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两山理论相关研究及案例

两山理论相关研究及案例

时间:2022-07-02 16:25:06 浏览次数:

  两山理论的相关研究及案例 检索时间:2019/10/29

 目录

 研究评论 ......................................................................................................... 1

 【践行“两山论”是一场发展的革命】

 ........................................................ 1

 【“两山”理论诞生与践行】

 ......................................................................... 2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两山”理论】

 ........................................................ 9

 【“两山”理论的生态哲学意蕴】

 ................................................................ 12

 【践行“两山”理论需求真务实】

 .............................................................. 14

 【活用“两山”理论实现高质量发展】

 ...................................................... 16

 【深刻理解“两山”理念的科学蕴含】

 ...................................................... 20

 【“两山”理论指导绿色发展】

 ................................................................... 22

 经验做法 ....................................................................................................... 26

 【“两山”理论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 26

 【“两山理论”的浙江能源实践】

 ................................................................ 29

 【海上“两山”理论的新实践 —— 浙江温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 31

 【践行“两山理论” 打造最美山村】

 ........................................................ 33

 【“两山”理论在浙江洞头的实践与思考:蓝色崛起绿色发展】

 .............. 34

 【泗洪:“两山”理论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 37

 【从“生态美”到“百姓富” —— 十堰实践“两山理论”工作综述】

 ..... 39

 【“两山”理论,让山西获益匪浅】

 ............................................................ 41

 【做好两篇文章 做靓两大品牌 —— 长白山践行“两山”理论综述】

 ....... 44

 【延庆获评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 46

 【旌德县全力建设“两山”基地,勇当“两山”理论忠诚实践者和创新排头兵】

 ............................................................................................................... 47

 研究评论 【 践行“两山论”是一场发展的革命 】

 新华社 2018/6/13 6月13日,XXXX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文公布。讲话中,X 深刻阐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五个重大关系,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居于重要位置。而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XXXX 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之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福祉,也是摆在各级干部面前的重要发展课题。

 长期以来,如何认识和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存在一些误区,也走了不少弯路。比如,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上,有人认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就是不发展了,也有人认为“环境代价还是得付”,摆脱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这些片面认识,说明思想上的结还没有真正解开,新的发展共识还需要进一步夯实。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在发展观上来一场革命,旗帜鲜明地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是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对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科学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精髓要义。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二者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思路一变天地阔,观念一转气象新。从长江“九曲回肠”石首段化工企业通过污染治理推动转型升级,到浙江丽水市把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再到众多乡村实现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美丽蝶变,实践一再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要把握发展新机遇、开创发展新境界。无论是污染防治推动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还是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新需求、催生新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无不说明良好生态环境是一方发展的“金饭碗”,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在发展方式和路径上革故鼎新,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实践已经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不通,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代价高昂、教训深刻,必须坚决摒弃。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最根本的是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方法路径,

 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带来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为发展养元气、固根基。

 在浙江安吉余村,一块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巨石纪念碑巍然矗立。正是在这里,XXX 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山论”。如今,这一理念不仅改变了一个山村的命运,更重塑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刻写在 13 亿多人民的心里。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共同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责任,一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美丽中国画卷,必将在神州大地更加壮阔地铺展开来。

 【 【 “两山”理论诞生与践行 】

 中国发展观察 2018/2/24 青山苍翠,绿水仙踪。

 初冬时节,随作家采风团,我们沿着逶迤山道,来到浙北山区的安吉县余村,这里三面环山,山岩森列, 竹海碧波,溪水潺潺。

 远眺村口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有 2005 年 8 月 15 日 XXX 同志到余村说的一句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为 XXXX“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和诞生地,余村这一名不经传的江南山村,已经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路子, 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的践行地和“模范生”。

 迎着习语的光芒,我们发现余村怎么可以这么美丽 !只见漫山遍野, 层林尽染,白茶花香,杏叶金黄,竹林悠悠。

 感受习语的温暖,我们发觉余村怎么可以这么灿烂 !只见四季常在, 有春娇媚,有夏炽烈,有秋丰硕,有冬静美。

 我们不知道什么叫“真理只有一个”,就是这一朴实无华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把整个余村变得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呼吸更清新。

