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辅导答案附后

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辅导答案附后

时间:2022-06-23 13:55:10 浏览次数:

  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辅导答案附后

  编制

 精选 管理 制度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本章历年考题分值分布 题 型 ?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合计 2011 7 6 0 13 2012 7 6 0 13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工商企业的优势和弱势。

  2.工商企业的主要类型;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3.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

  4.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5.工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规章制度、职业培训等。

  难点:

  工商企业不同类型的划分与比较。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第二节 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 工商企业的职能、目标与责任

  第四节 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

  第五节 工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一节

 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一、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

 企业是人类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现实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最具活力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组织,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

  (一)企业的概念

  1.概念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这一概念包括几个方面的含义:

  (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

  早期的企业拥有的资源主要是资本、土地和劳动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和信息也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是企业能够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

  【历年真题】2012 年单项选择题

  1.企业能够独立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是( )。

  A.合法拥有必须的资源

  B.依法完成注册登记

  C.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

  D.享有正当的民事权益 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考试辅导答案附后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正确答案】A

 【历年真题】2010 年单项选择题

  1.企业能够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是( )。

  A.成为独立经济实体

 B.实现自负盈亏

  C.具备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

  D.拥有一定的资源

  【正确答案】D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企业不同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也不是政府的分支机构和附属物,它是以追求经济效益、获取利润为目的,能够独立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实体。

  (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

  企业是具有独立且完整经济利益的资金运动实体,基于自身的利益并根据市场信号变化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独立的经营决策和市场选择,以自己的经营收入补偿自己的成本支出,并取得赢利,自负盈亏。

  (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企业所要满足的“社会需要”,不仅仅指满足顾客和用户的需要,还应包括出资者、债权人、职工、供货者、政府及一切与之相关的社会团体的合理需要。同时,企业还应承担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节约资源等相应的责任。

  (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民事义务,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历年真题】2011 年单项选择题

  1.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实体,企业存在的直接目的是( )。

  A.参与市场竞争

 B.扩大市场范围

  C.满足社会需要

 D.合法获得盈利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企业是以追求经济效益、获取利润为目的。

 【历年真题】2012 年单项选择题

 2.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 )。

  A.配置社会资源

 B.生产合格商品

  C.实现自身盈利

 D.增加社会福利

 【正确答案】C

 2.企业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正式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

  (2)有专门的名称、固定的场所和组织章程;

  (3)具有独立的资产,实行独立核算;

  (4)能独立对外开展经营活动。

  (二)企业的形成

 关于企业的形成,普遍认同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和新制度学派的交易费用理论。这两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企业形成的主要原因。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企业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社会分工还没有出现,简单协作是基本的劳动方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使用,劳动分工和私有制得到了发展,个人劳动能力不断增强,独立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成了主要的劳动方式。

  那时的生产单位主要是家庭和手工业作坊,并不存在企业这种生产组织形式。

  15 世纪至 l8 世纪的西欧,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得以急剧扩大,手工制品尤其是毛织品大量销往东方,使工商业的发展空前高涨,资本积累急剧膨胀,个体劳动和行会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急剧膨胀的世界市场对工业品的需要,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劳动方式迅速发展起来,这就是工场手工业。

  工场手工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工场手工业中,劳动者与行会制度下的小作坊一样,使用手工工具进行劳动,但由于工场手工业对劳动过程进行了细分,实行了劳动的分工和协作,因而其劳动方式同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和封建社会时期的小作坊有着本质的不同。

  18 世纪中叶发生的工业革命,需要成百上千人进行协作的工场代替了小作坊。与手工劳动不同,在机器体系中,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地生产出商品来,他们结合的劳动才能形成商品。

  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或团队性质,要求各个局部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保持统一性和整齐性,才能使在制品按计划准时顺利地通过各道生产工序;任何一个工序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破坏整个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从而造成效率的损失。而且,生产的规模越大,这种连续性的中断所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这种要求对劳动过程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以分工协作为基础并实行严格的集中化管理的组织就是企业。

