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时间:2022-07-02 10:40:06 浏览次数:

 财政学试卷 1 1

 一、

 填空题( (共 共 0 10 空, , 每题 1 1 分, ,共 共 0 10 分) )

 1、 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两种性质的分配,一就是

 一般性 分配;二就是 权力

 分配。

 2、 人类社会的需求总体上可分为 公共需求

 与 私人需求

 。

 3、 衡量收入差异的指标就是 基尼系数

 。

 4、 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就是一种 互补

 互替

 与 互动 的关系。

 5、 从理论上说,公共收费主要就是针对准公共商品的

 私人受益部分

  征收的费用;而混合商品中效益外溢部分的成本则主要通过 税收

  来弥补。

 二、单项选择题( (共 共 0 10 题, , 每题 2 2 分, ,共 共 0 20 分) )

 1、财政分配的主体就是 A、社会

  2、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就是 B、国有资产收益

 3、生产效率的实现要求任意两种商品的 A、边际转换率

 相等。

 4、在增值税税法中,允许企业扣除外购货物、劳务已纳的增值税及外购固定资产当期折旧部分所含增值税的,则其增值税属于B、收入型

 5、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A、分类所得税制

 6、在经济衰退时期,财政政策的内容就是 B、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

 7、实行“以支定筹”、“略有积累”原则的社会保险资金筹资模式就是 C、部分基金式

 8、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就是

 C、税收

  9、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表示的就是 C、宏观税收负担率 10、从实践上瞧,各国政府偿还公债的基本手段就是 D、借新债还旧债 三、多项选择题( (共 共 5 5 题, , 每题 2 2 分, ,共 共 0 10 分) ) 1、下列属于财政收入现象的有 A、税收

  C、行政性收费

  E、国债 2、无偿收入就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

  A、税收收入

  C、罚没收入

  3、下列属于混合商品的就是(

  B、教育

 D、社会保障

  4、私人需求的特点有 A、受益的内在性

  B、可以划分层次

  C、需求的分散性

 E、主要通过生产与购买私人商品来实现 5、税收对经济运行的间接调节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设置税种

 B、调整税率

 C、减免税政策

  四、判断题( (共 共 0 10 题, , 每题 2 2 分, ,共 共 0 20 分) )

 1、财政分配区别于其她分配形式的根本标志就是分配对象不同。( x

 ) 2、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所有制结构为一定的条件下,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关键就是国家的需要。(

 x )3、帕累托改善就是社会总福利改善的变动。( x

 ) 4、公共部门既可以就是公有制部门,也可以就是私有制部门。(

 √ ) 5、私人组织不提供公共商品。( x

 ) 6、采取明补方式的财政补贴可以改变补贴商品与非补贴商品的需求结构。(

  x) 7、税收收入增加会减少预算赤字,税率提高不一定会增加税收。√ 8、税收就是纯公共商品的成本,与给予被征收者的特殊利益并无直接关联。( √

 ) 9、公共收费就是对准公共商品全部成本的回收。( x

 ) 10、公债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具有强制性与无偿性的特点。( x

 ) 五、简释题( (共 共 2 2 题, , 每题 5 5 分, ,共 共 0 10 分) )

 1.市场机制: 能够引起某种经济运动或发挥某种经济功能的市场装置或市场系统。

 2、财政职能: 指财政在一定经济模式下客观上具有的功能,就是财政本身所具有的属性。

 六、简述题( (共 共 4 4 题, , 每题 5 5 分, ,共 共 0 20 分) ) 1、简述财政产生的条件。

 (1)剩余产品的出现就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2)国家的产生与存在就是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3)财政产生的根源就是公共需求。

 2、如何分析技术进步与财政收入规模的关系? (一)技术进步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生产质量,增加了国民收入,总而使财政收入的增长有了充分的财源。(二)技术进步降低了物耗比例,提高了人均产出比率与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率。

