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对公民的影响(9篇)

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对公民的影响(9篇)

时间:2023-05-06 12:55:03 浏览次数:

篇一: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对公民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音乐教育观念分析

  作者:陶韵雯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6期

  摘

  要:笔者通过阅读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一书,有所感悟,进而对柏拉图的音乐教育观念引发了思考。虽然《理想国》是柏拉图为了治国而写的著作,但是他所涉及的范围之广。本文意在总结柏拉图对于音乐教育的观念,以及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成长所起到的作用等。

  关键词:理想国;音乐教育;音乐观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239-01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师从苏格拉底。柏拉图是个热爱祖国,热爱哲学的人,他的最高理想是:哲学家应该是政治家,政治家应该是哲学家。他认为有哲学头脑的人,应该有着政治权利,为政治服务出力;而有政治权利的人,应该有着哲学头脑,可以感悟世间真理。柏拉图所著书目繁多,以《理想国》和《法律篇》最为出名,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也刚好体现在了这两本书中。

  《理想国》大约写于公元前387年,是柏拉图游学归来所著,全书以对话的形式写作而成。内容则是围绕苏格拉底到雅典港口城镇皮拉欧参加祭神节,在当地富人波勒马霍斯家过夜,与波勒马霍斯及其客人们引发的有关正义的对话,进行展开论述。在《理想国》一书中,讨论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有道德问题、教育问题、宗教问题、政治体制问题、男女平等问题、生育问题,哲学治国问题等等。全书从正义与非正义的争论开始,苏格拉底在文中讨论了国家的起源、性质和结构等根本问题,他还区分了不同的政体,比较它们的优劣得失,还针对现实的弊病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主张,充分论证自己为世界和人类社会所设计的理想模式。①

  《理想国》当中最主要的思想是教育人,培养人,提升人的道德品质、精神世界,塑造有知识、灵魂善良的人。柏拉图提出了“教育立国”的思想,明确规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的接班人,是为了更好的为国家服务。受教育者要在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在理想国中他还制定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课程表。他的这些思想使希腊人的“教育”观念一直成为几千年西方文明的基础思想,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对现代西方乃至东方的教育观念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音乐教育观念具体体现在:

  一、音乐教育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

篇二: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对公民的影响

  

  2020年4月第16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Apr.2020No.16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唐明(上海音乐学院教务处,上海200031)摘要:作为古希腊三杰之一的柏拉图,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理论财富,其中,特别是他推崇音乐的育人功能、认为音乐教育是最为重要、最有意义的教育,主张音乐教育应为终身教育,强调音乐评判的政治标准以及要为音乐立法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促进当今音乐教育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价值。关键词:柏拉图;音乐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6-0000-02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被后人并称为“古希腊三杰”。作为三杰之一的柏拉图,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理论财富,其中,特别是他对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观点以及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促进当今音乐教育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价值。一、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阶级,很小的时候便拜名家为师,受过很好的教育,而且身强体壮,智慧过人。青年时代,他经历过伯罗奔尼撒战争,亲眼目睹了雅典政府的无能和社会衰败。他和贵族子弟都乐于参加政治活动,向有智者学习修辞及论辩术等。这些经历,奠定了他的思想学说,使他一生都坚持自己的信念,矢志不移。柏拉图一生著述颇丰,内容涉及的问题很广泛,包括文艺、教育、政治、宗教等,尤以《理想国》的影响最为深远。柏拉图不仅通过著书写作来创立自己的学说,还多次尝试在实践中真正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过都以失败告终。因而,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创立了自己的学园———阿卡德米学园(AcademicSchool),在那里醉心研究哲学,传道授业解惑,而那里也是他最后的长眠之地。阿卡德米这一词汇沿用至今,这是当时的最高学府,万千学子向往的知识殿堂,现已经成为了高等学术机构和学院的代名词。公元前5—4世纪,是雅典艺术和文化的辉煌时期,然而随着伯里克利的离世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失利,雅典开始走向衰落。政治体制历经多次变革,虽然期间短暂得到复苏,却已经无法挽回颓势,国家统治暴虐,道德风气败坏,文艺腐化,民不聊生。在公元前399年,议会和统治者将苏格拉底判处死刑,这件事严重打击了柏拉图,让他对所谓的民主政体彻底失望。与此同时,随着政治的没落,文化也日渐呈现衰颓的趋势,其中就音乐而言,民众已不再追求乐观向上、富有进取精神的音乐,转而沉迷于骄奢淫逸、贪图享受的音乐。正是在这样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下,柏拉图提出通过实施革新、建立理想城邦来救世,纠正当时不良的社会风气,用他的哲学理念在《理想国》中设计了治理国家的一个理想模式,伴随其中的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也逐步形成。二、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的鲜明特点1.重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在柏拉图看来,音乐是根植于心、感人至深的艺术,“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他在《理想国》中曾这样描述:“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他从理智还没有发达的幼年时期,对于美丑就有这样正确的好恶,到了理智发达之后,他就亲密地接近理智。”可见,音乐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是培养美德、塑造灵魂的催化剂,让受教者的心灵和情感得到和谐和升华,进而达到对美善智慧的爱。柏拉图正是认识到好的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鼓舞和激励人,并使其树立正确审美观,而坏的低俗的音乐作品会起到腐蚀人的心收稿日期:2019-09-04作者简介:唐明(1984-),女,安徽芜湖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390-

篇三: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对公民的影响

  

  教育广角jiaoyuguangjiaoMODERN?EDUCATION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音乐教育思想探微■王福建王坦[摘要]?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系统阐释了其音乐教育思想:音乐的存在价值在于它的内容而非形式,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其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即培养既有着心灵上的内在美又有体态举止上的调和美的“兼美者”等。这些思想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对于我国当下的音乐教育仍有着重审音乐教育的现实地位、重估音乐课程的美育价值、严格筛选用于音乐教育的教材以及摒弃音乐教育中的功利倾向等方面的现实启示意义。[关键词]

  柏拉图;《理想国》;音乐教育[作者简介]