  企业作为协作劳动的一种组织方式,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

  企业是对劳动过程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以分工协作为基础并实行严格的集中化管理的组织。

  【历年真题】2011 年单项选择题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企业的出现是( )的必然结果。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私有化

  C.生产资料公有化 D.社会分工发展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

  它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形成的原因的。该学派认为,企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代市场的一种较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是经济学家科斯 1937 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分析企业的起源和规模时首次提出的。

 (1)科斯认为,交易费用也称交易成本,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获得精确的市场信息的成本;二是在市场交易中,交易人之间在谈判、讨价还价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无论是原始物物交换还是后来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由于市场规模较小,利用市场价格机制的费用小到可以使人们几乎忽略不计,这时的商品生产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费用在日渐增大,有的生产者采用把一些生产要素集合在一个经济单位内部进行调配的生产方式,实现外部交易内部化,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这些经济单位逐渐演变成现代企业。

  企业能够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是因为用企业内部管理的方式来使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可以减去许多与外部单位不必要的往来和手续,从而节省人力和物力。

  (2)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考察,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

  市场是通过协议买卖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企业是通过内部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

  上述两种方式都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市场发生的是交易费用,企业发生的是组织管理费用。

  企业之所以出现,正是因为企业在某种状态下可将外部的市场交易行为变成企业内部有组织、有计划、有监督、有奖惩的合作和交换行为,使组织管理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

  【历年真题】2012 年单项选择题

  3.按照新制度学派的观点,企业是通过( )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

 A.政府干预

  B.内部管理

  C.协议买卖

  D.行业规范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按照新制度学派的观点,企业是通过内部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

 (三)企业的发展

  企业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经济单位。企业的发展包括“量”的扩张和“质”的改善,是“量变”和“质变”的动态过程。重点阐述企业发展的阶段及规律。

  1.企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1)手工生产时期

  ①含义:主要是指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家庭手工业不是典型的企业;工场手工业此时已具有企业的雏形。

  ②工场手工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区别:生产经营的目的不同;经营者的身份不同;经营者的性质、素质不同;生产的形式、规模不同。

  ③工场手工业虽然创造了比家庭手工业要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工场手工业的技术基础仍然是手工业劳动和手工工具。

  ④为了适应市场对商品日益扩大的需要和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工场企业过渡到了大机器工厂企业。

  (2)工厂生产时期

  ①机器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起点,工业革命又推动了机器的运用。

  19 世纪 30 年代至 40 年代,西方各国相继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实现了大机器生产,工场手工业逐步发展到建立工厂制度。

  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飞跃,它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历年真题】2011 年单项选择题

  3.纵观企业发展历史,企业真正形成的标志是( )。

  A.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

 B.工厂制度的建立

  C.商品经济的产生

 D.国家的产生

  【正确答案】B

 ②工厂企业较工场企业的重大区别主要有:

  > 工厂以蒸汽、电能等为动力,采用机器进行生产;

  > 随着科技广泛运用于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发生了变革;

  > 工人的分工和协作受机器的制约;

  > 管理更加复杂,更加发展。

  (3)企业生产时期

  (特别是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期)

 ①从工厂生产时期过渡到企业生产时期,乃是企业作为一个基本经济单位的最后确立和形成时期,也是企业成熟化的重要时期。

  ②企业生产时期的主要特征:

  a 生产规模空前扩大,产生了垄断企业组织;

  b 建立了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并产生了一系列科学管理理论;

  c 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使生产技术有了迅速发展;

  d 企业的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

  e 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加速了企业间的兼并;

  f 企业的社会责任改变。

  2.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

 (1)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历年真题】2011 年多项选择题

  61.企业发展和成长必备的基本要求有( )。

  A.自由地获得各种资源

 B.完善而灵活的经营机制

  C.具有垄断的市场地位

 D.政府的优惠政策

 E.良好的企业素质

  【正确答案】BE

 ①完善而灵活的经营机制

  A.定义:是指能够有效地协调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体系。

  B.包括内容:动力机制;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a.动力机制

  > 强大的经济动力是形成经营机制的决定因素;

