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谈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与创造

谈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与创造

时间:2022-04-10 12:09:18 浏览次数:

【摘 要】杂技艺术源远流长,中国杂技起源于原始社会,东汉时期形成了以杂技为中心汇集多种表演艺术的“百戏”艺术,并于隋唐时期进入发展的极盛时代。宋以降,杂技在民间蓬勃发展,节目种类愈加丰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杂技在国际杂技赛事上频繁获奖,精湛的技术技巧在海外取得了极高声誉,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更诞生了杂技主题晚会和杂技剧等丰富多样的创演形式。

【关键词】杂技;角抵百戏;近代杂技;主题晚会;杂技剧

中图分类号:J8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79-01

一、杂技艺术的起源与萌芽

杂技起源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在这段漫长的社会历史时期,人类通过狩猎、劳动等生存活动掌握了熟练的生存技能,并将这些技能逐渐转化为以展示、竞技、祭祀、娱乐等为目的的表演行为。

原始社会战争频繁,人们崇尚武力,将杂技、武术和体育相结合的武技活动非常兴盛,杂技中的力技表演较多,如举重、承力、角斗等,产生了许多有史记载的力技能人。“角抵戏”又称“蚩尤戏”,传说是为纪念黄帝战蚩尤而产生,最初是一种以角力和摔跤竞技为内容的民间风俗活动,至春秋战国时期演变为多种力技的统称。

杂技活动又往往与宗教祭祀活动融合,带有不同程度的巫傩色彩。中国本土魔术史称幻术,即诞生于早期宗教活动中的巫术活动。至夏、商、周建立,人们对神权的崇拜逐渐转向对皇权,即人权的崇拜。礼乐文化赋予早期艺术以仪式、娱乐等更丰富的艺术功能,早期乐舞艺术中就有一定数量的力技、武技、幻术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局面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和艺术的繁荣,杂技技艺从乐舞艺术中初步分化形成力技、形体技巧、耍弄技巧、高空技艺、幻术、马戏和滑稽七大门类雏形。

二、杂技艺术在宫廷和民间

秦代以后,随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与稳定繁荣,大量优秀的艺术家进入宫廷,表演艺术在宫廷的庇护下得到了长足发展。“角抵”和“俳优”一类杂技成为了秦宫的表演艺术。而进入汉代后,不仅西汉有宫廷组织并持续数十年的角抵汇演,东汉时期更形成了以杂技为主融合多种表演内容的“百戏”艺术形式,杂技的从业者增加、节目品种增多、演出规模增大。

特别是西汉丝绸之路打通后,西域诸国交流日渐频繁,魏晋南北朝时期虽战乱纷繁,但民族融合达到了空前规模。许多西域杂技和杂技艺人陆续流入中原。这些杂技节目与中国传统杂技节目互促互融,诞生了许多新的杂技节目。至隋唐时期,杂技的技艺水平和从艺人员数量均达到古代社会的鼎盛阶段。据记载,常演杂技节目有近百个,现存日本的《信西古乐入道图》就绘有50余个唐代杂技、幻术和乐舞节目。

宋以降,宫廷礼乐机构缩减,民间娱乐活动形式多样,产生了许多全新的艺术样式。民间诞生了“勾栏”、“瓦舍”等娱乐表演场所,出现了“社火”专业演出组织,杂技进一步与舞蹈等其他表演艺术脱离,形成了更加鲜明的专业区分。宋代出现了多种技艺组合表演的复合型杂技,耍弄物件和驯化小动物的杂技表演流行。明清形成了“剑、丹、豆、环”古典戏法,杂技总体技艺难度上升,节目更加小型灵活。明清两代,“走马卖解”和“撂地”形式的杂技演出形式居多,大小杂技班子流动卖艺成为常见的杂技演出形态。

三、近现代杂技的创新和创造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杂技艺人在民间依靠撂地卖艺的作艺方式生存,在吴桥和宁津地区形成了杂技的门派和地域特点,在我国南北方出现了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开封“相国寺”、上海“大世界”、武汉新市场等著名的杂技演出场所。国外马戏、魔术团来华巡演,国内艺人开始漂洋过海走出国门。此间诞生了“自行车技”等许多新杂技节目,传入了“空中飞人”等许多外国杂技。中国传统戏法也在外国魔术进入中国后发生了很大变化,涌现出一批著名的魔术家和魔术表演团体,中外杂技交流发展的新局面就此产生。

新中国建立以来,杂技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被组织起来的一些分散的、较有影响的旧杂技班子和杂技艺人的基础上,诞生了第一批国营杂技团体,创造了这一时期杂技艺术的繁荣。杂技演出开始进一步突出表演技巧,强调技巧和表演形式的出陈创新,追求杂技的艺术美感,并开始广泛加入舞美、灯光、服装、化妆、伴奏等演出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杂技演出团体走出国门进行访问和商业演出,中国杂技在国际杂技赛事上频繁获奖,加强了中外杂技艺术的切磋与交流,中国杂技精湛的技术技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在海外获得了较高声誉。

近二十年来,杂技艺术在前期艺术美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大的创造,杂技主题晚会和杂技剧的演出样式大大拓宽了大型杂技节目的创演形式。特别是杂技剧的出现,对杂技在技巧之外的文化意义和叙事功能进行,开掘和展示,并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馈与肯定。2004年起诞生了《天鹅湖》、《胡桃夹子》等一批独具杂技特色的大型剧目式作品,杂技表演在高难度技巧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文”,越来越“雅”,形成了以杂技剧为代表的当代中国新杂技艺术。

作者简介:

周春香,女,工作单位:大连艺术咨询中心,职称:三级演员,擅长表演和指导杂技节目。

推荐访问:杂技 中国 创造 艺术 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