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对守正创新的理解10篇

对守正创新的理解10篇

时间:2023-04-30 14:50:06 浏览次数:

篇一:对守正创新的理解

  

  守正创新的含义

  守正创新的含义:意思是说按着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出奇制胜。

  何谓守正创新?顾名思义,守正就是坚持坚守正确的东西,比如中华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时代路上的成功实践经验、具有的积极意义的普世价值观念等。创新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创造新的东西,比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方式、在现有科学技术基础上创造颠覆性理论等。

  为什么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想这段话把守正创新的意义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正是因为守正,所以我们不惧前方的迷雾。正是因为守正,所以我们才不会做出自毁根基的愚蠢行为。同样的,唯有创新,我们才能跟上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做时代浪潮下的弄潮儿。

  怎么才能守正创新?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实事求是、踔厉奋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守正创新。

篇二:对守正创新的理解

  

  守正创新,谱写时代华章作文800字

  所谓的守正,即恪守正道。指的是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与行动原则。守正是《礼记》中的“大道之行”,是张之洞的“中学为体”,是蔡元培的“抱定宗旨”。因为守正,我们得以始终行走在宽阔的正道上。

  守正源于接受与尊重。尊重他们的劳动智慧,才会用心学习与传承。孔子微言大义述《春秋》,后世史家虽各有千秋,却都秉持“不隐恶,不虚美”的原则,这源于接受并尊重;晋商徽商各舒广袖,在不同的领域建立自己的商业王国,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信仰——利不害义,这是对两千年前儒家精神的尊重与传承。

  守正,方可创新。创新,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只会发源于守正的清泉,萌生于守正的土壤。从来就没有什么空中楼阁式的创新,一蹴而飞身上天只存在神话故事里。齐白石之画印书诗,人称“四绝”,别具一格,然无一不起自学习与继承前人。单以画论,他受陈师曾影响,又吸取吴昌硕之长,还推崇徐渭、石涛等绘画风格,也正是在这些尊重、欣赏、学习、提炼的基础上,他最终创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绘画理论。

  立足根本正道,方可成就创新之精彩,反之,创新亦可为守正助力。不懂创新,只知守正,无疑会陷入墨守成规的机械教条里;借助创新,扬长去短,如此便可点亮生命多舛崎岖的道路。譬如史铁生,上帝交给他一部残缺的人生剧本,他却以坚强与深邃之石搭建了人生最完美的舞台;又如庄周,历史给

  他一个征战杀戮人命如芥的舞台,一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剧本,他却扶摇而上演一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之游!这种创新以生命为利器,以人生境界为主旋律,面对现实,不囿剧本,于是人间的表演惊艳倾城。

  当今社会,风起云涌,日新月异,在坚持主流价值的时候能创造新的价值,在创造新的价值的同时又能不离初心,这既是我们人生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恪守正道,尊重剧之根本,懂得创新,才能在时代的舞台上演好人生之大戏。

篇三:对守正创新的理解

  

  全面把握守正创新的理论内涵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守正创新的理论内涵,首先通过介绍守正创新的宏观概念来探讨守正创新的基本特征,然后从守正创新的三个层面(社会文化层面、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分析守正创新的理论内涵。最后,根据实践经验,讨论守正创新对组织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守正创新、社会文化、组织层面、个人层面、组织发展、个人成长

  正文:

  守正创新是一种结合守正思想和创新思维形成的新型思维模式,旨在在反思固有核心价值和追求创新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守正创新的宏观概念指的是,在保持固有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的方式,发挥社会文化的传递和传承的作用。守正创新的理论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加以解析:社会文化层面、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

  在社会文化层面,守正创新的理论内涵意味着,在遵循现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保留国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引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在组织层面,守正创新的理论内涵是指,组织要建立健全的商

  业理念体系,践行真实可行的价值观,不断创新实践,培养新型精英人才。

  在个人层面,守正创新的理论内涵是指,个人要坚守正义,积极进取,积极面对挑战,勇于接受挑战,主动创新,勇于担当,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新机遇,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守正创新对于组织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重要意义。在组织发展方面,与传统管理不同,守正创新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尊重和传播;它的实施需要加强组织管理,加强领导管理,提高管理能力,完善团队建设,支持创新实践,进而使组织获得可持续发展。同时,守正创新是一种实现个人快乐和成长的积极思想,个人应该积极接受挑战,发挥自身优势,调动内在活力,促进生产力的全面提升和个人成长。

  为了实现守正创新的宏观目标,需要完善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文化的传递和教育的引领,积极支持创新实践,引导组织及其人员积极向上,促进守正创新的积极发展。应用守正创新的主要内容是首先进行宏观反思,即把握国家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使国家在发展中遵守法律、尊重传统文化。其次,组织内部要实行守正创新,加强领导管理,完善团队建设,支持创新实践;个人要勇于担当、勇于进取,及时调动内在活力,实现个人快乐和成长。

  守正创新的实施,具体可按如下要素进行:

  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守正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企业投资者的法治环境的严格监督,并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障。

  二是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将守正创新思想客观的地融入企业文化,从而使企业得以开拓发展。企业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营造良好的民主生活环境,激励个人创新发展。同时,企业要加强企业文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教育,为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提供支持。

