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教师招考教育理论,内部试卷,三

教师招考教育理论,内部试卷,三

时间:2022-06-24 17:10:11 浏览次数:

  教育理论 内部试卷 三 1.下列哪一种活动属于狭义的教育?(

 )

  A.某教师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字“0”的意义

  B.某小学生教爷爷用电脑制作课件

  C.乐羊子的妻子以“断机杼”的举动劝告乐羊子求学要有恒心 D.某人对公交车上两个斗殴的乘客晓之以理 2.学生入学后,教师会自然地成为他们亲近、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这说明学生具有(

 )

  A.可塑性

 B.依赖性

 C.向师性

 D.定向性 3.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_________ 。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4.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 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

 A.教学

 B.教育管理

 C.德育

 D.智育 6.在教育、教学或学习的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进行,重在对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发展状况做出合理的评价,为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指的是____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阶段性评价 7.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________。

  A.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B.导向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疏导原则 8.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9.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

  A.没有影响

 B.积极的

  C.消极的

 D.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10.当学生心情不好时,可以找亲朋好友倾吐不愉快的事。这种情绪调节方法是_______。

  A.合理宣泄法

 B.认知调节法

 C.转移注意法

 n 幽默法 11.学生在听南极考察团的报告时,头脑中浮现出企鹅、雪窝等形象,这种心理活

  动是______.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空想 12.以下各项中,属于一般能力的是______。

 A.,运动能力

 B.社交能力

 C.应变能力

 D.记忆能力 13.某同学活泼好动,不甘寂寞,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力和毅力,容易虎头蛇尾。该同学的气质类型是____。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4.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怎样运用运算规律进行计算和解答”的学习属于____。

  A.言语信息的学习

 B.智力技能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

 D.动作技能的学习

  15.根据福勒等人划分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当某教师将关注的焦点投向“材料是否充分得当?”“如何呈现教学信息?”等问题时,该教师可能处于教师成长的_________.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物质阶段 16.过去,中学英语教材过度强调语法学习,忽视言语实践,而教师又以教材为本结果,许多学生学了多年,说不利索,听不明白,这说明____。

  A.没有优质的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会走偏甚至走错方向

  B.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目的

  C.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

  D.学习者以发展自己为权利和义务 17.新加坡政府积极推动和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将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借”给企业,使先进的技术成果能尽快转移到企业中去。这揭示了______

 。

  A.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B.教育能够生产新的科学知识与新的生产力

  C.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D.社会经济制约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 18.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

  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____。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19.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相比,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其主要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_______

  A.个别活动

  B.自主活动

 C.集体活动

 D.局部活动 20.“一题多解”、 “续编故事的结尾”、“给文章加上不同标题”等练习主要用来训练

  学生的________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 21.下列各项中,记忆效果最好的复习方式是____。

  A.眼看

 B.耳听

 C.口读

  D.多种感官并用 2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较低层次、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的需要称为_______

  A.缺失需要

 B.获得需要

 C 生长需要

 D.基础需要 23.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________

  A.久创造力测验

 B.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

  C.斯坦福一比奈智力测验

 D.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24.认知活动中的独立性或依存性反映的是性格的_______

  A.态度特征

 B.意志特征

 C.情绪特征

 D.理智特征 25.奥苏贝尔认为,学生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学习的需要是一种________

  A.附属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情感内驱力 26.就某一特定专题而开展的短期或长期的专门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往往有特定的具体目标,活动内容和形式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指的是________。

 A.主题活动

 B.社会活动

 C.游戏活动

 D.学科活动 27.学生由于某种喜好而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使自己的态度、行为与他人保持一 致的现象称为________。

 A.模仿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28.根据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_________。

 A.先后快中间慢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后慢中间快 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收取费用的,由政府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____。

  A.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B.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D.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3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____。

  A.不收学费,收取杂费

 B.收取学费、杂费

  C.收取学费,不收杂费

 D.不收学费、杂费

 二、多选 1.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经典的观点有(

  )

 A.神话的起源

 B.教育生物的起源

  C.教育心理的起源

 D.教育劳动的起源 2.新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

 A.知识与能力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个性和共性目标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能够发现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个别差异包括(

  )

 A.心理的个别差异

  B.生理的个别差异 C.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D.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4.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属于奥苏贝尔提出的组织学习的原则和策略的有(

