馈渠道更为畅通;电子政府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朝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多方面支持。

第七章人力资源管理

一、概念

1人事管理

指对人事关系的管理,其目的在于调整好各个方面的人事关系,使人与事、共事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最佳状态,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传统的人事管理理论及模式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指对公共部门就业人员特别是政府公务员从招聘、录用、培训、晋升、调动、考核、评价、工资福利分配到离退,以及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规划和开发的一系列活动所实施的管理,

其目标是调动公共部门就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能力,改善服务质量。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

3公务员制度

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人事制度。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

指为充分、科学、合理和有效地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力利用、开发规划及效益优先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二、简答

1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人力资源管理新在何处?

A人力资源管理将员工视为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强调人事管理与组织发展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传统人事管理属于业务管理,它着眼于人员配备及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高;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看作是企业发展的第一位资源,人力投资是谋求企业发展的最有效的投资,其部门是战略部门。(定位战略性)

B人力资源管理着眼于未来,注重人力资源的预测、规划和开发。传统的人事管理关心的是眼前,为企业补充人员、培训员工等等,很少作长期的的人力资源的预测、规划和开发,人事管理的开支属于尽可能减少的成本费用之一。人力资源管理则着眼于未来,根据公司长远目标,重视规划与开发,谋求人力资源的高效率、高回报。(养眼长远性)

C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更加广泛,管理的内容更加丰富。传统人事管理范围较为狭窄,关注人员招聘、上岗培训、劳资关系处理等业务,而这些业务往往是被分割的。而人力资源管理范围更广泛,内容更丰富,除传统人事管理各项业务外,增加了如人力资源规划及预测、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培训、雇员的业绩评估、奖励、雇员的沟通参与,引进新劳动技术或方法,创造愉快组织环境等。(内容广博性)

D人力资源管理的体制及方式更加灵活,特别重视培养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及自我管理能力。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僵化,缺乏应变能力,将人当作物管理,对员工刻板、严格,员工少有机会参加公司重大决策。相反,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组织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性,采用灵活管理体制与更加人性化管理方式,关心、爱护、提高员工的福利,建立员工与管理层的良好关系,让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与管理,朝着实现公司总目标的方向一致努力。(管理灵活性)

2简述传统政府人事管理的局限性?

人事管理定义。局限性在:

A视事为中心。管理过程强调事而忽视人,把人降格为执行指令的机器,人的调进调出与职位安排被当作管理活动的中心内容。(战略)

B视人为集体财产,只重拥有而不重使用,更谈不上开发。人才闲置、人才压制、人才浪费现象严重,既进不来,也流不出。(长远)

C管理活动局限于给人找个位置,为事找人,人才的发现和利用率相当薄弱。即使存在选拔、奖惩和培训等活动,但其标准主观随意性强,往往形式重于实质,始终没有成为管理的重要环节。(内容)

D人事管理过程受政治影响较大,强调个人“服从安排,听从调遣”,而否定个人的需要与个性。(灵活)

E不重视人事管理的地位与作用,把其看作管理的次要部分,既看不到它直接影响的效益,也不重视对人事管理本身的研究和改进。存在着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手段和方法简单、粗糙,管理过程常被人为中断,管理制度落后等现象。(战略)

3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以下基本特征:

A在关于人的假定上。传统视人为成本,把人事管理工作看作是行政工作,属日常人事行政事务,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把人看作是资源,第一资源、最宝贵的资源,把对人的管理置于重要位置。(战略)

B在管理原则上。传统人事管理注重以事为中心,恪守“进、管、出”管理模式,陷入“调出调入天天找,工资考勤统计表,实习培训探亲假,生老病死办劳保”的窠臼;而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心,重视采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战略)

C在管理方法上。传统管理靠纪律和监督,是强制性、被动型的“管家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行主动开发型、有预见性的方式,是一门严谨科学,亦注重艺术性,定性与定量结合。(灵活)

D在管理内容上。传统主要任务是执行“进、管、出”政策,而现代则还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与生产,重视人与事、人与环境的协调配合。(内容)

D在管理部门的地位上。传统把人事部门视作非生产、非效益部门,地位较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可进入高层领导,还可以成为核心成员之一。(战略)

E在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管理上。从与其他行业人员同样的管理模式,到致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立足于吸引优秀人才,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高效、精干、优化的政府工作系统,并通过它给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富强带来巨大的效益与效率。

4简述我国人事变革的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的引入,将极大促进我国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及模式的变革。我国人事制度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当代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将呈现出以下几大发展趋势:

A人事职位体系由大一统型转变为分类型。即对干部进行合理分解,实行分类管理。将公务员与干部分离。

B人事管理模式由单一转变为多元型。建立在职位体系分类基础上的新型人事管理体制实行多元化的分类管理。

C人事权力形态由集中型转变为分散型。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集中型人事权力形态在外移和下放的调整中走向于分散型均衡状态。

D人事管理行为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由经验型、依靠政策型转变为依靠法律管理的科学型、现代化管理型。

E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型转变为市场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进行个人择业和单位用人的双向选择,实现优化配置。