  三是公众应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了解守正思想,勇于接受挑战,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我成长,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守正创新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个人保障了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从而保护和促进了国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守正创新的实施,同时还要培养一批具有守正创新精神的人才。为促进守正创新的发展,政府要积极参与到教育和培训领域,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多的基础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守正创新思想;支持广大师生参与各类竞赛、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使更多的人了解守正创新。此外,对于已有的高级人才,教育部门也应建立专业管理机制,将充满守正创新精神的人才提升到新的水平,从而激发出更多的英才。

  守正创新的实施,还可以借助新媒体来加强宣传,将守正创新思想深深融入全民的思想流派,让更多的人理解守正创新的价

  值,从而推动守正创新的发展。另外,政府也要积极鼓励市场经济发展,为守正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帮助企业和个人实现守正创新的目标。

  守正创新涉及到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和人民福祉,对维护社会正义、改善民生有着深刻的意义,正在成为无数国家崇尚的一个新概念。只有落实守正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才能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全民生活水平,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守正创新还需要加大投资,提高投入水平和改进投资结构,以确保所投资的守正创新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政府也要设立各种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贷款补贴、技术支持及行业引导等,增加对守正创新的投资,以激发社会投资者的积极性,并带动更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发生。

  另外,守正创新也必须依靠金融体系的支持。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加大力度,鼓励银行机构以守正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积极作用,支持实施守正创新的社会组织和企业,以期通过金融机构改善经济社会形势,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守正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共同维护文化和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促进人们的道德和文化修养,而且能够提升国家文化和教育水平,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实施守正创新,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障每个公民的权益,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及持久繁荣。政府除了从政策上支持守正创新之外,还要大力支持公民参与其中。可以在教育体系中开展守正创新的教学,使更多的学生接受这一

  理念,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社会努力做出贡献。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社会服务、文化艺术等方式,加强各界人士的守正教育,让更多人理解守正创新的重要性,真正融入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潮。

  守正创新不仅涉及国家发展方向,而且还涉及到每一个公民身上。它要求每个公民都要拥有良好守正习惯,以保障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有助于增进全民福祉。因此,每个公民都要为守正创新的实施发挥重要作用,用行动来诠释,让守正理念深深融入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当中,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另外,政府实施守正创新也需要多方努力。首先,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制度和激励机制,以保障社会及国家稳定,并促进守正创新的实施。其次,政府还可以通过加强社会监管和执法能力,预防非法行为,维护公民社会权利,促进守正创新实施的进程。同时,政府也应该强化对公民、企业、慈善组织等的监管,确保其行为合法规范,从而实现守正创新的真正实现。

  守正创新是实现国家发展,为社会增添新活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带来更多的财富,提高社会的文化水平和质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及持久繁荣。因此,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守正创新,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公民、企业、慈善组织等的监管,确保其行为合法规范,以保障社会及国家稳定,使守正创新的理念落实到位。最后,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关怀和帮助,以促进守正创新的实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社会整体发展,考虑弱势群体的需求,关注社会中所有人的发展,使之能够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安全稳定、经济高效又公平正义的可持续发展。

  守正创新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国家发展的每一步都要建立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政府要注重守正创新的实施,加强社会监管和执法能力,维护公民社会权利。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以促进守正创新的实施,推动社会的繁荣发展。最终,守正创新将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安全、公正的未来。

篇四:对守正创新的理解

  

  对于守正创新的理解

  守正创新指的是在保持原有价值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多样性、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主动创新,推进个人和社会进步并实现共同进步的理念。它不仅要遵循传统价值观的规范,而且要善于把握新的技术进步与理念,以提高思维和行动方式。它不能依赖于单一的价值观,而是要结合多种价值观,树立健全的哲学思维体系,形成合理的发展观与行动规范,实现真正的创新发展。

篇五:对守正创新的理解

  

  守正与创新据《中国教师报》2018年5月2日第7版报道:一所学校,能够一直成为学界的标杆,被同行津津乐道,前去学习取经的人络绎不绝,其内在机理是什么?一所学校,曾经在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时过境迁,这所学校逐渐被人淡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所学校,磕磕绊绊运行了许多年,但始终没有找到更上一层楼的“密钥”,在一个水平上荡来荡去,其发展的阻滞点在哪里?看上去各不相同的学校类型,面临不一样的发展压力和挑战,但是仔细分析学校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关键点都在于是否处理好了“守正”与“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守正,简单地说就是恪守正道。对学校来说,是始终坚持探求真理、培育英才这一正道,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忘初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要落到实处是非常困难的。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前提是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考上让家长和学校感到荣耀、有优质的教育质量、在社会上有良好声誉的学校,是大家的共同愿望,但这不能建立在违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好比到药店抓中药,合理的配比可以发挥治病救人的作用,但配比失当就成了毒药。那些始终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校,往往就是成为标杆的学校。其次是坚守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那些在教育发展史上曾经辉煌过的学校,当年在辉煌时期一定是将育人放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在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总结了行之有效的育人经验。虽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但我们的文化根基没有发生改变,教育的精神内核也是一脉相承的。教育变革不是“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不是将过去推倒重来,而是在坚守学校优良传统和办学理念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作出适当调整。比如,将信息化融入课堂教学和教育教学管理之中,丰富教育教学手段等,这些调整对学校来说就是创新,就是与时俱进。有些校长有很大抱负,在自己执掌学校后喜欢做革新的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重新规划学校的发展蓝图,将过去老校长所做的一切全部推倒或者只字不提,完全割断了学校发展的历史脉络。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往往就是学校在一段辉煌之后沉寂下来的原因。这样的校长不明白,自己只是学校发展长河中一个片段的掌门人,而教育既是慢的事业,又是目标明确的事业,不可能像开汽车那样,突然来个急刹车,然后调转方向。守正才是校长管理的基本哲学。最后是让教师有强烈的凝聚力,大家都认同学校的发展愿景,自觉自愿为学校发展献计出力。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办学的声誉等都是教师打拼出来的。那些磕磕绊绊运行多年但一直碌碌无为的学校往往就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缺少办法,教师对学校缺少认同度、自身专业发展也往往遇到瓶颈无法突破,这让许多教师在工作中产生倦怠,没有工作的动力和激情。学生对教师的一举一动都看得非常清晰,当他们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缺乏进取精神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会觉得没有希望,这样的心态直接影响教育的结果,会让学校走向恶性循环的道路。守正与创新,关键在于守正。把守正的事情想明白了,找准了学校在守正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用创新的思维加以解决和突破,学校的发展或许就可以走上正道。2018年第10期127

