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工作计划 > 公安机关接处警工作规范

公安机关接处警工作规范

时间:2022-07-10 17:15:03 浏览次数:

 公安机关接处警工作规范

  第一章

 基本要求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接处警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部 110 接处警工作规则》和安徽省公安厅有关接处警的工作规定, 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 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全市公安机关接受群众的报警求助、出警、处警, 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 受理群众报警、救助应当做到:

 (一)对报警人到公安机关报警、求助的, 应当向报警人表明接警人单位和姓名;对电话报警的, 应主动向报警人表明:“您好, 这里是××(市、县)指挥中心或××(市、县公安局××科、所、队), 我是ХХ号接警员或ХХХ, 请讲”, 接受报警应当态度和蔼, 语言文明; (二)询问报警人或者接听报警电话时, 接警人应当主动引导报警人讲明案(事)件主要情况(时间、地点、主要情节)及本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 (三)对有疑问的报警或者报警人未说准警情即挂断电话的, 应当及时回拨报警人电话, 进一步核实情况, 回拨电话无人接听, 警情地明确的, 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核实; (四)属于求助报警的, 应当问明具体内容, 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一般性报警求助, 应当根据报警者心情和态度给予恰当的答复和安慰; (五)对于投诉的, 应当问明投诉人基本情况及投诉内容,同时, 告知投诉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六)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 应当立即向领导报告并按指令出警。

 第四条接警民警应按规定将接警情况及时、准确、完整地在统一接处警平台中登记、存储, 确保报警内容的原始性。

 第五条

 除咨询和无效的报警外, 接警民警应及时为报警人开具《报警回执单》, 作为查询警情办理进展情况的依据。

 电话报警的, 接警民警应告知报警人有权到警情管辖公安机关开具《报警回执单》。

 第六条

 接到出警指令后, 各单位、个人必须无条件先期处置, 查证确系无权管辖的案(事)件, 应当主动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受理。

 第七条

 处警民警不少于两人, 其中一名民警为主办民警, 较大警情必须有科、所、队以上领导带队。

 第八条

 处警民警应当携带《接处警情况登记表》、《当场处罚决定书》、《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等现场可能使用的法律文书, 并做好处警记录。

 第九条

 处警民警应当要按规定着装, 保持警容严整并携带:枪支、警棍、警绳、手铐、对讲机、强光手电等单警装备。

 处警专用车内必须配备现场勘查箱、照相机、录音笔、数码记录仪等现场取证装备和处置具体警情所需的专用装备, 如盾牌、防弹背心、头盔、警戒带及救生衣、灭火器等物品。

 第十条

 处警民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应当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第十一条

 处警结束后, 对于受指挥中心指令出警的, 应当及时将处警情况向指挥中心反馈。处警民警应及时在接处警平台反馈单中详细填写调查核实和处置情况。

 第十二条

 处警民警到达警情现场后, 应当表明身份并出示执法证件, 情况紧急来不及出示执法证件的, 应当先表明身份, 并在处置过程中出示执法证件;着制式警服执行职务的, 可以不出示执法证件,并应做到:

 (一)及时处理警情并报告现场情况; (二)维护现场秩序, 保护现场人身、财产安全; (三)及时登记在场有关人员的姓名、单位、住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四)依法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第十三条 对刑事案件应按照就近调警、属地管辖和业务主管原则进行处置, 并做到:

 (一)采取措施制止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 (二)抓捕、看管和控制犯罪嫌疑人; (三)救助伤员, 需急救的, 通知 120 急救中心; (四)划定保护区域, 布置现场警戒, 保护现场; (五)进行初步现场调查访问, 核实情况; (六)对于严重暴力案件现场的处置, 应当立即报告上级; (七)向侦查人员通报案件发现经过、现场保护和初步处置的情况; (八)填写接处警记录, 做好相关处警工作的移交。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 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对治安案件的处置, 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采取措施制止正在实施的违法行为; (二)发现、控制违法嫌疑人员; (三)救助伤员, 需急救的, 通知 120 急救中心; (四)保护现场, 维护现场秩序; (五)进行初步现场调查, 搜集、保全证据;

 (六)扣押违法所得、违禁物品; (七)依据法律规定, 实行当场处罚; (八)组织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进行调解; (九)填写接处警记录, 做好相关处警工作的移交, 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 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公安派出所民警、巡逻民警进行案件现场处置时, 应做好警情的前期处置工作, 不得相互推诿和草率处理。除案情简单, 可当场调解、当场处罚外, 还应当做到:

