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楚雄烟区土壤保育技术集成及其推广

楚雄烟区土壤保育技术集成及其推广

时间:2022-03-28 10:02:02 浏览次数:

摘   要   云南省楚雄州以“清香楚叶”烟叶品牌建设为目标,以绿色生态发展为导向,以烟区保护、绿色生产、绿色防控、面源污染治理、培肥地力等技术集成为措施,采取示范和推广相结合的方法,改善土壤结构,优化土壤微环境,提升土壤质量,夯实烟叶高质量发展基础。从优化烟区耕作制度、改进栽培技术、实行绿色生产、培肥地力等方面介绍楚雄烟区土壤保育技术体系,分析其推广应用成效。2018年,楚雄州烟田轮作率达95.4%,化肥、农药用量较2012年分别减少28.6%、36.6%,实现有机肥施用、深耕晒垡、蚜茧蜂防治烟蚜等100%覆盖,确保了烟田用养管结合,实现了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烟田;土壤保育;技术集成;推广;云南省楚雄州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4.018

楚雄州地处云南省中部,森林覆盖率达65.86%,年平均降雨量863 mm,年平均气温16.4 ℃。楚雄州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烟叶生长,已成为全国第三大優质烟区及云南省重要烟叶生产供应出口基地,先后与12家卷烟企业共建23个优质原料基地单元[1]。烤烟是楚雄州的主要经济作物,主要种植在海拔1 500~2 000 m地区,2018年烤烟种植面积4.01万公顷,收购优质烟叶8.125万吨。烟叶产业是楚雄州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起到了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2]。

实施土壤保育是推动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优质土壤是烟叶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3-10]。近年来,楚雄通过开展土壤情况调查和实施土壤保育重大专项行动,发现烟区的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与当地有机肥施用量、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病虫害防控、污染治理等密切相关。为适应绿色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保持烟区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楚雄州通过构建烟区土壤保育技术体系,推广应用烟田保育、土壤基础地力提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土壤改良提质等关键技术,建立核心示范区等,开展土壤保育工作。2018年,在全州建立了10个县市级土壤保育核心示范区,示范面积达0.7万公顷,建立了植烟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开展相关配套技术研究13项,示范区实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分步实施、综合治理”等措施,并以此为载体,辐射带动优质烟叶标准化生产面积3.4万公顷,在烟田生态环境保护、土壤质量提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助推楚雄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主要技术措施

1.1 优化烟区耕作制度

平衡土壤养分供给,维护土壤生态环境,提升土壤质量。1)因地制宜,建立与绿色优质烟叶相配套的新型耕作制度,从源头抓紧抓实,标本兼治,实现烟叶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降低耕地利用强度。2)围绕烟田用养并重,综合应用农业技术措施,统筹安排,科学合理配套,调整前、后作及种植模式,避免作物之间养分竞争及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植烟土壤营养的供需平衡,防止土壤质量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不断提高烟田土壤活力和烟叶生产水平。

1.1.1 科学规划布局烟区

建章立制,切实保护好优质核心烟区,促进烟叶生产转型。1)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好中选优,把生态条件适宜、烟叶品质好、连片规模大、有利于烤烟发展的区域纳入优质核心烟区,维护好烟区土壤生态系统。2)精准落实,统一谋划,使土地资源得以合理有效利用。2018年,全州规划基本烟田8.66万公顷,其中核心烟区3.33万公顷,优质烟区4.0万公顷,适宜区1.33万公顷,按每年4.33万公顷进行轮种,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升和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

1.1.2 合理轮作

建立以烟叶为主的轮作制度,为烟株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养分条件。1)实行水旱轮作,推行“烤烟—水稻—烤烟(绿肥)”模式,有利于土壤的透气透水,平衡土壤养分,降低土壤农药残留。2)实行隔年轮作,推行“烤烟—蚕豆—水稻”“玉米—蚕豆—烤烟”轮作方式,有利于耕地基础力提升和恢复,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3)实行品种轮作,在同一个区域种植同一个主栽品种,一年一轮作,促进养分供给调节,使烟田土壤休养生息,达到土壤生态平衡。近年的烟田轮作率均在95%以上,有利于烟田有效轮歇和养息。

1.1.3 深耕深松晒垡

加深耕作层厚度,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和烟株生长环境,使土壤结构更疏松、环境更适宜、营养更充分、水肥气热更协调,有效保护了土壤,提高耕地质量,为烟株根系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环境。2018年机械深耕深松达91.3%。

1.2 改进栽培技术

保护好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资源的承载能力,改善土壤质量,防止有效营养成分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污染和病虫为害,有利于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

1.2.1 推广减肥节水增效移栽技术

从源头精准调控水肥,有效控制盲目、粗放、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营养过剩等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水肥互动可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等,促进烟叶生产低碳循环发展,实现水肥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耕地质量和烟叶品质提升,烟农收益增加。

1)推广小苗膜下移栽技术。小苗膜下移栽将花叶病发病率降低了43.75%,减少5%~10%的肥料施用量,节水30%~50%,降低肥、水、药施用量,防止土壤污染、土壤板结,抗病增效,促进资源节约,保障烟叶的优质安全。2018年,全州小苗膜下移栽技术推广面积达3.05万公顷,占移栽面积的76.1%。