 3、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有哪些? (一)税种因素。

 税负转嫁与商品价格变动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对于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的联系较为紧密的税种,其税负较容易转嫁,而与商品价格的联系不密切或不直接的税种,其税负则较难转嫁。从主要税类瞧,一般来说,商品课税容易转嫁,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而所得课税难以转嫁,如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

  (二)商品的供求弹性。商品的供求弹性就是指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供给或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具体为商品价格变动程度与商品供给量变动程度(供给弹性)或与商品需求量变动程度(需求弹性)的比值。对于供给弹性而言,一般来说,供给弹性较大的商品,生产者在调整与确定生产数量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并最终能使其在所期望的价格水平上将商品销售出去;而供给弹性较小的商品,生产者调整生产数量的回旋余地较小,从而难以控制商品销售价格水平。对于需求弹性而言,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大,商品价格更多的取决于买方;而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购买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小,商品价格更多的取决于卖方。显然,从税负转嫁的角度瞧,对供给弹性大的商品课税,税负较易转嫁,相反,则税负较难转嫁;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税负较易转嫁,相反,则税负较难转嫁。若把商品的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结合起来分析,则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销售方的大部分税负可以转嫁出去;而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销售方的大部分税负只能由自身承受。在个别情况下,若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则税负由销售方与购买方等量承担。

 (三)课税范围。一种税的课征范围不同,税负转嫁的难易程度也就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课税范围广的商品税容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难以转嫁。若一种税对所有商品都同等课征,购买者无法找到不征税的替代商品,只能接受因课税而形成的商品加价,因而税负容易转嫁;若一种税只对部分商品课征,且购买者可以找到不征税的替代商品,则这种税的税负难以转嫁。

 4、简述公共收费与税收与异同。

 公共收费与税收在属性上具有很多共同特征:第一、公共收费与税收的执行主体都代表国家或其授权机构,体现一种国家或公共部门的行为。第二、公共收费与税收在本质上都就是政府凭借国家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并影响着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第三、通过公共收费与税收形成的收入都用于满足国家履行其职能的物质需要。

 公共收费与税收的差异就是:立法层次不同;执行主体不同;收入性质不同;功能不同;款项使用的方法与用途不同。

  七、论述题( (共 共 1 1 题, , 每题 0 10 分, ,共 共 0 10 分) ) 1、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就是如何划分的。

 各级政府的职责任务即事权就是划分各级预算收支范围的基本依据。实际上,各级政府的事权就是财政职能在各级政府间具体界定的结果。不同级次的政府所承担职能的侧重面有所不同。

 资源配置职能要根据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在各级政府间具体划分,全国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覆盖整个国家,凡本国公民或居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有它所带来的利益,因而适合于由中央政府来提供;地方性公共商品的受益范围局限于本地区以内,适合于由地方政府来提供;而受益具有地区外溢性的公共产品或部分地区共同受益的公共产品,则适合由中央与地方联合提供,或由地方为主、中央资助,或由中央为主、地方适量出资。

 收入分配职能的划分首先应从全国范围内实现公平目标的要求考虑,由于社会公平在各地区之间应有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大体一致的标准,因而中央政府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协调收入分配水平与控制收入分配差距上要担负主要责任,如确定所得税制度、制定与实施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等。地方主要就是在国家统一的政策法规框架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调整与补充措施。

 经济稳定则主要就是中央政府的职能,因为经济稳定就是就整个社会经济而言的,地方经济的稳定从属于国家经济的稳定。由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就是完全开放的,生产要素能在地区间自由流动,若在地方运用扩张或紧缩的财政政策,以图稳定当地经济,难以产生应有的

 乘数效应,无法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况且,地方也不拥有货币供给、利率调整、进出口水平控制等相关的政策工具。

 具体来瞧,应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

  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包括:制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对经济发展的速度、方向、结构、生产力布局等重大安排进行决策,调节经济总量与宏观经济结构,保持总供求平衡并促进宏观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资源配置领域,提供全国性公共商品与混合产品,承担跨省区重大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项目的投资;在收入分配领域,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与组织社会保障,从全国着眼把收入差距控制在有利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范围内,兼顾公平与效率目标。

