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治党兴党的行动纲领

治党兴党的行动纲领

时间:2022-05-15 08:55:02 浏览次数: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科学总结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进行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对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进行全面部署,集中体现了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是治党兴党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

根据时代发展要求谋划党的建设,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党的建设重点,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要求,也是理解《决定》精神的重要视角。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同时,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世界经济陷入重大危机,发展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主要大国对外战略出现重大调整,相互合作与竞争更加明显;国际体系面临重大变革,多种国际力量博弈更加复杂;国际思想文化领域出现重大动向,软实力之争更加激烈。这些复杂深刻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要看到,今天,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互动更加明显,当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互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接。我们党要领导好国内建设,一刻也离不开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准确判断,一刻也不能忽视外部环境的影响,必须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洞悉发展先机,研判各种风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牢牢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既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又有效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维护执政安全;既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又拒绝一切腐朽的东西。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接踵而出,各种矛盾大量涌现,呈现出境外国外因素与境内国内因素相互交织、社会矛盾与党内矛盾相互交织、网上互动与网下互动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来自自然界、社会、外部世界的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适应新要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我们党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拿出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履行好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通过化解矛盾,完善体制机制,既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科学发展,又保持全社会的安定有序、各得其所,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由于党所处历史方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党面临着长期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改革开放以后入党的党员中相当一部分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和重大政治风浪考验,部分中青年领导干部缺乏复杂环境、长期艰苦实践的磨炼,缺乏和人民群众的直接接触,加上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虽然只发生在少数或部分党员、干部和党组织中,但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紧加以解决。

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决定》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第一次科学总结概括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恩主义执政党进行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使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在革命时期根据非无产阶级成分占党员大多数的实际找到的一条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途径。执政以来,我们党坚持运用和丰富发展这一成功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尽管经历了艰辛和曲折,但最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科学理论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这是我们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立党兴党强党的政治优势,是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根本保证。

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适应工作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大转变,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使党员质量和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巩固和加强,为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提供了坚强保证。后来由于“左”的错误逐渐发展,在党

的事业遭受挫折的同时,党的建设也走了弯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密结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成效转化为发展成果,用发展成果检验党的建设成效,形成了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生动局面。始终坚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就把握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方向。

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在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的执政活动中。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根据执政面临的新考验,郑重地向全党发出号召,要以极大的努力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掌握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提出具体措施防止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和反对突出个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执政环境的新变化、形势任务发展的新要求,着力解答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执政党建设的根本任务贯穿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使党的建设目标更加明确、布局更加合理、重点更加突出、力量更加集中。坚持这样做,我们党就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诞生和成长的,是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奋斗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执政以来,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改革开放,我们党始终高度警惕并采取多种措施着力防止最大优势变成最大危险,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因而使我们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获得了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汲取了夺取胜利的无穷智慧源泉。只要我们党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个根本政治立场,把这个政治立场一以贯之地落实和体现到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去,我们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就无往而不胜。

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根据党所处历史方位的根本变化和实践的新要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研究党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各方面创新,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反映人民愿望、体现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同时,开创不依靠政治运动,而是靠健全的制度保障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健康发展的新路子,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党的团结统一,使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的创造活力。

第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在全党范围内进行提高共产党员标准的教育。结合“三反”运动整党建党,惩处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等,使各级党组织始终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员规模、素质、结构的变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的难度不断增大。我们党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实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解放思想的模范、落实第一要务的模范、求真务实的模范、开拓创新的模范,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表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是治国理政的一条普遍真理。

这些基本经验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的智慧和心血,蕴涵着其他国家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具有深厚的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具有丰富的思想理论内涵,我们必须倍加重视、倍加珍惜,必须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三、管党治党的新创造

《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的政策举措,是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的集中体现。深刻领会并自觉贯彻落实这些新创造,对于提高我们党的管党治党水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在此,择其要者列举如下。

第一,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概括为三大历史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此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提出全党必须“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必须把忧党、兴党作为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始终保持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的强烈忧患:把忧党贯彻到兴党的执政实践中,以与时俱进、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踏实作风,丰富的创新成果、一流的工作业绩和坚强的党性原则、闪光的人格力量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特征,赋予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内涵。

第三,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深刻认识、全面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党的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既体现科学理念、科学精神,又具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的制度体系管权、管事、管人;以科学的方法推动党的建设,既熟练掌握和运用包括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方法在内的传统方法,又

善于运用包括网络在内的高新技术手段提高党建工作成效。

第四,提出“全党同志必须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求党员必须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不懈奋斗;心中装有组织,坚决维护党组织的权威,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牢记党的规矩,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的形象,坚决与否定党的领导、败坏党的声誉的言行作斗争。心中装有群众,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以时代先锋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五,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求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深入研究隐藏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背后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发展实际,深刻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转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第六,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强调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要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当前,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确实存在着重才轻德、以才蔽德、以绩掩德的现象,致使一些品行不端、作风不实、投机钻营、有才无德的人得到提拔重用,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干部的德作为一个标杆、一种导向,就能让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有力促进风清气正用人环境的形成,极大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

第七,提出“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当前干部队伍结构存在明显缺陷,“三门”干部比例过大,而且机关层次越高,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越少,长此以往,将对党有效治理国家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通过建立上级党政机关从基层一线遴选干部制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有计划安排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提高本领;加大从基层一线招录公务员的比例:地方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优先从具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和人才中选拔,对于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第八,提出“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旨在避免干部待遇只与职务挂钩,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问题。实行这一制度,将干部职级与待遇挂钩,干部即使没有担任领导职务,只要具备一定职级就可以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体现了资历和功绩相结合,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

第九,提出“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文山会海既影响执政效率。又影响党的形象。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要求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表率。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严格内部报刊审批和管理,大幅度减少内部报刊,大幅度减少一般性工作简报;严格控制会议数量、经费、规模,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一般性会议只安排一篇主旨讲话

第十,提出“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公职人员管理”。这是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而本人仍在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任职,在某些领域已构成明显利益冲突,有的不适宜其从事的工作,有的涉嫌违法犯罪,可能或已经危及周家利益。实际生活中,少数公职人员利用职权出卖国家利益,为配偶子女定居国谋利益从而获得私利:有的将非法财产逐步转移出境,涉嫌洗钱犯罪;有的将国有财产擅自移到本人或家人境外户头,以便择机出逃;更有甚者充当间谍,为国(境)外敌对势力收集刺探输送情报。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对于维护国家安全、防止利益冲突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研究局副局长)

(本文责任编辑 梁丽萍)

推荐访问:纲领 治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