 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养在深山人未识”,通过学思践悟,本来我们在这里想寻找一缕春风,没想到余村却给了我们整个春天的故事—— 一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我们这才知道,“两山”理论自信来自于高远的历史站位,宏大的战略格局,深邃的思想洞察。

 大家知道,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逐渐成为了中国发展的时代之问。

 正是余村经济转型的“小切口” 投射出了时代前行的“大问题”,才引发了“两山”理论的历史性出场。

 这天,在余村这一大山深处, 我们发现只有尊重自然,才会根植大地。因为翻开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记得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曾向人类提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

 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一百多年之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 XXX 来浙工作,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 GDP 年均增长在两位数以上,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一个资源小省变成了经济大省。但随着巨大的财富和荣耀的产生,也更早感受到了生态与环境的压力。

 恶化的大气污染,如何打赢“蓝天保卫战”,迫切需要我们解决“一口气”问题。

 身在水乡无水吃的窘迫,如何做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倒逼我们解决“一口水”问题。

 严重的土壤污染,如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亟待我们解决“一口饭”问题。

 正当污染这个无处不在的魔影, 侵袭着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浙江大地,刚来浙工作的 XXX,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籓篱。

 在余村,当我们认真聆听了 XXX 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影像记录后,一下明白了“两山”理论,不是权宜之计,而是 XXXX 通过伟大的实践,得出的伟大经验总结。

 为此,我后来还专门跑到浙江省档案局,查阅有关资料,又有了惊人的发现:

 2002 年 11 月 1 日,西子湖畔,省政府常务会议。主持会议的是刚来浙江不到一个月的代省长 XXX。审议《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时,他的一番总结讲话,让大家为之一振,豁然开朗。

 XXX 说,治理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标准怎么定都应该,花再大代价也值得。

 2002 年 12 月 18 日,XXX 同志主持浙江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

 会议。他提出,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个月后,在 XXX 的直接推动下,浙江正式成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

 2003 年 3 月 18 日,《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在京通过专家论证。纲要指出:“浙江生态省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城镇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十大重点领域建设,加快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生态体系、科学高效的能力支持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 2003 年 7 月 11 日,浙江召开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XXX 亲自作动员讲话,宣示生态省建设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浙江

 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XXX 说:“建设生态省,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 既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 又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从而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经济发展之路。” 2003 年 7 月 28 日,杭州,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时任浙江省委书记 XXX 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明确“绿色浙江”成为“八八战略”在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正式提出: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三个月后,在 XXX“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要求下,浙江开启了“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8”指的是浙江省八大水系;“11”既是指全省 11 个设区市,也指当年浙江省政府划定的区域性、结构性污染特别突出的 11 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从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之路上, 浙江阔步前行,大胆探索。

 „„ 这里限于篇幅,我只能列上 XXX 在省级层面工作的活动,而无法反映他到一个一个县市的调研,到一家一家有关企业的走访。但这足以说明 XXX 到余村提出“两山”理论, 是经过不断实践,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深思熟虑,提出的治国理政的伟大新思想。

 二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我们这才知道,“两山”理论自信来自于心系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

 人们知道,在人类工业化早期,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呈现了一种此消彼长的对立态势,似乎高效率就等于高环境压力、大量生产就必然带来大量废弃。环境与经济不可得兼甚至“零和博弈”的理念,同样深深影响着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

 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完整的现代化内含着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合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跃升必然指向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山”理论是将辩证法运用于现实问题的典范,是对中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和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

 这天,在余村希望的田野上,我们发现只有保护自然,人们才会诗意栖居。温饱解决之后,我们究竟应当更关注什么?毫无疑问,应当更关注自己精神家园的美好构建,这是事关人类的终极关怀和人类最根本、最本质的需求所在。

