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舒伯特艺术歌曲及钢琴伴奏的特点

舒伯特艺术歌曲及钢琴伴奏的特点

时间:2022-05-27 16:35:06 浏览次数:

摘要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作为早期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600余首艺术歌曲,被誉为“歌曲之王”。他将歌词、曲调、钢琴伴奏三者紧密结合,水乳交融。从而使艺术歌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了艺术歌曲的新纪元。在他的歌曲中充分发挥了音乐的表现力,将诗歌的意境衬托得淋漓尽致,钢琴伴奏的表现力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境地。其作品对欧洲各国的艺术歌曲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舒伯特 艺术歌曲 钢琴伴奏特点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作为早期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将维也纳古典传统与新时期思潮紧密联系到一起。他15岁开始创作艺术歌曲,这使他成了这种新音乐体裁的第一个伟大的作曲家。更为可贵的是,其每首声乐作品都配有钢琴伴奏,钢琴伴奏具有背景描写和内心世界刻画的功能,和歌曲旋律融为有机整体而不可分割。他的艺术歌曲思想内涵深刻,旋律精致、典雅,歌颂人们向往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最本质情感;其歌曲钢琴伴奏也极具特色,极富动感,有着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它使演唱者和听众听到前奏,就能很快进入到歌曲的意境之中,从而成为歌曲中能独立表达情景和心理变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历史,流传至今。

一 舒伯特的生平

在音乐史上,舒伯特被誉为使艺术歌曲达到完美境界的第一人,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作曲家。舒伯特于1791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1828年11月19日卒于同地,是个地道的维也纳人。其父亲是农民出身的小学教师,家境虽贫寒但幼年却得到一个能学习钢琴、小提琴,并能演奏四重奏的良好音乐环境。他8岁学习小提琴,10岁参加教堂唱诗班,11岁进入宫廷合唱团为歌手,同时参加学校乐队,师从萨列里(Salieri,1750-1825)学习理论。成年后曾随其父任小学教师,后成为“自由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是一位旷世的多产作家。他最大的贡献是将德国艺术歌曲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一生共创作600多首,采用歌德、席勒、海涅、缪勒等人的诗作为歌词,把音乐和诗歌紧密地结合起来。除此之外,还在交响曲、室内乐和钢琴等器乐领域里,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精品,也进行了歌剧和宗教音乐的创作。

二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征、风格的认识

舒伯特的创作重心是歌曲。歌曲是作曲家抒发感情的理想领域。他的艺术歌曲以民间音乐为源泉,但却有他自己的风格特点。他不仅在创作技巧上采用大小调相结合的调性布局,开创了钢琴伴奏艺术的功能性作用,并且在文学诗词与音乐的结合上,在揭示音乐思想、内容的表达方式方法上,特别是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态度上,都较其前人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 发展了音乐与诗词的理想结合,开创了浪漫乐派艺术歌曲风格

舒伯特曾说:“是歌德的音乐与诗的天才,帮助了我的成功”。可以说,他的艺术歌曲是植根于浪漫主义诗人优秀诗歌的丰饶土壤里,它总能把诗歌和音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不夸大诗的作用,使音乐成为附属,而是通过他的谱曲,使之成为一种在诗歌基础上再创作的艺术。

2 创造性地发展了钢琴伴奏艺术的功能性作用,使之成为艺术歌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人们常用“红花还待绿叶扶”来比喻钢琴伴奏对作品所起的烘托陪衬作用。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已不再是以前歌曲中那种简单的辅助与衬托,而是一种适应于音乐作品整体结构和音乐内容的需要,是创造特定意境的重要手段,其艺术表现力可以说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境地。他赋予钢琴伴奏以音乐形象性,使得歌词、旋律、伴奏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相辅相成、意境完美。所以说,钢琴伴奏部分是舒伯特整个艺术歌曲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

3 作品体裁的丰富多样性

舒伯特运用不同题材,为歌曲寻找到了揭示其情感含义的最佳形式。其常用体裁主要有分节歌,通体歌和声乐套曲。

舒伯特的早期作品《野玫瑰》(Heideoslein,歌德,1815,D.257),就属于分节歌。他根据歌词所表现的情感需要,用改变调性、和声、钢琴织体及速度等手法,将具有分节歌式的歌曲体裁进行了发展。

