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全程式”模式下“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全程式”模式下“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时间:2022-05-18 12:45:02 浏览次数:

摘要:基于“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要求,从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的自身特点出发,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全程式;能力本位;发电厂电气部分

作者简介:郑晓丹(1966-),女,浙江杭州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副教授;徐金寿(1962-),男,浙江临安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副校长,教授。(浙江杭州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改革和开放试点项目(浙政办发[2011]54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34-02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能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首先应掌握某一岗位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能将研究型人才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的技术技能操作实践中去,然后再上升到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要培养出这些未来的能工巧匠,必须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标准,以“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为指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结合、课内外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岗位考证相结合、毕业实践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搭建以“职业核心能力平台、专业基本能力平台、专业综合能力平台、岗位迁移能力平台”等四大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平台,采用构建“校企合作全程式实践培养模式实施平台、全程理实一体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双证并行的全程能力培养和考核体系、校内外课内外兼容的全程式开放实训体系、目标管理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全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方法,培养能力本位化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媒介,无论何种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课程这座桥梁才能实现。

因此,作为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专业基本能力平台课程,“发电厂电气部分”基于“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它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引领辐射到专业其他课程,为整个专业改革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1.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办学思路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为教育部改革试点专业、水利部示范专业、浙江省特色专业、水校重点建设专业,是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具备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运行、检修、安装调试、调度及管理的基本技能或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面向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地方电力网、大中型工矿企业变电所及各电力设备生产、安装单位,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发电厂及地方电力网等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需要,从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检修、调度、初步设计以及电气设备制造、安装、运行、维修、测试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以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秉持“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通过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搭建四大能力平台课程,采用五项构建的方法,确保培养出“一专多能、零适应期”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目标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基本能力平台,课程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发电厂变电所中电气主接线设计与运行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掌握构成主接线的各个一次设备的原理和性能,知道如何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控制等。简言之,该课程目标就是将发电厂、变电所中各种电气设备装置的作用及它们构成的通路形式、如何控制通路、如何处理通路出问题及至如何介绍把电通过通路送到电力系统,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掌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领域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开关拆装调试、技术数据测试、二次控制及信号等回路的布线安装调试检修技能,为他们获得专业岗位群所对应的运行值班岗位、检修岗位、安装调试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打基础。

3.课程改革总体思路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的学习建立在电路、电机、电气测量技术等专业基本能力平台课程基础上,同时它也是学习后续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高电压技术等专业综合能力平台课程及运行管理、工厂供电等岗位迁移能力平台课程的基础。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它涵盖了该专业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技能,是进一步掌握专业其他技能必须的基础。

基于实现上述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课程改革总体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电力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结合中级维修电工、电气值班员、进网作业高压电工等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校企合作共同确定课程学习领域对应的学习任务、目标内容、学时要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学业评价方式,使学生在课程理实融合学习的同时学会工作。

二、“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改革与实践

1.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对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调查统计,并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对行业的分析,确定专业主要岗位有发电厂变电所的电气运行岗、电气检修岗;电力建设单位的电气安装、调试岗位;企事业单位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检修、试验岗位;发电厂生产技术管理岗;电力设计单位的电气设计岗位等。

召集来自上述岗位的实践专家,分析岗位中有代表性的主要工作任务,挑选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汇总后确定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同时根据中级维修电工、电气值班员、进网作业高压电工、进网作业高压试验工、进网作业继电保护工等职业资格标准,经反复推敲后设置电气主接线系统的设计选择、高压开关柜的布置安装、厂用电接线系统的设计选择、直流蓄电池的运行与维护、开关柜的二次安装接线调试、中央音响信号屏的安装接线等六个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该情境中进行知识与工作任务的学习,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具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运行值班岗位、检修岗位、安装调试岗位所需的职业基本知识技能的课程目标。