 人们不会忘记,2005 年 8 月 15 日下午 4 时许,XXX 来到安吉县的余村。根据行程安排,他只能在村里停留二十分钟。具体说,只听汇报,不作讲话。

 上世纪 90 年代,处于天目山脉脚下的余村,依靠开采矿石、建水泥厂等原始开采资源发展起来的余村,每年纯收入可达 200 多万元。

 不错,钱袋子鼓了,余村人也苦了:山体破坏、植被损毁、河水污染、事故不断。痛定思痛后,余村人下决心关停矿厂,但随之而来的是村集体收入大幅度缩水,几乎半数以上村民没了收入来源。

 可见,作为安吉当地的首富村, 余村走到发展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开山炸石发展经济,还是关闭石矿保护生态”? 在村里的小会议室,时任余村村党支部书记鲍新民,依然对那一天记忆犹新。当时,他向 XXX 汇报:

 村里以前办矿山、水泥厂,经济富裕了,却污染了环境,不久前刚刚关掉了一些,已经着手复绿复耕了, 看来以后要靠生态旅游、农家乐,靠着青山吃青山了。

 “听到这里,习书记很高兴, 表扬我们,一说就是二十分钟。”时任余村所在的天荒坪镇党委书记韩树根,录下了这段后来成为珍贵史料的重要讲话,这也是此后将深刻影响浙江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番话:

 “生态资源是这里最宝贵的资源,应该说你们安吉做得很好,能感受到,你们今后要真正扎扎实实走一条‘生态立县’的道路。既然要‘生态立县’,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而不是什么都要。” “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因为这样的增长不是发展。反过来讲,为了使我们留下最美好的、最宝贵的,我们也要有所不为, 也可能甚至会牺牲一些增长速度,这就是要在经济结构上,舍去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高能耗产业„„” “一定不要再去想走老路,还是迷恋过去那种发展模式。所以刚才你们讲到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就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是 XXX 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科学论断,也是事关浙江乃至中国未来的重要战略思想。

 9 天后,XXX 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

 文中说:“我省‘七山一水两分田’,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 按照 XXX 揭示的“绿水青山” 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余村选择的转化之路,就是经营村庄、经营生态。尤其作为地处长三角,周围是高速发展的城市群,其优势在生态, 核心竞争力是乡村,应该抓住优势把乡村作为主战场,打造成长三角生态高地。

 不久,XXX 在 2006 年 3 月 23 日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上,又撰文说,人们对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

 力,一味索取资源; 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 才能有柴烧; 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

 是呵,“两山”理论的提出,终于为余村发展拨云见日。在有所为与有所失之间,使得余村做出了新的抉择——“不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XXXX 无论在国内主持重要会议、考察调研,还是在国外访问、出席国际会议活动,常常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不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

 2012 年 11 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 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写进了十八大报告

 2015 年 5 月,XX 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写进文件,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

 2016 年 5 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两山”理论的理念和经验,正在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2017 年初,XXX 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向世界发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声音”:“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2017 年 10 月 18 日,XXX 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017 年 10 月,党章修正时吸收 XXXX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在总纲原第十八自然段中,增写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内容。

 „„ 转眼十多年来,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那一点燃“美丽浙江”的星星之火,已蔓延华夏大地,形成建设“美丽中国” 的燎原之势。同时,又成为跨越时空的“中国声音”,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新理念。

 三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我们这才知道,“两山”理论自信来自于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曾经以高污染换取 GDP 的思路, 导致了中国的发展之痛、民生之患; 现在“两山”理论正在推动中国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双重改变、制度建设和价值共

 识的彼此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态获得感的和谐共进。

 “两山”理论的价值指向,不仅为中国发展跃升到新的历史层面提供了关键性抓手,更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握了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由此,进一步夯实了老百姓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

 这天,我们走进余村人家,只见满山修篁在风中摇曳,一座座小洋楼掩映在竹海中,一条条小溪唱着欢快的歌,一个个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时我牵挂的是,那些关掉过去摇钱树的厂子,老百姓的生计到底是怎么解决的? 时间又回到 2005 年,那时的余村,处在从靠山吃山的“竭泽而渔” 急转到困守青山的“缘木求鱼”中。余村开始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村集体年收入从 300万元下跌至 20 万元,的确让人捏了一把汗。

