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人生是最寂寞的坚守

人生是最寂寞的坚守

时间:2022-05-26 09:00:08 浏览次数:

总结。”

长期以来,这些经由田野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不是锁进抽屉,就是以学术探讨的形式在圈内流传,鲜有机会被公众阅读。如今,这些艰深的学术成果开始以平实的模样进入公众生活。

楼庆西几乎每年都到乡间进行田野调查,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既有青山绿水、鱼米之乡,也有塞北平原,黄土高原。

江南好。叉岂止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白居易

楼庆西的眼里、书里、摄影作品里,都是中国的古村落、古建筑。采访他,记者仿佛也跟着神游了一个又一个未曾谋面、无法亲临的村庄。

他们最先调查的是浙江的新叶村、楠溪江中游村落和诸葛村,陆续有《楠溪江中游》、《诸葛村》等学术成果出版。诸葛村的人都说,诸葛村有今天,与清华古建所是分不开的。这个保护规划项目,从1991年开始,一做就是18年。目前诸葛村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可见,原生态的村落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古建筑保护,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江南一路往南,最后进了贵州和云南。抗日战争时期,梁思成曾经带着他的学生和中国营造社的成员们赶着毛驴,一路到了这里,调查了这里很多村落建筑和少数民族族群的居住、文化。

楼庆西曾这样描述:南方的建筑非常朴素,黑瓦白墙,小孩和妇女都喜欢穿鲜艳的服饰,他们并不懂得色彩的对比,或互补,但他们知道,需要穿这种衣服才能使他们的生活美和环境美;在侗族苗族村子,当地的房子也是比较灰暗的,但是不要紧,只要族里的妇女一出来,她们身着蓝白为主的服装,整个村子就亮丽起来了;四川的彝族,在解放之前是奴隶社会,建筑文化并不发达,但是服饰很发达,彝族姑娘一出来,村子就鲜活了。 除此,特色鲜明的还有福建的土楼、陕北的窑洞,山西沁水的明清建筑群,云南大理的厢房、正房围成的特殊形态四合院等。   说起这些,楼庆西如数家珍。

建筑是一个工科科目,但很奇怪的是建筑师和建筑研究者们都擅长用诗一样的语言,或者其他诗意的表达方式。楼庆西的眼里就总能发现美,并通过找到好角度、好构图把这些美用镜头体现出来:石板路,悠长的巷道,曲线毕露的古旧水井,布满斑驳青苔的洗衣石,一堵山墙以及上面的墙头草,枝枝蔓蔓的院落群等。  

斯人门生:先生之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楼庆西1949年入读清华,正值梁思成先生年富力强、学术研究处于巅峰的时候,他成为得到梁先生较多指点的学生。后来还成为他的助手。

在建筑学上,梁思成最大的学术成就在于,用从西方学来的珊代科学方法对中国古代建筑和文献进行梳理、调查和分析,并用现代制图方法把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彩画、装饰表现出来,完或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起先在世界上是没有地位的。正是由于梁思成、刘敦桢等建筑学元老的巨大努力,使得这一民族的遗产得以拂去身上的尘埃,重放异彩,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世界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楼庆西说,正是前辈做出了这样的学科奠基工作——解决了中国古代建筑有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后人才能以此为基础,研究那些深藏于中国建筑背后的“为什么”,怎么设计,设计理念等更有现代价值和意义的问题。

梁思成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为中国建筑界培养了大批人才。楼庆西的做人准则、治学精神、教育理念、甚至是审美情趣都受到梁思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楼庆西说: “梁先生书房挂着他父亲梁启超送的横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梁先生一生对美的追求,也是他做人的标准。梁思成教学生们欣赏明代家具,不但要看,而且要摸,因为它们每个面都是曲线,有时看不出来,还需用手抚摸;梁先生家有个汉代陶猪,每次学生们去,他都带大家观摩,分析它的造型。他不喜欢繁琐,而喜欢简捷、自然、朴素的美。”楼庆西也认为,美不是雕梁画栋、锁窗网户,美是朴素粗蛮的,又极其精致细腻。乡土建筑的美就在于它的朴素粗蛮,平淡天然。

楼庆西说,古建筑保护,没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它创造的是长远价值,它最大的效益是文化传承。投身这个清贫领域,需要热爱。只有在仰望那些历经风雨的古建筑,心里油然而生出对传统文化的赞叹时,才能明白,老先生们那份真诚的喜悦究竟从何而来。这个领域,更需要坐在冷板凳上坚持。事实上无论做什么,要做到有所效果,都需是选定方向后的持久。就算是研究一个课题,都不知要读多少书,走多少路,然后寻找到一两条线索。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业已出版的书籍中,一扇门、一扇窗、一块砖、一片瓦,他都能著书立说,饱含情感地说满一本书。

推荐访问:坚守 寂寞 人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