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灵魂歌者

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灵魂歌者

时间:2022-03-16 09:47:37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只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波德莱尔这样说道,很少有人天生具有观看的能力,而对于时尚圈内赫赫有名的时尚摄影大师——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Patrick Demarchelier)来说,他则是一位天生的观看者,他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且懂得欣赏美的眼睛。翻开众多国际时尚知名杂志,德马舍利耶拍摄的作品随处可见,从杂志封面到各品牌的时装大片,都留下德马舍利耶的镜头痕迹。

眼前的这个老头,高而瘦削,花白的头发整齐地拢在耳后,身上的衣着也只是亚麻色的西服配黑色T恤,脚上随意地蹬了一双帆布鞋……他仿佛像欧洲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老年人一样,让人很难将其与“时尚摄影教父”这个称谓联系起来。

而这个看似普通的老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开始受宠于各大时尚杂志。从Vogue到Rolling Stone、Elle,再到Marie Claire、Harper"s Bazaar, 德马舍利耶成为这些杂志的封面主要操刀手。与此同时,那些耀眼的时装品牌巨头也开始眷恋他,香奈儿、伊夫圣罗兰、路易威登、阿玛尼等品牌的时装大片,亦喜欢让德马舍利耶操刀。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究竟具有怎样的魔力让时尚圈如此着迷?

拥有一双找寻美的眼睛

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1943年出生在法国勒阿弗尔(Le Havre),一个靠近巴黎的港口城市。17岁时,他拿起父亲送的一部Eastman Kodak照相机,立志成为一名摄影师。1975年,他跟随当时的女友从巴黎来到纽约,曾经跟从过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i Cartier-Bresson)学习摄影,亦对艺术家费尔南多·波特罗(Fernando Botero)所表现的人体的体量之美欣赏有加。

布列松捕捉生活日常,波特罗欣赏人体的体量美,这些特质,在德马舍利耶的作品中,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影子,比如德马舍利耶镜头下所一直尊重的自然之美,他们所追求的即是日常生活之美,捕捉这些美,需要的仅仅是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正如德马舍利耶自己所言,美无处不在,只需用眼睛发现她,眼睛就是最好的照相机。他坦言杜鹃是他最钟爱的模特之一,因为她本身就代表了“优雅的中国”。盘发、丹凤眼对中国女性的概括在他看来已然过去,在他2005年的作品《杜鹃和吉玛·沃德》的肖像照中,东方女性纯净、优雅的神秘之美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德马舍利耶虽然身处时尚圈,却并不关心流行文化,在看似光怪陆离的时尚圈中,德马舍利耶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局外人,他只是简单地拍照,单纯地捕捉美。明星、时尚,在他看来都是平常、普通的小事情。这与其身后光鲜亮丽的、巨大的时尚光圈形成反差,这个反差让人不由的开始重新思考何谓时尚之美。美学家舒斯特曼曾经说过,生活即审美。以这个标准衡量时尚之美,或许可以解释德马舍利耶受时尚圈追捧的原因。

70岁仍然宝刀未老,活跃在时尚摄影圈,用心欣赏美,用眼睛观看美,用镜头捕捉、留下美,即是他拍摄的秘诀。而如此看来,时尚摄影需要的并不是花架子,并非要拼创意,只是需要心平气和,真正去用眼睛拍摄。这一点应该会给后辈们留下很大启示。美,在于我们去感知,去发现,而不是仅仅凭着“制造”来实现。

美即日常

他为许多大牌明星、名人拍摄肖像,镜头下的他们平实却又特别。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很出名的一组片子,是为戴安娜拍摄的,镜头下的王妃轻松、自然、真实,这是一种生活常态,散发着万物本性之美。这一镜头下的捕捉,让德马舍利耶成为戴安娜的御用摄影师。很喜欢德马舍利耶给达莎·朱可娃(Dasha Zhukova)拍摄的那组肖像,照片上的朱可娃流露着女性自信下的柔美。他说他喜欢女性自然状态下所散发出的美,因此,他不喜欢修片,这与时下的时尚摄影大相径庭。