篇六:对守正创新的理解

  

  “守正”才能“创新”

  阳春白雪的歌剧不应“为了高雅而高雅”,也不应为了政绩而办,想要发展好中国歌剧,要把握好‘守正”与“创新”这关键两点。

  所谓“守正”,即歌剧的艺术魅力不能丢,不能为了迎合市场,随意更改专属于歌剧的艺术特征,削弱歌剧的核心影响力;而“创新”则意味着歌剧必须要抛掉沉重的思想包袱,在表现形式、表演分寸甚至剧情改编方面,都要有大胆的动作。没有“守正”的创新,是对艺术的不尊重,而没有“创新”的守正,是不求进取。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新的灵感,需要歌剧工作者做一番苦功。

  中西方歌剧发展基本脉络及特征

  以戏曲板腔体音乐结合地域性民歌,加之话剧式对白或戏曲式对白结构而成的舞台艺术样式,主要演员以民族唱法为标志,习惯上称之为“中国民族歌剧”。建国后近40年间,以《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及新时期《党的女儿》等百部以上歌剧走的是一条由某一地域的戏曲、民歌,以板腔体音乐结构而成的路。在音乐与表演上,它与中国传统戏曲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加之题材选择吻合历史和民众需求,因而受到普遍欢迎。随着男、女中音角色的出现,担任主角的歌剧表演艺术家们才改变了民族唱法一统天下的局

  面。

  这时的编剧在保留戏曲结构中“场”形式外,适时引入了西方话剧某些戏剧原则和对白语言风格,演员表演也从戏曲中吸引了很多程式化表演技巧。其唱段或多或少突破了地方戏曲的唱腔构成模式,旋律的歌曲化特点加上伴奏乐队表现力的增强,突破了地域范围,得以更多人接受和喜欢。

  反观戏曲发展现象,中西方音乐文化在戏曲中结合的方式所产生的震撼力是空前的。各种成熟地方戏剧种尤其是京剧,是中华民族经过几百年逐步确立起的逻辑严谨、韵角严密、行当清楚、程式化的表演体系,具有多元素混合所产生的特殊美感和魅力。受现代京剧影响,地方戏团将许多歌剧和现代京剧移植成地方戏。程式化表演与戏剧矛盾用各种声腔夸张的表现力在某些方面赶超原版,给各剧种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表现。

  细论歌剧中运用板腔体音乐的作法,优势是贴近传统,有一定群众基础,擅叙述、唱段与对白,弱势是用音乐刻画人物心理及精神的空间有限,音乐和人物易产生距离感。就剧本和音乐关系而言,音乐处于从属地位,如何用音乐最擅长的手段来勾画人物鲜明个性和心理活动,作曲家如何以独特视角和创作个性运用交响式思维展开戏剧化音乐、在板腔体音乐架构中创作歌剧音乐,还需认真探索、大胆实践。

  传统力量深入骨髓。毛泽东曾以艺术为例,说:“艺术

  的民族保守比较强一些,甚至可以保持几千年。”现代听众口味和审美兴趣的变化所受的外来影响,多来自西方流行音乐,影视音乐、古典音乐及现代派、后现代派音乐的影响;西方舞台艺术中的歌剧、音乐剧中的音乐对大众影响较弱,即使有影响也是最近几年的事。

  以意大利歌剧的音乐结构原则,如宣叙调、咏叙调、咏叹调来表现中国发生的事情的舞台艺术样式,主要演员以美声唱法为标志,习惯上称之为“中国歌剧”。1987年《原野》的首演成功,给中国歌剧界带来不小震动,同时也招来很大非议。这部写实主义的歌剧走出国门,在欧美等地的演出和学术交流活动中受到很高评价,被誉为“第一部震撼西方舞台的中国歌剧”。该剧用19世纪后半叶形成的意大利式歌剧音乐结构,描写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生活中一个以复仇为主题的爱情悲剧故事。充满了戏剧性音乐、大量宣叙调、咏叙调、咏叹调与重唱,采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歌剧音乐,主要演员均受过音乐方面的高等教育,以美声唱法为主。

  西方人不明白,一个中国作曲家怎么有能力用意大利式歌剧思维来讲述这样一个悲情故事,一些中国人也弄不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不协和音响,一惊一乍的“唱着说事”呢?不管怎样,抛开听觉上的无法适应,《原野》中几段充满音乐张力的咏叹调、二重唱、加上了时代鲜明烙印的仇虎咏叹调《你是我,我是你》,用管弦乐队刻划人物、描绘事件及

