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镇 2022年创建**市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实施方案

**镇 2022年创建**市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实施方案

时间:2022-04-26 17:35:18 浏览次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达州市委四届六次、七次全会及万源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镇情简介

太平镇地处万源市中心偏北部,市政府驻地,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交通枢纽。东与茶垭乡接壤,南与青花镇交界,西与长石乡比邻,北与官渡镇相连。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达州市十强乡镇第六名”。全镇幅员面积11503公顷,有耕地面积763.7公顷,其中水田238.7公顷,旱地525公顷,林地7578公顷,林地覆盖率69%。粮食作物以稻类、薯类为主,辖13个社区10个村,68个村(居)民小组,41368户145156人。2014年全镇识别贫困人口925户2406人,贫困村6个,截至2018年底,全镇已脱贫843户2223人,实现6个贫困村退出。

二、创建原则

坚持农民主体,共建共享原则。党委政府重点抓好规划编制、政府支持、示范引导等,不搞大包大揽、不替农民作主,不搞强迫命令。充分依靠群众,充分尊重群众,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把群众能自主决策、自己动手的整改交给农民,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坚持彰显特色、留住乡愁原则。创建工作立足本村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经济发展等因素,合理制定工作目标,科学确定创建内容标准和创建方案。不搞一软刀切,不搞大拆大建,保持村庄原始风貌,坚持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

突出重点,多方整合原则。坚持整村推进,连片建设,以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文明乡风、基层治理等为重点,以点扩面、稳扎稳打,有序实施。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三、创建内容

1、乡村产业。加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做大特色产业,做强旅游产业,发展民宿产业,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到2020年实现每村拥有1个年产值超300万元的示范产业,每村拥有1个村民集中休闲广场,新建商贸物流产业园1个。2019年重点抓好两大工程。

(1)旅游示范产业工程。加快牛卯坪aaaa级景区、快活坪“城市后花园”建设,推进文旅、农旅高质量融合发展。

(2)一村一品产业工程。因地制宜,新发展特色青脆李1000亩、拐枣1000亩、有机蔬菜1000亩、中药材500亩、分散养殖小畜禽70000只(头)。

2、宜居乡镇

(1)加强农村生态系统修复。合理实施休耕、禁养、限养、禁伐、禁采,将所有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纳入山林保护范围。落实镇村两级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绿色生产,重点做好“五减量”,即推动农药化肥减量、添加剂减量、生活污水减量、废弃物排放减量、农业用水减量。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残破农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等农业废弃物多样化高效利用,2019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60%。

(2)坚决落实环境保护行动。强化“十个严禁”要求,突出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完善覆盖到村的河长、沟长组织体系。将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纳入执法日常工作,巩固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3)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完成农村旱厕改造任务。全面开展农村垃圾简易填埋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暂存点)集中治理,重点整治垃圾不分类、垃圾焚烧、建筑垃圾乱倒等现象。创新农民建房用地政策,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示范点。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4)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继续推进新一轮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完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特色村创建工作,2019年,县域美丽乡村覆盖率达60%以上。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打造乡村民宿、康养旅游和精品旅游线路。

3、乡风文明

(1)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新乡贤、农村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选树一批道德模范,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村民移风易俗,运用典型案例、身边故事,发挥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整顿大操大办、人情攀比、买码赌博、办酒泛滥、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严厉打击农村聚众赌博、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创建。

(2)弘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加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注重保护保留乡村风貌,避免大拆大建,保护好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历史文化遗产,推动优秀本土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民间音乐、生活习俗舞蹈等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

(3)繁荣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好“6+1”活动阵地,发挥好村级文化室阵地和窗口作用。组建腰鼓队,秧歌队,文艺演唱队,广场舞表演队,乡村乐队等,通过重大节日同台共计不断提升文艺素养和精神生活。巩固提升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建设水平,实施送文化进村行动,持续开展经典剧目惠民演出、送戏下乡、“三下乡”等活动,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精神文明需求。

4、基层治理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揽,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全力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环境保护、项目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创新等工作中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
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加快完善“一核两制”乡村治理体系,实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机制;
精心选育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鼓励和支持党员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每个村都有1名以上党员致富带头人,每个有帮带能力的党员至少结对帮扶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共产党员先锋岗”等党员服务群众活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密切群众关系。培养选树先进基层党组织,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转化。从严治理农村基层“微腐败”,构建反腐倡廉“微机制”。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全面规范村级权力运行。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及民主管理,健全农民群众参与监督机制。强化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村级财务审计。大力整治蝇贪、蚁腐,建立“小官大贪”“雁过拔毛”整治常态化工作机制,坚决查处惠农补贴、扶贫资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机制。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强化支委会、村委会、村级自治组织建设。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加强农村社区服务阵地建设,推行信息化服务,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帮代办”。

(3)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完善镇、村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以及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加强警务、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推进消防站建设,强化专职消防队培训演习,提升快速反应和灭火救援能力,进一步加强乡村食品安全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试行农村聚餐集中管理模式,提高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4)提升乡村法治建设水平。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完善农村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做好农村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预警、多元化解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

5、生活水平

(1)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实施驻村帮扶、结对帮扶、专项帮扶、社会帮扶等扶贫帮扶机制,按照“应享尽享”的原则,对照贫困户脱贫标准,及时全面落实教育、健康、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扶贫政策。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因病、因教致贫等问题。

(2)实施农民增收行动。健全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业务培训,建立镇、村联动的农村就业服务平台,对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的企业实施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鼓励企业积极创建省、市级就业扶贫基地和精准就业扶贫爱心单位,并参照省、市、县政策标准,给予奖励。

(3)加快农村水、电、气、网、物流建设。按照规划同步、建设同质、投入同量、管护同标的要求,全面提升水利设施、饮水工程、电力、燃气、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确保农村居民用水方便、喝水放心。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现所有自然村通动力电,确保农村生产生活供电足量、平稳、安全。加快农村燃气供应网络建设,随城镇化进程化配套供应天然气。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加快宽带互联网全覆盖,继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推进自然村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全覆盖和镇、村(社区)重要公共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

(4)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推进居民健康“一卡通”的应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深入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实现每个家庭拥有1名合格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1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

(5)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城乡各项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异地就医互联网结算,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农村养老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保护及困境儿童保障体系,推进农村幸福院、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等建设。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

四、时间安排

1、6月底,组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组织机构,宣传示范乡镇、美丽乡村创建意义、内容、措施、步骤等。

2、7月底,开展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工作调研,明确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重点项目,形成创建工作初步方案

3、8月底,根据初步方案,进一步开展方案可行性研判,形成创建工作方案。

4、9、10,结合方案内容,全面实施并跟踪督导,确保方案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并及时向上级部门申报。

五、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双组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创建工作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充分发挥村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工作指导员制度,由镇上统筹下派一批得力干部到村驻点指导。

2、强化要素保障。通过统筹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农民自筹、社会捐赠等形式设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采取村企结对、部门联村等形式积极引导和吸纳社会资本参与。逐年增加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

3、强化工作督导。实行过程督查跟踪推进机制,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建立目标实施巡查追责制度,对年度实施项目进行定期巡查,对落实不力的责任人进行问责。

推荐访问:实施方案 振兴 乡镇 乡村 创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