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教育改革的历史意义(5篇)

教育改革的历史意义(5篇)

时间:2023-05-03 09:10:06 浏览次数:

篇一:教育改革的历史意义

  

  解放初期教育改造的历史意义

  解放初期的教育改造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并在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扩大教育覆盖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这些改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扩大教育覆盖面:在解放初期,政府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使义务教育得到了普及,提高了中国的文盲率。

  提高教育质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教育质量,如增加教师酬金、改进教师培训等。

  推进科学技术教育:政府在解放初期加强了科学技术教育,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和技术。

  改革学制:解放初期,中国实行了普及义务教育、三年制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三级制度,提高了教育水平。

  增加普及性教育:解放初期,政府加强了农村教育,为农民儿童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

  总之,解放初期的教育改造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篇二:教育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0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应该说,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没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更多地表现为对政治经济领域改革的适应性。从传统计划经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深化,反映出我们对市场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受此影响,教育领域对市场机制的认识也存在着一个由浅人深、去伪存真的过程,市场机制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反思。从某种角度看,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办的探索过程。

篇三:教育改革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新中国教育改革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改变了中国教育的面貌,更在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新中国教育改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改革后,中国教育体系得到了全面升级,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加公平的分配,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些改革成果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新中国教育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改革后,中国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人才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改革后的教育体系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新中国教育改革为中国的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改革后,中国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些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传播,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新中国教育改革为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改革后,中国的教育体系得到了全面升级,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些成果为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新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改变了中国教育的面貌,更在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历史成果,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篇四:教育改革的历史意义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意义

  建国初期,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重视,随着课程改革不断开展,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教师人数逐步增长,已基本能满足当时高校该课程教学的要求,在校大学生也逐步受到了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其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为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打好基础,为走上工作岗位为新中国建设作贡献打下基础。当时的改革举措既是迫不得已,也取得了较好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尤其是其课程改革,有效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一规定成为当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逐步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问题就是其课程问题。建国初期,中央的教育方针要求把“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和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也要求,进行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相关理论教育,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加强苏联的联共(布)党史和对毛泽东前期相关著作学习及指导,以及对当时新时期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相关文件资料的学习。接管、改造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既是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又把课程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不断创新,反映了德育主体对客体的教育引导目的。这也是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符合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政治需要和时代需求,有效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二)明确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性质

  建国初期,从接管、改造过程到教育内容上,都同样处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性质。一方面,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明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紧密结合。为更好适应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现实要求,针对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等学校专门制定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巩固大学生的马列主义理论学习。

  随着对各高校的接管和改造,要求各高等学校抛弃民国时期一些反动的政治教育内容,全部开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政治理论课。通过逐步完善课程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当时对高校师生开展经常性和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要渠道,有效肃清封建的和买办的残余思想,预防各类旧思想的影响以及反动思想和舆论的宣传,明确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性质。

  (三)明确学习教育重点,提高包括高校师生在内的知识分子整体素质

  建国初期,在众多的学习内容中,全党、全国人民包括各高校知识分子,都认为毛泽东思想始终是我们学习、教育的重点。在1950年12月和1952年3月重新发表了毛泽东的著名作品《实践论》、《矛盾论》,从而在全国上下再次掀起了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著作的新热潮。在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同样加强学习,重点宣传,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更好地方便于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政治理论学习需要,党中央紧接着又分别于1951年10月、1952年3月、1953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在前期版本基础上正式出版了新中国第一套《毛泽东选集》第1-3卷,主要收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的著作,方便人们学习宣传,为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

  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人才,怎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等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经过上述重点学习、改造,以及政治思想教育课程改革和相应工作的开展,使得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高校教师的素质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都有了不同程度改进,因而许多全新的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逐步在广大高校师生中成长。“许多优秀的学生参加了青年团和共产党,在各种运动中涌现了许多积极分子,出现了不少优秀学生和动人的模范事迹。”

  (四)开启全国高等教育新征程,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建国初期,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各高等学校进行接管和改造,经过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相关措施,逐步明确了高校的性质和任务,基本形成了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各级党团组织、人事、保卫等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思想引领作用,共同开展全新的新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开启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崭新征程,为新中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为进一步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历史任务,建国初期,党和国家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革命运动,以及抗美援朝爱国主义运动和“三反”、“五反”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等学校,通过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和引导,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在全国高等学校师生中组织开展自我批评,以及师生间相互热忱帮助,“在学生中主要应是利用时事学习时间和结合政治理论课内容及有关的业务课,作一般的唯物主义宣传。”上海市第五届学生代表大会为贯彻执行学习教育任务,还专门做出《关于在高中以上同学中开展思想改造学习运动的决议》,提出明确要求。至

  1952年秋,通过这次学习改造运动,全国参加学习运动的高校教职员人数比例为

  91%,而全国大学生参加的比例为

  80%,有效帮助高校师生明确正确的政治立场,充分发挥了很好的正面宣传及教育引导作用,有效维护了新中国的社会稳定。

  总之,建国初期(1949-1952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值得我们去研究、总结的地方还有很多。建国60多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走过的曲折的艰辛历程,值得我们深思与总结,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同样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吸收。