F政府管理行为由微观型转变为宏观型。政府人事部门弱化微观人事管理,侧重宏观人事管理,管理内容重在战略性、政策和服务性。

5简述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

又叫文官制度。

A公务员制度的法律化,对公务员的分类、考试、录用等用法律形式规定,依法进行管理。B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政务官通过选举产生,有任期,事务官要公开考试,职务常任。C强调政治中立。公务员不得以公职身份参加某些政治活动,避免公务员受到党派斗争影响。D以公开、平等为原则,以考核为核心的任用制度。

E实行功绩晋升制。即重表现看才能,论功行赏。

F严格的培训制度,强调公务员的知识化、专业化。通过培训提高个体与整体素质。

G科学的管理体系。在对公务员的分类、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及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上。

H强调官纪官风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

I合理优厚的公务员福利保障制度。

6简述我国与西方在公务员制度上的差异?

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明显的区别:

A动因不同。西方公务员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为克服资产阶级两党轮流执政所引起的行政弊端,保持政府工作连续性和防止腐败而建立,是诱致性的。而我国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B基本原则不同。西方强调政治中立,限制公务员政治行为;我国公务员则坚持四项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C管理方式不同。西方公务员制度是独立于党派之外,而我国公务员各项管理制度是由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D服务宗旨和利益关系不同。西方公务员与政府之间是雇员与雇主的关系,而我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的根本宗旨。

7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基本内容?进、管、出。

8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

定义。主要特点有:

A战略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首先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其很大程序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

B系统性。现代国家管理是一个大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是其中的分系统;而人力资源系统本身,其开发又包含了预测与规划、教育与培训、选拔与使用、配置与管理等子系统。

C社会性。通过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素质,发挥他们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积极作用,提高政府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D预见性。是一种主动性活动,通过预见与规划,取得未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总供求平衡,结构优化和人尽其才。

E动态性。动态过程,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变化程度和节奏不断调整开发的目标、内容、手段与途径。还应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结构,采取不断开发方略。

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定义。主要内容有:

A预测与规划。即根据对未来一定时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需求量、需求质、需求结构进行推测,并制定规划,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供求相适应的过程。

B教育与培训。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不同岗位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开展训练活动。要注意超前意识、战略眼光。

C选拔与使用。指通过一定程序和鉴别,把符合一定要求的人选拔出来,并给予相应的职责和权利。(广纳群贤)

D配置与管理。指将人才配置到适当的岗位上,人与事最佳配合,加以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人尽其才)

三、论述

1论述我国当前公务员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公务员制度定义。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对传统人事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它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

A传统的封建主义政治文化的影响。官本位,拜权主义;官利一体化,升官发财。

B组织人事制度整体改革滞后。从观念与体制上都无法打破传统身份等级的历史惯性;党政关系没有理顺。

C配套改革不到位。社会保障体制成为瓶颈之一,单位保障制损害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流动,人才市场发育不全。

D相关制度发育不成熟。I工资制度上存在问题II职务分类制度上的问题,职位与品位的最佳结合点III回避制度上存在的问题IV考核制度上存在的问题,考核标准笼统、不科学。对策。

A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前提。I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财政带来物质基础。II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机构改革,党政分开改革,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上,改进党管干部方法,政治民主化和公开化。III大力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B深化改革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关键。I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法制完备的人事管理制度。II 完善运行机制。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和勤政廉政保障机制。III改进管理方法。对公务员队伍进行分类管理,注重规范性与灵活性统一。IV加强监督。制定监督制度,强化落实和执法监督。

C队伍建设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根本。I强化四个观念。即服务观念、竞争观念、成本观念、创新观念。II培养四种能力。即政治鉴别能力、驾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科学管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廉政勤政和抵御腐朽思想侵袭的能力。III加强制度管理。严把进口,畅通出口。

总之,公务员制度推行是一揽子工程,必须克服旧体制带来的阻力。

第八章公共经济管理

一、概念

1公共部门经济学

是一门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尤其是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领域,涉及公共支出、税收和经济主体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2公共财政

指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以弥补市场失效为行为准则;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非市场营利性;法治性。

3公共财政管理

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其有三大目标:效率目标、公平目标、稳定目标。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公共收入管理和公共支出管理。

二、简答

1简述预算管理(budget management)的基本模式?

