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浅析密檐式佛塔的形态艺术特色

浅析密檐式佛塔的形态艺术特色

时间:2022-05-26 08:25:02 浏览次数:

摘要佛塔在历史上经历了从木塔向砖塔的演变,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开辟了一套比较适合砖塔的美学制度,走向一个相对成熟的形态。这种属于砖石塔的特殊形制就是密檐式结构。最早的密檐式塔可以追溯到楼阁式木塔盛行的北魏。建于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堪称密檐塔的祖形。唐代的密檐塔繼承自汉魏时期广泛存在的方形木楼阁式塔,大多为方形空筒式结构。辽代密檐塔的形式语言独树一帜,完全区别于唐代的密檐塔形式语言体系。宋代北方的楼阁式塔,在形式节奏上吸收了唐代密檐塔的营养,形成了介于楼阁式与密檐式之间的特有形态。

关键词密檐塔空筒须弥座雕塑传承

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佛塔,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本不属于中国,自汉代传入中土,迅速与中国本土的重楼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建筑形式。在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与尝试之后,佛塔逐渐经历了从木塔向砖塔的演变,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开辟了一套比较适合砖塔的美学制度,走向一个相对成熟的形态。这种属于砖石塔的特殊形制就是密檐式结构。密檐塔的形式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自唐代开始盛行,由于它为砖石结构量身定做,所以一经兴起便经久不衰,历经辽、宋、金数代兴盛,直至蒙元,受到其他教派佛塔类型的冲击,数量才逐渐开始减少。即便如此,密檐塔也已经化作了中华古塔的建筑基因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直至今天,在我国的超高层建筑设计中,仍然能够看到密檐塔的影子。是什么使密檐塔具有了如此之高的影响力,正是其精练优美的造型语言和出色的艺术节奏感的魅力使然。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密檐塔的形态语言进行剖析,寻找其中仍然能够为今天借鉴的东西。

二、密檐塔艺术语言体系的流变

最早的密檐式塔可以追溯到楼阁式木塔盛行的北魏。建于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堪称密檐塔的祖形。有很多学者认为,密檐塔的最早形象来自印度的犍陀罗,这种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笔者认为从嵩岳寺塔的形象来看至少是受到印度犍陀罗建筑启发的。因为在嵩岳寺塔建造的时代,还处于木塔发展的最高潮,砖塔的优势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嵩岳寺塔十二边的平面形状在以往的古塔中并不曾有过,在后世的古塔中也没有类似的遗存。在古代,建筑算得上是态度非常严肃的人类文明产物,很难想象选用当时并不常用的砖材和当时并不常见的密檐造型建塔是工匠的肆意而为。既然如此,这个十二边的平面造型就很可能是受到了外来建筑的影响,为模仿某种形象形成的。其模仿的对象自然有可能是与之比较相似的印度犍陀罗建筑。

但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国密檐塔除了在发展之初受到了印度建筑形式的启发,其后的发展过程完全是通过自身的演化形成的。严格地讲,后世的密檐塔与嵩岳寺塔并没有严格的继承关系。唐代的密檐塔只能算是受到了嵩岳寺塔这个准外来建筑的启发——正如犍陀罗建筑对嵩岳寺塔所起的作用一样。唐代的密檐塔继承自汉魏时期广泛存在的方形木楼阁式塔,大多为方形空筒式结构。为了追求更多的浮屠层数,在嵩岳寺砖塔的启发下,方形砖塔也采用了类似嵩岳寺塔密檐结构,这就形成了唐代的方形密檐塔体系。

到了宋、辽时期,因为结构的进步,塔的平面布局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密檐式塔的形式主要被辽塔所继承。但辽代密檐塔的形式语言却独树一帜,完全区别于唐代的密檐塔形式语言体系。倒是宋代北方的楼阁式塔,在形式节奏上吸收了唐代密檐塔的营养,形成了介于楼阁式与密檐式之间的特有形态。而南方的宋塔却几乎没有受到密檐塔的影响,有赖于砖木混合技术的成熟,逐渐完善了楼阁式的建塔形制。

其后的金代,则分别在幽云地区以北和传统宋地继承和发展了辽密檐塔的形制与唐密檐方塔的形制,使密檐塔的形式语言又产生了一些变化。

总之,密檐塔的建筑形制语言大体可分为唐系、辽金系和宋北系三个分支。它们三个分支的建筑形态语言与节奏各有特色。

三、唐系密檐塔的形态语言特色

首先,我们来研究唐系密檐塔的形态语言特色。唐代密檐塔的形式语言最简洁、最纯粹,也最富于诗意。由于砖石结构刚刚取代木结构成为建塔材料的主流,所以唐代密檐塔的表面仿木装饰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形式语言非常地简练,几乎没有什么繁文缛节。正是这样简练的形式语言,使建筑匠人能够将精力投入到对塔的尺度经营和对建筑整体的节奏感的控制与微调中去。唐密檐塔很少有塔基,一般在台基之上直接起一层塔身。塔身的一层一般比较高大,高度往往会超过边长,通常是第二层的二倍至四倍。二层以上为密檐,一般能被称作建筑的密檐塔,层数多为七至十五层以内的单数层。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塔会结合地方特点发生一些变化。这也意味着塔的密檐部分总高大多超过一层高度两倍以上,成为塔的外观主体部分。塔的密檐部分排列呈现优美的抛物线,使塔的视觉感受既雄浑又秀丽,形成一种特别典雅的外形。唐塔整体造型的尺度权衡与古希腊多利克柱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东西方处理柱形建筑或构件的思路是相近的。