篇五:教育改革的历史意义

  

  清末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浅析清末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摘要: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处于教育转型的关键时刻,这时期清政府进行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废科举、改学制以及新的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和教育结构的整体规划等,这些措施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近代教育制度终于开始在中国确立并推广开来。

  关键词:科举制;学制;教育行政体制;妇女教育;留学教育

  教育的近代化是整个社会近代化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近代化是在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和西方教育认识的双重过滤和选择中艰难推进的。清末新政期间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近代学制的颁布为主要标志的清末教育改革标志着封建教育体系的全面崩溃,是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本文试图从废除科举制度、推行近代教育、颁布学制、确立近代学校制度、设立近代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等几个方面探讨清末教育改革的历程和历史意义。

  (一)废除科举制度、推行近代教育

  进入20世纪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深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十分迫切,全国废科举的呼声因而日益高涨。不要说资产阶级革命派、改良派强烈要求,就连许多封疆大吏也深知科举积弊太深,纷纷要求废除科举制。严复曾指出:“虽然学堂立矣,办之数年,又未见其效也!则哗然谓科举犹在,以此为梗”[1]张之洞提到“故救时必自变法始,变法必自变科举始”。[2]袁世凯也上奏清廷,“科举不停,民间相率观望,欲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3]科举制度的废除势在必行。1901年,清廷谕令从1902年起各

  省科举考试要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和“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和武科考试。随后,张之洞、刘坤一联名上奏,建议“按科递减科举取士之额,为学堂取士之额”。[4]1903年张之洞又与张百熙、荣庆上《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建议“从下届丙午科起,每科递减中额三分之一”[5],到1905年,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端方等人又联名奏请立停科举,他们认为“科举一日

  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6]而建立、大兴学校则是“广学育才,化民成俗”,内定围势,外服强邻,转危为安”[7]的关键,指出“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8]1905年8月,清廷颁布《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著即自丙午科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9]至此,从隋炀帝大业二年开始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完全被废止。此举标志着封建旧教育制度的崩溃,它扫除了我国教育走向近代化最严重的障碍,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颁布学制、确立近代学校制度

  在废科举的同时,清政府作出厘正学制的决定。1902年清政府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是为“壬寅学制”,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1903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禄、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对学校体系、课程设置、管理通则等作了具体规定。“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校教育体系,它对近代中国学校教育

  制度在组织形式上影响甚大,为中国新型学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为辛亥革命后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的制订打下了基础,“癸卯学制”作为中国第一个在全国施行的新学制,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陆续兴起的零散的新式学堂统一成为一个整体。它的施行,改变了中国长期实行的封建性的官学、私学、书院等学校形式,加速了封建教育的崩溃和近代教育的生长,推动了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接轨,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教育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以下另起一段)

  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学制的诞生,促进了兴办学堂事业的大发展。中国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壬寅、癸卯学制公布后,兴办学堂便成为清政府的既定国策。全国各地在改书院为学堂的同时,积极创建各级各类学校,诸如小学堂、中学堂、女子、师范学堂、实业学堂、政法学堂等,出现了未曾有过的新景象,新式学堂得到迅速发展。到

  1905年,除去教会学堂,全国已有各级各类学堂8277所,学生达25万余人,一个具有官、公、私立和大中小学、师范、专门学校相互配套的新式学校教育体系初具规模,而且发展势头强劲。

  (三)设立近代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在讲求普及化和专门化的近代教育建设中.必须有专门的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以便承担起各地教育事业的设计、执行与考核工作,使各级各类教育能够适应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做到正常而有序地发展。中国近代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真正得到全面改制,是在清末

  教育改革期间。这就是中央学部和地方提学使司的创立,取代原先吏部和地方提督学政的职能,一种新型的具有近代教育管理功能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出现了。中央设立学部,地方设立学务局和劝学所。1906年颁布了学务官制和视导(学)制,理顺了各级教育行政之间的关系,标志着教育管理的近代化。

  19世纪末短短数年间,中国经历了维新思潮风起云涌与戊戌变法骤兴倏败的大震荡,有识之士从其教训中自省反思,并在中外比较中得到启迪,往往以兴学育才为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为救亡图存的希望所在,视政治体制的革故鼎新为变法图强的核心。于是,创建新的教育行政体制、立学部的议论比较集中地出现于此时,表明不少人已认识到这是沟通兴学和政体变革的关键一环。改良派的著名代表麦孟华就曾指出:“非民之智于西而愚于中也,上设学校以开其智也。多立学堂,别创学部,专官任事,重其责成,如是而民智不开,殆未有也”。[10]只有“增减得宜,利举弊革,立法美善,中人之法可以贤,中人之质可以智,中人之力可以才,以行新政,何政不举,以兴新法,何法不能”,[11]强调了立学部、设学堂的重要性。张之洞也曾奏请专设总理学务大臣管理全国的教育,得到光绪帝的批准。1905年9月,为从组织上保证新学制的推行,适应科举废除之后新形势的需要,政务处奏请特设学部,作为管理教育事业的最高行政机关。11日发出上谕:“……前经降旨停止科举,极应振兴学务,广育人才,现在各省学堂已次第兴办,必有总汇之区,以资董率而专责成,著即设立学部,荣庆调补学部尚书,学部左侍郎著熙英补授,翰林编修严修,著以三品京堂候补,署理学部右侍郎。国子监即古之

