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给材料作文写作导引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给材料作文写作导引

时间:2022-06-26 13:55:03 浏览次数:

 分析,乃议论之本——给材料作文写作导引(二)

 学会联想以突破筛选论据之难点

  关于联想的几个问题

  1.联想及其意义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联想关系到分析、议论的深度和广度。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对某一问题,已经做过分析,看上去该说的话都说了,但是总觉得道理还没有阐述透彻;或者,我们对某一观点已经做了论证,看上去要论证的观点被肯定了,但总觉得论据不够充分。这时,如果突然想起与分析对象或论证观点类似的,或形成对比的,不论事实的,还是事理的,就会欣然的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会使分析议论避免就事论事,有利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当然,“联想”是要在分析出原材料的真谛后才能运用。可见,联想在举一反三推理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两种不同分类标准的联想 (1)相联者不同的分类有事实联想和事理联想。

 事实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而二者的相关在于事实的类似或形成对比,即以“事实”相联者,谓之事实联想。

 如:由前苏联的保尔的事迹想到中国的张海迪的事迹。

 事理联想:由一事物得到启发,想起另一事物,而二者的相关在于道理的相通,即以事理相联者,谓之事理联想。

 如:由运动会上接力赛的夺冠是靠每一棒运动员的不懈努力想到中国今天的辉煌的取得是靠每届中央领导人的英明领导。

 (2)相联事物关系不同的分类有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

 类似联想:利用有相似特点的事物,进行联想,即类似联想。

 如:由用自己青春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机关枪眼的战斗英雄黄继光想到了舍身炸碉堡的战斗英雄董存瑞。

 对比联想:利用有对立关系的事物进行的联想,即对比联想。

 如:由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富裕想到我国改革开放前的贫穷。

 此外,还有接近联想和因果联想,在这里就不讲了。因为在筛选论据的过程中,用的往往是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

 3.几类联想在给材料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我们在给材料议论文的写作中,通过分析,提炼出论点之后,只用原材料中的论据是远远不够的,会给人一种就事论事的感觉。为了使论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增强说服力,就不能局限于一事物、一件事或一个现象上,一定要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事物,一系列事情,一系列现象,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引申出一个道理,也就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理,这样的论证才有说服力。可见,我们可以用事实联想中的类似联想,以论证自己的论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而不是偶然巧合;或者换一个角度,从相反的角度进行对比联想,构成正反论证,也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还可以用事理联想中的类似联想,或对比联想,以保证自己的论证说理更充分而深刻。用事实联想的即事实论证,也叫“摆事实”的论证方法;用事理联想的即道理论证,也称“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这两者皆属常用的论证方法,如两者合用,即“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以类似联想进行论证的称类比论证,以对比联想进行论证的称对比论证(或正反论证)。当然所举的都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此外,还有“归谬法”等论证方法。

 我们以《我的文章来自“三上”》为例,来看一下几类联想在给材料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我的文章来自“三上”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文章写得非常好,有人向他请教说:“欧阳大人,您的公务那么忙,为什么文章还能写得这么好呢?”欧阳修回答说:“我的文章来自‘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问话的人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欧阳修解释说:“我是骑马赶路时在想文章,躺在床上休息时也在想文章,蹲在厕所时还在想文章。” 提炼的论点为:“珍惜时间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分别运用不同类型的“联想”筛选出论据。

 (1)运用事实联想中的类似联想。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对我国绘画事业的发展曾经做出不朽的贡献,被称为一代宗师。他的成就是和他坚持天天练笔分不开的。他经常敦促自己:

 “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不画”。

 可见,齐白石如此珍惜每一天的时间就是他事业成功的秘诀。

 我国著名的物候学家竺可桢,正是由于年近八十仍在孜孜以求,更加珍惜时间,所以八十三岁时写出了驰名中外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书。英国首相丘吉尔,正是由于和竺可桢一样珍视“夕阳”,所以才在八十多岁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见,晚年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如果利用得好,仍然可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曾和物理学家杨振宁一起证明了宇宙不守恒定律,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你不能计较早晨与黄昏,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工作的时间!”这就是他——一个成功者的感受

 (2)运用事实联想中的对比联想。

 我国古代,在现在的江西省金溪县有个平民百姓的儿子叫方仲永,五岁就能写诗,立意尚好,并且由人们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立即能完成,诗的文采及道理皆有可供欣赏之处。被认为奇才。后来,由于他把整天的时间都浪费在跟着父亲赴宴吃请和写诗换钱上,不再珍惜时间学习写诗以求提高。他十二三岁时写的诗竟不及当年了。十九岁时,他竟和一般人一样平常了。一个近乎神童的奇才,就这样因不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而“夭折”了!