从管理或方法的角度看,预算管理主要有五种基本模式:

A分类排列预算模式。以预算支出的若干特定核心,采用分项排列的方法依次列出特定目标的预算资金。列如:总科目、科目、二级科目等

B规划-计划-预算模式。规划,制定五年战略;计划,将战略转化为具体说明;预算,将计划转变为每个年度的预算要求。要求划分项目优先顺序,按方案进行预算。

C目标管理预算模式。说明单位基本任务;确定预算主次目标;设定可供考核的指标(如花多少钱在多少时间完成任务);列出具体时间进度供监督。

D零基预算模式。不按上年度的渐进增量来考虑预算。由高层提出基本目标和总原则,下级将目标具体化,对备选方案分别进行排序,排列顺序依次为终止、保持最低限度、缩减、维持、扩充;由高层管理者选定方案。是一种基数为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目的是要求每个预

算单位都有充分理由来证明其每一项预算以及每一部分都是合理的, 否则, 就可能遭到否决。然而, 零基却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复杂的编制方法造成诸多的问题, 比如要做到“事事有预算, 处处有预算”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E绩效预算模式。公布绩效报告,明确绩效目标,将绩效报告提交审计师审核,预算机构与单位订立绩效合同,编制绩效预算。绩,即业绩目标; 效是指用哪些具体指标来衡量财政支出完成以后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 预算则指达到这一业绩所需的拨款额。绩效预算与投入型预算管理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它是以效率为基础的一种充满活力与生机的预算管理模式。

预算过程包括编制、执行、决算。

2有关公共收入管理?

公共收入的获得主要有三种方式:征税,收费和发行公债。

税收是国家依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手段,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税收管理的要素包括课税对象与税率、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税收种类。税收管理的核心是实现公平征税和税收效率。税收征收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当前税制改革中,核心是强化税务管理与治理税务腐败。

政府收费是政府提供特殊服务或规制某些经济行为而向相关主体收取的费用。具有直接有偿性、排他性和非规范性的特点。主要包括使用者费(如水费、停车费)与规费(如执照费、诉讼费等)。

公债是政府凭借其信用而举借的债务。作为非税收入,公俩与收费最大不同在于公债是自愿购买的而非强制的,同时具有按期偿还和付息的特征。公债有三大作用,即增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弥补赤字、一定时期内的特定公共投资项目筹集资金。

3有关公共支出管理?

公共财政有三大职能:实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公平社会收入、稳定宏观运行促进经济增长。为此,公共支出管理有三个主要目标:财政纪律(支出控制)、根据政策配置资源和良好的运作管理。也就是财政总额控制、分配的效率、运作的效率。按照公共支出有无直接对资源和要素形成需求的标准,我们可将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直接进入市场购买商品和劳务的公共支出。政府采购(government procurement),也称公共采购,是政府机构出于履行职责需要,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用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活动。政府采购主要有两种模式:分散采购和集中采购。基本方式有五种: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向选择的一定数量投标人发出邀请)、竞争性谈判(邀请,就一些参数进行谈判,并选取成本最低者)、询价采购(直接问价、对比,选成本最低者)、单一来源采购。

转移性支出则是进行非市场性再分配,单方面拨转给受领者的支出,不直接体现为对社会资源与要素的消耗,是一种再分配的行为。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两种。

三、论述

1论述我国公共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

当前,我国公共财政管理已具雏形,但受计划型财政管理模式的影响,仍存在许多问题。

A公共财政管理尚未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将公共财政管理片面理解为财政权力关系的明确过程,忽视其管理的深刻内涵,运用现代公共财政管理技术的热情不高。

B预算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我国目前仍普遍采用基数法,经历史积累,已经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C公共收入管理不尽合理。税收征管成本偏高,征税行为存在不规范、不廉洁、低效率问题;税费没有科学区分,政府收费各类繁多,随意性大,不利于公共收入稳定增长;公债管理权过度集中,地方政府没有举债权,只能通过担保形式融资,使地方财政潜在风险增大。

D公共支出管理亟须规范。公共支出没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政府投资营利性企业大量存在,政府采购缺乏统一操作规范。

E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缺失使有效的公共财政管理失去了重要支撑。

完善措施。

A完善预算管理。进行绩效预算改革。加强预算立法监督。

B加强公共收入管理。推进税费改革,保进政府收费规范化,科学运用公债工具,建立体制健全、分配科学、征管有力的公共收入管理制度。

C改革现行公共支出管理制度。确定公共支出的合理领域和重点,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在竞争性领域退出同时,加大教育、科文卫等投入。大力推广完善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D加强对公共财政管理的审计监督。制定政府会计准则,推行政府会计制度,提高财政透明度。

E健全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

F注重信息技术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运用。结合电子政府建设,实现公共财政管理信息化。G加快公共财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第九章第三部门管理

一、概念

1第三部门

指介于政府部门与营利性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其组织特征是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二、简答

1简述公共管理学第三部门研究兴起的学科基础?

第三部门定义。

A公共管理学:为治理开辟新领域。未来的政府是治理的政府,治理意味着政府不再是社会唯一的权力中心,第三部门和私人部门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B政治学:社群主义兴起。提供思想基础与理论指导。

C社会学:从关注公民社会开始。

D经济学:寻找资源配置的第三种选择。

E人类学:独特的视角。

2简述西方第三部门兴起的原因?