  > 资产和利益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动力源泉;

  > 包括所有者权益、经营者权利和劳动者积极性。

  【历年真题】2011 年多项选择题

  61.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 )。

  A.内部机构设置

 B.政府直接扶植

  C.所有者权益

  D.经营者权利

  E.劳动者积极性

  【正确答案】CDE

 b.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

  供应、生产、销售是企业日常生产的三个基本环节。

  内容:原材料商品自主选购、生产计划自主制定、产品或商品自主销售,以及调节投资主体、领导体制、内部组织结构、经济利益关系、内外部关系等。

  c.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

  遵守政府的政策、法规和社会公德,使投资、消费等方面符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包括:多重利益约束机制;

  财务平衡约束机制;

  权力平衡约束机制。

  d.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包括:发展基金自我积累;

  筹资渠道自主选择;

  投资项目自主决定;

  法人财产依法所有。

  【历年真题】2011 年多项选择题

  62.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发展机制包括的内容有( )。

  A.发展资金自我积累

 B.组织结构垂直管理

  C.筹资渠道自主选择

 D.投资项目任意获得

 E.法人财产依法所有

  【正确答案】ACE

 C.企业经营机制特征

  先天性:有什么样类型的经济形体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营机制。

  本质性:它是企业内部各种经济关系的产物,它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并发挥作用。

  系统性:企业既有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机制,又有一些反映各子系统结构和运行原理,以及各种制约关系的具体机制。

  功能性:企业机制必然产生自己特有的功能或机能,功能的大小、强弱是通过功能性来反映的,其中动力功能和约束功能是最主要的功能。

  D.经营机制的影响制约因素

  > 企业的经济地位

  > 企业所有制形式

  > 企业经营责任制

  > 企业人员素质

  > 企业财力、物质资源等②良好的企业素质

  A.概念

  定义:企业素质是指企业内在的本质,即构成企业活动能量大小的各种要素及其有机结合所产生的能力。

  要素:人员、物质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

  各种要素有机结合综合表现的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能力、生产经营能力、物质技术设备能力和由此而形成的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这些要素及其能力可以归纳分解为企业的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素质、管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它们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B.企业素质类别

  a.人员素质:世界上一些知名的企业家把人才看成是企业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

  b.技术装备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但是,人不仅仅凭自己的双手进行劳动,还要通过使用劳动工具进行劳动。这样,劳动工具就构成了生产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c.管理素质:管理素质对企业的成长有重大影响。管理和科技一样,也是一种非物质要素的生产力,故要把管理水平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

  d.文化素质: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由于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经营哲学、伦理道德、精神风范、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总合。它是企业物质、经济活动的反映,是企业的灵魂和精华。

  企业文化建设作用:能对企业职工的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凝聚的作用、激励的作用、强化的作用和榜样的作用。

  【历年真题】2010 年单项选择题

  3.下列企业素质类型中,能成为企业灵魂和精华的是( )。

  A.人员素质 B.技术素质

  C.管理素质 D.文化素质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文化素质是企业物质、经济活动的反映,是企业的灵魂和精华。

 C.企业素质与企业成长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企业的健康成长有赖于企业良好的素质;

  另一方面,企业的成长又会反过来促进企业素质的提高。

  (2)企业发展的两条主要途径

  企业发展或成长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多样化经营两条途径。

  第一,技术进步。

 它是技术知识及其在生产经营中应用的进展。企业的总产出和总需求水平之间的关系依赖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技术。企业生产是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其中最常见的生产要素是资本和劳动。

  技术可以说是生产要素的特定组合,在一定时期上技术所处的水平,决定着一定量的投入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多少产出。或者说,一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从一定量的资源中能得到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极限。

  第二,多样化经营。

 ①定义:又称多角经营、多元化经营、多边经营。它是指企业不只生产某一种类的产品或不只提供某一种类的服务,而是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服务。

 ②适合企业:现代企业特别是现代大中型企业

 ③原因:既有内部因素的促进,又有外部因素的促成,从根本上来看还是企业成长的要求。

  ④具体原因:

 > 企业规模扩展的要求

 > 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要求

 > 利用内部资源、减少经营风险的要求

 > 科技进步的影响

  ⑤途径:企业兼并、合并;投资建立新厂;研究开发新产品等。

  3.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关系

 (1)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联系:

 ①传统企业是现代企业的基础。

 ②现代企业是传统企业的继承和发展。

 ③现代企业和传统企业都是经济组织,是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2)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①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

 传统企业的外部环境偏紧,企业要看政府脸色行事;

 现代企业外部环境较松,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行事。

 ②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不同

 传统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

 现代企业所有者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③企业管理方式不同

 传统企业实行垂直式直接管理;

 现代企业实行扁平式间接管理,企业具有独立性。

 二、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企业要素的概念

 企业要素是指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所需要并能构成生产经营资源的,具有一定开发性、利用性、选择性的天然或人造资源。

  【历年真题】2012 年单项选择题

  4.一切直接或间接为企业经济活动所需要并能构成生产经营资源的天然或人造资源称为( )。

  A. 生产资料 B. 劳动对象

  C. 企业要素 D. 劳动手段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企业要素的概念。

 (二)企业要素的构成

  1.企业系统流程

 包括:产品流程、价值流程、人事流程和信息流程 4 个部分。

 2.企业构成要素(12 项)

 企业构成要素就是一个由各种资源所构成的“集合”。

 (1)人力:生产力的推动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2)物力:企业活动的物资设备、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3)财力:企业资产的货币表现。

 (4)信息:企业经营管理的耳目,生存之本,发展之源。

  (5)技术:人类积累并体现出来的经验、知识、技巧。

 (6)知识:人们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

 (7)时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

 (8)空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存在的广延性、伸张性的表现。

 (9)市场:实现价值的场所,获取资源的媒介。

 (10)客户: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商品或利润的提供者。

  (11)环境:对人或事物生存发展的影响因素。

 (12)管理:照管并约束人或事物的要素及质量与能量。

 三、工商企业的优势与弱势

  在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过程中,企业和市场相比较,既具有优势,也存在弱势。

 (一)企业的优势

  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在生产和技术方面能够进行有效分工和协作,创造新的生产力。

  (2)节约费用。

  一是节约谈判费用,许多产品是由多个零部件组成,和一个提供完整产品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成本显然小于与多个零部件供应商谈判的成本;

  二是降低信息获取费用,企业内部传递信息更具优势,企业内部各协作单位可以以比市场更低的费用获取必不可少的信息。

  (3)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企业内部各协作单位也会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在长期且相对固定的分工协作过程中,经过不断磨合,可以减少狭隘的机会主义行为。

  (4)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更多。企业和市场相比,不仅有行政上的权威来控制合作和交易,而且可以运用评价、奖励和惩罚(包括收益、晋升、报酬、内部资源分配等)等多种手段。

  (5)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企业内部行政系统的命令和权威常常比市场讨价还价或诉讼更能有效地解决冲突。

  (6)能实现良好的沟通。企业内部人际间不断的相互交往可以在人们心里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感觉。

  (二)企业的弱势

  企业的弱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信息传递易缺失。企业内部信息传递的环节较多,传递者各自利益和动机的不同,以及信息接收者和处理者处理信息能力的有限性等,都会导致传递的信息损失、失真或扭曲,致使企业遭受损失。

  (2)监督成本增加。企业内部下级员工通常是按照企业领导规定的奖惩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将企业整体利益和效率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企业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产生监督成本。

  (3)激励机制效力减弱。在企业内部,很难设计出一种机制或制度,像市场机制一样对下级的工作效率作出富有激励作用的衡量和评价。

  (4)官僚内耗现象产生。

  首先,企业内部交易的非一次性和稳定性,容易产生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原谅失误、相互包庇吹捧等行为,使企业的各项约束和激励失去效率;其次,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之间为了自身利益而争夺预算或投资,片面追求局部效益而不断地讨价还价,必然会引起种种官僚内耗现象的产生。

