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论当代中国意象油画风景的审美艺术表达

论当代中国意象油画风景的审美艺术表达

时间:2022-03-15 10:08:09 浏览次数:

摘要:审美作用是美术的唯一功能,美术作品最终总是指向审美,所以在创作时画家会为了达到某一审美作用去作画。意象油画创作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达,使其画面富有形式美和个人情感。一幅优秀的意象油画作品可以充满诗意可以意境悠远可以使人神游其中,画面中既追求对事物形神的表达也追求气韵的呈现,以情抒境,绘制出极具审美感染力的画作。

关键词:当代中国;意象油画风景;审美艺术表达

一、诗画意蕴

画家用油画材料勾画出轻重缓急、阴阳顿挫的线条和干湿浓淡的色彩表现出客观事物的精神和自我情感,这是可视的艺术表达与不可视的主观情思的结合,营造出画面的诗意,种种画面的经营无疑使油画中诗画意蕴成为意象油画的一个巨大成就。在意象油画风景画家白羽平、张冬峰、洪凌和任传文等油画家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画家对内心平静和雅致的向往,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表现出来一种诗性的情怀。面对风景师造化,并用艺术的方式表达。白羽平笔下的风景画中,纵横的阡陌,高低的山丘,平旷的原野,无不透露出画家对北国风光诗意的留恋。《晚秋》《秋北》这些画表现了北国秋冬的风景,却比真实风景更加让人感觉“天苍苍,野茫茫”的凄冷。

画家在画面中营造了一种大于现实物象的孤寒韵味,运用平远的空间描绘出了冬日田野的空寂和秋日高原的旷野。以白色和黄色为基调使得画面及简约又沉着,画家没有真实刻画自然景色,而是始终注重色彩的叠加和画面空间几何的处理,笔触概括松动充满节奏,勾勒出的树枝平添了画面的趣味性。表明画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使绘画语言与精神追求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任传文的意象油画风景作品给人一种“精神的安慰,诗性的理念”他也曾说过:“我绘画创作的初衷就是试图找到一种手段,把这种精神和灵魂准确而永恒的保存下来。”任传文实现了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将自然的语言转化为心中的艺术语言以及由眼看自然到心观自然的语言转化。作品《浮生意象》用笔墨和线条在凝固的时间中表现出了传统的精神概念。“浮生”源于《庄子·外篇·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指空虚不实的人生。这幅画面中色彩朦胧似梦似幻,用褐色和褐色简单的勾勒出了似乎没有灵魂的人物外形。树林为画面主题,树干笔触曲折婉转,树林上方的白光似乎象征这画家的精神追求,表达了画家对生命时空的理解。任传文的作品拓宽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如作品《诗人·春》和《浮生·瓶》》画家诗性的灵魂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如画般的世界,回归内心的宁静与泰然。在古代,山水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媒介,所以中国画和诗多爱用山水题材来表达个人情怀。中國当代意象油画风景与传统诗画一脉相承,正如宋朝文人晁以道所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所以从大众美学欣赏的角度分析,诗画意蕴的风景油画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

二、虚实相生

绘画的审美离不开虚与实,因为虚实关系直接作用于人对绘画作品的观照之中。例如西方绘画利用人的视觉模糊与清晰的特点,用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的关系来表现画面的空间。在意象油画中虚实关系不仅仅是画面的表现手法,更是精神与心灵层次的表现。在前文中已经提到,意向绘画在中国传统美学的支撑下更注重抒发主观情感,不拘泥于外形而探求“以意造像”的外形和“境生象外”的神韵。在“似与不似之间”用形式之“虚”达到精神之“实”。虚与实是艺术精神的两个方面。

意象油画中“虚”可分为两层含义来解读,其一为画面内容的空、留白、虚化;其二为精神层面的以意造像、以意生色。意象油画之“意”中的主观情感也指向“虚”的内涵。综合来看,绘画艺术中画画主观精神中以意造像和以意生色,产生在画面中的空、留白和虚化,构成了画面的空灵之美。“空则灵气 住来”这是宋·周济的论诗词创作之语,意为“空”使得词作更有灵气。意象油画根植于中国传统审美内涵更是追求画面中空的灵气。中国传统绘画在造型上讲究“得意忘象”、“不求形似”。意象油画吸收了其写意精神,运用夸张、变形和简化等手法,打破时空界限,主观提取自然中景物进行整合。笔墨色彩的表现既突出了事物的外形,又具有意象油画独立的美感。这种种表现都为画面中的“空”提供了精神内涵的衬托。如徐里的意象油画风景作品《雪后》,画面以自然山水为对象,打破了传统的焦点透视,以冷灰为主色调,线条单纯有力,可以强烈的感受到画家拿着蘸有灰黑色的笔墨苍劲有力的在画布上书写滚动的激情。远处的山脉若隐若现似乎象征者生命人文品格和对生命的升华。画面中部的“空”既打破了这些繁复的笔触使其更加具有节奏感,又恰到好处的营造出了空灵的境界,虽没有笔墨却更显意境。这便是意象油画中“虚”的体现也营造出了充实的精神。

意象油画中的“实”同样可分为两层含义来解读,其一为画面内容的实景和实境;其二为实景实境中传达出的神韵和艺术精神。意象油画之“象”的内涵也同为“实”的内涵。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在绘画艺术中充实并不指画面中内容的满,而是精神内涵的充实是意象之外的充实,正如叶燮在《原诗》对诗词审美的理论:“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默会于意象之表”,突出了审美主体的重要性和意象在审美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是艺术心灵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在意象油画风景创作中,面对自然景物,有舍有空,表现之后又有实有深,这不仅仅是一幅具有虚实效果的画作,更是深含着自然中一切理与事,可见只有在精神内涵中充实的艺术作品才能给人带来感动。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与意境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 .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 朱疆,缘译.四川:四川人民出

版社,1998.

[4]【法】丹纳.艺术哲学 [M].傅雷,译.南京:江苏文化出版社,2012.

[5]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推荐访问:意象 油画 审美 当代中国 表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