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试论匾额与楹联对园林意境美的营造

试论匾额与楹联对园林意境美的营造

时间:2022-05-26 19:50:06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于意境表达的匾额与楹联为中心议题,讨论匾额与楹联在表现园林美学、体现园林植物生态意境和人文意境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阐述在现代园林建设中,应重视这一传统意境表现手法的应用,使未来中国园林和城市绿地更具传统文化特色。本文对开展中国现代园林建设的探讨有意义。

关键词:匾额与楹联 古典园林 意境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匾额与楹联作为一种点景的方法,应用极为广泛,它既是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具特色的内容。中国古代造园家大都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人生追求寄情于山水园林之中,并以匾额与楹联为媒介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所以,园林中的匾额与楹联往往成了园林气氛渲染和意境营造的点睛之笔。当今的中国园林景观建设,在借鉴西方现代园林精华的同时,应吸取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注重匾额与楹联的运用,使中国的园林绿地更具民族文化特色。

1、匾额楹联和园林意境的关系

在崇尚自然的同时,中国古典园林非常重视意境美的营造,通过精彩的园林生态景观吸引游人,使其在园林中驻足观赏,并借助景物中的题咏,使游人感悟造园者所赋予景物的思想感情、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通常有两种表现方式:其一是预先设置一主题,然后借助于山水、花木等造园要素的合理配植表达意境;第二是先建造景园,之后根据现成景物特征赋予文字而点题。而无论是何种表达方式都离不开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匾额与楹联。我们常见的匾额与楹联是用木材制作悬挂于建筑之上。如扬州的个园,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竹叶的形状似“个”字,故曰“个园”。个园入口处植竹,既表达了园主的清高脱俗,又产生了强烈的美感,从而提高了园林艺术的感染力。在这里匾额与楹联对园林意境的表达,使游园者对意境美产生无限联想,达到了“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效果。

2、匾额与楹联表现园林意境的几种类型

尽管匾额与楹联制作材料的质地、形状和大小多种多样,所用书写字体丰富多样,但就其内容所表现的思想内涵有以下主要类型:

2.1匾额与楹联直接参与园林美学构成

在古典园林中,不论是皇家园林、寺庙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匾额与楹联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美学角度看,制作精良的匾额与楹联因其大小、材质、形状等的丰富变化,本身就为古典园林平添一景。匾额用材一般为木制或砖刻,其形式丰富多样;楹联或以木板或以竹板刻之,或直接刻于楹柱之上,直接参与园林景观的构成。而且,匾额与楹联所表达的内容大多以书法或篆刻出现,其本身就是艺术品,起到提纲挈领、增加游赏内容的作用,使古典园林的意蕴更为深厚,给游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我国古典园林中亭、榭、舫、阁、楼、桥等处的匾额与楹联对主景和环境都起到了衬托和深化的作用,所以说中国的古典园林有学者称之为“标题园”。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贾政为大观园匾额与楹联题词一事有一段独白:“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凭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字里行间表露出匾额与楹联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位置。在某种程度上讲,如果没有这些成分,中国古典园林将只剩下一副干瘪的躯壳,无一丝生机,其意境更难以体现[1]。

2.2 匾额与楹联可以表现园林植物的生态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常被作为园林构景的主题,借植物间接地表达某种感情和意境,而园林中的以植物为主题的匾额与楹联也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设计者的思想感情,如松、竹、梅、莲、桂、兰花、玉兰、山茶、芍药、梧桐、杨、柳等。园林中的不少题名多借植物名称命题,通过借物喻意,催人细细品味,之后方能理解题名背后内涵。例如,沧浪亭上的“翠玲珑”,周围近20种竹子:孝顺竹、箬竹、苦竹、湘妃竹、毛环竹、碧玉竹等等,夏秋时节,绿荫蔽日,阴翳可人;冬春时分尚绿意昂然,生机蓬勃。竹子有可人的景致和深邃的象征意义,使“翠玲珑”成为当时文人雅游、吟诗作画之地。拙政园中部景区的“荷风四面亭”,额悬“荷风四面”,亭柱有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如果独坐亭中,观赏田田荷叶,依依垂柳,清风徐来,荷香沁人,真可谓“柳浪接双桥,荷风来四面”[2]。园林中借花木隐喻某种品格、境界的作法,使人在观赏的时候,在花木寓意所引起的感觉意向中,体味其中情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3 匾额与楹联能体现园林中的人文意境

