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一切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

一切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

时间:2022-05-18 10:10:04 浏览次数:

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交通扶贫、教育扶贫、土地增减挂钩、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这是中国扶贫工作开出的各种“药方”。

“摆脱贫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是我们党和国家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第四个国家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全党全社会要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回顾这五年来,党和国家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扶贫、教育、医疗等等攸关民生福祉的领域,中国共产党提前谋篇布局规划,一大批民生工程正在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脱贫规模举世瞩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庄严承诺。当时,在世界范围来说,不乏等着看中国笑话之徒。有些专家认为,中国将无法摆脱类似拉美国家所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未来几年不是实现全面脱贫,而是将有更多人重返贫困。

然而,经济数据表明,中国正在迅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表示:“当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识别‘中等收入陷阱’,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进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地走向高收入并实现共同富裕。对此,党中央高度关注,战略谋划,科学布局,破解难题。”在沿海多省市进入两个“一万”俱乐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GDP总量超过1万亿美元之后,胡鞍钢认为:“沿海地区将带动其他地区进入1万美元俱乐部、高收入阶段,如同改革开放之初这些地区率先对外开放、经济起飞,进而带动整个中国全面开放、全面起飞一样。”

数据显示,胡鞍钢的判断是准确的。这五年,中国每年减贫1391万人。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又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過70%。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说:“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

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交通扶贫、教育扶贫、土地增减挂钩、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这是中国扶贫工作开出的各种“药方”。

在政府的引导下,这五年,社会力量也积极地参与扶贫事业,各个专业团体从自身特长出发,帮助贫困人群走出困境。

]5	@P06^iM9O駯9^<m]MiMziNi}ߏ]t]?im5Om5ky计划获得通过。夏桂林的老师,在大山里教了38年书的丁保花老师成了受益者。

1979年,刚满17岁高中毕业的丁保花,见到垒峰小学只有一名年纪较大的老师,主动请命成为了一名乡村民办教师。当时的农村,许多家庭不让女孩上学。丁保花了解情况后,一个人、一双脚沿着崎岖的山路,走遍了当地的家家户户,为适龄女孩劝说她们的父母,最终几乎所有的适龄女孩都来上学。38年如一日,丁保花坚守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现在,她已经转为金寨县西河中心小学编制教师,并于2014年度通过六安市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丁保花获得的,不仅是提高了的地位与待遇,更有提升专业水平的机会。数据统计,五年来,像丁保花这样的300万乡村教师,有了更体面、更有尊严的生活。

在城市里,如何做到教育公平,如何把教育办得令群众更满意,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当时,习近平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教师队伍的重塑,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今年5月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攻坚、综合改革、重点突破,扩大改革受益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未来,中国教育必将达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体系。

全民享有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

2015年,家住上海闵行龙茗路的九旬孤寡老人王福姻,向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发出一封发自肺腑、饱含深情的感谢信,表达对家庭医生刘玮5年来坚持送医上门的感激之情。王福姻住在龙茗路,“大儿子患严重精神病住院十几年,小儿子病重离世,老伴也撒手人寰……”种种生活打击下,老人脑梗后连去医院的能力都没有。

家庭医生刘玮,改变了她的生活。“他来敲门,第一次看病就谈了半个多小时,只要我一个电话,他10分钟就赶到……”而更让老人意外的是,此后每逢过节前,刘玮都会在上门出诊时拎上一袋米一桶油。这令老人感动不已。

2011年,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家庭医生制度。

上海共有全科医生约7000人。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表示,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将其纳入住院医师规培。同时推进符合社区卫生服务特点的薪酬制度改革,在分配上重点向家庭医生倾斜;提高社区高级职称比例,从3%-5%提高到5%-10%,评审中适度放宽学历、科研项目等条件,强化具有社区特点的技能、业绩考核,让全科医生職业发展“更有盼头”。

目前上海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居民已达1027万人,覆盖了全部社区。在新的一轮改革中,上海推出“1+1+1”簽约服务组合试点,居民根据自愿,在与家庭医生签约基础上,可再选择1家区级和1家市级医院签约。这一服务机制使市民群众可以及时转诊大医院、准确找到合适的专科医生,还可以享受慢病长处方、延伸处方等便利服务。目前优先满足60岁以上老年人与慢性病居民的签约需求。由此,上海今年将完成“家庭医生制度”100%社区全覆盖。

如今,家庭医生制度开始向全国许多地方辐射。“如果你到三甲医院要辗转,像我们鼓浪屿就是不方便,坐车坐船到那边去还要排队,还不知道要怎么样子。” 鼓浪屿居民蔡宝瑞说。蔡宝瑞的先生、72岁的蒋永水,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一直靠药物控制,蔡宝瑞自己则在三年前做过化疗。老两口最怕的就是突然发病。自从他们签下家庭医生协议,看病就医方便多了。

中国的家庭医生制度,是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要让人人享有更高等级公共医疗服务的决心和承诺。中国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让百姓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这是写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全世界最大的健康工程。

推荐访问:人民群众 幸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