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规划

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规划

时间:2022-03-23 11:17:36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林业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总结了实现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策略。

【关键词】林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意义;办法

0 概述

林业是一项经营森林的事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它是具有产业属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森林经营包含有采伐与更新森林,森林保护:如防治病虫害和防火,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我国的林业发展从最初的大量采伐原始林,经历了对于林区山权、林权、生产责任制的探索阶段,慢慢走向通过林业改革来保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林业对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林区又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在利益的诱惑下,仍严重存在破坏式的乱砍乱伐现象,其他地区也不同情况的存在对林业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日渐频繁,严重威胁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的稳定。受世界环境发展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必须要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1 林业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我国复旦大学教授张薰华在对《资本论》进行几十年研究之后,特别指出,“林是人的生存问题,农是人的吃饭问题,农业搞不好会饿死一些人,森林砍光了会使整个人类难以生存下去”。实际上,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作出了科学论断:“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反过来讲,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的消亡。

1.1 林业事关人类生存主体

由于千百年来对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我国的生存安全已经并将持续受到严重威胁。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7%,年均土壤侵蚀总量达50亿吨,造成地力严重衰退、耕地质量下降、江河淤积、河床抬高、库容萎缩,严重威胁着粮食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土地沙漠化扩展,压缩了我们的生存空间。目前,全国沙化土地仍达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有31万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6亿多人的生产生活受到危害。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失去森林,将失去未来,失去一切。

1.2 林业事关水资源安全问题

森林也是绿色水库,每公顷森林可以涵蓄降水约1000立方米,近年来由于对森林的破坏,我国现有的湿地资源已严重退化,黑龙江三江平原82%的天然沼泽湿地已经丧失。到20世纪末,全国损失调蓄容积350亿立方米,相当于我国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另外,湿地和森林的破坏会导致现存森林蓄水能力的降低,据水利部资料显示,全国已有近2.7万条河流消失。我国在全世界属于12个贫水国之一,森林蓄水量的下降对我国水资源安全提出了严重的问题。只有着力恢复湿地,加强林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森林和湿地的蓄水能力,才是解决水资源安全问题的关键办法,也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1.3 林业事关木材、动植物物种安全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木材消费量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仅2011年,我国就消费木材近7亿立方米,如果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对木材需求量上涨到10亿立方米,那将是我国森林生长量的2倍,这是我国森林木材市场所无法承受的。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森林和湿地是“物种之家”,保护森林和湿地就是保护物种资源,就是保护最珍贵的自然遗产,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是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1.4 林业事关国民经济发展

林业有非常大的经济功能,它是绿色产业,林业的增长能够通过太阳能和地力创造绿色财富,投入后的产出极高,中央政府在建国后对林业投资为9000亿元,却获得了30万亿的高额回报,增加林业投入,可以转换为农民收入,可以拉动农村经济、壮大农村中产阶层,有效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对策

2.1 加大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兴林”

在新的发展阶段,科技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策略,因为林业可持续既要保证经济的增长,又要同时满足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条件,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来扭转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林业经济发展的传统方式。

要面向生产实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林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超前部署林业高新技术研究,积极构建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

不断的推进科技兴林政策,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林业科学技术,将粗放经营模式转向集约型经营;同时,要使林业生产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林业技术人员要深入农户,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把先进实用技术直接送到广大林农和林业技术人员手中,提高林业技术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技术示范和科技帮扶等多种形式,实现林农百姓科技致富的目标。

另外,应不断完善以政府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林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林业工程建设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推广与兴林富民强企一体推进,构建布局合理、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科技示范网络,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

2.2 不断创新集体林业经营的体制机制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集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是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要充分释放集体林地的巨大潜力,全面提升集体林业经营发展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我国各林业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森林资源增长、农民增收致富的农村林业发展之路。

在改革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要坚持深化改革不放松,同时完善政策、强化服务、发展产业、提升效益,特别是要按照产权规律和林业经营特点探索推行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明确经营权权能,引导经营权的有序流转。

2.3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

当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市场需求和现有的资源基础之上,探求林业和相关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在木材等第一产业领域中,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广泛种植和推进短周期的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第二产业是林业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是比较多样的,包括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造纸等,要通过科技创新推进新产品的开发,转变以往初级的原材料开发为高层次的综合精加工、深加工;第三产业产业类型丰富,如花卉竹藤、森林旅游、林业生物能源等,要加大投入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生产布局,改革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业,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 结语

林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产业,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作为林业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办法和渠道,处理好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关系,通过林业体制改革,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林业资源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陈兰曼.永嘉县林业可持续发展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

[2]励龙昌,孟宪宇.森林可持续经营经济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3).

[3]卓玛措.甘南州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6.

[责任编辑:王楠]

推荐访问:可持续发展 林业 意义 规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