意境是精神境界之所在,造园者的思想情绪、世界观和生活经历等就可以直接通过园林表达传递给游人,由此产生共鸣,表现出园林意境的特定效果[3]。园林意境的主题突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突出整个园子的主题,如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古典私家园林拙政园、留园、个园、网师园、怡园等[4];另一种是突出景点的主题,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亭亭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都将设计者的思想感情加以融揉和寄托,增强园林意境深邃的境界。

其中,拙政园是明代弘治进士王献臣,在朝中受诬陷,被降职罢官后回乡所建。他自比西晋潘岳,借《闲居赋》意:“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此亦拙政之为政也”,给园取名为“拙政园”。其中“拙”字指不善在官场周旋之意,他自认为官场斡旋之技拙劣,取拙政为园名而自嘲,以平衡受笞遭贬的羞愧。园中“雪香云蔚亭”中的一副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抓住了现实生活中寂时有声更觉静的体验。该亭四面遍植梅花,且有枫、柳、松、竹交相争荣,以“香雪”喻梅,以“云蔚”喻树木茂密,以动来反衬静,蝉噪、鸟鸣更显示出林静山幽。雪香云蔚亭居池岛最高处,伫立俯看,可见嘉树玉竹,绿池鸣禽,颇有野山旷湖之意和虚幻不实,更加烘托出设计者的内心情感[5]。

3.匾额与楹联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古典园林的意境可以通过匾额与楹联进行表达和传递,很多时候还可对园林植物景观和人文生态意境起到点题、点景和拓境的功效。另外,园林又为匾额与楹联提供了表现场所,并可衍生出诗词楹联的变型,即题咏、壁刻和碑刻等多种表现方式,这些表现方式既可以融入现代园林景观建设,又可以创造性地建设赋予时代特色的仿古园林。

现代园林景观既要为居民提供环境优美的生活空间,又要满足游人精神审美的需求,我们可通过意境营造来激发游人的遐想。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意境创造离不开园林的题咏,少不了匾额与楹联,以及石刻和碑刻,使园林不但有美的形式,更有美的内涵,让游人在游览时不但得到身心的放松,满足游憩娱乐的需要,更能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陶冶,满足精神审美的需要[6]。纵观中西方园林景观,包括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一些造景手法,如石刻、书法、文学典故等等,也随处可见。这些手法在细微之处大大增加园林的文化积淀,强化园林的艺术魅力,促进我国园林文化的一脉相承和发扬光大。

对中国传统园林匾额与楹联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运用传统匾额与楹联表达超出景观范畴的意境,突出主题。我们当代园林工作者应该多注重文学情趣和传统的哲理意义,在现代公园中可以根据设计构思和观赏效果对多数景点景区做主题命名,主要园林建筑可配有楹联题字,运用匾额与楹联这种集语言、书法、建筑、雕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使现代人居环境处处呈现文化气息。

4. 结论

中国的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上讲求师法自然,重在诗情画意,以创造意境为园林设计的核心,将自然美融入人工美,营造天人合一的园林景观。今天,我们对于古典园林中匾额与楹联的探讨,有助于了解传统文化与古典园林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也帮助我们了解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园林艺术的审美观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这对现代园林的发展不无裨益。一方面,我们在开发利用古典名园的同时,更应注重古典园林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回顾和分析古典园林匾额与楹联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在园林设计中,继承和吸收古典园林的创作理念,结合现代工艺和手法,根据现代人的欣赏水平,在园林的内涵和思想方面下功夫,运用园林艺术中匾额与楹联形式创造出人、自然和建筑三者彼此和谐的园林空间,最终达到古为今用、继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李衍德,胡玲凤.苏州古典园林匾额楹联的艺术[J].中国园林 1994.4:11~13

[2] 吴靖宇.拙政园[M].南京: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8.19,16

[3] 屠苏莉,范泉兴.园林意境的感知、时空变化与创造 [J].中国园林 2004,2:58~60

[4] 苏州园林[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5] 阎宏武.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一隅——浅析匾额、楹联的多重涵义[J].山西建筑 2001.10:10~11

[6] 毛学农.中国现代园林的构建——大园林理论的思考[J].中国园林2002.6:14~16□

推荐访问:匾额 楹联 意境 试论 营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