  ‘成均’,本系大学,所有该监事务,著即归并学部”。[12]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自此正式建立。学部下设五司——总务司、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会计司,各职其事。为中国有史以来专门的、正式独立的管理教育的中央领导机构之始。这一举措,标志着教育行政与学校开始分离,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改革铺平了道路。学部成立后,进一步推动了地方教育行政的改革。1906年,政务处与学部奏请各省设提学使司,领导地方教育行政事务,下设劝学所、学区,这是省区教育行政机关建立之始。这样就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健全的教育行政机关,管辖全国教育。此外,学部又于1906年公布《教育会章程》,规定各省和府厅州县都可以设立教育会,作为各级教育行政的襄助机关—期于辅助教育行政,图教育之普及”。[13]此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日趋完善。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正式确立和日益完善,对于革除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使中国教育迈向近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清末教育改革的历史作用

  20世纪初我国的教育改革,从学前教育、小学、中学、高等教育到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女子教育、留学教育等都全面铺开,这样就改变了中国长期封建式的官学、私塾、书院等学校形式和教育结构单一化的状况,出现了多种类、多样化的学校教育结构,为中国现代形式的学校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次教育结构的整体变革的最突出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兴女子教育

  女子教育开展的程度,是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标志。1904年1月清

  廷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家庭教育包括女学”,[14]第一次把女子教育列为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女子师范学堂,须限定每州县必设一所”,[15]“女子师范学堂由官设立者,其经营当就各地筹款备用女子师范生无庸缴纳学费”。[16]正是这一举措使20世纪初的中国兴办女学蔚然成风。1906年2月慈禧太后“面谕学部,振兴女学”;[17]6月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开学;10月谢长达等人在苏州创办振兴女学。1907年5月,学部奏兴女学,拟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子小学堂章程》,对其办学宗旨、课程设置等方面作了规定和要求,女子学校教

  育在学制上得到了合法地位。据1907年清政府学部总务司《第一次教育统计表》统计,全国除甘肃、新疆、吉林三省没有女学堂外,其他各省女学堂总计428所,女学生15498人。女学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学的兴起,也为妇女人才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为妇女自身的解放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

  第二,重视留学

  清廷在改革中重视留学教育,选官派学生,鼓励自费留学。外务部在1902年奏议派赴出洋游学办法,提出:“派出洋之后,精求专门之学,夫而后中西可以贯通,成就可期远大”。[18]张百熙、荣庆等人奏议奖励职官游历游学,指出游学“尤有实际,最为成就人才之要端”。[19]到1903年10月清政府颁布张之洞拟定的《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等。正是在清政府的大力倡导下,遂使早已发生的留学运动在1902—1910年间兴起了第一次留学高潮。费正清称之为“到此时为止的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20]甲午前后,留日学生仅数十人,1905年猛增至8千人,于1911年总人达2万人以上。加上留欧美的数千名学生,形成一股相当可观的力量。这些留学生在回国后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新学的濡染与新思潮的洗礼,逐渐取代传统的士绅走上历史舞台,并迅速成长为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革新力量。同时,留学运动的发展还为中国培养了科学家、文学家、医生、外事人员等各式的人才,为以后社会的建设与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育为立国之本,国运之盛衰系之,国步之消长视之”。[21]尽管清末的“新政”改革是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而采取的应急之策,由于其体制的滞后性与政策改革的先进性的矛盾而归于失败,但其中的教育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决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评价教育改革的社会意义在于它对近代化过程的积极作用,新政时废科举、兴学堂、改学制、立学部、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与教育结构的调整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清末教育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的重复与修补,而是努力寻找并建构中国教育的新路向、新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清末教育改革对我国当前进行的跨世纪的教育改革亦有很大的借鉴之处。

  注释:[1]马鸿儒.《清末“新政”与教育改革述评》,见《历史档案》1993年第4期.[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第25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版.[3]马鸿儒.《清末“新政”与教育改革述评》,见《历史档案》1993年第4期.[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第5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第6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6]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第6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7]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第6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8]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第6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9]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第6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10]关晓红.《晚清学部的酝酿产生》,见《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11]关晓红.《晚清学部的酝酿产生》,见《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12]《光绪朝东华录》(五)第5445页.[1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第36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1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第81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1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第811页,人民教育出版

  社1979年版.[16]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第81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17]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第5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18]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第179,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19]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第19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20]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39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21]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卷二.

推荐访问:教育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育改革 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