第三部门定义。主要原因有:

A政府改革的需要。政府面临严峻的信任危机、巨大的财政压力和行政压力,公共行政方式需要进行根本性变革,政府放权社会成为必然。第三部门是承接政府原有部分社会职能最理想的单位,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

B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并存赋予了第三部门新的社会价值。自由资本主义造就的资本垄断书面让人们看到市场调节重大缺陷,凯恩斯主义动用政府力量积极干预经济又让人们了解了政府干预也不是万能的。市场与政府的空隙需要第三种力量来填补。

C第三部门从传统的慈善、公益领域转向现代公共领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第三部门已经从传统的福利主义转向填补市场和政府不愿做、没做好的空白领域,在这些领域,有时第三部门更优秀、更有效率,因此得到人们的认可。

D第三部门自身在不断成熟。第三部门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规范、战略、治理思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创造性。

E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信息技术打破了原有的非正式性、分散性的组织体系,大大提高了第三部门的生存能力、沟通交流与发展空间。

F学术研究对第三部门发展的推动。学术研究规范化、系统化,使第三部门更成熟正规,也扩大了社会对它的了解。

3简述西方第三部门的作用与问题?

作用。I促进经济增长。(GDP的作用)II增加就业机会。III提供公共物品和弥补政府缺陷。填补空白,也进入了核心领域,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发展,有时也更有效率。IV增加资源运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广大群众的参与使之在社会的直接监督之下。V扩大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促使发展滞后的地区脱离困境。VI培养人们的互助协作精神。第三部门中志愿性的工作不仅让人们感觉到互助合作的好处,也影响着行动者、收益者和旁观者。主要是伦理道德。VII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监督、协调作用。第三部门逐渐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在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监督、协调作用,参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决策。

主要问题。I无法摆脱公共部门固有的禀性。可能同样受官僚制影响,保守、僵化。II缺乏独立自主性。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极为密切,几乎都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要收入来源,无法保证真正独立。III不公平竞争。第三部门逐渐模糊与营利性组织之间的界限,利用其免税特权进行不公平竞争。IV追求自身利益。许多人求职于第三部门因为丰厚的回报或者权力地位等,而不是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因此倾向提供服务而不是促进参与,(因为能在短时间显示效果),这样第三部门规模扩大了,社会公益事业未必得到发展。V成为利益交易的场所。第三部门同样存在黑箱操作、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丑陋现象,一旦失去纯洁性,其社会公益形象也将消失。VI国际活动能力有限。虽然潜力巨大,但局限于传统游说策略和吸引捐赠者的技术上,缺乏对国际问题的战略分析能力、介入能力和对组织进行变革的能力。

三、论述

1简要论述我国的第三部门?

兴起原因。

A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呼唤第三部门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轨期,特别是在社会领域面临着人口、贫困、社会保障等诸多困境,第三部门的发展空间和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受到了重视。

B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经济成果为第三部门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和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为第三部门筹资途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C政府对第三部门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由原先否定第三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和宣扬第三部门威胁论,转化为支持第三部门的发展。中国党政领导对非营利部门的理解的基础上,给予非政府组织以生存和发展的活动空间。

D自下而上的草根参与意识逐步流行。人们对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及参与意识的增强。

作用。

A分担政府责任,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中国第三部门逐步向原先由政府完全把持的公共领域的核心地带渗透,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扶贫、农村发展、救灾等成为主战场。

B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和高效率的配置。新兴的第三部门运作更加灵活、透明,受到社会严格的监督,促使之不断提高绩效,这样社会资源就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C促进中国基层民主建设。以直接选举、村民自治和社区自治为主题的基层民主建设是中国近十几年来政治改革最重要的内容。

D净化社会风气。第三部门以其实际行动表现出当前社会缺乏的志愿精神、社会公德、责任

感和同情心,为提倡社会公共精神树立了榜样。

问题。

A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活动能力。主要表现在中国第三部门由政府机构领导,其行为方式、工作作风都具有很强的行政性质,很难找出西方意义上的第三部门。

B缺乏资金、人才等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资金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第三部门发展的头号因素,而人才不足则是中国尚缺乏第三部门专业人才培训机构,同时吸纳大量政府淘汰冗员和离退休人员,妨碍了优秀人才的进入。

C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第三部门发展,同时法律规定的一些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控制的一些方式,并不真正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

D缺乏对第三部门权威、常规性的监督机制。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模糊,而且相关法律不健全,第三部门不会受到强有力的监督,给各种违章操作制造了很大活动空间。

E公众对第三部门的认同度不高。对于官办性质深厚的第三部门组织,中国公众往往将其作为第二政府对待;对于实力弱小的草根组织,公众往往怀疑其能力和作用。在这个集权化明显的社会,公众尚不能体会到第三部门的存在和发展对他们的生活将产生何种影响。

对策。

A政府对第三部门的重新定位。第三部门实际是作为政府机构附属品或第二政府存在。中国政府要改变定位,不是接受离退休人员的场所,而是承接政府部门社会职能的组织;不应是政府职能转变形式化工具,是最活跃公共部门;第三部门的发展不是向政府夺权,而是在帮助政府治理社会。

B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明晰化。一是政府应该承担第三部门发展所需的大部分资金,且不以控制为条件;二是政府是第三部门发展的监督者,但要依法进行;三是政府不是第三部门领导者,而是合作者。

C健全第三部门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是维护其合法性、独立性和组织权益的基本要求。

D官办社团的改革。逐渐弱化与政府业务主管机构的关系,改变原来权力集中化、组织行政化的封闭型组织结构为分权化、开放式的组织结构。

E鼓励民间组织的发展。政府要鼓励自身自发、自下而上兴起的民间组织发展,在注册登记、筹措资金、改进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F培养公众的志愿精神和互助品质。第三部门工作要得到公众认可,除给他们带来更好服务外,就是要带动公众参与其中。志愿精神和互助品质是第三部门的精神精髓。

G积极参与全球结社革命。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的第三部门组织、国际组织开展交流与对话将为中国第三部门发展赢得新的空间,也将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

2论述西方国家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的做法及经验(启示)?