通体歌最典型的是《魔王》(Erlkoenig,歌德,1815,D.328)。此曲具有典型的戏剧性,通过调性的对比转换、织体,力度和旋律线条的变化,生动地表达了几个不同人物(叙述者、父亲、病儿和魔鬼)的性格和故事情节。

舒伯特将“声乐套曲”(liedercyclus)的形式大大向前推进。舒伯特的《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这两部声乐套曲,不论歌曲内容还是创作手法都更加丰富,技巧运用更加自如,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

4 富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可以常见到像德国民歌那样简单淳朴的特征,而且常常用一个曲调来重复唱几段歌词。舒伯特非常善于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所以他的歌曲多半简单朴素,形成了其歌曲中随处可见的人声表情色彩的变化和戏剧效果,旋律极易上口,富有歌唱性,如《野玫瑰》、《鳟鱼》。

三 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几种形态

在艺术歌曲中,许多歌曲是各个声部都能演唱的,钢琴伴奏应针对各个不同声部的演唱发挥细腻、精致、典雅的作用。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部分赋予声乐作品神奇的光彩和生命力,这些钢琴伴奏的写作并非是附属,在为声乐主旋律伴奏的同时,也奏出自己的旋律。两个旋律的中心虽然不同,却应当是相互融合、互相弥补的平衡关系。

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在对音乐形象的刻画上,对环境的描绘上,在以音乐语言进行人物与景物对话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艺术表现作用。可以说,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是全人类钢琴经典文献中的宝贵财富。

下面将从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整体中的表现作用这一角度出发,将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分为几种类型进行分析,对他们在歌曲中的重要艺术表现作用,做一个初步的认识。

1 造型性的伴奏类型

造型性的伴奏手法,是指根据歌词内容所提供的音乐形象,在伴奏中通过造型性的手法来加以表达,最终实现补充歌声旋律中难能描述的内涵。这种伴奏手法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应用十分广泛,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表现手段。

《纺车旁的格丽卿》是舒伯特17岁时写下的不朽名作。它塑造了歌德的文学名著《浮士德》中纯洁的少女格丽卿的形象。他创造性地运用纺车的声响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在编配的钢琴伴奏中,右手用连绵不断的六连音音型刻画转动的纺车,左手中穿插着少女不安心灵的跳动。纺车连绵不停地转动,随着少女心情变化而变化,调性色彩的转换恰如少女不安的心情,其伴奏音型与流畅的歌声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富有个性的钢琴伴奏织体,不仅使全曲形象统一,还成为体现独立音乐形象的一部分,它形成了舒伯特独有的艺术风格,给人留下无限的惆怅。

2 意境性的伴奏类型

意境性的伴奏手法,指钢琴无具体的造型内容,但也不重复歌声,而是通过其他手段,如和声、音型、对位等,揭示、丰富歌曲的情绪内容。

《听,听,云雀》钢琴伴奏中,欢快的节奏型勾勒出大自然的美好景象。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泉水、鲜艳的花朵,使我们感受到青年呼唤爱人的无比热情。

《麻木》左手中不安的三连音音型,同右手的歌声形成对位的八度声部,同时表达了歌曲的情绪。这里的钢琴部分几乎可以独立成章,形成了与歌唱部分的二重奏。这种方法影响到了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成为后世许多作曲家学习和借鉴的楷模。

3 支持性的伴奏类型

支持性的伴奏手法指的是在钢琴中既没有造型内容,也没有烘托歌曲的情绪内容,而是使钢琴伴奏重复歌声,以此强调歌曲旋律。

《海滨》中的歌声,被夹置在钢琴右手的八度中,同八度重复的三度平行声部形成一条加厚的旋律线,伴奏整体力度很弱,平静且饱满,与后面表示动荡不安的震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乌鸦》中体现出孤独、凄苦的气氛。钢琴的左手部分与歌声齐奏,右手将和声音型在较高的音区奏出,伴奏整体轻淡悱恻且富有动感,为歌曲增添了色彩。