  王福建,男,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王坦,男,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管理。(山东济南250014)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古希腊民族中心的雅典。《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性著作,共分10卷,该书也几乎涉及了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书中不仅探讨了专政与民主、男女平权、道德、文艺诸多问题,更描绘了一个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主张。本文的论述主要围绕《理想国》展开,尝试探寻其中所蕴含的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一、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音乐教育思想(一)音乐教育的内涵柏拉图所谓的“音乐”不同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音乐,其内涵较为宽泛,包括文学(诗歌、神话故事)以及艺术(戏剧、舞蹈、音乐、绘画)等内容。柏拉图最早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写道:“颜色、图画、雕刻都经过视觉产生快感,而美的声音,各种音乐,诗文和故事也产生类似的快感。”也就是说,音乐、绘画、诗歌以及雕塑这些艺术都是审美对象。在柏拉图看来,美的内容事实上就是哲学的内容,这也反映在他极度诗化的哲学论述中。在《斐利布斯篇中》,柏拉图谈到“有些声音柔和而清楚,产生一种单整的纯粹的音调,它们的美不是相对的,是从它们的本质来的,它们所产生的快[1]感也是它们所特有的”。这里的本质是说音乐有着数和比例的理性特征,快感则是因数的比例关系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和谐感。古希腊的音乐是神祗的象征,柏拉图认为音乐能够引起人类灵魂的共鸣,《奥赛罗》中的海妖塞壬就能够以歌声迷惑水手,他自己也在《蒂602020年11月?教育与教学欧迈篇》中阐述了音乐与人类灵魂之间的相似性和和谐性。[2](二)音乐教育的目的按照柏拉图的说法,“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3]接受过音乐教育的人,一到对美的爱”。这意味着,定是一个兼美者,既有心灵上的内在美,又有体态举止上的调和美。后者是说,一个人在爱美的事物的同时,也是可以节制(和谐)的,即不仅是爱美,还要“正确地”爱,把这种爱与任性、放纵截然分开,这实质上也是内心完善的一部分。因此,音乐教育的目的实则是对心灵的塑造,在此有必要提到体育教育。在柏拉图随后的论述中,他指出音乐和体育分别服务于人的心灵的爱智和激情部分,最好的教育是将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配合适当,彼此和谐。“如果是专搞文艺教育,那么会使护卫者的心灵过于软弱。反之,如果因为体育训练而忽视了音乐文艺教育,那么他们的心灵就会变得过于野蛮、残[4]借助这种方式达成的教育效果才是最好的,才暴。”是最完善和谐的音乐家。所以就对人的心灵的塑造作用而言,体育教育和音乐教育所要达成的目的是一致的,“体育与音乐完善结合,才能在人的思想深处指引[5]着至真至善至美的方向”。上述所说的是理想层面上音乐教育的目的,在现实层面,音乐教育更多地面向护卫者德性的培养与城邦的政治秩序。无论是塑造护卫者勇敢、节制的品性,又或者是陶冶哲学王的心灵,使其更接近善的理念或者“真理”,都指向一个柏拉图期望的秩序井然的理想城邦。相似的,在中国古代,孔子也同样地强调音乐的MODERN?EDUCATION教化作用,孔子说“恶郑之乱雅乐也”[6]。虽然孔子并没有像柏拉图一样分析文词、节奏以及曲调之间的区别,但是孔子把音乐归之为“礼”,也是期望借助于礼乐传统的回归,重整当时混乱的社会秩序。在这一点上,两者是相似的。(三)音乐教育的内容与方式1.音乐文词(故事)的教育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二卷首次提到了音乐教育,即“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7],并应该“先教音乐,后教体育”。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柏拉图此处所说的音乐教育指的是听民间艺人弹着竖琴演说史诗故事,“音乐”相当于“文化”,故事实际上指的是音乐的文词或者文词的源头。也就是说,故事(即包括口头文化故事,也包括神话传奇故事)是诗歌吟唱的主要题材。这些故事或者说诗句歌词往往是由诗人和音乐家所谱写的,但并非所有的故事都有着教育价值。柏拉图坦言,故事有着真故事和假故事之分,故事的好坏对儿童至关重要,因为儿童是没有分辨能力的,在他们最容易接受陶冶的阶段,故事能决定把他们塑造成什么形式。柏拉图认为,一方面,要让儿童听到最优美高尚的故事,以培养他们的美德。“要让城邦的年轻人相信城邦的公民之间从来没有任何争执——如果有的话,便是犯罪”[8],要强迫着让诗人按照这个意思去写作,儿童分辨不出真或假,他们很容易会把寓言当成真的,结果是“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另一方面,故事必须接受审查,而首要的任务是审查故事的编者。柏拉图在这里借苏格拉底之口说那些大的故事,即赫西俄德和荷马以及其他诗人所讲的故事是必须要痛加谴责的丑恶的假故事,因为他们把神描写得丑陋不堪,年轻人会去效仿神的做法变得大逆不道进而危及城邦的统治。在柏拉图看来,能够把神的实在的善本质描写出来的故事是最有教育价值的,因为史诗故事多是对神的描述,而神只能是“善的原因”,善的事物不可能是“有害的”“作恶的”,故事应当是对神的善的本质的再现。与此同时,在故事教育的方式上,柏拉图提到了两种谎言的运用[9]:“真的谎言”和“不是真的谎言”。柏拉图认为,所谓教育的“谎言”,是借谎言去传达“真的事物”(因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才会有谎言),达到训导的目的,这类谎言也有助于儿童的教化。而“真的谎言”则不同于我们刚才所说的“语言上的谎言”,它是真正的谎言在于它是“欺骗本身”,使得人“对真相一无所知”,这种“真的谎言”是绝对不能用到故事教育中的。柏拉图在后文[10]中提到谁能够使用谎言的问题。他指出,我们应当要把真实看得高于一切,虽然虚假(谎言)对于凡人作为一种“药物”而言是有用教育广角jiaoyuguangjiao的,但也仅限于“医生”使用,一般人不能轻易地使用谎言。可见,柏拉图对成人教育中谎言的运用尚持一种谨慎的态度。随后,柏拉图谈到了护卫者的教育,首先强调的也是音乐文词的选择。柏拉图认为,所要培养的未来的护卫者一定是勇敢的,而荷马史诗中的部分诗句的内容中包含着悲伤、死亡的气息,这些凄惨名词“会使我们的护卫者软弱消沉”[11],因此,柏拉图主张将这部分诗词从城邦中删去,更不允许诗人、音乐家吟唱、弹奏;在诗歌散文中也不能有描写庸俗不堪以及犯上无礼或者贪恋美色、钱财这些内容,这会使年轻人由于难以克制而自我放纵。另外,诗体的选择也很重要,诗人通常在说故事的时候既会用到纯粹的叙述,也会通过模仿来叙述。其中,悲剧和戏剧是完全通过模仿来叙述的;而抒情诗体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当然,还有两者兼用的其他诗体。