  推动情节的巨大动力还是深深打动了许多人。有人喜欢《原野》,有人不喜欢《原野》,这一现象其背后隐藏着来源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的相互排斥,是东西方文化在舞台艺术形式上的剧烈碰撞。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变化、妥协和融合的,不再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借鉴。多层面手法上的借鉴已成趋势。

  时代前进,流行音乐在中国兴起,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价值观念不断调整,审美趣味一变再变,虽然“中国歌剧”和“中国民族歌剧”被挤至文化边缘,然而在困顿的大环境中,依然创作出大量作品。1991年《党的女儿》上演,受到广泛欢迎,演出达百场以上;1999年,我参与创作的《原野》复排上演,虽票房失利,业内评价却很高,获奖无数。

  “民族歌剧的观众群在哪”成了问题,“在创作新剧目前调整创作思路”,是必须要做的事。

  西方歌剧发展概况

  歌剧OPERA是OPERAINMUSICA的缩写,由16世纪佛罗伦萨的佩里(PERI)和卡奇尼(CACCINI)为当时戏剧配乐而确立。宣叙调在戏剧中占统治地位。1607―1642年间,蒙泰韦尔迪从牧歌和威尼斯华美的教堂音乐中汲取营养,使歌剧得到迅速发展,他用器乐为宣叙调伴奏,使咏叹调成为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7世纪始,法国的吕利和拉莫,德国的许茨和凯泽

  尔积极倡导歌剧事业。到了亨德尔,他大大增强咏叹调和宣叙调两种戏剧表现形式,采用意大利“正歌剧”风格,独唱咏叹调十分壮丽,为当时国人歌手和优秀的女高音展示辉煌技艺而写;18世纪60年代的J?C?巴赫在歌剧中恢复了合唱地位,格鲁克在1794至1779年间也作出同样努力,其1762年创作的《奥尔菲斯与尤丽狄茜》是部革命性歌剧,充分表现出音乐和戏剧性的可能性;莫扎特较海顿又进一步,使管弦乐作用扩大,使歌剧艺术增添全新一面;罗西尼在喜剧方面的辉煌才气、机智和兴趣,延续了19世纪初莫扎特创造的辉煌局面,与贝利尼和多尼采蒂合作创作了许多伟大作品。

  德国浪漫主义运动对民间传说和幻想情有独钟。韦伯的《自由射手》、《奥伯龙》为瓦格纳日后的改革披荆斩棘;瓦格纳否定世人确认的“分段歌剧”,将乐队当作不登台的角色,使宣叙调和咏叹调变成延续而无空隙的交响音乐网。他亲自撰写剧本,把歌剧变为集一切艺术的混合体,宁称“乐剧”而不用“歌剧”,以展现“歌唱者们”为壮观的歌剧的一处反动;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坚持“分段歌剧”形式,创作出《茶花女》、《阿伊达》等伟大作品;之后的普契尼提高歌剧富有音乐和戏剧色彩的直接感染力,其《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图兰朵》受到广泛欢迎,至今仍在上演。

  民族音乐歌剧是在东欧发展的产物,自格林卡于1836年的《伊凡?苏萨尔》始,在20世纪的30年内,亚纳切克有影响而独特的写实歌剧使这一传统达到顶点;英、美两国较其他国家花去更长的时间找到本国歌剧的立足之地。自格什温的《波吉与贝丝》始,“歌舞剧”风格随着新的光电技术及机械装置进入舞台,电声乐系进入管弦乐队,使用麦克风的演唱方法得以应用,最终确立风光无限的“音乐剧”。

  音乐在歌剧中是首位的,音乐进入戏剧确立了歌剧这一全新的舞台艺术形式。随着交响乐的发展,管弦乐队在歌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声乐在不同时期起不同作用,交响式音乐思维在歌剧中的极度扩张改变了歌剧的构成模式。宣叙调的作用从“统治地位”降为从属地位,后又和咏叹调的地位同等重要,但篇幅在全歌剧中比咏叹调大的多;咏叹调从无到有,继而在歌剧占主要地位,后又让位于宣叙调或咏叙调。

  歌唱家的演唱技能直接影响歌剧作曲家的音乐创作,音乐结构形式的变化构成不同时期歌剧的特征:以莫扎特、罗西尼到威尔第等人的“分段歌剧”样式,使咏叹调在歌剧的构成中占突出的位置;以普契尼中后期“音乐及歌唱连绵不断自始至终的样式”,但未取消“咏叹调”,数量上较前者少了许多;以瓦格纳管弦乐编织的交响音乐网,是音乐的主要因素,其个性鲜明、有编号、大出风头的咏叹调是德国式交响乐,体现德意志民族的精神,浪漫主义哲学的信仰及新时代交响乐的语言;以安德鲁?洛依德?韦伯等“音乐剧”作曲

  家们一开始就为演出市场设计剧目,不固守传统,以其综合性、现代性、多元性、灵活性和高度的商业操作性。这种集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于一身的现代舞台剧样式已完全不同于歌剧,尽管歌剧中的一些原则依然存在,但它取悦现代观众的心理倾向消解了歌剧中的一些重要原则。

  “悲剧审美”与“音乐戏剧”