 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至今还留着十多年前的会议笔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旁边,他还记下了“逆城市化”。

 当年,针对余村刚刚起步的生态旅游和农家乐,XXX 亲切支招鼓劲:长三角有多少游客?将来的话, 甚至会有一些城里人在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来这里,你们这里就更是一块宝地。

 “逆城市化”的提出,为苦苦求索中的余村人拨开了“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雾团。不是靠山吃山的“竭泽而渔”,也不是困守青山的“缘木求鱼”,这时余村铁定选择了走休闲经济的转型之路。村里成立了农家乐服务中心,开办了第一家农家乐。村民以山林资源入股,吸引外来资本组建荷花山景区,并正式启动运营。

 在余村荷花山景区,见到年近半百的总经理胡加兴,我们就问:“天冷了,游人少了亏钱吗?”他笑道:

 “这是一种态度,至少能让游客看到,余村除了农家乐、荷花山景区, 还有配套游乐项目,哈哈!” 当年余村关停全部矿山,曾靠运输石灰赚钱的胡加兴,突然失去了方向。当时,村里出资修复山谷尽头的冷水洞水库,还把余村溪边的竹制品小作坊全部搬进工业区。看着溪水清澈起来,2007 年,胡加兴决定搞漂流,“当时没人看好,谁知我首年就收回一百多万元的投资成本!” 余村人初尝到“两山”理论的馈赠,余村村主任俞小平告诉我们, 近年来,余村村民们从依靠矿山、水泥厂挣钱变成了依靠乡村旅游发展经济,实现了由“卖石头”到“卖风景”、“卖文化”的转型升级。

 “在千年古银杏树下,躺在竹椅上看星星,小溪流水潺潺,天籁之音绕耳,您会充分体验到被大自然怀抱的感觉。”俞小平说,村子里有 75 棵银杏树,其中3 棵是千年银杏。

 如今的余村先后获得了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国家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安吉县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2016 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 380 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 35895 元。

 潘春林还告诉我们,他当年是矿山上开拖拉机的,在村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他办起了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研究具有安吉特色的农家菜,生意做

 得很红火。发展到如今,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车队、旅行社,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产业链,走上了依靠休闲旅游创业致富的路子。

 余村还有一处不得不提的地方:

 在千米高山上,有这么一棵白茶种树。“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这片叶子指的是余村白茶。十多年间, 在余村带动下的安吉,已培育发展了 18 万亩白茶园,年产量 1800 余吨, 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近20 万人,产值超 22.6 亿元,品牌价值突破 31.7 亿元。

 说起余村 2017 年最大的变化,春林山庄老板娘谢春花如数家珍:“原本初冬是农家乐的淡季,但我们村里的农家乐几乎天天客满。每到周末, 房间还不够住。”这一仅有 1000 多人口的小山村,2016 年接待游客 30 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2000 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 35000 元。

 “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谈起这件事,余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这样概括。这些年,余村人一直琢磨着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升级版。着力点在哪?就是一手抓钱袋,一手抓“脑袋”。

 怎么抓“脑袋”?余村的经验是:“送文化”不如“种文化”。

 “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 是余村人抓“脑袋”的一个举措。全村的 280多户人家根据自家的家风教育制定了属于自己的“家规”, 或制成竹匾,或制成书法作品,挂于家中最醒目的位置,提醒每一位成员时刻谨守家规家训,弘扬美好家风。

 全村还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评选出符合标准的星级文明户,挂牌亮户,以示表彰。仅 2016 年就评选表彰星级文明户 75 户。村里还每年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身边好人与新乡贤 20 余名。村民胡加兴说得很形象:“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评上了文明户,当了乡贤,就等于脸上搽了胭脂。” 文明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于细微处见文明。余村在村入口、道路沿线、公共场所等处设置形式各异、与环境协调的文化宣传牌,动员全村上下积极争做最美文明人;每月至少组织村民参加两次食品安全、社保、防诈骗、垃圾分类、消防知识、疾病预防等宣传普及活动,提升村民科学素养和安全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年终还会评选出最美余村人等先锋人物,在年度颁奖典礼上集中颁发荣誉,形成广泛影响。