他喜欢拍摄女性,见过他镜头前安吉丽娜·朱莉很放松很生活化的状态,他拍摄女性,同样遵循着“自然”的审美原则。他讨厌那种把所有女人都打造成模特身材的做法,他打破以瘦为美的惯例,突出女性自然的身体线条之美。他喜欢捕捉女性自然的裸露与性感美,对那些刻意暴露的身体所故意制造的色欲进行批判。而对于东方女性的美,德马舍利耶显出特别的赏识,他拍摄杜鹃、刘雯,东方女性的纯净、雅致又透着神秘的美在其镜头下自然流露。

在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镜头下,美即日常。这种日常,是自然之态,是生活之态。如果非要说什么技巧,要说他对光线的掌控,对光影的制造,而这一技巧亦是通过纯自然的物理手段去实现,而非后期修片所制作出的光感氛围。向来,黑白是实现光影的最好方式。黑白色彩下,光影与女性身体曲线的曼妙结合,女性身体的日常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德马舍利耶懂得如何观看女性之美。同样,德马舍利耶也喜欢拍摄老人与孩子,天生会观看,美即意味着日常。他亦喜欢捕捉大自然中动物、植物的美,他镜头下的大象、狮子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诠释时尚之美

德马舍利耶认为,时尚之美不是昙花一现,那些美意味着经典与永恒。回望时尚之路,这却是条真理。回看那些时尚大片,留下标杆印记的都成为了经典。时尚摄影师用镜头诠释了时尚之美,不去盲从,尊重日常,捕捉本性之美,将瞬间变成永恒之经典,这才是时尚摄影的意义。

用眼观看,捕捉自然之美,而这一法则又让整个时尚摄影界非常受用,德马舍利耶诠释了时尚之美。自然的散发,自然的捕捉,摄影师仅仅需要让你的拍摄对象信任你,由此卸下面具。每个人都有他的美,只是需要合适的服装,合适的造型,这些“合适”亦是遵从人的本性所需。德马舍利耶说过,东方女性不需要打扮成西方女性的样子,只需要流露东方女性的美。在他镜头下,时尚之美不是盲从,美自然而然的就在那里,你看见亦或不见。

时装大片、时尚人物肖像,是人们接触时尚最直接的方式。德马舍利耶正是以这种方式与观众交流,将时尚带入到公众视野,人们会发现时尚并没有深不可测,时尚媒体亦喜欢选择展现真实之美。世界不过如此,神秘都是自己给自己下的套。德马舍利耶让人彻底摆脱了这个套子,他给整个时尚圈注入流淌的血液,他成为时尚界美的灵魂歌者。

看看那些熟悉的明星、名人,安吉丽娜·朱莉、凯特·莫斯、戴安娜、克林顿;看看那些时尚圈内的知名杂志,Vogue、Elle、Marie Clair、Harper"s Bazaar;看看那些声名大作的牌子,香奈儿、阿玛尼、圣罗兰;然后再看看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看看他40年的时尚拍摄生涯,时尚不过如此,它可以很真实。

他无意制造符号,却已成为时尚的一种符号。在那些以时尚圈为背景的电影中,“德马舍利耶”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语汇,在《穿普拉达的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中,在《九月刊》(The September Issue)中,“德马舍利耶”成为一种时尚符号。尽管德马舍利耶平和地让人拉近距离,他还是与时尚有着莫大的关联,也许正是那种追求自然的平和之态,才使他成为时尚美的的灵魂歌者。(编辑:九月)

> 麦格恩, 玛格达和祖萨娜 Meghan, Magda and Zuzanna,艾尔·米拉吉,2012

1 >《凯特》(Kate),伦敦,2010

2 >《卡罗琳》(Caroline),纽约,2007

3 >《琳达》(Linda),纽约,1992

1 >《凯特》(Kate),伦敦,2010

2 >《神圣的女性》

3 >《杜鹃》(Du Juan),上海,2005

1 >《大象》(Elephant),纽约,1991

2 >《克莉斯蒂》(Christy),纽约,1990

推荐访问:里克 舍利 帕特 灵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