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上海记忆中的扬剧

上海记忆中的扬剧

时间:2022-05-21 13:05:02 浏览次数:

1953年11月的一个夜晚,在上海延安西路200号文艺会堂,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由市文化局副局长于伶陪同,观看了扬剧折子戏《偷诗》《上金山》。

周总理对《上金山》赞不绝口,全剧无一句“宾白”,载歌载舞,别具风格,旋律抒情、悲壮、激越,完美地刻画了白娘与小青誓与法海抗争,敢于向恶势力争斗的美德。总理赞扬说:“扬剧很美,曲调丰富,表演细腻,耐听耐看。扬剧和淮剧的家乡距离那么近,可是两个剧种的特点又是这样明显突出,足见地方戏曲中劳动人民的创造性真是各有千秋,万不可一概而论,抹杀特点。”这是总理对顾玉君、丁曼华表演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扬剧作了高度的赞赏和评价

六十多年过去了。我回想当年总理对扬剧的赞扬,耳边仿佛响起扬剧丰富优美的曲调,不觉思念悠悠,感慨万千。

扬剧发源于长江下游的江苏扬州、镇江地区,是由扬州香火戏(大开口)和扬州清曲、花鼓戏(小开口)在上海汇合、交融、发展而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

扬州香火戏,用“跳大神”“跳娘娘”以敬神驱邪,逐渐衍化在广场可供群众观赏的演唱,以锣鼓为伴奏乐器,高亢质朴,粗犷铿锵,俗称“大开口”。

扬州清曲为扬州地方曲艺,以坐唱为主要形式,曲牌丰富,唱腔委婉,以弦乐为伴奏乐器。花鼓戏先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歌舞。由二三人演唱,节目有《小上坟》《种大麦》《小放牛》《瞎子观灯》等。表演程式有“跌怀”“撞肩”“跨马”“磨盘”等,载歌载舞,轻松活泼,后来吸收扬州清曲的曲牌和曲目,发展成以舞台演出剧目的“小开口”。

清光绪年间,扬州地区村镇渔民、农民、工匠,为了谋生,沿运河、长江进入上海,相继在浦东、杨树浦、闸北一带定居落户,他们沿袭家乡习俗,为祭祀和庆贺,举行敬神驱邪活动,共保安康。于是香火艺人也相继来上海,在浦东、闸北、南市搭台化妆演出。

1922年,崔少华、潘喜云组班演出于方浜路的齐云楼茶馆。此后,虹口、南市、闸北等地开设演出场所成立“维扬大班”。

与此同时,扬州清曲扩大了“小开口”的影响,又将花鼓戏中的“跌怀”“撞肩”等表演身段与清曲结合,改坐唱为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以各大公司游乐场和大世界为演出基地,称为“维扬文戏”。

当时“维扬大班”和“维扬文戏”的演员全是男性,旦角都由男演员改扮。1925年,“维扬文戏”(小开口)首先突破界限,开办女子科班。随后,“维扬大班”(大开口)不甘人后,招收女藝徒,实行男女合演。

随着形势的发展,“维扬大班”与“维扬文戏”中的有识人士潘喜云、崔少华、臧雪梅等,为了剧种的生存与发展,打破门户之见,“大小开口”之间相互邀约演出,并引进京剧界人才,增强本剧种的表现力。琴师江腾蛟创造了文场闹台和男女同调不同弦的伴奏方法,解决了演唱调门上的障碍。特别是“大小开口”中很多主要演员如潘喜云与潘玉兰,高玉卿与高秀英等相互成婚,合组成“一生一旦,到处吃饭”的夫妻家庭班社,从此“大小开口”难割难分。1927年3月26日成立了上海维扬伶界联谊会,统称为“维扬戏”。

不久,“维扬戏”在上海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演员,如潘喜云、臧雪梅、张月娥、葛锦华、程俊玉、金运贵、十岁红、十龄童、高秀英等,有的被誉为苏北梅兰芳、江北麒麟童和扬州四小名旦。同时新编和移植了一批剧目,又有专演“维扬戏”的维扬大舞台、维扬共舞台、江北大戏院、太原坊、长春楼及各大公司游乐场等三四十处演出场地。于是,“维扬戏”成为上海一个主要剧种。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维扬戏”队伍发生变化,部分演员回乡,部分演员奔赴内地。直到抗战胜利之日,大部分演员重返上海,恢复元气,积极参加反对艺人和妓女一起登记的进步斗争,并且参与上海戏剧界为田汉祝寿演出活动,同时成立上海维扬戏剧研究会。

新中国成立以后,“维扬戏”演员喜庆翻身之余,上海出现面貌一新的勇敢、华庭、联合、新生、三友等八个维扬剧团,他们热情慰问人民解放军,参加多界戏曲研究班学习,队伍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在大批新文艺工作者参与下,创作和整理上演了一批新剧目。1951年,八个维扬剧团合并为友谊、华联、艺宣等几个团。各剧团根据中央关于戏曲改革的方针进行改制、改人、改戏工作,摒弃“幕表戏”,上演整理改编的新戏,首次实行剧本制与导演制,铲除陋规旧习,推行民主管理。于是,一致研究决定,由“维扬戏”正式改称“扬剧”,为新中国增添了一个重要剧种。