  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则包括:制定地区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合理安排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方向、结构与生产力布局,稳定地方经济;根据一定经济条件下本地区居民对公共商品的需求数量与质量,合理确定地方税与非税收入规模与结构,并将其按预算程序转化为各项公共支出,有效提供地方性公共商品与混合商品;执行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维护区域内正常的社会秩序与法律秩序。对各级政府的共有事权尤其就是在基础设施领域里的共有事权,如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电信等,应按照项目分级管理与费用分级负担的原则,进行合理与具体的划分。应当指出,国家应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来界定与规范政府间的事权范围。从世界主要国家的经验瞧,无论就是联邦制国家还就是单一制国家,政府间权责关系的确定都就是建立在宪法与相关法律的基础上的,权责关系的调整也按法定程序进行。完善分税制,也应发挥国家立法的作用,以宪法为本,构建相关的法律体系,为分税制的运行奠定稳固的法律基础。

 财政学试卷 2 2

 一、填空题( (共 共 0 10 题, , 每题 2 2 分, ,共 共 0 20 分) )

 1、财政现象一般分为

 财政收入

 现象、 财政支出 现象。

 2、财政收入按管理要求不同可分为

 预算内收入

 与 预算外收入

 二种。

 3、配置效率又被称之为 帕累托效率

 。

 4、财政的购买支出可划分为 公共投资 、 公共消费

  。

 5、依据公共商品的公共程度,可将公共商品分为

 纯公共商品

 与

 混合商品

 。

 6、在公共需求的现实选择过程中存在两类交易成本,一就是 、抉择成本

 ,二就是 外部成本 。

 7、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有 要素数量

 、

 要素价格

  、

 竞争机会

 。

 8、亚当、斯密认为,政府投资应限制在

 防务

 、 司法

 与

 公共工程

 三个方面。

 9、行政性收费主要包括

 管理性收费

 、 惩罚性收费

 与

  资源性收费

 三种形式。

 10、公债以发行地域为标准,可分为_ 国内公债 __ 与__ 国外公债 _。

 二、单项选择题( (共 共 0 10 题, , 每题 2 2 分, ,共 共 2 20 0 分) )

 1、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就是 D、行政与国防提供的服务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就是

  D、剩余产品价值 3、按经济部门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

  B、工业

  4、经济稳定的关键在于(

  )

 C、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

  5、对农业科学研究承担主要责任的应当就是(

  B、政府

 6、财政补贴最主要的分类方法就是(

  )

  D、按补贴目的分类

 7、随着征税对象增大而逐级提高计征比例的税率就是

  B、累进税率

  8、税收的纵向公平就是指 (

  )

 C、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9、公债可分为契约性借款与公债券,其划分标准就是(

 A、 按举债形式 10、目前,世界各国一般将____年之内的债券瞧作短期债券。A、一

 三、多项选择题( (共 共 0 10 题, , 每题 2 2 分, ,共 共 0 20 分) ) 1、美国心理学家A·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包括( A、生理需要

 C、社交需要

  E、安全需要 2、下列属于财政支出现象的有(

  )

 B、财

 政拨款

 D、财政补贴

 3、按照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第三产业具体包括 (

  A、流通部门

  B、生产与生活服务部门

  D、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

  E、为提高科学文化与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4、分税制的特征有(

  A、规范性

 C、层次性

 E、法制性 5、社会性支出包括(

 )。a、科教文卫支出

 C、环保支出 6、各国中央银行掌握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

  D、利率 E、货款规模控制 7、税收与公债的区别主要有(

 A、税收就是无偿而公债就是有偿的

  B、税收具有强制性,公债就是信用关系,采取自愿形式

 C、税收固定,公债可多购可少购

  8、下列属于管理性收费的公共收费项目有 (

  )A、市场管理费

 C、结婚证收费

  D、进口许可证收费

  E、商标注册费 9、偿还公债的资金来源通常有(

  ) A、经常性财政收入

  B、预算结余

 C、借新债还旧债 D、偿债基金

 10、我国分税制把税收收入划分为以下几类(

  A、中央税

 B、地方税

 E、中央地方共享税 四、简释题( (共 共 2 2 题, , 每题 5 5 分, ,共 共 0 10 分) )