 当然,传播精神文明需要载体。余村提倡勤俭之风,但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却不吝投入。这些年,先后投入 1000 余万元建成文化礼堂、“两山” 文化展示馆、文体广场、农家书屋、数字电影院„„同时,余村的银龙队、舞蹈队、健身操队、篮球队、门球队、地掷球队等 9 支群众性文艺队伍常年活跃在村头巷尾。入夜你瞧:

 银龙队在街巷里穿梭,溪边空场是舞蹈队的天地,篮球队释放着青年人的激情,而门球队则让老年人老有所乐。

 这些文化载体,为余村农民搭建了释放激情、传承乡土文化的大平台。村民在拥抱幸福感的同时,也更加眷恋脚下这块土地,释放出更多的潜能。

 我们通过与村民促膝谈心,听他们讲身边故事,那一个个崭新的故事,一个

 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应该说都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也让我们知道了余村人已登高望远。

 胡加兴最后还高兴地告诉我们说,不久前,他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印在名片最显眼的位置,他要让人们知道,“除了美丽乡村,这是余村最大的品牌”。

 在余村落地生根“两山”理论, 已经成为余村人永远的骄傲。这让我想到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回望余村,我们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中,不只是看到了“两山”理论纤尘不染的生态世界,读懂了“两山”理论纯净雅致的绿色发展,还造就了“两山”理论光辉下挺起的中国脊梁。

 作者为浙江省发改委副巡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两山”理论 】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8/11/2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思想,是 XXX 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生产力理论的深刻论述,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辩证关系的科学阐释,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在生态文明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哲学意蕴,不再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所代表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二元对立,而是经济的即生态的,生态的即经济的,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互利双赢,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 所谓金山银山,即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是指生产过程中通过生产资料的投入与产出所获取的经济利益。马克思指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在商品社会,商品只有符合社会需要,其价值才能实现;在消耗劳动的过程中生产出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越多,其经济效益越高。

 所谓绿水青山,即社会生产的生态效益,是指自然资产、生态产品与生态服务。人类的生产活动是通过人的劳动并且借助于自然环境展开的,而生产活动必然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并以此形成一定的生态效益。它要求人们的社会生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朝向最有利于保持和提高生态平衡的水平发展,以为人们创造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该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但在工业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一方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会破坏生态效益。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利益和经济增长的做法,不仅引发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严重对立,也引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冲突。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初期,生活水平较低,甚至还无法解决温饱问题,生态效益难免受到忽视。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诉求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的需要是推动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原动力,是引发和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人的需要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因,又是影响和决定一定时期人们对某种利益客观需求占据主导地位的一个起因。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历史唯物论和人的实践本质,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

 借鉴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需要的科学分析方法,并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可以把人的生态需要也划分为三种:一是生态生存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从生态需要上讲,生态生存需要是人的首要、最基本的需要,包括对食物和饮水的卫生、衣物的洁净、空气的清新以及生活环境的整洁等基本需要。二是生态享受需要。当人的生态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生态享受需要便会突显出来。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生态享受需要既包括食物要绿色有机、饮水要健康、空气要宜人、住所要宜居环保等更高需求,也包括产品要生态、旅游要生态、服务要生态等新的需求。三是生态发展需要。生态发展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生态需要。马克思指出,“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生态发展需要包括探究生态科学、创造生态审美、开展生态交往以及关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科学绿色发展等。

 在生态需要的不同阶段,人们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诉求是不一样的。在生态生存需要阶段,人们推崇金山银山,而轻视绿水青山。工业化初始时期,社会生产力还不可能向社会提供充足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关注物质经济利益而淡漠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享受需要阶段,人们既重视金山银山,又重视绿水青山。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时期,人的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生态需要成为人的主要社会需要。此时,工业社会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绿色、有机、健康等元素的追求,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已成为幸福生活的新内涵。在生态发展需要阶段,人们把绿水青山视为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时代,绿水青山是最大的财富和最大的优势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这要求大力推进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使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 生态文明是超越和扬弃已有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文明形态,既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也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动态统一的发展形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于历史的大视野和人类发