 (一)采取措施制止正在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发现、控制违法犯罪嫌疑人员; (三)救助伤员, 需急救的, 通知 120 急救中心; (四)保护现场, 维护现场秩序; (五)进行初步现场调查, 核实情况, 搜集、保全证据; (六)及时与案件主办单位或其他职能部门联系, 做好警情的交接工作, 向案件主办单位通报案件发现经过、现场保护和初步处置的情况。

 对严重暴力案件现场的处置, 除按上述规定执行外, 还应当立即请求上级公安机关采取以下措施:

 (一)对可能受侵害的重点目标采取保护和警戒措施; (二)向邻近地区发出预警通报; (三)迅速通知有关公安机关进行堵截。

 现场处置完毕, 应当依法将违法犯罪嫌疑人、有关人员、作为证据使用的物品和文件带回公安机关继续调查处理。对不能带回的物品, 依照有关规定查封或者妥善看管。

  第二章 刑事案件现场处置

 第十六条处警民警到达现场后, 除应迅速制止犯罪行为, 依法控制、查缉犯罪嫌疑人外, 需按规定立即开展先期调查取证工作。先期调查取证, 主要包括现场及痕迹物证保护、现场调查访问、现场录音、照相(摄像)、物证收集等工作。现场取证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合法有效。

 第十七条拍摄案发现场, 固定相关证据。特别是有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案件, 须立即进行拍摄。现场照相和录像包括方位、概貌、重点部位和细目四种。

 第十八条现场保全证据, 包括提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 依法扣押作案工具、违禁物品等。注意提取证据时, 应使用手套和物证袋, 避免破坏指纹。

 第十九条现场调查访问时, 应询问当事人和访问现场目击证人, 及时登记在场人员姓名、单位、住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第二十条依法将违法犯罪嫌疑人带至公安机关进行审查。

 第二十一条对命案、爆炸、放火、抢劫、强奸、绑架、投放危险物质、重伤害、入室盗窃、盗窃汽车等刑事案件以及其他案情复杂、需要专业侦查手段侦办的刑事案件, 以刑侦部门为主开展现场勘验检查工作, 处警民警应配合做好先期取证工作。

 对命案现场, 应迅速采取设置警戒带等方法保护现场, 可以采取录音、照相、摄像等不变动现场的方法进行先期取证。除抢救伤员、保护物证等紧急情况外, 民警不得触动现场痕迹、物品和尸体, 在抢救伤员和处置其他紧急情况时, 应戴手套和鞋套, 尽可能避免破坏现场。

 第二十二条对案情复杂、涉及人数较多的警情或处警民警不能当场完成的警情, 要向所队领导报告, 所队领导要迅速调集其他警力赶赴现场处置, 多警种同时到达警情现场的, 应以有管辖权的警种为主取证, 其他单位应积极予以配合。

 第二十三条做好与值班人员或办案民警处警工作的交接, 包括人员(犯罪嫌疑人、受害者、相关证人)、物品(作案工具、凶器、赃物)、案(事)件相片资料等。

 值班人员或办案民警接收后, 应做好保管或移交工作, 并依据《接处警平台使用规范(试行)》规定在统一接处警平台的“科所队接处警”中登记。

 第三章 行政案件现场处置

 第二十四条处警民警到达现场后除应迅速制止违法行为, 依法控制、查缉违法嫌疑人外, 需按规定立即开展取证工作。先期调查取证, 主要包括现场及痕迹物证保护、现场调查访问、录音照相(摄像)、物证收集等工作。现场取证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合法有效。

 第二十五条拍摄案发现场, 固定相关证据。特别是有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案件, 须立即进行拍摄。现场照相和录像包括方位、概貌、重点部位和细目四种。

 第二十六条现场保全证据, 包括提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 依法扣押作案工具、违禁物品等。注意提取证据时, 应使用手套和物证袋, 避免破坏指纹等。

 第二十七条现场调查访问时, 应询问当事人和访问现场目击证人, 及时登记在场人员姓名、单位、住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第二十八条现场调解的案件范围, 包括: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等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 前提是案情简单、事实清楚、情节轻微、因果关系明确, 双方当事人对案情、事实没有异议, 双

 方当事人对案件涉及的医疗费用和物品损失等赔付没有争议的, 经双方当事人同意, 民警询问后, 可以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的规定当场调解, 制作《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

 现场治安调解结案的治安案件, 可以不制作卷宗, 但办案部门应当将《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按编号装订存档。