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上海举办,由顾玉君、丁曼华、蔡元庆、筱奎童、小金运贵、华美红等主演的《上金山》《偷诗》《八姐打店》三出扬剧折子戏获奖。

1956年,扬剧优秀传统剧目《上金山》,由于表演优美,曲调丰富,别具风采,影响较大,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成戏曲艺术片,很受赞赏,影响更加深远。

1958年,上海市文化局根据市人委《关于市区分工的几项规定和细则的通知》精神,将华联、艺宣、友谊三个扬剧团,分别交普陀、闸北、杨浦三区管理。

三个扬剧团由区管理的第二年,由华联扬剧团编剧曹静卿、孔春楼与上棉六厂业余作者陆金宝合作编写以反映纺织工人革命斗争的现代剧《黄浦江激流》。剧本取材于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史料,叙述上世纪20年代初,日商经营的某纱厂残酷压迫工人,由于女工王小妹被工头毒打,引起全厂工人的反抗,并在厂外工人弟兄的支援下进行罢工斗争。日商勾结反动政府进行镇压,更用“离间计”分化工人队伍,最后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工会干部老孙、卢志英与工人彭大炮等揭露其奸,斗争获得胜利。主要演员有顾玉君、小金运贵、筱奎童、金玉昆、崔鸿声等,首演于昌平戏院。不久,该剧参加上海市戏剧会演获优秀奖。会演期间,戏剧评论家戴不凡看完《黄浦江激流》后,神情十分激动地说:“好戏,好戏,激动人心的真正现代戏。”戴不凡还写了该剧的评论文章,赞扬华联、艺宣、友谊三个区属扬剧团,通力合作,认真排练,编演了反映五卅工人革命斗争史剧《黄浦江激流》,作为庆祝建国10周年的献礼剧目,既合格又精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戏剧报》及多家地方报刊,都发表评介文章,给予很高评价。《剧本》月刊发表该剧剧本,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并收入《建国十周年戏剧选》。

1960年由外事部门组织扬剧《黄浦江激流》剧组赴庐山为外国驻华使节休养团作招待演出,受到好评,全体演职人员深受鼓舞。

正当扬剧各剧团意气风发,兴高采烈地投入创作改编新剧目的排演中,期望扬剧的创作演出、人才培养获得更好发展,“十年动乱”的浩劫突然袭来,各剧团被迫停演,一些主要演员、编剧、导演和行政管理人员被楸斗,遭到严重摧残,有的人员被迫害致死。在“斗、批、改”中,所有人员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1971年12月经当时所在区的“造反派”“革委会”决定,全部剧团撤销,人员全部转业。苦心经营的几家剧团,痛心疾首,惨遭大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文革”中遭受迫害和冤假案得到平反和纠正,扬剧一部分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1980年4月,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陈沂,会同普陀区宣传部长钱峰等,商讨恢复组建扬剧团问题,反复调研,几经努力,终因从业人員严重缺失,条件有限,未能取得成果,深感遗憾。

写到这里,我不觉回想起扬剧名家高秀英主演的《鸿雁传书》。这是我极为赞赏的扬剧传统剧目,写薛平贵从军,其妻王宝钏苦守寒窑十余年,终日望夫归来。一天,王宝钏见鸿雁北飞,她写血书一封,详叙思念之情,缚于雁足,希望传给平贵。高秀英嗓音清亮,几声“雁哥哥,我请你……”如泣如诉,深情感人,声声绕耳,催人泪下。

扬剧虽说发源于扬州、镇江地区,但是,上海却是扬剧剧种形成和发祥地,有着较多的扬剧观众。上世纪80年代,一部分爱好者自发组成“扬剧之友社”,上海扬剧同仁又建立了上海扬剧艺友联谊会。1988年夏季,由上海扬剧艺友联谊会、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文化艺术报》联合举办“上海扬剧广播电视大奖赛”,江苏、安徽的14个扬剧团和上海曾经从艺的演员100多人参赛。由俞振飞、丁锡满、孙滨、郑礼滨、王鸿、杨永波等28人组成组委会。40多名中青年演员经过角逐,分获“白玉兰”多种奖项。获奖演员在上海公演多天,盛况空前。

如今,扬剧在上海舞台上已经销声匿迹了。但“扬剧很美,曲调丰富,表演细腻,耐听耐看”的美好印象,却长留在上海记忆之中。

不要忘了,江苏、安徽等地仍有不少知名扬剧团和著名演员,唱响扬剧,发展扬剧,繁荣扬剧,扬剧含笑迎春风。上海的观众,别叹息,莫失望,“曲调丰富,耐听耐看”的扬剧能够欣喜观赏。

推荐访问:扬剧 上海 记忆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