做法。

A公私合作模式。将公共领域完全变成商业和竞争领域;或者仍处于公共领域管理,但由私人市场提供产品。政府不再直接提供,更多的是制定相关制度,强化监督,以监督合同履行的方式来保证公共服务妥善的提供。

B代理机构的设立。其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两大核心原则:放宽管制让管理者可以管,设立目标让管理者愿意管。代理机构结构责任单一,倡导多样化、适应性和自治权,承担了那些没有必要由政府直接管理,但公益性又较强不能完全让民间部门负责的管理责任。

启示。

A政府需要对公共服务进行明确的划分,针对其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提供模式。对可以完全由市场提供的服务,果断采取民营化的方式将其从政府管理中完全分离出去;对于具有较强公共性质的服务,则利用代理机构的制度。

B参照执行机构制度,理顺行政机关同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我国事业单位缺乏正常运作所

必需的自主权。要逐步下放管理权限,如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由命令转为指导监督。

C有效应用绩效评估、公共合同等管理工具,加强问责制度的建设。任何一个执行部门,在设计时就要高度重视其问责机制的构建,使政府有效引导代理机构和私人部门等公共服务提供主体行为,更加积极地服从于公共目标。

D制定必要的法律规范,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先导(引导和规范作用),并为改革的合法性提供依据。

第十章战略管理

一、概念

1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层管理者确定组织的长期方向,设定特别绩效目标,根据与组织相关的内外环境,制定出能达成这些目标的战略,并且卓有成效地实施这些被选定的决策方案

二、简答

1简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兴起的背景?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兴起不是偶然的,是对复杂环境的能动适应和政府改革的产物。主要因素:A复杂的不确定环境的挑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与非营利组织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即I不确定性。传统的信条、固定的领域划分、组织的使命、公私差别等都变得不确定了,这要求进行战略思考与行动。II相互关联性。全球化使国界被抹平,政策领域的差异也难以保持,政策之间的问题相互交错。公共、私人和非营利部门界限也被侵蚀。没有一个组织可以操纵全部。III限制性。公共部门面临两股相反力量的压力,严峻的财政紧缩和要求快速有效反应的压力。

B政府改革的产物。考虑组织所面临的环境,考虑组织的长远发展目标和未来,提高自身竞争力成为公共部门管理的最基本任务及内容。

C新公共管理主义的推动。战略管理是构成由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向新公共管理主义范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公共行政是内部取向,战略管理无空间。新公共管理是外部取向,本质在得到结果,因此必须通过战略管理来促进组织目标、责任和使命的实现。

D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示范性影响。大量私人部门运用战略管理取得的巨大成功,对公共部门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性影响。

2简述公共部门管理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的不同?

战略规划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战略管理(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主要不同在于:

A线性假设到非连续假设。在环境假设上,战略规划将组织环境假设为线性变动的连续过程,组织可以预测和控制环境的变化;而战略管理则将环境看成是不断变动的非连续过程,故强调多点预测、危机管理和应急战略。

B从以方案为焦点到以行动为焦点。在战略焦点上,战略规划强调思考与行动分开,注重最优化战略的制定和正式行动方案的形成;而战略管理则将思考与行动统一起来,不仅包括战略制定,还包括实施、控制和效果评价。

C从过程取向到结果取向。在战略取向上,战略规划是过程取向的,而管理是结果取向。

D从集中化到分散化。在战略主体上,战略规划将决策权力集中于高层,局限于少数专业计划人员;而战略管理则更综合,不仅包括计划人员,也包括行政主管、各级运作管理人员和其他利害相关人,强调决策权力的分散化与参与化。

E从正式计划到应急战略。在战略形成上,战略规划注重深思熟虑形成正式计划,将战略产

生看作一个受控的、有意识的规划过程,而战略管理则强调有效的战略是随机应变的战略,强调通过间或学习和非理性思维。

F从理性到非理性。在战略思维上,战略规划是理性主义的,注重规范性、精确性和计划性;而战略管理则强调某些与生俱来的心理状态和过程,也强调主体的战略愿景和观念。

G从关注外部环境到关注内部因素。在战略视野上,战略规划是由外到内的,组织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去适应相关环境,而战略管理则是由内到外的,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组织的内部文化和共同学习。

3简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A将战略管理作为重塑政府和转变非营利组织的可用战略选择菜单。将战略作为变革的杠杆,运用如全面质量管理、顾客取向、流程再造等战略工具。(作为变革工具)