  在悲剧中人物的品质是由其“性格”决定的,而性格的形成有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幸与不幸,取决于行动。

  悲剧要描写残酷和恐惧,从而引发出的人物的感受,在偶然中写出必然。其目的在于净化人的心灵,使情感趋于平衡。车尔尼雪夫斯基讲“因为艺术中的悲剧正是在情节或性格的发展中,以激烈的冲突形式将现实的矛盾反映出来,以唤起人们积极的审美感受”。悲剧所以表现崇高,是因为它不是让人们产生悲观、失望、消沉颓废,而是让人从紧张的冲突、严重的抗争中感奋兴起,提高精神,增强意志,高扬伦理,唤起人们的崇高之感。

  作为美学范畴,崇高为西方独有,在中国只有与崇高接近的壮美或阳刚之美这一美学范畴。在近代,随着西方哲学、思想、文化等逐渐进入中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人们才慢慢接受崇高这一精神境界。崇高中的痛感与伟大感的合理性,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和动力。

  较之民族传统中的阴柔之美、阳刚之美,朦胧美等审美

  范畴,与西方悲剧中那庄严而伟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高雅而宏伟的措辞,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在古希腊的所有悲剧中,音乐作用表现在唱诗班、场景音乐和幕间音乐等方面。

  在中国歌剧的悲剧题材创作中将优美、壮美和崇高美溶合在一起用音乐来表现,描绘人物及其事件是必需要做好的事情。而语言表述的方式决定了音乐创作手法的使用。用最恰当的音乐语言和歌剧剧本中文学语言及戏剧性语言相吻合方能造成和谐统一的效果。

  歌剧在中国的实际创作中,普遍存在“剧本至上”,而使音乐是从属地位的现象,削弱了作曲家的创作个性和应有的或必须的作曲手段的使用。使歌剧应是“音乐的戏剧”这一重要原则无法鲜明体现。

  由于板腔体音乐的歌剧是从戏曲(或民歌)音乐中生长起来的,作曲家所创作个性被淹没是很自然的事,比照戏曲音乐创作中的情况就可明了。曲牌有地方特色约定俗成的曲调根据戏词严格按韵脚谱曲是戏曲音乐创作最基本的要求,唱腔中人物情绪的变化是按已定型的各类板式组合而成。表现人物类型甚至身份都有固定曲牌,所以戏曲界称此类音乐创作者为“音乐设计”。

  歌剧作曲家遇到这类结构唱词,也需借用戏曲快板、流

  水、垛板等方式创作,用某戏曲的文武场和相应过门进入共同表现极致的情绪。

  剧作家为了结构剧本,从题材、体裁、思想内容、情节、台词、唱词、对情节的精致描写下足功夫,使人在看本子时就获得完美感受。歌剧是“音乐的戏剧”、是由充满戏剧性音乐构成的戏剧。法国剧作家博马舍在其《塔拉垃》序言中讲:“音乐在歌剧中就如同诗句在话剧中一样,是更加宏伟的措辞,表达思想和感情更加有力的方式”。

  其实,歌剧从来以情节的统一连贯或条理清晰而取胜。奥登在1961年时说:“没有一部优秀歌剧的情节合情合理,因为人们在讲理的时候不唱歌”。“对情节敏感”的人来说,有些歌剧故事过于简单或不合理。

  在歌剧中,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而我们必须接受这一点。在很多歌剧中,女主人公在没有明显理由的情况下死亡了,男主人公由于爱的悲伤和忍受不了的煎熬就彻底崩溃下来了……感人的音乐和咏叹调、华美的舞台、优秀的歌唱家动人的演唱表演并不妨碍人们去欣赏歌剧,歌剧艺术表现的最擅长处不是情节的进展,而是心灵的状态。当听到亲爱的人死去,剧中人的反映是唱一大段咏叹调,这正是观众心理上所期待的。

  我们要了解歌剧音乐的力量和局限在哪,并和剧作家一起来构造适合音乐和演唱所表现的段落,给音乐预留出足够

  空间。还要和剧作家一起处理好台词、歌词和音乐的关系。由于汉语中的辅音字节太多,做宣叙调时要特别注意,否则会显得牵强和滑稽,这是汉语发音的特点所决定的。欧洲的情况则完全不同,西方歌剧中,台词必须顺从音乐。莫扎特说:“在歌剧中,台词是音乐孝顺的女儿”,这显然是基于他们的语言特点之上所作的概述。

  中国歌剧的发展进程中,在现阶段民族歌剧的音乐创作中,民族和美声两种唱法同时出现在舞台上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要求担任角色的演员在演唱方法和声音的使用上注意以下问题:持民族唱法的演员在保持演唱民族旋律“亲切感”的前提下充分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法,用以增强声音的张力和威力;持美声唱法的演员要追求能和观众产生“亲和力”的声音,吐字要清楚;要塑造好剧中“这一个”人物的声音形象,不能走入“以唱法论英雄”的声乐误区。

  歌剧这种舶来的舞台艺术形式,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能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创作理念进行尝试,无疑是中国歌剧发展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的必由之路,“守正创新”传播正能量并能获得观众的喜爱,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世界各地除格林达波恩歌剧节和独立制作的音乐剧外,无一例外全都得到来自政府、企业界、公司及民间的大量资金的资助。昂贵的出资用以扶持歌剧的上演和推广,才