  【历年真题】

 2012 年多项选择题

  62.在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过程中,与市场相比,企业的弱势表现为( )。

  A.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少

  B.信息传递易缺失

 C.交易成本高

  D.激励机制效力弱

  E.易产生官僚内耗现象

  【正确答案】BDE

  第二节

 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一、工商企业的主要类型

  (一)按投资主体划分:4 个

 1.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是指企业经营管理的资产归国家或代表国家行使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或机构所有的企业,以前称“全民所有制企业”,即企业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劳动人民所占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国民经济起着决定性作用。

  主要特点:

 ①国家拥有企业资产所有权,企业具有法人财产权,并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②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商品生产与经营,创造财富,增加积累,并有效利用国家投入的资产改善经营管理,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依法缴纳税金、费用和利润;

  ③行政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企业主要领导人由上级任免或招聘;

 ④企业领导体制或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时,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不仅可以采取国有独资的所有制形式,也可以通过资本经营和资产重组、发展股份制或联营、合资等形式,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方向发展。

  小型国有企业可实行集体经营或租赁、承包、股份制等多种形式。

  2.集体所有制企业

 定义:集体所有制企业是指有组织的劳动群众集体投资兴办的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公有制企业。

 国家对集体企业采取“积极扶持、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依法管理”的基本方针,集体企业仍具有国有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要特点:

 ①生产资料归企业从属单位的集体所有,经营者的产生有任命、招聘和职工民主选举等形式;

 ②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涉及行业较多,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较强;

 ③企业一般实行劳动合同制,职工劳动报酬与经营效益挂钩,能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④能较好地适应地方需要,有利于利用资源、扩大劳动就业和增加国家财政及个人收入。

  3.股份制企业

  它是通过股东投资对生产经营要素实行社会占有与联合使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按投资人股份额参与企业管理和分配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股东:可以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企业法人、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也可以是自然人。

 性质:它是混合所有制的组织形式

 评价:它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也是我国企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大力推广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主要特点:

 ①企业资产所有权归出资者所有,股东按其持有股份的类别和份额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

 ②企业具有法人资格,依法享有完全独立的经营权,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③股东以其股份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法人按照其法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④股份制企业可以广泛地从社会上筹集资金,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收益和降低出资者的投资风险。

  4.民营企业

  它是由公民个人投资兴办、雇工 8 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经济性质:私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

 组织形式(灵活):单个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特点:

 ①资产属私人所有;

 ②企业领导人多数由投资者个人承担并从事经营管理工作;

 ③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企业组织机构简单,经营范围广泛。

 (二)按企业产权的组织形式划分

 产权:指财产(所有权)在市场交易中所体现的支配权。

 分类标准:该角度实际上是按资产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予以分类。

  类别:1.单个业主制企业 2.合伙制企业 3.公司制企业

 1.单个业主制企业

  (1)概念:简称“业主制企业”,是由一个产权所有者(业主)自己出资、经营,收入归己,风险由自己承担的企业。

 (2)主要特点:

 业主属于自然人,集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

 产权可自由转让,企业承担无限责任;

 企业规模小,管理层次少,决策迅速,经营灵活,管理费用低;

 企业雇员及债权人要承担较大风险。

  2.合伙制企业

  (1)概念: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业主订立契约,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同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连带清偿责任的经济组织。

 (2)主要特点:

 企业资产属于几个合伙投资者所有,合伙经营者属于自然人;

 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由全体合伙人协商共同作出决定;

 合伙人对企业经营成果共享,对债务共负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

 合伙制企业稳定性较差。

  3.公司制企业

 (1)概念:

 公司制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能独立对自己经营的财产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2)主要特点:

 公司须有两个以上的股东共同出资,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需由 2~50 人共同出资,股份有限公司需由 5 人以上共同出资,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属于一种特例;

 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公司的种类多种多样,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在我国设立的公司。

  (三)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

  (即按构成最终实体数量的多少和形式)