 1.公共选择理论: 就是关于公众偏好表达以及在政治程序或选举过程中依据公众偏好有效选择公共商品并决定公共商品效率规模的理论。

 2、市场失败: 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与外部环境的某些限制,而使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配置到最佳状态。

 六、简述题( (共 共 4 4 题, , 每题 5 5 分, ,共 共 0 20 分) ) 1、简述财政的特征。

 (1)强制性;(2)无偿性;(3)国家主体性。

 2、如何控制国防支出。

 国防支出的消费性决定了国防支出必须得到合理控制。国防支出的控制包括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两个方面。

 宏观控制就是指预算控制,即控制国防预算的总体规模。(1)估算国防支出的需求;(2)考虑国家财力的可能;(3)重点保证国防科研费、工程费、武器装备费,走精兵之路。

 微观控制就是指国防支出的经费管理。国防费的具体安排一般就是在高度保密状态下进行的,这使国防支出的监督与管理与一般的财政支出不同。一方面,它主要依赖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必须寻找一种替代公众监督的外部监督机制。

 3、 公共收费的功能有哪些?

 (1)筹集财政收入;(2)管理社会事务与公共资源;(3)提高公共商品的效益。

 4、试述分税制的内涵与特征。

 分税制就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各级次间与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其要点就是: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在明确划分各级政府职责的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范围;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划分方法主要按税种划分,也可对同一税种按不同税率分配或实行共享制;对预算收入水平的差异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加以调节。现代分税制就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要求不同级次政府提供不同的公共商品,同时税收就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分税制为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规范运作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分税制的特征: (一) 规范性(二) 层次性(三) 法制性

 六 、论述题

 ( (共 共 1 1 题0 ,10 分) )

 试述社会性支出的对象与方式 社会性支出就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非物质需求而安排的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出。

 (一)文教支出 (1)文教支出的对象: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托幼教育、文化宣传。

 (2)文教支出的方式:根据接受主体的不同,政府文教支出可以分为对文教机构的支出与对文教受益者的支出。对文教机构的支出:经费拨款;专项拨款。对文教受益者的支出: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二)科技支出

 (1)科技支出的对象:基础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普及、应用科学技术的研发、科技市场的管理。

 (2)科技支出的方式:经费拨款、专项拨款、政府奖励、政府贷款。

 (三)卫生支出的对象与方式: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其管理机关的事业费支出:经费拨款与专项拨款。对个人的卫生医疗支出:卫生保健;医疗保险。

 (四)环境、资源保护支出 (1)环境保护支出的对象与方式:对于环境保护,政府的努力主要集中在成本补偿的制度建设方面,成本主要有两项:一就是环境保护的管理成本;二就是环境治理的成本。

 (2)资源保护支出的对象与方式:资源管理包括资源开发管理与资源使用管理。财政支出的方式主要有:资源管理机构经费拨款;资源开发专项拨款;开发、使用替代资源补助。

 财政学试卷 3 3

 一、填空题( (共 共 0 10 空, , 每空 1 1 分, ,共 共 0 10 分) )

 1、复式预算通常包括_ 经常预算 _与_ 资本预算 。

 2、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就是 剩余产品的出现

 ;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就是 国家的产生与存在 。

 3、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指标就是指一定时期内的 财政总收入

 , 相对指标就是指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 社会产品价值总量

 的集中程度,一般用各级政府 预算内财政总收入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

 4、公共商品的效率产量就是 公共商品的社会边际效益(MSB)等于提供这些公共商品的边际成本(MSC)

