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楷体,二号,居中中石油两级技术专家班课题研究报告

楷体,二号,居中中石油两级技术专家班课题研究报告

时间:2022-07-08 11:25:05 浏览次数:

 中石油两级技术专家班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题目 :

  XXXXXXXX

 所在院系: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专

 业:

  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XXX

 学

 号:

 班

 级:CNPC 第十期两级技术专家进修班

 指导教师:

 XXXXXX

  完成日期:0 2020 年 年 2 12 月 月 0 10 日

  楷体,二号,居中

 液动旋冲工具及配套技术的优化完善 姓名

  (单位)

  摘要

 :松辽盆地深部地层硬度高、研磨性强、可钻性差,机械钻速较低。通过近五年的攻关研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提速工具—液动旋冲工具,在大庆、吉林等油田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提速效果显著。但仍存在着寿命低、钻具结构及钻头匹配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攻关,对工具结构、工艺处理方法等进行优化完善,提升运动部件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能,提高工具的综合性能和可靠性。进行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优化完善,增强与工具的配伍性。提高整体提速效果。

 关键词:提速工具;优化完善;综合性能;提速效果 1 引言 目前深井仍是储量获取的主要方式。2018 年大庆油田深层钻井 5 口井,总进尺 2.18万米,占总勘探进尺 23.44%。松辽盆地深层地层硬度高、研磨性强、可钻性差,平均机械钻速1m/h左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用PDC钻头配合螺杆钻进,井温高,效果不理想;应用气体钻井技术,地层易出水,引起井下复杂。九十年代开始冲击钻井工具研究,2011 年以来,振动冲击辅助破岩的提速工具成为主流。国外阿特拉公司的扭力冲击器在新疆等油田应用效果突出,胜利钻井院的冲击钻井工具在中石化应用效果明显。大庆钻探 2013 年研制了液动旋冲工具,已累计使用了 130 口 井 400 趟钻,平均提速达到 90%以上,为大庆油田深层钻井提速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经过几年应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工具磨损较快寿命低、压耗高、配套工艺技术有待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要开展液动旋冲工具及配套技术优化完善研究,以提高工具的综合使用性能及适用性,为进一步提高深层钻速提供技术支撑。

 2 工具优化完善 技术研究 2.1 抗冲蚀技术优选 攻关前主要通过调质处理提高零件硬度,但在使用过程中,工具寿命达到120h 后,易损件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冲蚀。

 攻关后通过高频淬火、激光火焰、表面喷涂,将零件硬度由 45HRC 提高到50RHC,工具室内试验 160h 后,易损件表面基本无磨损,但窗口出现明显冲蚀。课题题目,黑体,三号,居中,1.5 倍行距,段前、段后均 0 黑体,小四,加粗 宋体,小四,1.25 倍行距 中文黑体,数字 Arial,四号,加粗,居左,1.25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0行 中文黑体,数字 Arial,居左,1.25倍行距,段前 0.5 行,段后 0 行 姓名、单位,宋体,小四,居中,1.5 倍行距,段前、段后均 0 中文宋体,数字英文新罗马,小四,两端对齐,首行缩进,1.25 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 0

 这对这一问题,分别采用陶瓷、硬质合金强化方式提高窗口的耐冲蚀性能,通过局部窗口强化单元室内试验 200h 后,陶瓷强化的窗口出现裂纹,硬质合金强化表面及窗口无明显冲蚀,采用硬质合金强化效果优于陶瓷强化。

  攻关前(120h)

 表面处理(160h)

 硬质合金强化(200h)

 图 1 处理前后对比图 2.2 液动旋冲工具结构优化与完善

 7″液动旋冲工具由锤头、盘阀组、传压传扭机构、往复冲击机构、动力机构等组成。钻井过程中,钻井液通过驱动动力机构,带动盘阀组对锤头做功,从而在钻头周向产生均匀稳定的高频冲击力,在轴向产生高频水力脉冲,使钻头和井底始终保持连续的高频切削,减少扭矩波动,提高钻头切削效率 [1-6] 。