 展的大趋势,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生态意蕴及价值诉求,破解了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生态相互关系的难题,不仅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二元对立的有机统一,而且内在包含了经济即生态、生态即经济的哲学意蕴。

 第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依存。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矛盾对立具有相互依赖性,可谓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不要金山银山,离开经济发展搞环境保护,绿水青山就会失去坚实支撑,无异于缘木求鱼;而不要绿水青山,离开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金山银山就会成为无效供给或低效供给,无异于竭泽而渔。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第二,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贯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矛盾对立具有相互渗透性,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XXXX 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在关系。XXXX 又强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生态问题,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既向往收获金山银山,又向往享受绿水青山。

 第三,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矛盾对立具有相互转化性,可谓你能变成我、我能变成你,进而形成新的动态统一体。XXXX指出,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制度,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低碳产业,将资源生态优势变成生态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源源“产出”金山银山,让金山银山有力支撑绿水青山,使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促进、融为一体,拓展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 【 “两山”理论的生态哲学意蕴 】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8/9/4 “两山”理论所提出的发展要求,协调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辩证地剖析了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人对自身发展的一次重大反思,弱化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强化了人类的文化属性。

 生态文明思想是 XX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XXXX始终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据统计,他在早年的《之江新语》中曾 16 次提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刻阐发了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是 XXXX 发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强音。

 彰显生态观念的创新 “两山”理论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全面而深刻的解读。“两山”理论既是范式的转变,亦是观念的创新,倡导和张扬的是一种更加科学健康的生态哲学观,即对“人”本真状态的找寻与回归。

 第一,从传统人类中心论到现代人类中心论。自古希腊以来,人类中心论价值观一直是支配人类文明进程的主导性力量。人类中心论是以人类为万物中心的理论。该理论的产生受到神学理论的影响,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人为万物灵长。这种价值观在改变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提升人的地位上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这种价值观的导引下,人类对大自然,对所处周遭环境的态度必然是狭隘的。工业化时代以来,这种传统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观被无限放大。从表面上看,认为“金山银山”不能丢,是传统人类中心论和现代人类中心论的共性所在,但是现代人类中心论认为,我们在创造财富、产生效益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从传统的人类中心论转变为现代人类中心论,要求人类在谋求自身长远发展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人类中心论议题不可回避,也无法完全摆脱这种观念的影响,最合理的方式是有效规避其消极影响。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已不适用于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XXXX 的“两山”理论,顺应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有序发展、健康发展的潮流,体现了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新时代所需要的现代人类中心论。积极担负责任,并与自然共同体的其他成员和谐共荣,是现代人类中心论的新内涵,也是“两山”理论的题中之义。

 第二,从自然人到文化人。“两山”理论将人类对他者的责任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人类自身兼有自然和文化双重属性,“两山”理论的提出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从自然人到文化人的转变。理解“人”的概念首先要明确: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即“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正因为人是自然存在物,所以他必然在自然界中展开自己的肉体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界其他部分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另一方面,不能把人理解为纯粹自然的结果。因为人类智慧所造就的文化,使得自身逐渐远离动物状态,最终由自然人变成了文化人。处于文化状态中的人不仅为自身的存在而抗争,而且肩负着历史重任。首先,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要为自身的有序发展保驾护航。但是,人类并不是这个星球的唯一生命,人类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要顾及其他物种的延续。具有反思精神的人类明白自身命运是同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其他物种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一荣皆荣,一损俱损”。“金山银山”不可弃,“绿水青山”亦不能少。“两山”理论所提出的发展要求,协调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辩证地剖析了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之间的关系,是人对自身发展的一次重大反思,弱化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强化了人类的文化属性。“两山”理论既呼应了作为时代光辉的生态理性,也勾勒出人类从自然人到文化人进而迈向文化社会的轨迹。