2)推广滴灌移栽技术。综合协调,管理水分、养分,防止大水大肥漫灌对土壤的负面影响,让长期负重的烟田土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负,与常规管理相比,可减少肥料用量29.41%,每公顷减少纯氮用量15~20 kg,节水50%以上。 2018年,全州滴灌移栽技术推广面积1.17万公顷,占移栽面积的28.3%。

3)推广营养土移栽技术。栽前60 d左右,将农家肥(不含烟株残体)7 500~15 000 kg/hm2+未种过烟的干净土壤12 000~15 000 kg/hm2+油菜饼450 kg/hm2等混合,用稀泥密封堆捂腐熟成营养土,确保每株烟的营养土不少于1.5 kg,烟苗移栽时与塘土充分拌匀或作环状施在烟苗根系四周。2018年,烟叶营养土施用面积4.01万公顷,100%覆盖。

1.2.2 推广精细化施肥移栽技术

从生产过程科学调控,综合施策。1)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保障烟株精准吸收利用和土壤及时补充,精准施用肥料,不浪费、不污染,降低肥料用量。2018年全州检测土样3 010个,平均13.32 hm2取1个土样,达到植烟土壤全覆盖。2)实行精准施肥,改变施肥方式,降低基肥比例,提高追肥比例,基肥由原来占施肥总量的60%~70%降为30%~40%作环施,追肥占比由30%~40%提高为60%~70%,兑水分次追施,以水调肥,降低污染,减少固化和积累,提高化肥利用率。3)发挥水溶性肥的特点,减少对土壤的影响和农业污染,2018年推广示范面积达0.07 hm2。

1.3 實行绿色生产

围绕“绿色+烟叶”, 集成绿色生产技术,推广绿色生产方式,确保植烟土壤“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实现烟叶生产绿色发展。

1.3.1 扎实推进清洁生产

推进清洁生产,层层把关,有效控制。1)开展烟田生产环境监管和治理,及时清理烟株残体和非烟杂物等废弃物并集中处理,减少病原菌,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维护烟田环境,减少烟田污染。2)开展残膜回收和农药包装废弃物清除回收,杜绝使用超薄地膜,控制外源和面源污染,2018年实施面积达1.4万公顷,实现清洁、环保、增效。3)开展GAP规范管理,严格落实清洁生产技术措施,有效降低污染,实现绿色清洁生产。

1.3.2 大力推行烤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构建“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物理防治为辅助、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绿色防控体系,有效提高了防控效果,大幅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烟叶农药残留,确保土壤生态环境和烟叶质量安全。

1)推广应用农业防控技术。围绕绿色生产,规范农事操作和田间管理,培育健壮烟株,增强烟株抗逆性,提高烟株自身免疫力,减少病虫害发生机率,把药、肥对土壤和烟叶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保护烟田生态环境。

2)推广应用生物防控技术。实施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以虫治虫,2018年推广应用面积5.61万公顷,其中烤烟4.01万公顷,非烟作物1.6万公顷,烤烟覆盖率达100%,有效减少了蚜虫的虫口基数和杀虫农药使用量,农药减量30.33%~51.77%,既实现了减工降本增效,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烟叶的质量安全。示范推广利用性诱剂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技术,在保证防效的同时,可减少用药2~3次,2018年推广应用面积0.68万公顷。

3)推广应用物理防控技术。烤烟移栽后,悬挂黄色诱虫板来防治蚜虫,有效控制蚜虫为害,减少防控用药3~4次。利用蓝板防治蓟马,减少蓟马对烟株的危害,累计推广面积2.0万多公顷。利用太阳能灯诱杀金龟子、地老虎等,使用少量农药就可以达到防治目标,较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2018年推广应用面积0.34万公顷。

1.4 培肥地力

以“有机+烟叶”为抓手,积极采用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有效手段,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改良土壤环境,维护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实现生物养分资源的循环利用,恢复地力,减少施肥量,满足优质烟叶生产需要。

1.4.1 增施有机肥

栽烟前或栽烟时施用有机肥,可改善土壤肥力水平,提高土壤养分和供肥能力,平衡烟田土壤养分,为烤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烟叶品质提升。2018年,生产有机肥4.32万吨,推广面积2.88万公顷,占移栽面积的71.8%。

1.4.2 秸秆还田

作物秸秆通过收割机粉碎后直接还田,可为烟田提供大量的矿物质营养和有机质来源等,提高耕地质量,培肥土壤,进而促进烟株生长,改善烟叶质量。近年累计推广面积达2.7万公顷。

1.4.3 种植绿肥

发展绿肥生产,改善土壤条件,培肥土壤,减少化肥用量等,如在7月下旬至8月底播种光叶紫花苕,现蕾时翻压,翻压量15 000~30 000 kg·hm-2。2018推广绿肥种植面积0.19万公顷。