柏拉图认为,护卫者事实上是一个模仿者,但是只能模仿一样东西而非两者或两者以上的东西,而只能“从小起模仿与他们专业有正当关系的人物——模仿那些勇敢、节制、虔诚、自由的一类人物。凡与自由人的标准不符合的事情,就不应该去参与或巧于模仿。”[12]由此可见,供护卫者模仿的人或事物只是少数。柏拉图得出结论,即城邦诗体中的叙述必须远远多于模仿,模仿多少会加入诗人的个人情怀,这很难使音乐教育达成培养护卫者勇敢、节制的目的。总的来说,柏拉图尤其看重音乐的文词而非音乐的外在形式,他曾讨论了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指出:在古希腊,任何一曲完整的诗歌都包括着诗词、节奏、和声三个部分。其中,和声部分指的是音调,节奏可以理解为旋律,但音乐教育首要关注的应当是文词,即“调子和节奏也必须符合歌词”。因此,文词教育(对儿童而言则是故事教育)在柏拉图的音乐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2.音乐形式(曲调、节奏、乐器)的教育柏拉图在讨论完了诗歌的内容以及讲法之后,所直接关注的即“诗歌和曲调的形式问题”[13],也可以理解成音乐形式的教育,主要包括音乐的曲调、音乐的节奏和乐器的选择三部分的内容。首先,音乐的调式是依附于歌词的,既然歌词里不能有哀怨和悲伤的字句,那么曲调也不能是挽歌式的。在当时的雅典,吕底亚调和有些伊奥尼亚调可说是“靡靡之音”,这些曲调在柏拉图看来不仅对护卫者的教育毫无帮助,更因为掺杂了诗人的个人情怀而容易使护卫者萎靡不振,所以应被逐出城邦。他所赞成的是多利亚调和佛里其亚调,因为“它们一刚一柔,能恰当地模仿人们成功与失败、节制与勇敢的声音”。[14]不过,既然柏拉图刚反对过“软绵绵”的曲调,为何又用“一2020年11月?教育与教学61教育广角jiaoyuguangjiao刚一柔”的说法?这里,事实上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加以理解。一方面,曲调旨在矫正心灵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一刚一柔”分别对应着“勇敢与节制”,“柔”的曲调指向护卫者谦虚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受过教育的护卫者不仅能奋不顾身,也能够沉着应战,对于一般工作的人,“从善如流”是勇敢,那么“豪不骄傲,谦虚谨慎,顺受其正”就意味着节制,所以从音乐教育所期望达成的效果而言,“柔”跟“软绵绵”并不是等同的概念。其次,柏拉图考察了城邦中音乐的节奏。在柏拉图看来,美和丑是与节奏的好坏紧密联系的,“我们不应该追求复杂的节奏与多种多样的韵律,应该考虑什么是有秩序的勇敢的生活节奏”。[15]也就是说,节制、勇敢的音乐节奏对于受教育者心灵的陶冶最有帮助。事实上,从柏拉图的“理念论”出发,音乐的节奏本身也是一种“摹仿”,复杂多变的节奏是一种不稳定、不和谐的状态,用它来施以教育只能让护卫者的性情变得不稳定,甚至对城邦的统治和秩序构成威胁,所以这种节奏不应出现在城邦。在具体的音乐节奏的选取上,柏拉图依照戴蒙(公元前5世纪著名的音乐家)的音乐分类体系,选取了符合“有秩序的勇敢”要求的复合节奏的进行曲、长短短格以及英雄体三种节奏用于城邦的音乐教育。最后,乐器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在古希腊,乐器包括弦乐与管乐两种。由于多弦乐器往往能够演奏出很多的音调,所以柏拉图反对里拉琴(七弦以上的弦乐)进入城邦。复杂多变的音调影响城邦的秩序,所以城邦“不需要能奏出一切音调的乐器”[16]。同样的,音域越广的乐器能演奏的音调越多,所以音域最广的乐器(比如长笛)也不能进入城邦,“至于管乐,由于它的声音过于尖硬而具有穿透力,深具狂欢和野性的力量,因而是狂欢节与悲剧演出中使用的乐器”[17]。至此,柏拉图把管乐和大部分的弦乐都排除出了城邦,只留下了简约的七弦琴和七弦竖琴。从柏拉图对音乐形式的选择可以看出,柏拉图拒斥了复杂多变的音乐,只允许演奏简约的音乐,以期望塑造民众勇敢、节制的品性,达成城邦秩序井然的目的。(四)音乐教育的价值柏拉图的音乐教育观深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艺术只是对理念的再度模仿”,对于音乐也是如此。柏拉图认为音乐本身就是模仿的人的生活和性情,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曲调对应着人们不同类型的生活、情绪。好的音乐是能接近“善的理念”的音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使护卫者勇敢、节制,普通民众尽职守法,国家长治久安。可以说,音乐对“理念”(或者说“善的理念”)的“摹仿”程度决定了音乐的教育价值。622020年11月?教育与教学MODERN?EDUCATION二、柏拉图《理想国》中音乐教育思想评析(一)音乐教育是对理念世界的一种审美教育在柏拉图看来,音乐与人的灵魂有着相似的和谐性,它能够引起人类灵魂的共鸣。虽然音乐本身只是一种“摹仿”,但它的节奏和旋律恰恰对应着现实生活和性情的类型,某些曲调也反映了人们的心绪。进而,音乐教育的内在价值在于能够分辨出音乐的真实与虚假、美善与丑恶,重现理念世界的至美至善。柏拉图谈论的虽然是音乐的文词、节奏、韵律等外在的形式,但时刻映射着音乐学科自身的价值。他坦言,音乐的目的在于寻求美者与善者,如果音乐家只去听音,辨别不同的音乐,而对音乐背后的和谐关系毫不在意,那么音乐这门学科也无价值可言。追求“纯粹”的形式是柏拉图艺术哲学的核心。他极力主张音乐的“摹仿”应尽可能地回到“真理”。七弦琴能够演奏出单纯的乐音,这表现出一种节制,这种节制是美与善的体现,“通过对词、调式、节奏和乐器的选择,柏拉图完全按照勇敢与节制的德性在改造着传统的音乐,以期它能唤醒灵魂让它反观到自己前世所见到的真理”[18]。音乐的教育也是如此,既然“爱善爱美”实质上是爱“真知”、爱“善的理念”,那么音乐的教育就不能是音乐家的培养,而只能是内在心灵的塑造,是理念世界的审美,即受教育者的心灵愈加纯洁与明亮愈能接近真理与实在的理念世界。(二)音乐教育是柏拉图所倡导的全民教育柏拉图不仅是突出了音乐培养护卫者勇敢、节制品性的个体价值,也强调了促进城邦稳定与和谐的社会价值,更重要的,音乐还关涉到伦理的善与本体的美。事实上,柏拉图所规划的教育实际上指的就是包括音乐、体育、辩证法等在内的“七艺”。其中,音乐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都必须接受的教育。首先,面对3至6岁的儿童,应在他们的游戏中以音乐活动的形式进行音乐教育。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将节奏与和谐浸入儿童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变得温文有礼。其次,7至17岁的青少年要在普通学校接受正规的音乐和体育教育,这时的音乐教育几乎涵括了除了体育教育之外的所有科目,只要有助于心灵陶冶,如诗歌、文学、故事等等,都被纳入进音乐教育。随后,一部分18至20岁的青年会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学习相应的音乐课程,这部分青年是城邦的护卫者,而旋律和曲调的谐和、庄严、优美有助于他们精神和谐、举止有节、勇敢坚毅。最后,极少数才智优异的青年在20岁至30岁的十年间还要进行音乐理论的学习,包括探索弦间的数学关系、和声等,这一阶段学习的目的在于实现“灵魂转向”,即接近善和真理。在《法律篇》中,柏拉图还以年龄划分了合唱队的类别,将全体公民都纳入了城邦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可见,同其他教育方式相比,柏