B战略规划不再专注于前瞻性计划的制定和战略构思,而是延伸到执行领域,追求战略结果的实现。这与西方以结果为本的管理主义改革相结合。(战略焦点)

C随着战略作用的扩张和计划管理者的更大券入,战略规划走向分散化。战略规划不再仅被看作是高层管理者所关心的事项,现在常涉及一个更大和更广泛的战略管理小组。(战略主体)

D战略过程得以进化,变得灵活、更迅速和更具目标选择性,传统战略规划过程往往设计一个正式的路径,以一种预定的、很少有偏离的有时甚至是迂回的评估步骤运行。而当代战略过程是变得更灵活、更少正式和步骤更快。(战略思维)

E战略计划开始超越传统的基本类型,融入了一些新的战略特征。除了传统的核心因素,如组织使命、目标等,开始融入内部取向的战略特征。如组织文化和竞争优势的阐明等。(战略视野)

F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间出现广泛的相互依赖和合作,战略联盟成为趋势。(战略合作)

4简述我国公共部门引入战略管理的必然性?

A中国加入WTO以后,这意味着中国公共部门将面临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在国内,随着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社会问题复杂多变,矛盾冲突加剧,社会危机随时可能出现,这就要求政府从注重日常管理、常规管理转向未来的发展管理、风险管理或危机管理(如2003年的SARS)(复杂的不确定性环境的挑战)

B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对公共部门管理的效益、效率和公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公共部门回应公众服务要求的呼声高涨;(效率的要求)

C随着行政体制改革深入以及公共服务企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的拓展,公共部门日益面临着重组、合并、民营化、公私竞争、公共部门之间竞争、政府干预范围的缩小等威胁;(政府改革)

D随着绩效评估在地方的实行,绩效导向的评估与预算挂起钩来,更让公共部门压力重重。所有这些变化莫测的国内外环境成为公共部门实行战略管理的直接驱动力。(限制性)

三、论述

1如何评价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成就。

A随着战略思考与行动的推进,促使组织更多收集关于组织内外环境和各种行动者利益的信息,更为关注组织学习和对未来方向的澄清和行动优先性的确定。

B提高决策制定。战略规划关注组织面临的紧要争端与挑战,有核心决策者明确组织的使命,协助他们根据对未来的预测做出今天的决策。

C提高组织责任和绩效。战略规划有助于核心组织澄清和阐述组织的主要争端,对内外需求与压力做出快速明智反应,从而推进组织责任和绩效提高。

D战略规划还能直接给组织成员带来好处。使政策制定者和计划者能更好实现职责和任务,使组织成员的团队工作和专业能力获得加强。

批评。

意见一。正式的战略计划相对它的实际情况和所能做到更具逻辑性和分析性、抽象性。而不够动态。现实与计划往往出现偏差,公共部门往往更倾向于妥协和折中。(抽象)

意见二。正式的战略计划过程过于呆板,面对需要作出快速反应的迅速变化显得过于迟钝。(迟钝)

意见三。正式的过程与创造性和革新相违背。(创新)

意见四。将战略概念应用于私营部门差异很大的公共部门可能产生严重问题。(与私人部门差别)

意见五。战略由组织制定,会造成政治控制困难,产生责任问题。(战略错了,谁来负责?)意见六。公共部门的组织目标含混不清,战略考虑毫无意义。(目标不清)

意见七。公共部门的时间观念过于短暂,主要是官员任期问题,任何长期观点必定遭遇失败。(官员任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没有一个能够完全否定在公共部门运用战略观点的价值。

第十一章公共管理伦理

一、概念

1公共管理伦理

或称行政道德。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公共管理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

2公共责任

广义上指国家公共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必须提高自身职责的履行,来为国民谋利益;狭义上指国家的公务人员违反行政组织及其管理工作的规定,违反行政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和职责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3伦理选择

指行政主体在一定伦理意识支配下,根据某一伦理标准,在不同的价值或善恶冲突之间做出的自觉自愿的抉择,是指存在几种行为方案时,确定采取何种行为方案以实现伦理目标的过程。

4公共管理伦理立法

指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有与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监督热潮权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

5政府工作与政府行为

政府活动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政府工作与政府行为。

政府工作指政府作为公共政治生活以及一般公共生活的组织者与服务者的活动,这方面的基本问题是政府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的问题,即政府是不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政府行为则是与政府作为公共政治生活以及一般公共生活的组织者与服务者的活动有关,基本问题是政府是否能获得广大民众的基本信任的问题,包括政府所做的事是不是该做的以及该做的事情是不是做了。

二、简答

1简述公共管理伦理的类型?