  能使被誉为“艺术中的皇冠”――歌剧这一形式得以继续存在,并在人类的文明中绽放出灿烂的夺目的光芒。

篇七:对守正创新的理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把“守正创新”概念突出地提到全党面前,对党的理论和工作、党的自身建设均提出“守正创新”的明确要求,赋予守正创新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改革发展中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些精辟论述实际上将守正创新提到了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的高度。

  守正创新,这一渊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朴素概念何以被提升为重要的政治概念,成为显著的时代性概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守正创新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实践观、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有机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和鲜明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

  一、守正创新体现了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正”即正道,从唯物论上讲,它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守正,就是坚持按照事物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想问题、办事情。一方面,规律隐藏和包含在事物之中,而非存在于人脑或主观想象之中。事物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意识而客观存在。这表明,守正本身隐含了对事物客观实在性的承认,即坚持把客观事物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而不是从任何主观的臆想出发,体现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规律为事物本身所固有,对事物的存在、变化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和正确运用规律,而不

  能违背规律、更不能否定规律。是否遵循事物规律,是人们作用于事物的任何活动包括创新活动朝着什么方向前进、具有何种前途的分水岭。遵循规律,人们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事物,才能使事物在合规律性的正道上实现新发展。相反,违背规律或者否定规律,人们的任何活动只会把事物发展引向歧路,更谈不上达到使事物满足自身需要的预期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这表明,守正创新又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二、守正创新体现了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马克思指出:“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作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任何领域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形式”。换言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来实现的,事物经过否定发生质变发展为新事物;这个“否定”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辨证的否定,“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讲,创新范畴中的“创”实际上是指解决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隐含着以否定性的思维去对待现存事物。一方面,“创”的目标指向“新”,即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前途的新事物,意味着“创”就要抛弃现存事物中丧失了必然性的消极的、过时的因素,并且增加现存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这表明,“创”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另一方面,“创”必须“守正”,“正”即现存事物中没有丧失必然性的积极的、进步的因素,意味着“创”不是全盘否定现存事物,而是以现存事物为基础。这表明,“创”又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也就是说,“创”这种“否定”是辩证的否定,创新就是经过对现存事物的辩证的否定生成新事物,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质变、飞跃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要求“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实现“创

  新发展”。可见,守正创新鲜明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科学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三、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要求

  在哲学视域中,创新属人类活动意义上的概念,是标志人类活动性质和水平显著变化的范畴。换言之,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创新在活动内在要素方面有着自身的质的规定性,特指活动方式及其最终结果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特征的活动,其本质是对常规的突破与超越,与常规相对并共同地存在于人类一切活动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一切活动按其本身质上差异都有创新与常规之分。就人类认识活动而言,认识可以划分为创新认识和常规认识两种质上不同的类型。创新认识即包含着“创新的质的规定性”的认识,亦即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与原有认识存在质的差异并获得新质认识成果的认识活动。常规认识则在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方面与原有认识具有同质性,其成果与原有认识相比也不具有质的差异,是对原有认识的重复进行。思维活动是认识活动的核心,是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其本身也有创新与常规之分。创新思维是创新认识的思维方式,指的是突破原有思维定势,破除迷信、超越陈规,运用新的思路、新的角度考察分析对象,并获得新质思维成果的思维。常规思维是常规认识的思维方式,即按照原有思维方式去认识、把握对象的思维,其成果与原有思维相比也不具有质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本身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一精辟概括不只是揭示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还表征着认识本身的发展特点,即不断地从“低一级程度”内容的认识上升到“高一级程度”内容的再认识,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既成的认识都是暂时性的,最终都要被新的认识所取代。这里的“再认识”就是扬弃原有认识并增添了新内容的创新认识。人类思维本身也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

  同的内容。”很显然,这种“具有完全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思维是对原有思维的突破与超越,也就是创新思维。再从人类认识的直接任务看,认识是为了把握规律、获得真理。事物的规律是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中逐渐显露的,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并不是一次完成,任何真理只是对事物的某一阶段、特定过程的正确反映。恩格斯曾经针对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状况指出:“当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四周汹涌澎湃的时候,让这些保守的偏见……占统治地位,是没有好处的。我们需要更新、更勇敢的头脑”。这里所说的“更新、更勇敢的头脑”就是革故鼎新的创新思维活动,内含着事物的条件变化对革新思维方式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从时间维度指出,守正“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在这里,“刻舟求剑”比喻静止地看待事物,固守着原有认识不变;“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则讲的是认识随着时代和环境变化而发展,内含着事物的时空变化对创新认识的必然要求。上述思想观点告诉我们,事物总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随之发展变化。只有运用创新思维,对事物进行创新认识,才能揭示事物的新属性、新联系和新规律,获得事物发展新的“真知”,实现对事物认识的飞跃。

  四、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要求

  就人类实践活动而言,实践可以划分为创新实践和常规实践两种质上不同的类型。创新实践即包含着“创新的质的规定性”的实践,亦即实践方式与原有实践存在质的差异并获得新质物质成果的实践。常规实践则在实践方式方面与原有实践具有同质性,其成果与原有实践相比也不具有质的差异,是原有实践的重复和模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类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其本身是一种否定性的辩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无止境地发展着。马克思指出,历史过程中“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所继承的活动”指的就是常规实践;造成环境改变的“完全改变了的活动”“革命的实践”则指的是有新的活动方式与新的实践