 时所确定的生产提供量。

 5、按收费的性质划分,公共收费可分为

 规费

 与

 使用费

 二种。

 二、单项选择题( (共 共 5 5 题, , 每题 2 2 分, ,共 共 0 10 分) )

 1、经常预算的收入形式主要就是

 A、税收收入

 2、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支出就是指(

  ) A、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管理机关的经费支出

 3、财政分配的最基本特征就是 C、国家主体性

  4、从社会总产品价值的构成来瞧,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C、M 部分

  5、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三层次就是( C、社会福利

  ),用以满足人们改善与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三、多项选择题( (共 共 0 10 题, , 每题 2 2 分, ,共 共 0 20 分) ) 1、财政预算的基本特征有 (

  A、法定性

  B、精细性

  C、完整性

  D、时效性

  E、公开性 2、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因素有(A、机构设置

  B、人员编制

 C、内部约束机制 D、外部监督体系

  E、公务员素质 3、古典财政学的代表人物有(

 A、 威廉、配第

  B、 魁奈

 C、 亚当、斯密

 4、按照部门结构划分,上交财政收入的部门有 (

  A、农业

  B、工业

  C、建筑业

  D、交通运输业

  E、商业及服务业 5、为了达到抑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应该(

 A、增加税收 D、减少财政补贴 E、增加财政支出 6、以下哪些与机械论的观点相一致。(

  C、个人要求与愿望就是价值判断的唯一源泉 D、只有个人就是真实存在的,离开了个人就没有集体

 E、政府只就是众多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创立的社会工具 7、公共投资主要追求:(

 B、宏观效率

  C、社会公平

  8、政府投资、经营的主要方式有:(

 A、直接投资,无偿提供

 C、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

  D、间接投资,商业经营 9、税收在调节个人收入方面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调节收入分配不公现象

 C、调节劳动者个人收入水平

  D、消除与缓解个人收入悬殊现象 10、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收费的定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高峰负荷定价法

  C、二部定价法

 四、判断题( (共 共 0 10 题, , 每题 2 2 分, ,共 共 0 20 分) )

 1、中国的预算年度采用跨年制。x 2、国防经费使用效率衡量的重点就是既定目标下的利润最大化。(

 x ) 3、从国际比较瞧,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创造的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 50%以上,居于主要地位。(

 √ ) 4、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生产组合都实现了生产效率。( √

 )

 5、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内容之一。(

 x ) 6、私人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在一组消费者中分割。(

 √

 ) 7、“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认为政府不应当对经济活动进行任何干预。(

 x ) 8、机械论的伦理基础就是个人主义。(

 √ ) 9、价格补贴与政策性亏损补贴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x

 ) 10、税率提高一定能增加税收。(

 x )

  五、简释题( (共 共 2 2 题, , 每题 5 5 分, ,共 共 0 10 分) )

 1、外部效应: 指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2、行政管理支出: 指政府为维持社会秩序与提供公共劳务而安排的支出,即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与外事机构等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费用支出。

 六、简述题( (共 共 4 4 题, , 每题 5 5 分, ,共 共 0 20 分) ) 1、简述政府采购的基本程序。

 (1)确定采购需求(2)选择采购方式(3)执行采购方式与签订采购合同。(4)履行采购合同(5)效益评估

 2、影响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因素。

 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机构设置。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日常开支,直接构成行政管理支出的主要内容。通常情况就是行政管理机关设置得越多,所需的行政开支也就越多。

 第二,人员配备与公务员素质。行政管理部门就是劳动力密集型部门,人员配备越多,公务员素质越低,行政开支也就越多。

 第三,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与外部监督体系。内部激励机制就是使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私人目标与社会目标一致化的利益诱导机制,如物质奖励制度、升迁制度等;内部约束机制就是防止私人目标与社会目标非一致化的利益处罚机制,如行政处罚、物质利益处罚等。所谓外部监督,就是指行政管理部门以外的单位、团体与个人对行政部门的监察与督促。外部监督就是一个体系,包括正式监督制度(法律与规定)与非正式监督制度(如新闻媒体监督、群众举报等)。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与外部监督体系越健全,行政开支就越节约。