 (3)运用事理联想中的类似联想。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段时间。” ——达尔文 (4)运用事理联想中的对比联想。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莎士比亚 从以上示例足见:不论是事实联想,还是事理联想,也不管是类似联想,还是对比联想,只要在给材料议论文写作中运用,论据就会更充分,说理就会更有力,何愁筛选论据之难呢?当然,联想的运用,一定要在平时注重搜集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才可行,否则,脑海里空空如也,一片空白,无论如何也是联想不来的。

 4.运用“联想”,筛选论据的训练

 训练一:事实联想且类似联想的运用

 材料一:

 著名的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研究的是炸药,他的研究工作仿佛是在“太岁头上动土”。稍不注意,“太岁”发怒——炸药爆炸,便会一命呜呼。有一次,炸药在实验室里猛然爆炸,炸死五个人,其中有诺贝尔的弟弟卢得卫,而他的父亲老诺贝尔也受了重伤。可是,诺贝尔却置生死不顾,依旧探索炸药之谜。他经过几百次的反复试验,最后一次炸药大爆炸,把他炸得鲜血淋漓,他却高兴地在浓烟中狂跳:“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提炼论点为:科学需要献身精神。

 运用“联想”,筛选的论据有: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力学家。当罗马军队突然闯进他的房间时,这位七十五岁高龄的科学巨匠正蹲在那里,研究着画在地上的几何图形。直到罗马士兵的宝剑碰到阿基米德的鼻尖,他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阿基米德毫无惧色坦然地对罗马士兵说:“等一下砍我的头,再给我一点儿工夫,让我把这条几何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啊!”然而,残暴的罗马士兵不由分说,砍下这位伟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头,阿基米德临死前大叫一声“我还没有做完!”离开了人世。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是为捍卫真理而死的。他临死前的遗言曾使世界震惊!布鲁诺坚持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被教会用火活活烧死。布鲁诺面对熊熊烈火,斩钉截铁般地说道:“我不能够,我不能放弃,我没有可以放弃的事物。” 俄罗斯科学家利赫曼教授死在科学实验之中。1752 年,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一起,探索雷电的秘密。他们认为,打雷闪电很可能是天空中的一种放电现象,于是就在屋顶上竖起一根长长的铁杆,下面绑了一根铁尺,想把空中的电引下来,仔细研究。在一个雷鸣闪电、风雨交加的夜晚,利赫曼拿着铁尺,罗蒙诺索夫扒在屋顶,等待着把电引下来。这时空中猛一闪亮,利赫曼顿时触电死去,罗蒙诺索夫在给利赫曼念完悼词之后,又继续冒着生命危险,重新开始探索雷电秘密的试验。在罗蒙诺索夫看来,攻克科学堡垒就像打仗一样,总会有人牺牲,有人挂彩,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夺取胜利。

 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是在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中,不幸被一辆马车的车轮轧死。这沉重的打击,使居里夫人陷于深深的孤寂之中。然而,居里夫人并没有被痛苦所压倒,而以惊人的毅力一个人做着两个人的工作,继续向科学顶峰挺进,终于在 1911 年第二次荣获诺贝尔奖金。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埋头在实验室里苦干,整天与镭、钍、铀之类放射性元

 素打交道,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而这病症是由于长期受放射性射线照射而造成的。居里夫人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她自己却死于“镭”的手掌!

 材料二:

 恩格斯只上过几年中学,全凭自学,系统的学习和钻研了几乎涉及所有科学部门的渊博知识。他同马克思共同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独自开创了自然辩证法这一科学。马克思称他为“百科全书。” 提炼论点为:自学可以成才。

 运用“联想”,筛选的论据有:

 列宁一年内学完了大学四年课程,以校外生资格,参加了彼得堡大学法律系的考试,各门课程都是最高分数,名列第一,得到了甲等毕业证书。

 文艺复兴时代被称为“巨人时代的巨人”的达·芬奇,十四岁就被父亲送到画家那里去学艺。自学,业余钻研和实践使他不仅成为伟大的画家、雕塑家,而且又是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哲学家。

 曾被认为是“低能儿”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只在学校读了三个半月书,由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电报等,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发明家。