 图 2 液动旋冲工具结构

  2.2.1 动力机构中心总成连接方式优化 攻关前动力机构中心总成连接方式主要采用销轴铰接连接方式,该机构结构复杂且抗扭力低,室内试验 120h 后,连接机构严重磨损导致工具不动作。

 攻关后针对 7″液动旋冲工具中心总成销轴铰接方式复杂,抗扭能力低的问题,对中心总成进行了改进,将连接方式优化为十字键插接,结构简单,传扭处剪切面增大(由 597mm²增至 1797mm²),抗扭能力增加 2 倍,室内单元试验 200h后传动平稳。现场试验 243.35h 后,出现轻微磨损后也能保证旋转体平稳运转。

 中文黑体,数字 Arial,小四,居左,1.25 倍行距,段前、段后 0 行 中文黑体,数字 Arial,五号,居中,1.25 倍行距,段前、段后 0 行

 2.2.2 往复冲击机构优化 2.2.2.1 过流孔优化 攻关前下盘阀过流孔采用对称分布,但在工具拆解后,锤头敲击直面完好,而其冲击弧面磨损严重。

 3 室内 测试

 4 配套技术优化完善研究 5 现场 试验 6 结论 1)

 2)

 3)

 4)

 参 考 文 献 标题“参考文献”不可省略,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 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 0。

 参考文献内容设置成字体:中文宋体,英文和阿拉伯数字 Times New Roman,居左,字号:五号,多倍行距 1.25,段前、段后均为 0,选择网格对齐选项,续行采用缩进格式。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论文中引用顺序排列。

 [1] 马占云.旋冲钻井:具有生命力的新型技术[J].中国石化报,2005,8(3). [2] 袁新梅,孙起昱,王爱芳,胡春梅.旋冲钻井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石油矿场机械,2007,36(3):7-10. [3] 陶兴华.冲击旋转钻井破岩特点分析[J].钻采工艺,1996(3)19. [4] 陶兴华,张建龙,曾义金.石油旋冲钻井技术研究及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1998,2(20). [5] 王克雄.冲击旋转钻井技术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1999,5(21). [6] 刘希圣主编.钻井工艺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 [7] 张焱,刘坤芳,曹里明.石油钻铤螺纹连接失效的机理分析[J].探矿过程,2000,27(3):47-50. [8] 闫铁,范森,石德勤.钻铤螺纹连接处载荷分布规律研究[J] .石油学报,1996,7(3):116-122.

 [9] Yasushl Tsukano. Improvement of drill-collar fatigue property by last-engaged-thread-height reduction of pin[R]. SPE 18704,1990. [10] 高德利.影响井眼轨迹的诸种因素[J].石油钻采工艺,1992,2(3):27-34. [11] 韩来聚,孙铭新,徐济银等.大倾角地层防斜打快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01,29(4):36-38. [12] 徐济银,李祖奎. 胜利油田通用钻速预测方程的建立与验证[J].石油钻探技术,1995 (1) :15-17. [13] 王敏生,李祖奎,耿应春,唐洪林. 室内岩石破岩机制试验及应用研究[J].岩土力学,2008, 29 (3) :711-716. [14] 张伯英. 近期国内外深井和超深井钻井概况[J].钻采工艺,1994, 17(2): 28-29. [15] 周英操,张书瑞,刘永贵. 大庆外围探井钻井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石油学报,2007,28(2):113-116. [16] 张明光,张云联. 新型 PDC 钻头设计[J].石油钻采工艺,2000 , 22 (2) :31-34. [17] 刘向东. PDC 钻头的主要几何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9. [18] 翟应虎,蔡镜仑. PDC 钻头切削齿运动规律的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4) :49-53. [19] 张明光. 适合多夹层 PDC 钻头研究[D].南充:西南石油学院,1999.

推荐访问:楷体 居中 研究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