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山水实景演出: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山水实景演出: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时间:2022-05-21 12:30:06 浏览次数:

梅帅元    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库专家。毕业于武汉大学,曾任广西壮剧团团长、广西杂技团团长、广西政协常委、广西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创作了壮剧《羽人梦》、大型风情壮剧《歌王》(合著)、舞剧《妈勒访天边》(合著)、儿童音乐剧《太阳童谣》(合著)、歌曲《乡村社戏》(作词)等,小说《红水河》等多部文学和舞台艺术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剧作奖”、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创作金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等。曾担任1999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2001年第七届中国戏剧节闭幕式晚会《国色天姿》、2002年亚洲博鳌旅游论坛(中国桂林)闭幕式晚会《欢乐漓江》和2008年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文艺晚会《山歌好比春江水》等重大文艺活动的编导。

2004年,与著名导演张艺谋等人策划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此后,在国内外打造了多部实景演出系列作品,包括《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井冈山》《道解·都江堰》《大宋·东京梦华》《九歌》《天骄·成吉思汗》《鼎盛王朝·康熙大典》《菩提东行》《文成公主》等。获2012年文化产业年度人物、“2014中国旅游风云榜年度”影响力人物Top10、2014年“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人“等荣誉。

一、梦想的种子

“只要插上梦想的翅膀,树立坚定的目标,你们就可以抵达你们所向往的地方。”这是我父亲给我讲的第一个故事里父亲说给儿子的话,故事的主人公是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这句话像颗种子一样在我的心里扎根、发芽,长成了梦想照进现实的大树。

我在广西南丹县的大厂矿务局长大,那里相对闭塞,当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离开那里,看看山外的世界怎么样。1970年自治区文工团到南丹县招考演员时,我被顺利录取。离开大厂那天,我早上5点就出发了,汽车行到山顶时,朝阳正好从峡谷中破云而出,金灿灿的阳光洒在崇山峻岭间。我终于走出来了。

在自治区文工团学员队,我结识了山外的第一个朋友张仁胜。我们都是“不安分”的人。我们一起学习演戏,一起进军文坛,再到后来又一起创作山水实景系列演出。在文工团学习结束后,我进入了广西壮剧团工作。这是我生命中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方面,这是一个少数民族剧团,在随剧团演出的过程中,我见识了八桂大地迥然不同的風土人情,听遍了山水间回荡的山歌和传说。原始而真实的生活在我眼前展开,艰辛却快乐,从容且浪漫,单纯又气象万千。另一方面,因为剧团宿舍不多,废弃的旧图书馆就成了我的宿舍。在那里,我阅读了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和诸多的中外名著,开始了文学创作。16岁时,我已经完成了近20万字的中长篇小说,还与人合著了第一部戏剧作品《红铜鼓传奇》。

不安分,有时是艺术创作的万能钥匙。面对国内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为主流的大趋势,1985年3月,我和杨克在《广西文学》发表了《百越境界——花山文学与我们的创作》。这是中国寻根文学思潮的先声,比韩少功老师的《文学的“根”》还要早。那时候,“不写就不写,要写就写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成了我的创作理想。1986年广西作协《红水河全景报告文学》的采访任务给我提供了一个横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见识那里的人们生活状态的机会。这次采访结束后,河畔的洗衣村妇、睡眠的舟楫竹排、连绵起伏如壮锦的梯田、织渔网、唱山歌的少女,深深地印进了我的心里。回来后,我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小说《羽人梦》,后来又改编为同名舞台剧,并在中国艺术节上获得了大奖。之后我又陆续获得了4次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以及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剧作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国家级大奖,广西本土的奖项更是不胜枚举。

大型风情壮剧《歌王》是广西戏剧界第一个获得“文华大奖”的作品。这个作品是我从武汉大学毕业以后担任广西壮剧团团长的时候创作的,当时就是奔着“文华大奖”去的。《歌王》讲的是一个古骆越族民族青年首领、一位美丽大方的宰相女儿和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之间的故事,也是一个用山歌平息战火、用爱情化解仇恨的浪漫故事。我拓展了壮剧定位,把它界定为具有浓郁西南少数民族韵味的“风情壮剧”;又将传统壮剧中壮语对白部分改为与西南官话一脉相承的桂柳话,唱腔设计也摒弃了原来的条框,从壮语地区的优美山歌中汲取精华,扩大了受众面;同时还通过劝退部分老艺人、引进新鲜血液等方式进行创作和演出。这期间有很多来自老艺人们的批评,归结到一句就是“崽卖爷田心不疼”。到了1997年,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型风情壮剧《歌王》在中国艺术节上斩获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项“文华大奖”载誉归来后,批评声就自然而然地销声匿迹了。

与此同时,我的困惑也随之而来了。壮剧和其他剧种由于语言障碍和戏剧观念局限,老百姓不爱看,市场上推不开,获大奖解决不了戏剧推广和弘扬的根本问题。壮剧的出路在哪里?中国戏剧的出路在哪里?这个时候,我突然觉得做一个哪怕不拿奖但是有品质、很有市场很赚钱的作品也是值得的。就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百老汇。至今我还记得那段文字:

“百老汇,原意为宽阔的街。世界上还没有一条街,能像美国百老汇大道那样叫人充满幻想。每年都有几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纽约欣赏百老汇的歌舞剧。其中以《猫》《悲惨世界》《美女与野兽》《歌剧魅影》《狮子王》等剧目最为出色,往往一演就是七八年,有的甚至一二十年!”

当时我就想,凭什么呢?2000年3月,我怀着朝圣般的心看了《猫》《西贡小姐》《美女与野兽》等百老汇的经典音乐剧,除了视听上的震撼外,我又一次被剧场内座无虚席、买一张票要好多美元还得提前预定的火爆现象刺激了。更叫我惊奇的是《猫》。《猫》在全球150个城市巡演过,有6000多万观众,有的粉丝甚至看了700多场。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他们,我们有壮丽山川、秀美河山,我们有几千年底蕴深厚的文化传承,我们的《猫》在哪里?

推荐访问:实景 人不 山水 演出 东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