  成果出现的实践,即创新实践。我们还可以看出,上文所引毛泽东同志的精辟概括也表征着实践本身的发展特点,即不断地从“低一级程度”内容的实践上升到“高一级程度”内容的再实践,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既成的实践都是暂时性的,最终都要被新的实践所取代。这里的“再实践”也就是扬弃原有实践并增添了新内容的创新实践。再从人类实践的直接目的看,实践是为了实际地改造世界。马克思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这种“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的实践只能是创新实践,而非对过去进行重复的常规实践。常规实践带来的结果只是量的积累和扩大,只能使现存世界停留在某一阶段或某一水平上。只有创新实践才能扩大认识世界和改在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创造出新事物,给世界带来质的变化。创新实践更加突出彰显了实践的改造世界功能。

  五、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本质要求

  在创新范畴中,“新”是目标,它不是由旧事物自然自动发展而成,而是通过人的创造而获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从自身需要出发的,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尺度去认识客体对象、改造客体对象。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据和原动力,贯穿整个活动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处于不断地生成和发展之中。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引起和产生“新的需要”。这个“新的需要”不是原有需要的量的增长,而是包含着质的变化和飞跃,是超越原有需要的需要。显然,创新活动是因新的需要而启动,所创出的“新”必须能够满足人的新的需要。也就是说,“新”不仅仅指在内容和本质上与既有事物不同的新事物,还有着另一个内在的规定性,即包含着能够满足人的新的需要的属性。可见,获得这样的“新”才是创新活动的旨归,否则,即使“新”,也无须“创”。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是标志人的对象化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范畴,在内容上表现为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对象化活动是连通主体与客体的中介,是主体需要满足的方式。任何价值都是人通过对象化活动创造的,主体需要、对象化活动和客体属性是价值结构的内在构成要素。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这样或

  那样的组织,每次都依赖于已经发展了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产生,也像它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这里的“物质生活的这样或那样的组织”与主体需要满足的方式紧密相关。这一观点表明,价值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结构,具有社会历史性。历史发展着的主体需要要求,运用新的创造手段对客体实现新的改造,获得客体新的属性以满足新的需要。需要——创造——满足——新的需要——新的创造——新的满足,三者的矛盾运动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需要、创造与满足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进到了更高一级程度。需要、创造与满足之每一循环实现了特定的具体价值,即主体特定需要、特定条件下活动与客体特定属性的“具体统一”。每一循环进到下一循环,即原有的“具体统一”进到新的“具体统一”,价值创造和实现进到更高一级程度。也就是说,从历时性来看,任何一种既成的具体价值都是暂时性的,价值的发展表现为新价值不断取代旧价值的历史进程。在价值发展进程的每一循环中,对象化活动是价值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其质量决定了价值的性质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全球科技创新活动日新月异状况和趋势提出了“创新价值”的概念,指出“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要求“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强调“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可见,创新价值不是原有价值的重复,而是由人的创新活动创造的新质状态和水平的价值。从“价值”中划分出“创新价值”,意味对“价值”本身进行了性质上的分类,即价值有创新价值和常规价值两种类型。“创新价值”的提出,突破了以往只是从一般整体角度笼统地讲述价值的局限性,突出了价值的发展性和主体性,指明了价值创造活动的方向和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就价值论而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价值创造的历史。很显然,这里的价值不是常规价值,而是创新价值。因为,常规价值是重复原有价值的价值,由人的常规活动创造,客体的属性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只是对主体原有需要的满足。只有主体通过创新活动,才能把越来越多的客体对象纳入活动范围,不断创造“创新价值”,满足不断发展着的主体需要,人类社会也由此不断地发展进步。

  六、守正创新体现了唯物史观指向未来开创未来的原则方法

  创新的“新”,从事物发展过程的时间性而言,是指相对于事物过去形态和现状的事物的未来形态,即未来的事物。也就是说,创新活动是指向未来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从内容上看,创新认识是对事物未来“是什么”以及人们未来实践“将怎样”的超前认识,创新实践则是指以创新认识成果为指导实际地实现未来的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学说,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任何过程都是有时间性的过程,任何时间都是有事物运动的时间。所谓“历史过程”,就时间性而言,历史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就历史运动而言,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包括人类的过去活动、现在活动、未来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就明确自己的学说旨在解决世界“往何处去”问题,通过“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对“未来应该怎样”建构“确切的看法”,为实现新世界的现实运动“指明道路”,避免“盲目地探索”。列宁更加明确地说: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限于解释过去,而且大胆地预察未来,并勇敢地用实际活动来实现未来。”可见,历史唯物主义在时间坐标上是指向未来的。“指明道路”“预察未来”,指的就是创新认识活动,即以观念方式对未来世界状况和未来实践活动的超前认识和预先把握,这种观念上的“未来世界和未来实践”是对现存世界和既有实践活动的观念超越。“用实际活动来实现未来”,指的就是创新实践活动,即以指明的道路和预察的未来为指导,实际地向着超前认识的目标前进。

  历史唯物主义对未来的超前认识不是纯粹主观地推断和臆造。马克思明确指出,历史唯物主义是“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原理”。这一方法至少包含以下要点: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发展过程,而且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从过去的事物发展而来,又向未来的事物发展而去。历史进程也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其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服从历史规律的前进运动,现在是过去合乎规律发展的结果,未来又是现在合乎规律发展的结果。历史唯物主义“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现实出发,通过揭示历史变化规律来预见未