  MODERN?EDUCATION拉图尤其重视音乐教育的教育价值,甚至将其作为适用于全体公民的教育方式。(三)音乐教育是柏拉图实现理想政体的工具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是其政治理想的表征,其致力于培养的城邦的护卫者,而音乐教育则是陶冶护卫者性情(或者说“心灵”)的最好方式。透过柏拉图的音乐教育,不难发现音乐本身的艺术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护卫者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教化作用。事实上,在柏拉图看来,音乐教育并没有带来任何真正的知识,更与善的理念“隔着三层”,它仅仅是“通过习惯以教育护卫者,以音调培养某种精神和谐(不是知识),以韵律培养优雅得体,还以故事(或纯系传说的或较为真实的)语言培养与此相近的品质”。[19]而不能通向最终的善。因此,柏拉图所制定的音乐教育标准并不直接指向音乐审美本身,虽然有助于民众心性的养成,但更多服务于理想希腊城邦的统治:在一个理想的国家,社会应该有稳定的秩序,护卫者也应当能够对外奋勇杀敌,对内恪守职责。这需要宁静节制的弗里吉亚曲调与勇敢无畏的多利亚曲调。除此之外,通过音乐教育,柏拉图期望培养民众遵守秩序的意识和守法的精神,维护原有的社会秩序。“如果孩子从一开始做游戏起就能借助于音乐养成遵守法律的精神,而这种守法精神又反过来来反对不法的娱乐,那么这种守法精神就会处处支配着孩子们的行为,使他们健康成长。一旦国家发生什么变革,他们就会起而恢复固有的秩序。”[20]在温和民主政治时代,有序音乐教化能够巩固城邦的政制和团结,而音乐优劣的裁定标准一旦变化,城邦的价值引领功能也会弱化,这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民众肆意地评价音乐,甚至于评价城邦的政制。因此,只有借助于音乐教育使民众节制服从,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三、柏拉图《理想国》中音乐教育思想的当代蕴意目前,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较古希腊时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也使得人们不再以节奏的好坏评判音乐的优劣。一方面,可供选择的音乐类别纷繁复杂,曲调或者说旋律风格趋于多样;另一方面,历史语境的变迁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眼下的音乐内容映射着人们特定的心境与生活状态。尽管如此,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之于当代仍有着如下蕴意。(一)重审音乐教育的现实地位在柏拉图看来,音乐教育是人在受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必须接受的教育,也是观照心灵、陶冶情操的最佳方式。在我国,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学校教育中的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德育、智育以及体育有着同样重要的价值。然而,与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音乐教育并没有长足教育广角jiaoyuguangjiao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的音乐课程内容陈旧,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校园歌曲并不多见;由于音乐科目并不直接参与进学生的升学,文化课程占课的情形严重,一些学校甚至在初中或者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年取消了音乐课程。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很少会有学校开设与音乐有关的选修课程,就算有,也只是音乐知识和技巧的简单学习,很难真正达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课程要求。因此,音乐教育的价值和地位应被提到应有的高度。具体而言,一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都应确保音乐课程的内容、方式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保证师资、课时的基础上,逐步提升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虽然基础教育阶段的升学竞争机制仍然存在,但学校可以从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把学生培养成音乐的欣赏者、表现者、创造者提供条件。二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在教育主管部门加大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力度的同时,各院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开设传统或特色的音乐课程并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三是音乐教育自身应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学生的音乐课成绩不算在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之内,是音乐教育逐渐边缘化,甚至被其他课程挤占的根本原因。要想从根本上扭转音乐教育被“冷落”的现状,适当将音乐课程纳入现有的成绩考核机制是必由之策。(二)重估音乐课程的美育价值毋庸置疑,良好的音乐教育有助于塑造完美和谐的人格。在柏拉图看来,音乐教育不是其他任何教育的补充,音乐教育在净化学生心灵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在美育被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之后,音乐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课程蕴含“为学生提升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独特价值,是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既是强调了音乐课程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方面的独特价值,也是肯定了音乐课程提升学生审美境界的教育功能。这一点在柏拉图的音乐教育理念中也多有体现。然而,目前许多音乐教师都陷入了“内容与形式”的两难误区,难以平衡好音乐知识和音乐审美两者的张力,要么是枯燥的识谱、反复的练习,要么是纯粹播放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事实上,只借助于学生单向的听,教师不去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内容、风格分析,也很难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此,重估音乐的美育价值应当至少明确如下三点:其一,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的基础。音乐课有着客观的学科规定性,如果学生对于音乐内容本身没有恰当的理解,那么学生审美的方向性就有可能2020年11月?教育与教学63教育广角jiaoyuguangjiao出现偏差。柏拉图也强调,音乐中真正具有教育价值的并非是曲调和旋律,而是文词(音乐的内容)。其二,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分析、评价音乐。学生对于不同的音乐可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想要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尚需要教师的引导,重点是教师对音乐作品的深入剖析,促成学生对“内在美”的理解。其三,教师在教学中要能以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表演和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在给予学生真实审美体验的同时,增强他们音乐表现的自信。总体而言,与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旨在达成人的心灵的和谐统一相似,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也应该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方面发挥应有的价值。(三)严格筛选用于音乐教育的教材柏拉图出于培育城邦护卫者的目的,拒斥了混合式的体裁、挽歌式的曲调,这种区分和甄别的方式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柏拉图强调了与“善”的理念相一致的音乐的价值。目前,伴随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面对良莠不齐的文艺作品,审慎选择和甄别同样必要。具体而言,一方面,无论是何种音乐的内容或形式,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可能会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进程。对于此类文艺产品,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管控力度,主流媒体也要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在柏拉图看来,“坏”的音乐虽然不造成直接的危害,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性格和习惯,甚至会对法律和政治制度造成威胁。因此,无论是学校音乐课程的取材,又或者是大众文娱中的音乐体裁,都应该审慎选择、严格筛选,确保音乐的内容能够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另一方面,一些低俗甚至恶俗的音乐形式仍然存在。对此,政府部门必须秉持“一经发现,坚决取缔”的原则,捍卫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恰如柏拉图所说的,要从理想的城邦中“驱逐出去”。此外,良好的文艺氛围还需要文艺工作者的理性自觉,严格遵循文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公约,积极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价值准则。(四)摒弃音乐教育中的功利倾向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崇善爱美”的合格公民,人格的完善是柏拉图音乐教育的唯一目的。然而,目前的音乐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音乐教育,仍然充斥着一定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具体而言,一方面,学校出于提高升学率的目的,人为地划分出普通班和艺术班,在缩减甚至取消前者音乐课课时的同时,加大后者的音乐课程时数,甚至出现以文化课取代音乐课的情形,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人格的全面642020年11月?教育与教学MODERN?EDUCATION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家长把音乐的学习视为孩子升学考学的“捷径”,强制学生参加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类特长班。暂且不论这种方式是否迎合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否消解了学生原有的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它首先背离了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家长对音乐教育的理解仍停留在“一技之长”的层次,看不到音乐教育背后的审美、育德价值。因此,回归音乐教育人格培养的学科本质,必须摒弃其中的功利主义倾向。柏拉图的音乐教育从理想的高度,把音乐存在的合理性(至美)与人生活的最高目的(至善)相联系,使音乐教育为完善人格的培养开辟了道路。在音乐教育方面,学校和家长应明确地意识到,音乐的学习不是纯粹指向学生升学的工具,更不是家长间相互攀比的“筹码”。音乐是一门用声音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开发孩子创新思维与引导孩子正确价值观才是音乐教育的本真价值。总的来说,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虽然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但在诸如重审音乐教育的现实地位、重估音乐课程的美育价值以及音乐教材的筛选等方面于我国仍然有着相当程度的借鉴意义。未来,更多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有待继续挖掘。只有把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精髓与我国的教育现实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学校教育。参考文献:???????[1][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98.[2]黄晓音.《理想国》视域中的柏拉图音乐艺术思想[J].文艺争鸣,2016,(12):205-210.[3][4][7][8][9][10][11][12][13][14][15][16][19][20][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5]吴华山,龙玉兰.柏拉图音乐伦理价值思想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151-154.[6]孔子.论语[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211.[17]于瑞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4.[18]李璐.从沉沦到超越——柏拉图《理想国》中音乐教育的转向[J].学术论坛,2015,(09):161-167.(责任编辑:朱忠琴?校对:高?原)