从塔的形式语言节奏来看,唐代密檐塔简化了嵩岳寺塔密檐以下的繁琐装饰,方形塔身往往非常素简,檐部只用叠涩砖及菱角牙子作成枭混曲线。这样一层塔身的简单、高瘦和孤立就与密檐部分的短横、低矮和有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关系,特别富于戏剧化和节奏感,恰如唐诗简单而铿锵的韵律。

从塔密檐部分的抛物线判断,密檐塔的每一层檐的位置、宽度、形式都是经过非常周密的计算与考量的。这种在尺度上的精益求精恰恰弥补了装饰形式上的素简。正与今天艺术设计界的流行于“简约而不简单”暗合,也反映了唐代佛塔遵大意而不拘小节的潇洒风范。这种洒脱在嵩岳寺塔上不曾有过,在后世的塔构中也没有流传,正是唐代密檐塔空前绝后的魅力所在。

在金代统治中国北方的一个世纪里,传统宋地也出现了模仿唐代密檐塔的热潮。金代的仿唐密檐塔看似与真正的唐代密檐塔比较相似,但其较唐代密檐塔增加了塔基,几乎与塔身一层平分了原有一层塔身的部分。这就造成整塔尺度上的变奏对比被减弱。金代仿唐塔的密檐部分塔身层高又较唐代有所加宽,结果造成其密檐部分与一层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难望真正唐塔之项背。

四、辽、金系密檐塔的形态语言特色

辽、金系密檐塔在构成元素上基本传承了唐密檐塔的特色。由于结构的进步,塔的平面布局逐渐由四边形朝八边形转变,这使辽、金系塔的外观看上去与唐塔相比仍然变化较大。因为辽是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在佛教传入之后,他们仍然保留了原始萨满教喜欢供奉偶像的宗教习惯。又因为辽代多信仰纯密和华严宗等偏向密宗的佛法,辽金系塔中,尤其传统辽地的一层塔身之上多有精美的佛造像雕塑。更因为中国建筑的木结构情结根深蒂固,在辽、金系塔身上演变出了至为忠实的仿木结构装饰和纷繁复杂的造像雕塑。这使辽塔的外观看起来要比唐塔复杂得多。这种复杂的装饰彻底改变了密檐塔的形态语言节奏,相对于塔的神韵和登临功能,人们更加关注塔身雕塑的精美,以及造像仪轨的准确。

辽、金密檐塔的形制变化有:塔身下部必有须弥座,其中辽塔一般是双层须弥座,而金塔则多为单层须弥座。辽金系塔的一层多有精美的雕塑或仿木。其中传统辽、金地域的塔身上多是精美的佛造像、胁侍菩萨、宝盖飞天装饰,而幽云地区的密檐塔多以棂窗、券门等仿木构造作为主要装饰。辽、金系密檐塔基本放弃了内部的登临功能,以实心居多。一些相对高大的塔内部有心室,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佛塔的内部呈现空筒或壁上折结构。

五、北方宋塔中传承的密檐塔基因

北宋时期,在黄河、淮河流域汉族统治地区的多层塔,造型是十分硬朗的。塔的外观朴实,没有外廊副阶,塔身上没有南方宋塔的木结构,但多用砖砌筑仿木結构的装饰。北方塔通常相对高大,且层数较多。这是因为北方战乱频繁,人们有登高瞭望监看敌情的实际需要。大多数北方塔沿袭了唐代密檐塔下松上紧的形态美语言和优美的卷杀结构,但又继承了唐代中晚期楼阁式塔的构造,每层比唐代密檐塔保留更高的塔身墙面,这使塔显得昂扬挺拔,铮铮铁骨,于雅致之中略带肃杀之气。塔的平面布局朝向八边形和极少数的六边形转变,塔身上变化相对丰富但却不如辽塔严谨的斗栱、平座、勾栏等仿木结构装饰,都使宋塔比唐塔多了一些变化,少了一些整体性。但这并不影响宋塔整体的节奏感,就好像宋词较之唐诗,虽然整体艺术感染力相对减弱,却也蕴含了更多的语言细节,别是一番滋味。这种类型的塔的典型案例较多,如河北定州开元寺的料敌塔、山东灵岩寺辟支塔、河北景县开福寺塔、山西潞城原起寺塔、陕西彬县开元寺塔等等。虽然我们不能将北宋的塔定义为标准的密檐塔,但实际上密檐塔的精神在北方宋塔中确实得到了传承。我们在诸如山西太原永祚寺双塔、河北南宫普彤塔等明代塔构中,仍然能够看到这种影响的延续。

六、结论

综上所述,自魏晋以后逐渐流行的密檐式古塔结构的形制语言是非常优美的。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密檐塔呈现出了很多相对不同的形态艺术特点和表现侧重点,但总体来看密檐塔的形态艺术语言是有非常明显的规律可循的。无论唐代密檐塔的形态语言中戏剧化的变奏,辽金密檐塔以一层以下精美雕塑配合檐部相对稳定造型的另辟蹊径,还是宋代北方塔中被潜移默化融合了的密檐精神,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这些会对我们在今天研究、学习、掌握和演绎塔式建筑的形式语言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驭寰.中国塔[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张驭寰.中国佛塔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刘敦祯.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5]李诫,邹其昌.营造法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佛塔 浅析 形态 特色 艺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