  来。二是,历史规律并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而是作为内在根据规定和提供现实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也就是说,历史的现在不是单线、机械性地向未来发展,历史的未来是包含着多种可能性的未来。对可能性的认识是把握未来历史的向导,也是确立未来历史实践目标的先决条件。哪一种可能性成为未来的现实,取决于人们的自主选择。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而人则需要确定自己对待它们的态度,应当作出选择。”三是,全部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必然内含着人类自身目的性的要求。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始终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站在追求人类社会进步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立场,对现实进行否定和批判,对未来发展趋势和道路进行选择。很明显,这些要点正是作为创新前提的“守正”的意蕴。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引领未来”“创新决胜未来”等重大论断,科学揭示了创新与未来的关系。由此可见,守正创新,就是立足现实并超越现实,以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为基础,对未来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预见,并择优选择最符合自身根本利益需要的可能性进行把握,建构起事物未来的理想形态以及实现理想形态的未来实践活动的观念模型,用以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守正创新回答了“理想世界应当怎样”和“怎样创造理想世界”这一根本问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原则和方法。

篇八:对守正创新的理解

  

  守正创新的认识论原理

  守正创新是一种理念,关注细节和原则,以确保改革取得最佳效果,同时使变革更加有效地促进发展。它要求在创新过程中清晰地定义目标,并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实现目标。它还要求在实施创新时,要求秉持真实的理念,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够以真实的态度来参与。

  首先,守正创新意味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原则,并以此为准则衡量创新的成果。改革只有在改善实际情况的同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例如,一家企业要实施改革,首先要确定改革的目标,即企业希望通过改革获得什么好处,接着要确定改革的原则,即企业要遵循哪些原则来达到目标。

  其次,守正创新意味着要以真实的态度来参与改革,确保改革的过程中具有透明度和开放性。企业在实施改革时,要以真实的态度来参与,不能一味地追求短期利益,而是要秉持长期发展的理念,以确保改革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另外,企业在实施改革时,还要注重建立透明度和开放性的机制,确保改革的过程不受任何不公正的干扰,让参与改革的每一方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

  最后,守正创新意味着要持续调整和完善改革的方案,以确保改革的过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施改革时,企业要经常对改革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改革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使企业能够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守正创新是一种理念,关注细节和原则,以确保改革取得最佳效果,同时使变革更加有效地促进发展。它要求在创新过程中清晰地定义目标,并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实现目标;要以真实的态度参与改革,确保改革的过程具有透明度和开放性;还要持续调整和完善改革的方案,以确保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以此理念来实施创新,才能使企业在变革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实现最佳的发展结果。

篇九:对守正创新的理解

  

  守正创新的意思是: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力求出新。守正是指:完整地继承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准确地理解历代大师的精辟见解和笃实结论。出处无从考证。

  详细解释:

  守道德之正。要尊重和传承人类社会所积累的优秀道德理念和规范,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自觉,并在社会上起到引导和传播优秀道德的作用。“出新”的要旨是创新。

  我们提倡述而有作,在完整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探索新知,正确看待失败,尊重个性发展,逐步建立超越前人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以创新作为个人和团体的价值取向。

  相关内容

  守学问之正。凡学问之形成,均为历代学人累加所致。而学人所为,起点必是继承,我们倡导完整地继承前人成果,准确地理解前人思想,养成严谨的学风,形成扎实、优化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

  守处世之正。为人处世当笃守正道,诚实平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守行事之正。倡导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勤于实践的作风。扎实

  做事,不浮不躁。严谨行事,一丝不苟。

篇十:对守正创新的理解

  

  从守正和创新角度评价自己

  “其身正,不令而行”、“凡议必先立隆正”、“以正治国”…儒家和道家均将“正”作为修身行事的准则和治国理念予以推崇,蕴含着“守正”的要求。同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温故而知新”等又强调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别于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要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和环境。因此,在前进的道路上,既要做到“守正”,也要“创新”。

  “守正”即我们依然是我们,要持大道、正道,既要遵循客观规律,还要坚持正确理论。“创新”即要不断推陈出新,打破墨守陈规和按部就班,与时俱进和因地制宜的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守正”就是要坚持人民的意见和感受作为制度设计、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人民拥护的政策,永不改变,时时刻刻为了人民的利益出发,做好服务人民的孺子牛,保持谦卑的心态,不玩“花拳绣腿”,切切实实的想民众之所想,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如果心存侥幸,不按规矩办事,那么受害的必将是我们自己,那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挽回的,因此,坚持“守正”的思想,做好每一个决定。

  创新的使人进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创新的思想指导着中国开展伟大实践。历经8年的脱贫攻坚战,坚守全面脱贫的初心,始终立足实际,为了人们的美好生活而奋斗,最终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的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新道路上,我们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在科技领域实现自我超越,“天问一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开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

  这些伟大实践证明时刻都在提醒着我们,要求创新、敢创新,不畏艰难险阻的朝着目标努力前进。

  坚持“守正”和“创新”,需要我们脚踏山河万里,同时又仰望满天星空,好似“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坚持原则立场,又要勇于探索美好,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国家应如此,为人民服务的每一项工作,都应该做到群众“心坎上”,解决群众现实所需;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如此,打好学习知识理论的基础,不怕枯燥乏味,又要保持不耻下问、善于向优秀的人学习,敢于走出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去探索去求知。

推荐访问:对守正创新的理解 理解 创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