篇四: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对公民的影响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音乐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一种关于良好品质、美德和理性的教育。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理想国》和《饮食篇》两部著作中。以下内容将对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进行简要分析。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基于他对音乐的哲学分析。他认为,音乐分为声音和节奏两个方面。声音是物质的、可感知的,节奏则是形式的、可理解的。在节奏上,柏拉图认为音乐应该遵循一定的数学比例,这体现了天性的秩序和数学的普遍原则。

  柏拉图认为,音乐是与人类灵魂相关的。他将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性、勇气和欲望。这三种灵魂类型在音乐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勇气灵魂喜欢节奏强劲的音乐,而理性灵魂则更倾向于纯洁和秩序的音乐。音乐能够通过其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灵魂,从而使人在性格、情感以及精神上获得教育。

  在这个意义上,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强调了音乐的道德和精神意义。他建议,人们应该接受通才式的音乐教育,涵盖声音、节奏和音乐哲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真正地欣赏并理解音乐中的哲学内涵,体验到音乐在道德和精神上的教育作用。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对现代音乐教育有着一定的启示。在当今社会,音乐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全面的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人们技能,还要传达音乐的道德和精神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此外,与柏拉图一样,现代音乐教育也应该注重音乐的哲学分析,不仅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在构成和特征,更要让学生从中探究人性、社会和自然的某些奥义。

  总之,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认识和理解音乐教育。他的思想强调了音乐的道德和精神意义,提倡通才式的音乐教育,启示我们要将音乐教育的重心转向个体全面的素质和智力发展,以及哲学和文化的探究。

篇五: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对公民的影响

  

  论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

  柏拉图(BC427年—BC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的思想上承苏格拉底下接亚里士多德。并在公元前387年,创办了雅典学园,命名为“阿卡德米”(Academy)。作为教育家的柏拉图,非常看重音乐对人的作用。并在《理想国》第三卷就明确提出了要对音乐做选择性的欣赏。本文试图从音乐“作为节奏与和谐两个纯形式成分的特殊性”出发,来阐释柏拉图对音乐净化的论述。并试图证明对作为直接作用于心灵的音乐做选择性欣赏的必要性。一柏拉图的音乐观音乐与人类联系密切,对人类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化大师,柏拉图在哲学观的基础上对音乐做出了阐释。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三卷中论述了音乐的教化作用。他指出美与丑是紧跟着好的音乐与坏的音乐的,“儿童阶段文艺教育最关紧要。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再者,一个受过适当教育的儿童,对于人工作品或自然物的缺点也最敏感,因而对丑恶的东西会非常反感,对优美的东西会非常赞赏,感受其鼓舞,并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的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特别重视对儿童的音乐文艺教育和体育教育。他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教育要先教音乐后教体操,将故事包括在音乐里。”(《国家篇》376E)古代希腊重要的文化生活是听民间艺人弹着竖琴演说史诗故事,故“音乐”一词包括音乐、文学等义,相当于现在的“文化”一词。

  柏拉图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0一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收到照顾。3一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接受了雅典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安排了简单的读、写、算、唱歌,同时还十分重视体操等体育训练项目。17一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0一30岁,经过严格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着重发展青年的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懂得自然科学间的联系。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柏拉图认为,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性格的发展。在17岁之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为了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讲,前面所述的各门学科都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文法和修辞是研究哲学的基础;算术是为了锻炼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学习几何、天文,对于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探索宇

  宙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则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他还很重视选择和净化各种教材,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进儿童心智之发展。

  柏拉图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中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活动。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

  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之后,年轻人应该接受体育锻炼,“体育方面,我们的护卫者也必须从童年起就接受严格的训练以至一生。”(《国家篇》403D)他认为,体育训练的目的是使护卫者的身体状况能适应护卫者的工作,“他们有必要像终宵不眠的警犬;他们在战斗的生活中,各种饮水和各种食物都能下咽;烈日骄阳狂风暴雨都能处之若泰。”(《国家篇》404B)因此,他要求护卫者必须戒除酗酒,食物应当简朴,不能嗜睡。

  柏拉图认为应将音乐教育与体育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专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度粗暴,专搞音乐文艺的人又不免过度软弱”(《国家篇》410D),因而应使音乐和体育良好地配合,使“音乐和体育服务于人的两部分——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国家篇》412)

篇六: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对公民的影响

  

  论柏拉图“和谐论”美学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和谐”是古希腊哲学美学的第一个概念,“和谐论”正是

  古希腊哲学美学的理论起点。

  “和谐”这一术语经常出现在柏拉

  图(Plato,公元前

  427-前

  347)的著作中。

  他继承发展了毕达哥

  拉斯学派的“平衡一静止”和谐观,反对赫拉克利特的“斗争一

  发展”和谐观,从而奠定了西方哲学美学的基础,成为西方古典

  美学的奠基人。

  柏拉图的“和谐”美学思想在音乐教育方面也有

  着重要的体现。

  一、柏拉图“和谐”思想的主旨

  所谓“和谐”(harmonia)

  指一个事物发展到“真”的地步,即它以某种形式确定了自身的界限、形状和尺寸等,从无限的背

  景中剥离出来。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约前

  580-约前

  500)

  最早提出“和谐”术语。

  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数,万物由数而派

  生,数统治与支配着宇宙中的一切,和谐就是数的结构,它是最

  重要的数的规定性,它规定事物,使事物能被认识。和谐从“数

  本原说”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一般来说,万物的本原是一对

  对的对立,进而认为不同因素的统一或相反因素的协调产生和

  谐。这表明他们的思想中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和谐的观点适用于

  存在和生活、从个人到国家乃至整个宇宙的一切领域。

  毕达哥拉

  斯学派从数的哲学研究中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

  “最聪明的事物

  是什么

  ?――‘数":