A体制伦制(深层伦理)。体制伦理依附体制存在。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体制伦理上的

差异,酱主义体制的雇佣劳动制度,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则体现了体制上的优越。

B公共政策伦理(客体伦理)。政策层面上的伦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维护某种公共秩序所需要的伦理规范,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权威机构设计、制定和推广的;(思想方面。即什么行为是允许的,什么行为是不允许的)二是对于政府倡导的这些公共领域的伦理规范,除了用社会舆论、良心自律等软约束手段支持外,还要为其配置政策化的硬约束手段,使这些些规范真正成为公众在这一公共领域中的普遍化行为方式。(行动方面。即做了允许的事的奖励,做了禁止的事的惩罚)如反不正当竞争、惩罚手段禁止不道德行为,奖赏手段鼓励高尚的行为。

C公务员职业伦理(主体伦理)。公务员既要具备社会成员的一般伦理,也要具备作为政治角色的职业伦理。职业道德实际上是责任与义务的表现。也就是公仆责任,通过自身职责的履行,为国民利益负责。要有指导行为的行政良心(良心)与实现职业功能的能力(能力)。2简述公共管理伦理的功能?

A引导功能。公共管理伦理使行政系统中的群体有明确的正义目标,大家同心同德为这一目标奋斗,同时行政系统掌握着一定的社会政治资源并处于特殊地位,其行为和风貌直接对社会大众起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

B规范功能。通过伦理规范限定行政活动的活动范围、行为模式,使行政管理者的行政过程趋于程序化、规范化。

C维系功能。公共管理伦理在行政主体与行政对象之间形成沟通的桥梁,使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形成凝聚力。是赢得民心的重要砖码。

D选择功能。行政认知、行政责任、行政良心、行政价值目标等,是实际影响行政选择的基本环节。产生伦理选择。

3简述现阶段我国政府公共责任内涵?

A职业责任。政府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追求公共利益,为人民服务。

B政治责任。政府对失职、污职行为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接受人大处置。

C行政责任。政府官员对其失职、渎职行为向系统内部负责,接受行政责任的追究。

D法律责任。政府对其失职、渎职行为所承担的法律法规责任的追究,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经济责任。

E道义责任。由于下属工作失职或错误,老百姓不满意,基于道义,领导主动请辞。(自身)F道德责任。政府官员对其失职、渎职行为的道德自省,受良心谴责,惩罚自己。(自身)4简述现阶段我国推行的官员问责制的责任体系构成?

我国现阶段推行官员问责制,本质是要建立一个有责任心的政府,为人民利益负责的政府。A在其位,谋其职,并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政府官员应对其施政纲领与所执行的政策向人民汇报、解释说明,政府有向人民作汇报的义务。(尽责与监督)

B政府官员在没有履行好它分内的职责义务时,要承担政治上的责任。政府官员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接受问责,实际上是民众的间接问责。通过实施对自己选举官员的撤职、罢免的权利来实现对没有履行其职责义务的官员的问责。

C承担来自政府系统内部的问责。主要是上级对其任命的下级的行政处分或责令辞职。

D来自法律法规的问责。包括刑事、民事、经济上的赔偿等。

E来自自身的问责。官员本人自省的形式,直接表现为引咎辞职。

5简述负责任行为的构成要素?(保持公共组织中的道德行为的因素)

A个人道德品质。I伦理决策技巧。清楚地认识决策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必作出行为决策。II职业道德内化。去做我们理解为符合伦理规范的行为和合乎伦理的使命感。III德性。道德品质。IV职业价值观体系。价值观是关于行为和目标的信仰。

B组织制度。职责明确、协作安排、参与程序。

C组织文化。范例、行为守则、信条

D社会期待。公众参与(通过安排公众参与,保证公共行政人员脑子有公众意识,也助于澄清法律和政策的意图,接受监督);法律和政策(公共管理必须在广义的法律和公共政策的框架之内进行,法律和公共政策代表了更为一般和持久的公众意愿)

三、论述

1论述我国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伦理失范的表现。

A权力交易。即以权换权,谋求权力的最大化。利用手中的职权,安插、重用和提拔亲信,拉帮结伙,排斥异己;或者在不同部门之间,互相利用,你安插、重用和提拔我的人,我安插、重用和提拔你的人,相互勾结,进行权权交易。或者是利用职权,收取别人的钱财,为其子女、亲属安排、调动工作以至提拔重用,如此等等。往往比经济上的腐败形式更为隐蔽、更难察觉,通常不为人们所注意。

B渎职失责。渎职即滥用职权或不尽职责,失责即无视责任和义务、玩忽职守。

B权钱交易。经济腐败、寻租行为。

加强伦理建设的途径。

A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加强行政文化建设,使行政系统各层级人员树立正确的公共管理伦理观,形成内在的约束机制。I加大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力度,提高公务员对公共管理伦理的认知水平,使公务员认识到良好的公共管理伦理是为政之本。II加强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III强化公务员的道德自律意识。道德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IV公共管理伦理教育的内容应体现时代精神,反映出社会主流,也要汲取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优秀成分。

B强调公共管理伦理立法。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从制度层面规范国家公务员伦理行为,用一种外在的力量来制约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负效应和被滥用现象。具体来说,如制定党政干部道德法、国家公务员伦理行为准则等法律,成立从中央到地方的道德仲裁委员会、廉政伦理行为督导办公室等执法、监督机构,赋予调查、质询、听证、配合检察机关公诉等特权。