 第三,从科学理性到生态理性。“两山”理论所倡导的生态理念,从以前“只要金山银山,不顾绿水青山”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体现了科学理性到生态理性的发展历程。生态理性是在对近代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以来所确立的科学理性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建构的新理性哲学形态。科学理性哲学建立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观念理性哲学基础上,它发扬了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主张康德式“人为自然立法”,宣扬传统人类中心论和自然资源无限论,把物质财富作为人类的最高追求目标,尤为强调科学技术的至上作用,带有浓厚的拜物主义色彩。生态理性哲学则反其道而行之。高兹认为,所谓生态理性就是人们基于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生产及消费可能对生态产生影响的认识,主张人类的活动应该有一个边界,并且这个边界应以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为前提,避免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其显著特点是生态利益的最大化。有学者将生态理性哲学内涵简练地概括为“自然为生命立法,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人为生命护法”,试图重构自然与生命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与人的关系。科学理性在工业时代给予人类强劲的开拓动力,人类改造世界的力量被无限放大,但现在这股洪荒张力已经让人类尝到了恶果,科学理性已难以为继。“两山”理论响应了生态理性哲学的呼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只有摒弃极端的科学理性,革新传统的发展模式,积极践行生态理性,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类永续发展才有可能。

 从生态理念到生态实践 目前,我国的生态实践正站在历史的拐点,既要回望过去,汲取经验教训,又得面临新形势下的全新挑战,探索新的路径。“两山”理论包含着深刻的生态理性哲学意蕴,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两山”理论所体现的最为突出的生态实践转向,就是将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新任务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深刻认识和加快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否能够得到真正落实,对于促进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贯彻依法治国理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理论得到了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取得一系列成就。XX 中央、国务院 2015 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并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2016 年发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制定了一整套评价、考核、实施和监督体系。一系列生态环保法规制度的相继出台,生态环保执法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蓝天净土和绿水青山。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生态实践已经从国内辐射到国际大舞台,成为中

 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举措的重要部分。2016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的报告。中国生态建设的理念和经验构成中国又一张新的名片,为世界范围的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两山”理论自提出以来,内涵不断丰富,影响力逐渐扩大,理论导向意义愈加凸显,成为我国生态实践的重要指针。“两山”理论所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福泽后世的伟大事业,对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当代科学哲学的自然主义进路研究”(TJZX17-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

 【 践行“两山”理论 需求真务实 】

 中国环境报 2018/9/11 作者:生态环境部生态司综合处副调研员 李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标志着“两山”理论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各地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是,也有个别地方满足于“拿个牌子”或“开个会议”,求其名而不求其实,还没有将工作深入下去。笔者认为,推进“两山”理论实践创新,更要科学严谨、求真务实。

 践行“两山”理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的客观规律。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制度保障。改革没有捷径,改革也是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在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不会有任何一个改革方案既可以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又可以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不产生新问题。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搞清楚,解决的旧问题是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产生的新问题是不是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不能因为产生新问题而否定改革、否定发展。在践行“两山”理论的过程中,治理污染可能会带来短期内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但从长期看却可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淘汰低端落后产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效的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更需要脚踏实地推进,保持信心和定力。践行“两山”理论,还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不能简单地将发展生态经济理解为只搞生态农业,还要注重三大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践行“两山”理论,要注重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就是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真正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下大力气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尽力而为不是乱作为,要充分认识到 GDP 增长不完全等于经济社会质量提升,要不断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整发展目标。量力而行,就是要有科学审慎的态度,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实情,一步步扎实推进工作。同时,要

 不断克服领导干部内心不正确的政绩冲动,不能为了政绩大干快上,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最终建了一批污染治理设施却不能运行,成了“晒太阳”工程。

 践行“两山”理论,要切实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需要准确认识金山银山的要求和内涵。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其金山银山的本质一样,但具体的目标定位却不尽相同。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贫困人口状况和教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

推荐访问:案例 理论 相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