 第二十九条对案情复杂、涉及人数较多的警情或处警民警不能当场完成的警情, 要向所队领导报告, 所队领导要迅速调集其他警力赶赴现场处置。

 第三十条做好与值班人员或办案民警处警工作的交接, 包括人员(违法人员、受害者、相关证人)、物品(作案工具、凶器、赃物)、案(事)件相片资料等。

 值班人员或办案民警接收后, 应做好保管或移交工作, 并依据《接处警平台使用规范(试行)》规定在统一接处警平台的“科所队接处警”中登记。

  第四章 其他警情的处置

 第三十一条 对于严重暴力案件的先期处置, 应当立即报告上级公安机关并采取以下措施:

 (一)迅速控制违法犯罪嫌疑人, 及时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二)对可能受侵害的重点目标采取保护和警戒措施; (三)向邻近地区发出预警通报; (四)迅速通知邻近所、队进入警戒状态, 全面进行查缉、堵截。

 第三十二条 对治安灾害事故现场的先期处置, 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了解现场情况, 及时向上级报告; (二)布置警戒, 保护现场, 疏散围观人员; (三)对爆炸、剧毒、放射或者传染疫情等专业性较强的排险工作, 应当在疏散现场人员的同时, 迅速请求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四)进行现场调查访问, 收集、保全证据; (五)注意发现、监视和控制事故责任人或者肇事者。

 第三十三条 对群体性事件的先期处置, 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了解现场情况, 迅速报告上级; (二)控制现场局势, 制止过激行为, 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维持现场秩序, 及时疏散围观人员; (四)依法劝解教育现场人员, 防止事态扩大;

 (五)注意适时收集证据。

 第三十四条

 对精神病人肇事或者酒后肇事者的处置, 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根据现场情况, 制止肇事行为; (二)对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造成威胁的, 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并做好取证工作; (三)对酒后肇事的应当及时联系其亲属或者所属单位, 通知将其领回看管; (四)对精神病人一时无法查找到患者亲属的, 联系当地民政等部门进行处理; (五)酒后肇事涉嫌违法犯罪的, 可将其约束至酒醒, 酒醒后, 依法处置。

 第三十五条 民警接到下列求助, 应当立即受理, 并视情进行处置, 同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一)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情况的; (二)儿童、老人、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走失, 需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查找的; (三)公民遇到危难, 处于孤立无援, 需要立即救助的; (四)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 威胁公共安全或者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秩序的; (五)其他紧急事项。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以下内容为:

 制定规范的目的和意义

  (一) 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所谓科学管理, 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 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 都以标准化为基础。

 (二) 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 可以避免在研究上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 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 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 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

 (三)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一项科研成果, 一旦纳入相应标准, 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 标准化可使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从而促进技术进步;

 (四)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 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 分工越来越细, 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 这就必须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 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 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 以使生产正常进行;所以, 我们说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五)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持生态平衡, 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标准化是经过多次实践后得出的最为有效的形式, 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也是比较高的, 所以标准化在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方面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六)合理发展产品品种, 提高企业应变能力, 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标准化是对当前产品的精炼, 是针对市场需求的的细分, 把最适合的保留下来, 这样将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七)保证产品质量, 维护消费者利益。标准化的规定的程序进行, 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确保了产品质量。

 (八) 在社会生产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协调, 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 建立稳定的秩序。

 标准化的采用, 提高了企业产品之间的兼容性, 减少了由于企业产品之间标准不一致, 带来的巨大社会浪费。另外, 企业通过标准化可以避免对某一个供货商的依赖, 因为其他供货商依据公开的标准可以补充市场, 于是企业的供货渠道不断增加。供应商数量的增加, 加大了供货商之间的竞争, 从而促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价格也会不断降低, 建维护了市场稳定的秩序

 (九)在消除贸易障碍, 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 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加入 WTO 以来, 面对技术壁垒, 我国在大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 必须依靠标准化工作提高技术水平, 提升保障产品质量, 才能在国际贸易方面有一定的话语权, 稳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十) 保障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大量的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制定发布后, 用法律形式强制执行, 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作用。

 (十一)标准化标志着一个行业新的标准的产生。标准化是产品质量和技术发展一定水平才能实现的, 标准化实现将进一步促使生产技术的提高, 进行形成更高水平的标准。

 总之, 标准及标准化所具有的引导性、前瞻性、公平性、强制性和惩戒性, 决定了标准化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 进而也决定了

 它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应用标准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有效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质

 量问题、效率问题、秩序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因此, 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只有我们不断地去提升标准化水平, 才能有效提升产品质量,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扩大出口贸易, 从而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推荐访问:公安机关 规范 工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