C发展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要创造出更多的途径和机会,如社区与团体的讨论以及公共媒体上的讨论等,鼓励社会成员参与有关有关重要的公共管理的讨论,从而对重大的公共决策发生影响和进行民主的干预与监督。要特别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建设合理有效的公共管理伦理体系。

A公共管理伦理的制度规范与公共管理伦理的理想信念的协调互补。公共管理伦理制度(法律层面)、规范的他律(监督或强制作用)与公共管理伦理信念、良心的自律共同构成公共管理伦理系统,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B确定公共管理伦理的最低要求和公共管理伦理的理想追求。要保持社会道德境界的层次感。做一个合格的公务员是最低要求,是保证现代行政系统正常运行的最起码的伦理条件和伦理要求。而道德模范则是理想追求、最高要求,是社会道德方向,具有目的性的意义。如果行政人员不符合最低要求,就会受到谴责或强制,如果符合最高要求,就会得到社会赞赏,获得伦理自豪感和成就感。

C把公共管理伦理作为公务员任职、升降、奖惩的必要条件。引入道德赏罚机制,是以利益作为对行政主体行为责任或道德品质高低的一种特殊的道德评价和调控方式。从而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奋发向上的公共管理伦理风尚。

第十二章政府工具

一、概念

1政府工具

指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

二、简答

1简述政府工具兴起的原因。

A政府管理以及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导致人们对政府工具或手段的反思,实际的行政管理以及政策执行对工具方面知识需求的增长,要求对公共政策问题做更多的科学与实证分析和研究。

B福利国家的失败以及政府工作的低效率,导致人们对工具途径的政治及意识形态上的支持。

C当代社会科学实践性的增强,特别是应用社会科学领域日益介入政府的政策和管理实践,导致这些学科的学者对包括工具性知识的更多追求。这种学术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使更多学者投身于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因为工具的实践性。)

D公共管理学和政策科学的研究领域自身的扩展导致政府工具被纳入学科的视野之中。

2列举政府工具分类?

政府工具定义。主要可分为:

A市场化工具。政府利用市场这一资源有效配置手段,来达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目的的具体方式,如民营化(国有企业市场化)、用者付费(公共服务适量缴费,如垃圾收集费)、管制与放松管制、合同外包(竞争性招标,将公共服务合同承包)、特许经营(如将高速公路、铁路、通讯经营权授予私人企业)、凭单制(有价证券、消费券)、分散决策(分权)、产权交易(如交易性配额)、内部市场(公对公的竞争)等。

B工商管理技术。把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借鉴到公共部门中来,吸取有效经验达成政府政策目标,如战略管理技术、绩效管理、顾客导向、目标管理、标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流程再造等。

C社会化手段。指政府更多地利用社会资源,在一种互动的基础上来实现政策目标,如社区治理(社区建老人院等)、个人与家庭(个人服务行为如子女养老)、志愿者服务(公益服务、慈善服务等)、公私伙伴关系(公私的合作)、公众参与及听证会等。

3简述政府工具研究的途径?

国外政府工具的研究已形成了多种途径,主要有如下四种基本途径。

A工具主义。又称古典途径。政府失败是由于所选择的政府工具存在着缺陷,工具的属性本身就构造了政策过程,是一种工具到上主义的观点。

B过程主义。恰当的工具不是抽象计算的产物,而是试探性解决办法;工具的恰当与否是因具体情况而定,强调重复性过程。

C权变主义。它与古典途径的区别在于,它认为工具的使用过程及其效果不仅由工具的特性决定,而且由工具应用的环境或背景决定(包括执行组织、目标团体及其他利益相关者)。D建构主义。工具代表了社会建构的实践形式,其意义和合法性被不断地加以建构和再建构。政府工具在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中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它只是政策系统与政策过程的众多因素之一。在这里,工具性特征几乎消失了。

三、论述

1论述新治理工具在我国公共部门管理中的推广?

A正确认识新治理工具的作用和局限性。充分认识市场机制和工商管理技术是改善政府绩效的有效手段,引入竞争机制,借鉴工商管理的实践经验,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另一方面,市场化工具等也有其阻力及自身的问题。

B必须立足国情合理引进。各国国情不同、价值偏好不同,对新治理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也应

不同。如民营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不可支动摇,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维护社会主义性质和增强企业活动两不误,才是最优选择。

C弄清每种新治理工具的应用机制、条件和范围。每一工具都存在不足之处,必须加以认真的分析,处理好技术上的问题。

D扩大新治理工具应用的领域范围。在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没有理顺,政府在某些方面还行使着市场的职能,新治理工具的应用刚刚起步,其推广应用范围相当广阔。

E必须正确处理好“破”和“立”的关系。在引进新治理工具尤其是市场工具的同时应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不仅要破,更要立。在打破原有政府行政体制之后,必须建立行政主体的监督制约保障机制,避免产生监督制约的真空,防止市场化等机制导致各竞争主体监督制约保障机制缺位,导致各竞争主体行为失范。

推荐访问:从传统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范式转换的研究 管理学 复习 标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