  最优美的事物是什么

  ?――‘和谐"。

  ”从

  而引申出美是和谐的观点:即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理性和感

  性、自由和必然的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和

  谐统一。

  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和谐观点。

  他主

  张和谐以对立面的存在为前

  提,对立面经过相互作用以后,达到

  相互融合。和谐即是各个对立面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也可以说,和谐是一种“中”的状态,“过”和“不及”都会破坏事物的美

  和好。他认为“健全的人与有缺陷的人之间的主要差别就在于

  ‘中"或‘过"与‘不及”"。

  二、柏拉图“和谐”思想在音乐认识中的体现

  柏拉图多次征引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音乐起源与和谐说,认为

  和谐作为事物美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音乐这种艺术和技艺

  上。柏拉图“和谐论”主要体现在灵魂和宇宙的和谐统一这一思

  想中。

  他认为灵魂和谐来自灵魂对理念世界的直观,灵魂中有着

  永存的和谐。音乐既是数的艺术,又是模仿的艺术,音乐的和谐

  是对和谐理念的模仿,音乐因而与灵魂有相通之处。

  和谐理念就

  是音乐与灵魂的共同点,音乐能体现灵魂的和谐。

  (一)

  和谐思想与音乐的本质相通

  柏拉图认为:

  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它把繁杂导向统

  一,将不协调导向协调。

  这一点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和谐论”是一致的。他认为音调的协调应该理解为:“和谐是声音调协,而调协是一种互相融合,两种因素如果仍然相反,就不可能互相

  融合相反的因素在还没有互相融合的时候也就不可能有和谐。

  ”他又强调“由于同样理由。

  节奏起于快慢,也是本来相反而后来

  互相融合。在这一切事例中。造成协调融合的是音乐,它正如医

  学,在相反因素中引生相亲相爱。

  所以音乐也可以说就是研究和

  谐与节奏范围之内的爱情现象的科学。”把不同高低、强弱、快

  慢、长短、稳定与不稳定的声音协调统一起来,就产生音乐。音

  乐就是和谐,和谐就是美。这是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精华所在。

  (二)

  和谐思想与音乐的精神共融

  柏拉图在《斐列布斯》

  篇里曾谈到:

  “有些声音柔和而清楚,产生一种纯粹的音调,它们的美就不是相对的,是从它们的本质

  来的,它们所产生的快感也是它们所特有的。

  ”这里的本质就是

  指音乐之间数与比例的关系,这种快感指的是因数的比例关系在

  心灵里引发的和谐感。

  亦是人的精神领域里必然之所求,说明了

  人类“为何能从音乐中领悟到特殊的快乐,根据‘同类相求"的原则,灵魂与和谐振动产生欢乐的共鸣。”因此,柏拉图认为音

  乐的精神将不生不灭,永恒不变,从音乐本身的特性拓展到心灵,再引入教育之中。可见。音乐实为理性享受,音乐教育是追求真

  理与知识的理性教育,由此奠定了西方音乐教育思想至真的基

  石。

  (三)

  和谐思想与音乐的审美同源

  柏拉图创造了著名的三位一体“真、善、美”,并把它作为

  衡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基本标准。

  柏拉图认为,最“美”的东西不

  是外在的感官愉悦,而是一种理智、激情和节制的完美结合,必

  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

  的。因而,在好的音乐的熏陶下,会造就个人的美德,个人就是

  和谐的、正义的,从而形成同样和谐与正义的国家,这种培养人

  的方法正是音乐真正意义所在。

  柏拉图认为人存在的最高目的是要求真、善、美和谐,而身、心健全的互动正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根据他的“道”说,我们可

  知音乐存在的价值是提高人的修养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因此,只

  有身心和谐的人,才能善尽公民之责,而只有依靠善良的公民才

  能建立健全的社会。追求完美和谐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基本要

  点。真、善、美的统一集中概括了最高的人

  类价值。

  三、柏拉图“和谐论”在音乐教育思想中的体现

  在古希腊教育中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以和谐为灵魂,这和人的美,乃至整个宇宙秩序的美是息息相通的,归根到底,它显示出一种神圣创造的美。

  我们知道,柏拉图主张音乐教育比

  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它应贯穿整个教育阶段的始终。

  (一)

  “和谐论”影响下的音乐教育美化人的心灵

  柏拉图认为音乐是心灵的艺术,音乐产生于人的心理活动,产生于人的情感,音乐的价值在于使心灵达到和谐状态。

  他认为

  “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

  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

  由此可见,音乐确实直接触及人的心灵。净化人的情感,使

  人某种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得以平衡,并进而陶冶性情,升华人格。他同样认识到音乐对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潜移默化作

  用,如受到合适的音乐教育,就可以使其心灵受到陶冶、性情得

  到调和。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柏拉图尤为注重音乐教育对道德形

  成的作用。他认为,音乐能深印于儿童之心,它决定儿童行为的善恶。他指出,美与丑是紧跟着好的音乐与坏的音乐,好的音乐

  进入人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并且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更人在幼年时期就树立起社会需要

  的审美观。

  (二)

  “和谐论”影响下的音乐教育塑造人的高雅性格

  古希腊人将各种美德都归之于音乐。

  因而,在对儿童和青年

  教育方面,音乐教育始终贯穿在整个教育体系中。

  柏拉图曾说过

  “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

  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

  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

  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进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

  ”在他看来,音乐教育是重要而

  必须的,节奏与和谐的调节是必要的,是一种值得积极发扬的东

  西,以使年轻人可以变得更加有礼貌,更加稳重,能够更好地自

  我调节,不论在说与做上都更有能力。

  由于音乐的情感性特征,柏拉图很重视乐调与人的性格的联

  系,它能改变、塑造人的性格。因此,理想的乐调应能表现勇敢

  精神,使人在战争中,在一切危险场合,能百折不挠地继续奋斗

  下去。它也应表现和平环境中人们团结一致,对一切事业都能谨

  慎从事的风格。可见,优美的音乐既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影

  响人的行为,又可以促使人们形成完美的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

  习惯。

  (三)

  “和谐论”影响下的音乐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古希腊的教育观是一种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观。

  根据这

  一理念,柏拉图指出,“一个强健的身体因为身体强健即可使心

  灵美好:反过来说,一个美好的心灵由于它的性能,能使身体臻

  于它所能达到的程度。”因此,音乐和体育二者是相互促进的,要相互结合起来。

  “那种能把音乐和体育配合得最好的,能最为

  比例适当地把两者应用到心灵上的人。

  我们称他们为最完美、和

  谐的音乐家应该是最适当的,这比称一般仅知和弦弹琴的人为音

  乐家更为适当。”但从根本上讲,身体与心灵相比,只能居第二

  位,心灵是身体的主宰,体育只是为了心灵的健全。

  柏拉图认为,以和谐为标准尺度,两者不可偏废,应张驰得宜,配合适当。

  我们通过学习与思考柏拉图“和谐论”美学思想在其音乐

  教育思想中的体现,联系我国当今的音乐教育现状,会产生众多

  现实的想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篇七: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对公民的影响

  

  落。

  口’