 另外,一些客观因素的变化也可能影响一定年度内的行政经费的变动,如国家在经济制度转换时期,可能调整政府组织结构而引起行政支出的变化;在国家面临突发形势时(如战争)通常会大力压缩行政开支;在通货膨胀引起价格上涨时期,可能使行政支出也出现相应增长,但这些客观因素对行政支出的影响大多表现在一定时期内,一旦国家形势趋于正常,这些因素的影响也将消退。

 3、简述财政的三大类分配与管理活动。

 (1)筹集财政收入;(2)安排财政支出、提供公共商品;(3)对国民经济的监督、管理与宏观调控。

 4、

 简述税收原则的具体内容。

 (一)财政原则 税收的财政原则的基本含义就是:一国税收政策的确定及税收制度的构建与变革,应保证国家财政的基本需要。这一原则与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是一致的。税收就是财政收入的基本来源,国家征税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一定时期的政府活动筹集资金,否则税收将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

 (二)公平原则 税收的公平就是指社会成员的税收负担应符合公平标准。具体包含二层意思:一就是条件相同者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二就是条件不同者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前者称为横向公平,后者称为纵向公平。税收公平就是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的统一。

 从纳税人所处的纳税地位或纳税条件作进一步分析,税收公平又存在两种衡量标准:一就是受益标准,二就是能力标准。

 (三)效率原则 税收的效率包括经济效率与行政效率两个方面。

 税收的经济效率就是指政府在以课税方式将经济资源从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额外负担最小与额外收益最大。

 税收的行政效率就是指税收征纳过程所发生的费用最小化,即税收成本最低,包括税务当局执行税收法令的成本与纳税人遵照税收法令纳税的成本。提高税收的行政效率要求税制简便、透明、易于操作与实施,税务当局的管理效

 率与税务人员的素质较高,社会成员依法纳税的自觉性较强。

  七、论述题

 ( (共 共 0 10 分) )

 1、试述预算平衡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大衰退以前的正统预算准则——年度预算平衡论 在30年代大衰退之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西方经济学家一般就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经营的。反映在对政府财政预算行为准则的解释上,这一时期的西方经济学家特别就是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主张实行平衡的预算,而且要实行严格的年度预算平衡。她们认为: (1)政府对私人部门发行公债会延缓后者的发展,因为这会造成原可为私人部门用于生产投资的资本,被挪作政府花费; (2)政府支出就是非生产性的,财政赤字更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3)财政赤字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4)年度预算平衡就是控制政府支出增长的有效手段。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发展,年度预算平衡在理论与实践上都面临无法解决的难题: (1)它大大束缚了政府在反衰退方面采取财政措施。面对经济衰退的频繁出现,政府只能固守年度预算平衡,而在财政上无所作为; (2)更为严重的就是,年度预算平衡实际上起到了加剧经济波动的作用。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幅度下降,政府税收一般总就是处于减少状态的,而政府支出却往往处于上升或不变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年度预算平衡,政府面临的选择只有三种:要么提高税率,要么减少开支,要么增税与减支同时并举。很显然,这些都就是紧缩需求的措施。其结果,只能就是给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衰退雪上加霜。

 而在通货膨胀时期,由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政府税收亦自动增加,这时的支出则处于下降或不变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即将来临的财政剩余,平衡预算,政府面临的选择也只有三种:要么降低税率,要么增加开支,要么减税与增支同时并举。很显然,这三种措施都就是在加大需求。其结果,只能就是给已经出现的通货膨胀火上浇油。

 第二阶段:大衰退的产物——周期预算平衡论 大衰退的爆发,动摇了西方经济学家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内在稳定机制的信念,把政府干预经济提上了议事日程。反映在预算准则上,就就是所谓周期预算平衡论的产生: (1)在经济衰退时期,为了消除衰退,政府应该减少税收,增加支出,有意识地使预算形成赤字,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 (2)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增加税收,紧缩开支,有意识地使预算形成盈余,从而降低国民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 (3)在上述情况下,财政将发挥其反经济周期乃至“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曲线的效力。