2 取得成效

楚雄烟区长期致力于土壤保育工作,土壤保育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使得土壤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土壤质量进一步改善,促进了烟叶提质增效,有力助推了烟叶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效果显著。

2.1 经济效益显著

2018年,全州在烟叶收购总量同比减少3.35%的情况下,实现上等烟比例71.76%,同比增加4.82个百分点;收购均价29.4元/kg,同比增加0.17元/kg;烟农户均售烟收入3.17万元,同比增加0.40万元;实现烟叶税5.256亿元,收购总值23.89亿元。

2.2 生态效益显著

实现农药化肥用量负增长,每公顷化肥施用量由2012年的1 050 kg减少到现在的750 kg,下降28.6%左右;示范区化学农药用量较过去减少了36.6%,病虫害发生总体较轻,花叶病、黑胫病、炭疽病、赤星病、野火病等5种主要病害平均病株率在0.13%~0.88%,蚜株率平均为0.45%,均控制在1.0%以下。

2.3 社会效益显著

社会各界的土壤保育意识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绿色生产的观念和习惯逐步养成,土壤保育措施的贯彻落实,有力支撑了烟叶的绿色发展;同时综合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广辟肥源,科学施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施用单一化肥的局面,推进烟叶生产绿色、安全。

3 意见和建议

3.1 构建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土壤保育工作

构建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稳步推进土壤保育工作。1)建立组织机构,强化工作持续性,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保障各项工作持久、稳定、有序、有力地开展;2)完善保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协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3)建立监管制度,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考核,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统筹,出实招、见实效,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3.2 完善配套政策,确保土壤保育工作取得实效

完善配套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和执行力度,确保土壤保育工作取得实效。1)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上下联动,及时研究制订、出台相应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土壤保育技术推广激励政策,与之无缝对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助推协调发展;2)精准施策,优化完善政策措施,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确保执行不走样,助力土壤质量保护与提升;3)用好政策,突出标准和保障,充分调动积极性,认真落实各项扶持、补贴政策,共同推进土壤保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3.3 强化技术支撑,保障土壤保育工作

深化研发创新和推广,引领土壤保育创新发展。1)推进技术创新,结合植烟土壤保育综合技术研发等重大专项,着力在绿色生产、土壤保育技术等方面集成创新一批先进实用的绿色生产技术,补齐土壤保育短板,重点在减肥、减药、减害、减排、土壤污染防控、土壤生态保护、土壤质量提升、土壤养分平衡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助推土壤保育工作开展;2)推进技术进步,加大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力度,让新成果、新技术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增强发展后劲,提升竞争力;3)推进技术服务,深入生产一线,围绕土壤保育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加速生产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提升服务能力,增強动力,支撑土壤保育创新发展。

3.4 加快推广应用步伐,促进土壤保育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广应用步伐,促进土壤保育高质量发展。1)制订土壤保育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推进土壤保育技术推广规模化、标准化,提高效率;2)建立健全技术体系,充分发挥优势,尽快集成一批适宜楚雄发展的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烟农乐于接受的先进生产技术,发挥技术综合效益,惠及千家万户,共享红利;3)持续优化生产技术和具体实施方案,使复杂技术简单化、实用化,实现植烟土壤永续利用和提质增效。

3.5 加强宣传培训,进一步打牢土壤保育发展根基

坚持正确导向,加强宣传培训,从根本上消除误区。1)注重宣传引导,转变观念,让大家切实认识到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土壤问题的严重性和土壤保育的紧迫性,形成人人主动参与到土壤保育工作中来的良好氛围,持续维护和改良植烟土壤,实现土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长期发展目标;2)开展各种技术技能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等,着力提升科学施肥、精准施药和耕地保育水平,提高土壤培育和合理利用的能力,发挥其中坚作用;3)注重开展土壤保育知识的宣传普及,通过现场会等将土壤保育技术体系集中示范展示,形成良好的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土壤保育工作巩固提升,实现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俊,王跃金,郭海鹏,等.楚雄州绿色优质烟叶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调控[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1):41-47.

[2] 段玉琪,胡小东,晏飞,等.不同前作对紫色植烟土壤微生物数量、养分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7(10):54-59.

[3] 夏玉珍,张晓海,吴伯志.我国植烟土壤改良技术的研究进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5(12):115-117,124.

[4] 黄维,胡小东,李焱,等.不同有机肥对楚雄烟区紫色植烟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13):78-81.

[5] 张东,扈强,杜咏梅,等.植烟土壤酸化及改良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13(5):113-118.

[6] 曹海莲,田峰,蔡云帆,等.不同植烟土壤改良模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5(6):613-616.

[7] 杨双剑.有机施肥模式对植烟土壤微生态的调控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8] 晋艳,杨宇虹,段玉琪,等.烤烟轮作、连作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4(S1):267-271.

[9] 胡健康,王豹祥,胡功军,等.绿肥改良土壤技术在保康县烤烟生产上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223,232.

[10] 胡小东,陈岗,邹阳,等.楚雄植烟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及空间分布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5):53-59.

(责任编辑:易  婧)

推荐访问:楚雄 保育 土壤 集成 推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