  1.单一企业

 (1)概念:指由一个工厂或一个商店构成的企业。

 (2)特征:经营范围和产品线往往比较狭窄,规模小,专业化程度高。

  (3)优点:可以组织大批量生产;劳动生产率高,有利于降低成本。

 (4)缺点:品种单一,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差。

 (5)性质:具有法人地位,独立承担财产和经营责任。

  2.多元企业

 (1)概念:指由两个以上的工厂和商店组成的企业。它是按照专业化、联合化及合理性原则,由若干个分散的经济实体所形成的法人组织。

 (2)形式与特点:纵向联合,横向联合,一般比单一企业规模大些。

 (3)优点:能扩大经营范围或增宽产品线,使企业资源的利用度提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降低经营风险。

 (4)缺点:增加了管理难度,提高产品质量任务艰巨。

  3.经济联合体

 (1)概念:它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经济联合组织。联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生产要素的联合、工艺手段的联合、不同行业的联合和不同产业的联合等。

 (2)特点:

 ①原则:本着自愿、互利、效益共享原则,在生产、科研、技术、设备、劳动力、物资及销售等方面彼此联合;

 ②方式:契约;

 ③各成员之间按等价有偿原则进行产品配套、物资协作以及技术转让等生产经营活动。

 4.企业集团

 (1)概念:

 企业集团是在经济联合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具有较紧密联系的企业群体组织,其核心是技术、经济和资金实力较雄厚的集团公司。

 集团公司本身是企业法人,且通过控股、参股来影响一批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活动。

 (2)主要特点:

 企业集团是以资产为纽带联结起来的若干独立企业法人所组成的集合体,是独立核算企业的复合型组织;

 集团成员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的多层次结构,在经营上共担风险,在利益上共负盈亏;

 集团核心一般为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且成员众多,优势互补,因而经营范围广泛,产品线较宽并向多样化发展,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较强;

 投资多且分散,管理工作复杂。

  【练习题】工商企业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的主要类型有( )。

 A.单一企业

 B.多元企业

 C.经济联合体

 D.企业集团

 E.股份有限公司

 【正确答案】ABCD

 (四)按企业从属的行业划分

  (即按生产经营的主导产品隶属何种行业分类)

  1.工业企业:是从事工业性产品(劳务)生产经营活动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工业企业是我国企业组织的主导力量,其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商业企业:是通过批发、零售等方式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企业。商业企业的发展对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金融企业:它是向社会提供货币流通、资金周转、信托投资和信用担保以及提供股票、有价证券交易等服务的企业。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其他类型企业:包括运输企业、建筑安装企业、物资企业、邮电企业、旅游企业和农业企业等。

 (五)按企业规模划分

 1.概念:企业规模是指在同一企业内生产要素及生产产品的集中程度。

 2.类型:依我国现行《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规定

  (1)特大型企业 (2)大型企业:分为大一和大二型两档;(3)中型企业:分为中一和中二型两档;(4)小型企业。

  3.说明:

  (1)大中型企业:是指中一型及以上规模的企业;

 (2)中小型企业:是指中二型及以下规模的企业。

  【历年真题】2012 年单项选择题

  5.根据我国工业企业划分标准,大中型企业是指( )。

  A. 中一型及以上规模的企业

  B. 大型企业和中一型企业

 C. 全部大型和中型企业

  D. 中二型以上规摸的企业

  【正确答案】A

 (六)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

 (即根据企业拥有资源的性质和所占比重予以分类)

  1.劳动密集型企业

 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指活劳动所占比重较大、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企业,如一些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中小型企业和农业企业。

 2.资金密集型企业

 资金密集型企业(或技术密集型企业)是指投资大、技术装备程度较高、劳动力比重小的企业,如机械工业企业、化工企业等。

  3.知识密集型企业

 知识密集型企业是指综合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成就,所用人员中中、高级技术和科研人员比重较大,所投入的科研时间和产品开发费用较高,能生产高、精、尖产品的企业,如航空工业企业、软件开发生产企业等。

  (七)按企业同外国资本联合方式划分

 1.基本形式: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

 2.归类:属外向型企业

 二、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一)企业制度的概念

  1.定义: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

  2.主要内容:企业的产权制度、企业的组织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

  3.含义:

  (1)从企业产生看:是基本经济组织形式,从产生开始就作为一种基本制度即企业制度被确立下来。

  (2)从法律角度看:企业制度是企业经济形态的法律范畴;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通常是指单个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三种基本法律形式。

  (3)从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看:企业制度是相对于市场制度和政府直接管理制度而言的。

  (二)企业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

  1.单个业主制企业:又称“个体企业”,由业主自己出资,自己经营,收益归自己所有,风险由自己承担。

 (1)优点:

  ①所有权与经营权归于一体,企业经营灵活,便于灵活决策和精打细算。

  ②注册资本要求不是很高,企业开业和关闭的手续都比较简单。

  ③企业产权属于个人,可以自由转让。

  (2)缺点:

  ①业主死亡或在产权未转让的情况下放弃经营,企业就会中断,因而企业存续时间短,企业信誉程度有限。

  ②企业规模小,财力不大,获得贷款的能力有限,难于从事投资规模较大的产业。

  ③当企业经营失败、资不抵债时,一旦企业倒闭,业主就有倾家荡产的可能。

  ④企业完全依赖于业主个人的素质,素质低的业主也难以被外部人员所替换。

  (3)适用:零售商业、服务业、手工业、家庭农场等。

  (4)特征:诞生于市场经济早期,是最早的企业形式;数量庞大,占企业总数的比重较大,其规模较小。

  (5)作用:不可缺少,起补充作用。

  2.合伙制企业

  (1)定义

  合伙制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单个业主制企业通过签订合伙协议联合经营,收益由合伙人共享,风险由合伙人共同承担的组织。

 (2)优点

  ①资金来源和信用能力较大。

  ②集合了合伙人的才智和经验,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

  ③由于资金筹措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企业规模扩大和发展的可能性增大。

 (3)缺点

  ①产权转让困难。必须经所有合伙人同意后,企业产权才能进行转让。

  ②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即有清偿债务能力的合伙人对没有清偿债务能力的合伙人也要负债务的连带责任。

  ③企业寿命不易延续很久。

  ④合伙人都能代表企业,因而对内对外都容易产生意见分歧,从而影响企业决策。

  ⑤企业规模仍受局限。

  (4)适用:

  资产规模较小、管理不复杂、不需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的生产和经营企业。

  3.公司制企业

 (1)概念

  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股东出资组成的、能够独立对自己经营的财产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公司组织的原始形态最早萌芽于 15 世纪的欧洲。公司制的出现,是企业制度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公司制企业的特征

  ①公司是企业,这是公司最基本的性质。公司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企业的独立性、盈利性和商品性等经济特征。公司是企业制度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一种先进的、最典型和最有效的形式。

 ②公司是法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它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公司的成立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程序办理,并经审批部门审批依法成立;

  二是公司必须拥有一定的自己能够独立支配和管理的财产;

  三是公司是“人格化”了的经济组织,必须拥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活动场所。

 ③公司具有联合性,这是所有公司制企业都具备的一个共同特征。表现在:

  一是人的联合,各国对各类公司股东人数都有最低限度的规定;二是资本的联合,即每个股东都必须出资。

 ④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是由公司的联合性决定的。

  ⑤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分离。

 ⑥公司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⑦公司企业实行有限责任制度。

  有限责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股东而言,是以股东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二是对公司法人而言,是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公司制企业的种类

 按照大陆法系,公司企业有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按英美法系,公司企业只有有限公司。

  ①无限公司

  无限公司也称“无限责任公司”,是由两个以上负无限责任的股东出资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最早出现的一种公司形式,是由合伙制企业发展演变而来。

  ②有限公司

  它的出现是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的一个重大进步,是企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即使公司破产,股东损失也仅限投资额部分。

  地位:它是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制企业。

  组织形式:一种是有限责任公司,一种是股份有限公司。这两种组织形式的共同特点是都承担有限责任,但又各具特点。

  【历年真题】2011 年单项选择题

  4.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 )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A.全部资产数额