 高尔基只上过二年学,但他的著作《母亲》和《海燕》传遍全世界,成为伟大的作家。

 道尔顿是近代化学的奠基者,原子学是他提出来的。他只在乡村读了几年书。

 欧仁·鲍狄埃生于巴黎一个木箱工匠家,自幼失学。由于他为革命勤奋自学,一生写出大量宣传革命思想的诗歌,达二百四十二首之多。

 聂耳没有上过大学,他的《义勇军进行曲》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的国歌。

 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年轻时只读过初中,后来又做过杂货铺的店员。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祖泉,由一个普通工人自学成为电光源专家。

 从要饭小孩到街头艺人的侯宝林,终于成为语言艺术家,生前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训练二:事理联想且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的运用 材料

 牛顿是伟大的科学家,被誉为科学家的“一代宗师”,可他却说:“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有怎样看法,不过我自己觉得,我只是像在大海边玩耍的一个孩子,有时高兴地拾着一颗

 光亮美丽的贝壳,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

 提炼论点为:“谦虚”是成功者的特性。

 运用“联想”,筛选的论证有: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可他一贯把功劳归功于马克思,他说:“我一生做的是我被指定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 法国著名作家约翰·保罗说: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朱伯儒是雷锋式的好干部,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他却说:“我是高山上的一棵草,不是我高,而是山高。” 任何时候也不要认为你什么都懂。不管别人怎样称赞你,你时时刻刻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门外汉。” ——巴甫洛夫 “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就愈小。”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训练三:事实联想且对比联想的运用 材料:

 丑人怪罪镜子揭了他的短,盛怒之下,砸碎了明镜。镜子冷笑一声,镇定地说:“砸碎了我,你更丑了!”丑人低头一看,果然不妙——每块碎镜片里都映出了一张变形的丑脸。一丑变成了百丑。

 提炼论点为:“遮掩”就是毁灭,“暴露”才会进步。

 运用“联想”,筛选的论据有:

 “认丑不算丑,遮丑出百丑。” ——典故 据说日本有一所小学规定:作业中做错了,不准用橡皮擦,只可以在旁边订正。

 2003 年包头市高考状元×××在介绍学习经验时就说过,自己没有什么经验,却有一个专供记录自己学习过程中所犯过的错误及订正的答案的本子,如果一定要说自己有学习经验的话,那么就非它莫属了!

 训练四:事实联想且类似联想、事理联想且对比联想的运用

 材料:

 我国著名杂技演员夏菊花,顶碗技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有位青年惊羡之余,很想知道这种绝活的诀窍,便去问夏菊花,夏菊花把他领到自己的房间,指着床底下成堆的碎盘碗说:“这就是!” 提炼论点为:成功的诀窍在于“勤奋”。

 运用“联想”,筛选的论据有:

 马克思写资本论时,曾经常到大英博物馆去借书,并且有个固定的读书座位,读到兴奋时,他习惯地把脚在地上来回擦动,25 年后,他竟把坚硬的地板擦出一条深痕,人们称它为马克思的足迹。

 齐白石三十多岁前是一个木匠,后来竟成为世界第一流的著名画家。他临终前写了“精于勤”三个字,勉励后辈。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

 ——郭沫若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 勤能补拙,一分辛苦,一分才。

 ——谚语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韩愈 总而言之,“分析”与“联想”是打开给材料议论文写作之门的两把金钥匙。掌握了它们,就将不再做给材料议论文写作的“门外汉”了!

 但是,要强调的是:“联想”是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联想”是与“分析”所得的事物之真谛相关的,(或类似、或对比)可见,分析是议论的重中之重。所以说,“分析,乃议论之本”一点也不夸张。那就让我们尽快地、熟练地掌握“分析”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当然,这不仅仅是为了写作,更是为了提升准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录:写作的[结构提纲]

 一、提出论点:从适当适中的“叙”中引出论点。

 二、论证论点:可分层进行论证。

 1.引原材料中的论据进行论证; 2.运用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引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或名人名言作论据,进行例证或引证,或正反论证; 3.结合身边或个人的生活实际,进行论证(正反均可)。

 三、重申论点:不搞简单的重复,要讲技巧,或激励,或号召等。

 注:如果用层递型(即分析型)的话,第二部分仍可分层,但不是并列关系(即联想),而是一层比一层深入,即层递关系,开头、结尾两部分与并列型(联想型)相同。

 至于标题,不妨再强调一下,还是以论点作标题为最佳。

推荐访问:写作 导引 作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