 同时,政府仍可使其预算保持平衡。只不过这时的预算平衡,不就是年度平衡,而就是周期平衡。即从整个经济周期来瞧,繁荣时期的盈余可以抵消衰退时期的赤字。

 但就是,周期预算平衡论也存在着缺陷,而这种缺陷又就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这就就是,在衰退时期会呈现大量的赤字,而在繁荣时期只有少量甚至没有盈余。所以,其结果显然不就是周期平衡,而就是周期赤字。

 第三阶段:功能财政论 功能财政论就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勒纳提出的,基本观点可概括如下: (1)平衡预算——无论就是年度的还就是周期的,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政府财政的基本功能就是稳定经济,这才就是至关重要的; (2)政府预算的首要目的,就是提供一个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即经济平衡而不就是预算平衡。经济生活中,不应为达到预算平衡而置经济平衡于不顾。

 (3)如果为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必须长期坚持盈余或大量举债,那就不应有任何犹豫。

 政府预算盈余或赤字的问题本身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或持续的经济衰退相比就是不重要的。由此可见,勒纳的功能财政论已经完全抛弃了预算平衡的准则,而把着眼点放在通过预算收支的安排来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上。这就为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手段调节经济的运行,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铺平了道路。

 财政学试卷 4 4

 一、填空题( (共 共 0 10 空, , 每空 1 1 分, ,共 共 0 10 分) )

 1、预算的基本程序有四个阶段:_ 编制 _、 审批;执行;决算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就是 剩余产品价值

 。

 3、按政府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 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社会性支出 4、与国家管理支出相比,国防支出的特点就是 需求的外生性与供给的内生性

 与

 资金密集型

  二、单项选择题( (共 共 0 10 题, , 每题 1 1 分, ,共 共 0 10 分) )

 1、以下哪项不属于斯密所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

 D、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2、资本预算的收入形式主要就是 (

 C、债务收入 3、国防科研事业费属于(

  C、国防支出 )安排的支出 4、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就是( B、企业购买公债

 5、将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就是按(

  )分类。

 B、经济性质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发展趋势就是( D、首先持续下降,然后持续增长 7、把税收与税率联系起来的曲线就是(

 D、拉弗曲线

  8、从税收的经济性质瞧,税收与利润、利息、地租等范畴不同的就是 (

  D、税收体现国家与有关方面的双边关系 9、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的税种就是(

 A、所得税

  10、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通过竞拍来购买公债,这就是属于 (

 C、 公募招标方式

 三、多项选择题( (共 共 0 10 题, , 每题 2 2 分, ,共 共 0 20 分) ) 1、政府失败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项?(

 A、政治制度失灵

  B、权力滥用

 D、效率低下

 E、寻租 2、根据招标范围可将政府采购方式分为 ( A 公开招标采购

  B、选择性招标采购

 D、限制性招标采购

  3、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一般有以下几种管理方式:(

 A、全额经费包干,结余留用

  B、部分经费包干,结余留用

  C、总额控制,结余上缴

 4、现代西方财政学的代表人物有(

  )

 A、凯恩斯

 C、阿罗

 E、萨缪尔森 5、按政府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

 A、经济性支出

 C、社会性支出 E、维持性支出 6、下列关于财政收入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有 B、预算内收入与预算外收入

 C、税收收入与非税收收入 D、无偿收入与有偿收入 E、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 7、政府投资的条件有:( A、私人部门不愿、不能提供

  B、弥补市场失败 C、私人投资导致基础产业资源配置低下

  D、矫正市场失败 E、政府预算约束 8、由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的项目就是 (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E、工伤保险 9、下列有关税收的论述正确的就是 ( A、税收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税收属于历史范畴 C、最早产生的财政范畴 D、国家就是税收征收的主体 E、国家征税凭借的就是政治权力 10、公债的效应主要包括(