《疑问》中歌词是全曲的“重心”,是“诗眼”,这里的伴奏借助八度重复了歌声,伴随着平行三度的加强,使这个“重心”得到分明而有力的强调。这种手法在许多年后,对普契尼的歌剧伴奏产生了影响。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歌词、曲调、钢琴伴奏三者密切配合,水乳交融,极大提高了钢琴伴奏声部在艺术歌曲整体中的表现作用和地位。

四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与其钢琴伴奏的完美结合

舒伯特在其创作的大量杰出的艺术歌曲如《魔王》,杰出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的钢琴伴奏中,对传统的钢琴伴奏所起的功用,有着根本性的突破及新的发展。他把钢琴部分从单纯的背景作用中解脱出来,使之与歌唱者的旋律、歌词融成了完美的整体,迸发出沁人心肺的心声,由歌唱与钢琴组成“二重唱”,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内容。

《魔王》通过对钢琴伴奏的处理进行刻画,把叙事者、父亲、儿子和魔王四者之间彼此分开。每当魔王进入时,力度降到PP,钢琴伴奏发生了变化,声乐线条变得平滑而富有诱惑力。在儿子每次用一次比一次高的音调对他父亲喊叫时,使用了相同的旋律材料,表现了儿子不断增长的惧怕。父亲的最后陈述,在钢琴上用左手重叠的垂直下降五度中结束。同样的音型,也用在魔王捉住孩子时的最后歌词上。最后,这一节诗显示出舒伯特对戏剧的理解,以及利用歌曲的因素来加强情感的表现力。当讲述者唱到“你怀抱中的孩子”时,钢琴部分是休止的,接着是一个和弦,增加了悬而不决之感,曲末,讲述者唱“已经死了”。

可以看出,在舒伯特的作品中,钢琴伴奏是一种适应于音乐作品整体结构和音乐内容的需要,及表现音乐形象、发掘歌词内涵的重要手段,并且提升到与人声旋律同等重要的位置。他富于创造性的钢琴伴奏织体的写作,提升了歌曲的艺术价值。

舒伯特的一生是为音乐而生的,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音乐事业。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给人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他惊人的灵感和高超的作曲技巧任他游走于音乐的天空。舒伯特具有诗人的气质和才华,他把歌德、海涅、席勒、缪勒等人著名的诗篇化为音乐,其意境之准确、情感之细腻、想象之丰富,令人叫绝。他的卓越贡献在于揭开了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崭新篇章,使这一新的音乐体裁得到与其他音乐体裁同等的地位,并使艺术歌曲这一音乐体裁的风格趋向确定和成熟。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声与器乐伴奏是相互依存但又可独立成章的关系,器乐伴奏提供了一种独立的气氛和土壤,让声乐之树开花结果。总之,在他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重新作了诠释,除了人声的戏剧陈述外,钢琴伴奏部分在场景介绍和气氛烘托上,注入了丰富的情感表现,俨然也是一位主角。舒伯特在德国艺术歌曲上的建树,提升了钢琴在声乐作品中的地位,使伴奏部分不只是陪衬,有时更反客为主。在舒伯特的墓碑上镌刻着:音乐艺术在这里埋葬了宝贵的占有物,但更美好的,却是希望。

舒伯特的歌曲浩瀚如烟、丰富多样,无论是研究歌曲的风格,还是伴奏手法,都应当是音乐学习者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作为音乐学习者一定要做好研究工作,从而向着艺术的高峰迈进。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Z091021);唐山师范学院2009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C18)。

参考文献:

[1]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2] 韩绍杰:《试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乐府新声》,2001年第3期。

[3] 储声虹、徐朗、余笃刚:《声乐教学曲库》,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4] 陈世宾、韩敏虎:《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钢琴艺术》,1999第1期。

[5] 罗伯特•希苛克:《音乐欣赏》,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6] 邵萍:《解读舒伯特艺术歌曲》,《艺术百家》,2006年第4期。

作者简介:李圆圆,女,1975—,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工作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推荐访问:舒伯特 伴奏 钢琴 艺术 歌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