  Yl¥hu I 柏拉图《理想国》音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谈力群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蔡冉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主张,其中音乐教育思想是其 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音乐教育与国家政治、音乐教育与体育、音乐教育的选择策略、音乐环境 与人格养成等。这些主张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对我们今天的学校音乐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 《理想国》音乐教育思想现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3—0088—04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一前347年)出身于 雅典贵族阶层,他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 (一)音乐教育与国家政治 柏拉图关注音乐与国家间的关系,在他看来,音 多德被后人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理想国》是一部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体著 作,共分l0卷,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多个方面,既 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部政治学著作,同时还是一 部教育学著作。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勾勒出了一个由 乐教育通过培养遵守秩序和法律的公民,进而达到维 护政治制度的目的。他构想的理想国家由三个等级的 公民组成:最高等级的是统治、管理国家的哲学王;第 二等级是保护、守卫国家的士兵;第三等级是从事农 工商活动的自由民。柏拉图认为,所有公民各司其职,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支撑,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提出了一系列 各尽其责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为此,对孩子们进行 音乐教育时,教育内容(比如歌词)等应该有助于培养 的教育主张,其中音乐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一遵守秩序的意识和守法的精神.这些意识和精神一旦 养成,“就会处处制约着孩子们的各项行为,反对他们 参加不正当的娱乐,使他们健康成长。即便是国家发 、柏拉图《理想国》音乐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柏拉图所谓的“音乐”不同于我们今天所理解和 定义的音乐,其内涵较为宽泛,包括文学(诗歌、神话 生了一定程度的变革,他们也会很快恢复原有的秩 序。”阁 (二)音乐教育与体育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是从音乐和体育开始的,其中,音乐教育对应着爱智部分,能开启人的智慧,使 故事)和艺术(戏剧、舞蹈、音乐、绘画)等内容。他的音 乐教育涉及政治、道德、心理、审美等各个方面,目的 在于培养具有“爱美爱善”【1】品质的人,终极目标服从 于实现理想国家。

  人变得温文有礼;体育教育对应着激情部分,能使人 作者简介:谈力群(1966-),女,硕士,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学校管理和成人教育研究。

  88 I

  Yl

  sh“P;ng

  Jian

篇八: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对公民的影响

  

  社科论坛论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程亚云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他详细地描绘了关于公民教育的摘要院《理想国》是柏拉图对日益衰败的希腊城邦的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反思的结果。在这本书中,“善”为终极教育目标;提倡正义、勇敢、智慧、节制的美德等。内容。在他城邦中的公民教育是以培养“正义”的人为教育目的;以培养柏拉图;公民教育;古希腊;正义关键词院思想;.com.cn.AllRightsReserved.由于各个城公民教育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在古希腊,邦的政体不一样,因此,对于公民教育内容的限定也就不一样。柏拉“它是针对全民性的,是以政图的公民教育思想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治实践为途径,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美德或公民精神。”1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他的父母亲都出身于名门贵族。尽管幼年丧父,但家庭环境和家学渊源对柏拉图的洞察力有极强的辅也看到雅典助作用,同时也激起了他的参政热情。柏拉图见证战争,政治的不断变更。其中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在民主制恢复的第八也年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这一事件给柏拉图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是令人影响了他一生的志向。他认为,当时的民主政治是不正义的,进而开始构建他自己的理厌恶的。他对民主制和僭主制失望透顶,认为应该让哲学家掌握政想城邦。在他的城邦中推崇真正的哲学,权。柏拉图生活在希腊的古典时古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希波战争后,希腊世界形成代。希波战争开启了古典时代的大门。一个是了两大城邦集团:一个是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经济上的矛盾和摩擦日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两大同盟在政治、这场战争的失败给雅典带来益发展,终于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致使工业停顿;各城邦渐渐了巨大的打击:战争中大量奴隶的逃亡,对脱离雅典帝国,不再交纳赋税:战争也动摇了人民对神明的信仰,一直以来遵循的道德信条产生怀疑,民主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柏拉图清晰地认识到了民主制度的缺陷。2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为基础的。柏拉图认为,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是以“理念论”培育龙头企业3.2形成多元投资,要实现国外的文化产业早已形成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投资机制,多元化投资主体。在发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必须市场化运作企业,私人、基金等各种融资形式都可挥政府投资主导作用前提下,企业、促进周口文化产业的发以使用于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展,形成产业集群。周口文化产业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而必须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角,点培育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周口市可以重点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组建大型股份制企业,引导资本、基金等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企业,引进企业投资周口文化产业,为其业。按照文化产业的分类和布局,在演艺、娱乐、网络文化、艺术品提供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条件,等产业领域培养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从而快速发展壮大周口市的文化产业实力,形成文化产业的聚集效应。3.3加强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以创意创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吸引文化产业高素质新为主导的产业。政府要制定相关鼓励政策,重人才来周口发展,如可设立周口市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奖励资金,点培养文化产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创意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这种认识需要事物的本质是理念,对理念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较高的才能与智慧才能把握。意见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表现出来“可见世界”与“可知的特征,这是最低级的认识。他把整个世界分为世界”,人们凭借自己的感官所能触及的世界是“可见世界”,“可见世界”也就是“现象世界”;只能运用理性的智慧去思辨才能把握的“理念世界”。“人们感官所触及的是“可知世界”“可知世界”,也就是在它的背后的理念世界则永恒现象世界是处于不断的生灭变化中,存在。”并不是所有的“理念”都处在在“理念世界”中是有等级划分的,同一等级。“理念”的最高等级是“善的理念”,它是“理念中的理念”,可知性和真理性,是一切存在的是它赋予了“理念”本身的存在性、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终极原因。在“可知世界”中“善的理念”“灵魂转向说。”知道的。关于寻找“善”的途径,柏拉图提出了即想象、信念、理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从低到高的四种形态,也智和理性。从想象到理性的过程,既是人的认识不断上升的过程,“洞喻”来说明了这个转是受教育者的灵魂转向的过程。柏拉图运用向的过程。3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内容柏拉图的公民教育包含有许多的内容。首先进行的就是对公民历史等,它主要是以希腊神实行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中包含着天文、话为题材、以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教育的。音乐教育是在幼儿时期就他认为故事的内容、形式、风开始的。为了防止对幼小灵魂的残害,格以及曲调等应该有严格的规定。他为真正的神话设定了两个标。第二,“不准:第一,“诸神是行善的使者,但却不是万物的缔造者”就不能把他们描绘得管诗歌还是散文只要涉及神圣的东西的时候,就是不会在任何言行方面欺骗百跟魔术师似的。因为凡是神圣的,在高经营管理人才。周口市政府可以加强与周口师范学院的合作,校内部建立文化产业研究机构,联合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共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根据周口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同培育创新型应用型的文化产业人才。文化资源周口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产业,仅仅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发展周口文化产业要重视两点,一点是创意,只有创意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另一点是产业,必须以周大力发展文化口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才能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只有重视创意和产业化运作,才能产业,才能形成以“一区三圣地”为核心的周口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周口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参考文献院[1]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向勇,喻文益援区域文化产业研究[M]援海天出版社,2007.2007(1).[3]李微.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探析[J].新闻界,特点及其启示[J].黑龙江社会科[4]宋魁.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学,2007(1).·123·