2.“全程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工程实例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巧妙选择专业学生大二上半学期认识实习的电站为课程实例。课程教学全程贯穿该实例,教学过程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统一结合,注重师生互动。通过实例的展开讲述一个个知识点,使学生完成对一个电厂从电能输送通路设计到通路中各个设备的选择、确立,直至搭建起整个通路,并对整个通路进行监视、控制、保护的全过程学习。

(2)配合工程实例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在进行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之相关子任务学习时,均结合该工程实例资料,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自己根据实例电站的原始资料设计电站的电气一次接线方案;然后针对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同时进行一次接线上所有的电气一次设备及配电装置选型设计;以组为单位将设计方案与已经建成的实例电站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已经建成电站的不足,自己的方案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创新,评说改进后的优劣等,并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间互评,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协作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实践技能培养遵循认知规律要求,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展开。

1)从认知到实践。通过认知实践让学生认识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变电等运行、检修、安装调试岗位,了解岗位基本性质和要求;具体认知实践地点选择水利厅定点校外实习基地(如南山水库、赋石电站、老石坎电站等)、下沙变电所、学校配电房以及学校周边的输变电工程等,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重点为认识工作岗位及电气设备。

在认知的基础上,笔者根据专业典型岗位基本技能要求设置了课程实验,配置了相应实验设备。通过典型的断路器等主要开关设备的调整试验、控制回路及分合闸时间测试实验、重复动作中央音响信号回路实验,训练学生适应电气检修、试验岗位所需基本技能。

2)从简单工程实践到分析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笔者设置了为期两周的高压电气实训,意图通过典型的断路器等主要开关设备的拆装检修、高压断路器电动分合闸控制回路工程布线安装调试、重复动作手动(自动)复归中央音响信号回路工程布线安装调试等项目,训练学生适应检修维护、安装调试岗位所需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电气安全意识、规范的设备操作意识习惯、沉着冷静的职业素养等等。

实训时要求学生先从直观简单的开关拆装、技术数据测试入手,测得数据不符合要求则让学生结合原理自行设计调试方法,通过调试考察能否达标,不行则分析原因,调试后再测直至合格为止;二次控制信号回路运行、检修、安装调试时,首先要求学生先将二次原理图转画成工程实际所用的安装接线图,然后根据安装接线图布线安装,通电试验,若通电不成功,则自行查线排故,直至成功。操作时,以组为单位互助协作,要求人人动手。

3)从分析研究提炼到初步设计。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综合课程主要知识内容是尝试初步设计。笔者选择一个典型电站的一次部分设计作为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树立工程整体观念、查阅遵循行业标准规范、掌握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会分析原始资料、确定水电站主接线(熟悉短路电流计算)、选择电气设备、绘制工程设计图纸等,训练学生适应电气运行、设计、技术管理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

(4)全过程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指导。课程实验、高压电气实训均由具有水利水电施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高级考评员主负责,由本课程负责人、1名主讲教师(均为90年代从企业调入)辅助指导,另聘请负责电网安全运行的浙江省电力公司三级专家(为90年代初从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调入省电力公司,原在学校担任本课程主讲、实验指导)全程辅助指导。

课程设计环节除由课程组在编教师负责指导外,特地聘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资深电气主设计师担任全程辅助指导。

(5)鼓励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积极鼓励学生从进校起就利用课余、假期去专业相关单位顶岗实习,巩固学校所学知识,特别是将学校所学与工程实际结合,将学校中学到的具体的技术操作实践技能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去。

三、结束语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被评为浙江省重点教材。实践证明,在“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使教与学两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老师教学轻松了,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增强,培养的学生明显比本科生动手能力强,比中专生可持续发展力足,给高职学生的就业或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金寿.理实融合 实践育人——“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徐金寿,张晶.基于“全程式”实践培养模式的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7-39.

[3]徐金寿.高技能人才培养“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50-52.

[4]李滨,祝云,黎静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08,(15):134-135.

(责任编辑:宋秀丽)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发电厂 程式 电气 实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