  )

 A.最近发展区

  B.逐渐分化

 C.整体协调

 D.先行组织者 5.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教结合的基本形式有(

  )

 A.互相访问

  B.通讯联系 C.家长会

  D.教育讲座 E.家长学校 6.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对这种知识的记忆是(

  )

 A.语义记忆

  B.程序记忆

 C.陈述记忆

  D.长时记忆 7.学生能否体验到应激而产生考试焦虑,取决于他们(

  )

 A.认知评价

 B.人格倾向 C.个人经历

 D.试前准备

  E.抱负水平 8.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有(

 )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提出“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D.强化教育的国家控制 E.教育精英化的实现 9.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自 2007 年 6 月 1 日施行,其内容包括(

  )

 A.未成年指未满 18 岁 B.父母或其监护人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上学并完成义务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D.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 E.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10.布置作业时,老师应该遵循的要求有(

  )

  A.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

 B.作业分量要适当 C.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D.经常检查作业和批改 E.作业难度要适当 三、 判断题 1.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识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

 2.教师职业劳动是一种以培养人为中心的精神生产,而不是创造产品的物质生产。(

  )

 3.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

 4.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

  )

 5.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这就是它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

 6.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创造性是由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的。(

  )

 7.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

  )

 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嗅觉刺激。(

  )

 9.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

 10.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 10 次属于体罚。(

  )

 四、简答 1.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2..简述板书的基本要求。

 3.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4.根据遗忘规律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刘胡兰》-文时,与学生进行了这么一段问答。师问:

  这篇文章是写谁的?生答:是写刘胡兰的。师问:你怎么知道?生答:题目就

  是刘胡兰。师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答:1947 年 1 月 4 日。师问:

  你怎么知道?生答:课文第一句就是这么写的。师问:这个云周西村在什么地

  方?有学生答是在陕北,有学生答是在延安。师说:云周西村在革命根据地。

  课文中敌人对刘胡兰说的这么一句话:“你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给你一百元钱。”

  师问:谁知道那时发什么钱?有学生答是发银圆,有学生答是发铜板,而另有

  一位学生则说,那时候的钱中间是有窟窿的。教师最后作总结说:反正那时候

  的钱比现在的钱值钱。

 问题:你认为这位教师的教学存在什么问题?应用谈话法有哪些基本要求?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某中学初三学生小红,文静内向,做事认真负责,但学习成绩始终不太理

  想。她总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考不好是正常的,偶尔考好了,她会认为是“瞎

  猫碰到死老鼠”。进入初三以来,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她对自己更没有信心了,

  开始出现厌学情绪。

 (1)试述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三)

 一、单选 1---5.ACDDA

 6---10.ADBDA

 11---15.ADABC

 16---20.ABDAB 21---25.DABDA

 26---30..ACCAD 二、 多选 1.ABCD

 2.ABD

 3.CD 4.BCD

 5.ABCDE

 6.ACD 7.ABCDE

 8.ABC

 9.ABCDE

 10.ABCDE 三、判断 1.∨2.∨3.∨4.×5.∨6.×7.×8.×9.∨10.× 四、简答 1.2013 年河南省版教材 p214 2..简述板书的基本要求。

 (1)精选内容,突出重点; (2)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形式灵活,布局合理; (4)文字精当,科学性强。

 3.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根据遗忘规律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1)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式,防止知识遗忘 五、案例(答案要点)

 1.这段对话虽然以师生的问答组成,但却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对话,

  因为这样的对话徒具师生对话之形,却不具师生对话之实。我们所说的师生对

  话,指的是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

  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科学应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谈话前,

  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材重点、摸透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充分准备,

  认真拟定谈话的提纲,精心设计谈话的问题,审慎选择谈话的方式。谈话时,

  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紧扣教材、难易适当,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人

  而异。谈话后,教师要及时小结,将学生零乱的知识进行调整,错误的地方予

  以纠正,含混的答案予以澄清。(以上根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2.培养:2013 河南省版教材 p401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

  力;⑤适当开展竞争。(2)厌学原因:缺乏自信,对考试结果缺乏正确归因。

  建议:指导学生对成败进行正确归因,确立自信。(具体展开略)

推荐访问:招考 试卷 理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