  社科论坛姓的。”之所以对公民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公民具发展想象力。备一种和顺的性格,伴随音乐教育的是体育教育。音乐与体育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体育服务于激情,理性上的求知联系:音乐服务于灵魂的理性部分,和激情中的勇敢决定了护卫者的美德。体育教育是在音乐教育之后进行的。体育不仅仅包括体能的锻炼,它还包括医疗和节食。进行体体育教育也是育教育主要是让护卫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为了军人履行国家中的职能而做的准备。音乐和体育教育的原则都才有利于和谐心灵的产力求简朴。音乐教育、体育教育安排适宜,生。平面几何、除了以上的内容外,柏拉图的公民教育还包括算术、5.1初级阶段“在幼小柔嫩的初级阶段的教育是从幼儿开始的。柏拉图认为就能塑成什么型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式”。柏拉图十分重视幼儿的教育。他不主张对幼儿进行强迫式的学学习要根据儿童的习,他认为被迫的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中生根的,这样,才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特性,改造成讲故事、做游戏的形式,极性,并且在游戏中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每个人的天性。幼年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以音乐教育为主。公民开始接受体育教育和军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约到二十岁,骑马、射箭等,而军事教育主要事教育。体育教育主要是锻炼体操、几何等。在这个时期,公民是结合军事学习一些文化科目,如算术、立体几何、天文学、谐音学、科学等,柏拉图十分重视算术,他认为算术不仅可以使公民脱离可变世界,把握真理,而且也有利于军人统帅他的军队;算术不能马马虎虎地学习,而要深入下去学,直到能看到数的本质;学习算术并不是为了买卖,而是为了便于将灵魂从变化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几何学可以帮助人们较为容易地把握“善的理念”,因为它的对象是永恒的事物;同时,几何学不仅能把人的灵魂引向真理,而且还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学习几何学的真正目的是纯粹为了知识。天文学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繁华去探讨背后的真实、去寻找表面美后真正的美。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研究天文学,需要正确地使用灵魂中的天赋理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去管那些可见的事物。谐音学的学习是为了深入研究音之间数的关系,考察什么样的数的关系是和谐的,什么样的数的关系是不和谐的,目的是寻求美者和善者。无论是算术、几何学还是天文学、谐音学,都是为了最后辩证法的学习做准备的。柏拉图还十分重视实践和非智力因素对于公民教育的作用。他认为,学习到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让他们能够在实际方面不低于别人。在对公民进行各种实践锻炼外,还必须让他们在这些实践中接受考验,看他们是否能够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定不移,是否会萎缩、出轨。除了以上这些外,柏拉图认为还必须注重公民的美德、性格的培养,必须警惕一些人所拥有的各种美德是真、是假,不能错用假好人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以及个人的朋友,从而维护城邦和社会制度。并且,柏拉图还主张公民终身学习的观点。4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目的柏拉图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正义”的公民,以达到城邦的繁荣。对于何为正义这个问题,柏拉图否认了“欠债还钱就是正义”“把善给予朋友,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正义为弱者的必须”的观点。他认为正义就是城邦的公民各安其分、各守其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激情、欲望。如果理性主导激情,激情压抑着欲望,欲望服从于理性与激情,那么这个灵魂就是正义的、健康的。柏拉图所进行的一系列公民教育,就是为了调和这三部分的关系,实现这三部分的和谐。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是相似的。国家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护卫者、生产者,它们分别与灵魂中的理性、激情、欲望相对应。生产者满足欲望、护卫者提高激情中的勇敢来保卫城邦、统治者运用理性思辨来治理国家,如果三个阶层之间能做到互不干涉,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正义的。阶层的划分是在公民教育的过程中进行的。正义的人与国家就是具有美德的人与国家,公民教育就是为了促进美德的形成。个人具有四种美德———各尽本分、勇敢、智慧、自主(灵魂中的善控制恶)国家也有四种美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智慧属于统治者,勇敢属于护卫者、军人,节制与正义则属于全体公民。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出正义的公民,塑造出正义的城邦,才有助于城邦的繁荣与稳定。5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方式柏拉图把公民教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将被要求把以前分散学习的各种课程内容加以综合,研究各科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和事物本质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检验公民有无辩证法天赋的最主要的试金石,同时,也有利于为以后成为优秀的城邦的统治者和护卫者打下基础。初级阶段的学习是针对城邦内的全体公民的,无论男女皆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力。初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公民个人灵魂的和谐与正义、培养个人的美德。初级阶段的教育基本完成后,优秀者继续进入高级阶段的学习,而剩下的则根据自身能力的大小接受别的学习内容。5.2高级阶段高级阶段的教育对象是“爱智慧者”,即哲学家。在高级阶段的过程中,柏拉图分别运用“日喻”、“线喻”、“洞喻”来说明心灵转换的过程。由这些比喻可知:初级阶段的教育为公民在高级阶段的教育奠定了基础。高级阶段的教育所学习的内容依次是: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谐音学以及辩证法。前面几门学科,在初级阶段中已有些涉及,但并不深入。把算术放在前面学习是因为“那些天性擅长算术的人,往往也敏于学习其他一切学科;而那些反应迟缓的人,如果受了算术的训练,他们的反应也总会有所改善,变的快些的”。几何学的对象是永恒的事物,学习几何学有可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在高级阶段的天文学的学习并不是去研究天空中那些可见的事物,而是要使用灵魂中的天赋理智来研究可见事物背后的东西,进行“理念”的研究。谐音学和天文学是兄弟学科,它也是为了最后辩证法的学习做准备的。辩证法的学习主要是把人从“可见世界”完全地带入进“可知世界”。“当一个人企图靠辩证法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并且一直坚持到靠思想本身理解到善者的本质时,他就达到了可理知事物的顶峰了”。在达到顶峰的同时,个人还要继续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来成为更好的统治者,而在成为统治者后,在闲暇之余还要继续学习哲学。参考文献[1][2]刘文泰院.古希腊城邦政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7.[3]胡晓燕[4]段元秀《..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论析理想国》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27,115.176,181.柏拉图著.理想国[M].张子菁(译)[J]..北京:教育评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2).,2006:[5]78,79.柏拉图著.理想国[M].张子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6]71,289,298.柏拉图著.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7]柏拉图著.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140.作者简介院程亚云(1989-),女,河南许昌人,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124·.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九: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对公民的影响

  

  InfluencesofPlato'sHarmonyTheoryonHisMusicEducationThought作者:田晓红[1];杜学元[2]作者机构:[1]西华师范大学;[2]西华师范大学教授,南充637007出版物刊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页码:107-110页主题词:柏拉图;和谐论;音乐教育思想摘要:音乐就是和谐,和谐就是美,这是柏拉图“和谐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深受其“和谐论”思想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音乐教育不仅要美化人的心灵,同时要塑造人的高雅性格,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和谐发展。这也是我们目前音乐教育必须深思的主题之一。

推荐访问: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对公民的影响 柏拉图 公民 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