 B.全部流动资产数额

 C.对公司的出资额

 D.持有公司股票的市值

  【正确答案】C

 ③两合公司:两合公司是由一个以上负无限责任的股东和一个以上负有限责任的股东所组成的公司,是介于无限责任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的一种公司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只就出资额负责,且其股份无需全体股东同意就可以转让。

  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其承担的风险较大,因此在公司中占主导地位,享有管理公司业务的权力,但其股份必须征得其他所有股东同意后才能转让。

  (三)现代企业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现代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式的,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

  认识和理解:

  (1)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企业体制。它明确了企业的性质、地位、作用和行为方式,规范了企业与出资者、企业与债权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员工等方面的基本关系。在这些基本关系中,最主要的是确立企业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和市场中的竞争主体地位。

  (2)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现代企业制度是局部的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整体的改革目标,现代企业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互衔接,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现代企业制度是经济体制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不能脱离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3)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有生有死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并不等于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就可以使每一个企业不被市场淘汰,而恰恰是该淘汰的一定要淘汰。

  (4)现代企业制度是各类企业改革的共同方向。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所有企业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增强活力和深化改革的方向。

  (5)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

  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最典型、最有效的组织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但这并不能把现代企业制度简单地理解为公司制,更不能简单地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建立公司制,公司制就是股份公司。因此,看一个企业是否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不是看它是不是公司制,而是看它是否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2.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1)产权清晰

  ①概念:它是指所有者产权和法人财产权要清晰,出资者拥有出资所有权,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是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②三层次内容:

  一是通过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界定资产的归属,即明确出资者和出资者的所有权;

  二是明确企业法人财产的范围和享有的法人财产权,即资产的管理和经营;

  三是产权的出让、出售和流动。这一特征就是用法律的形式界定了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关系,即产权关系。

  (2)权责明确

  ①企业法人的责任和权利。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承担对出资者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

 ②出资者的有限权利和有限责任。

  有限权利:是按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有限责任:是在企业破产时,只以其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3)政企分开

 政府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管理者职能与国有资产运营者职能分开;出资人机构与企业法人分开。

 (4)管理科学

  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机构;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和企业规章制度;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历年真题】2012 年多项选择题

  6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 )。

  A. 产权清晰 B. 管办分离

  C. 政事分开 D. 权责明确

  E. 管理科学

  【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3.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第三节

 工商企业的职能、目标与责任

 一、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

  (1)把国家和客户需求转化为企业要求并予以满足。

  企业首先应识别和确定国家或客户需求,然后将以上内容转化为企业文件、标准、规范并贯彻执行。只有当要求完全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时,客户才会感到满意,让客户满意是企业的首要责任。

  (2)确保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确保并提高产品质量是现代企业向社会作出的承诺。企业产品质量水平是企业素质的重要表现,高质量的产品不仅是提高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的关键,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

  (3)努力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持续改进组织的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

  企业应以自身的技术进步,促进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只有多数企业都实现了科技进步,才能改变我国目前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状况。

  (4)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资源,使企业和相关方受益。

  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资源是市场经济对企业提出的要求。企业应及时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并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努力降低成本,使企业和相关方受益。

  (5)确保国家财政收入,逐步增加员工收入。

  企业应依法足额、按期缴纳各种税金或分配收益,以确保国家财政收入;企业应对经营性亏损承担经济责任;企业应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国家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物价等机关的监督与检查;企业在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相应地增加职工收入,逐步提高员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6)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员工队伍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社会进步、文明、民主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以适应企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7)注重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

  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保证职工身心健康,切实防治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维护社会利益。

  (8)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不同于社会义务,后者指一个企业承担其经济和法律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法律所要求的最低程度,而社会责任是在社会义务的基础上加入了一种

 道德的要求。

 二、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

 企业特征:经济性、社会性、独立性、盈利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性和社会性。

  企业的双重性目标:企业两个重要特征决定了企业目标的双重性,即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得利润。

 (一)获取利润

 企业应当具有自己独立的发展目标,即追求利润和企业规模的扩张。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目标不再是简单地追求...

推荐访问:经济师 工商管理 专业知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