  A、 挤出效应

 B、引致效应

  D、 财政效应

 E、货币信用效应

 四、判断题( (共 共 0 10 题, , 每题 1 1 分, ,共 共 0 10 分) )

 1、预算草案最终要由国务院审查批准才具有法律效力。x 2、应用性科学研究的经费应由财政保障供给。(x

 3、公共商品有效提供的充分条件就是公共商品的社会边际效益(MSB)等于提供这些公共商品的边际成本(MSC)。(

 x

 ) 4、财政支出的核算通常采用权责发生制。(

 x

 ) 5、社会主义国家行使财政权力,既凭借政治权力,也凭借财产权力,两者并重。(√

  ) 6、当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紧缩性缺口时,政府可采取减少财政支出的办法,以扩大社会需求。x 7、税收的收入效应不改变商品的比价关系,所以就是中性的。√

 8、税收的储蓄效应表明,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都会使纳税人减少当期消费,增加当期储蓄。(

 x ) 9、高等教育收费适宜用平价政策。

 ( x

 ) 10、一般说来,为建设周期较长的公共投资项目筹资,应发行中长期公债。(

 √

  )

 五、简释题( (共 共 2 2 题, , 每题 5 5 分, ,共 共 0 10 分) )

 1、财政支出: 就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一个财政年度耗费的资金总与。

 2. 国防支出: 就是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安全需要的军费支出。其目的在于加强国防建设,建立现代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保障领土完整、安全与主权不受侵犯。

  六、简述题( (共 共 4 4 题, , 每题 5 5 分, ,共 共 0 20 分) ) 1、简述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需求原因。

 (1)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公共需求的收入弹性高,价格弹性低: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公共需求更快增长;公共商品价格上涨,公共需求不会减少。

 (2)对公共商品的偏好。第一,人口因素,包括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第二,技术进步因素:技术进步未必会导致财政支出扩大。第三,公共选择的过程:互投赞成票与官僚行为会导致财政支出规模扩大。

 2、简要分析财政预算产生的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就是财政预算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也就是财政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有在新兴资产阶级作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出现在历史舞台以后,王室财政与国家财政才有可能彻底分开,也才有可能通过议会控制国家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制财政计划

 加强财政管理就是财政预算产生的另一个动因。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与政府职能的扩展,财政分配规模日益扩大,收支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加强对财政活动的计划与管理,要求制定统一的财政预算制度。

 财政活动的货币化,也就是财政预算产生的必要条件。只有在财政活动货币化的条件下,全部财政收支才能统一反映在一览表(即平衡表)中,才能完整地反映国家财政活动,才有利于议会的审议。

 3、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的联系:都提供公共商品、满足公共需要。

 两者的区别: 第一,提供的社会商品属性不同,行政单位提供的就是纯公共商品,而事业单位提供的就是混合商品。

 第二,行使职能不同。行政单位行使的就是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事业单位在本质上说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只就是在某些场合、某些时期接受国家的委托、代行部分国家行政权力。

  第三,经费来源与运营方式不同。行政单位资金耗费全部由财政补偿,其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宜导入市场规则;事业单位提供的就是混合商品,其经费一部分来自于财政拨款,一部分按市场原则对消费者收费。

 4、公共选择的机制一般有哪些? (1)一致性规则;(2)投票的多数性规则;(3)最优多数性规则与交易成本。

 七、论述题( (共 共 0 20 分) ) 1、试述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对经济的不同影响

 购买支出的含义。

 转移支出的含义。

 由于这两类支出遵循的交换原则不同,因而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购买支出直接影响资源配置:(1)影响资源配置总量:(2)影响资源配置结构。

 购买支出间接影响收入分配。

 转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

 转移支出间接影响资源配置。

 在财政支出结构中,购买支出比重越大,政府执行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强;而转移支出比重越大,政府执行收入分配的功能就越强。

 财政学试卷 5 5

  一、填空题( (共 共 0 10 空, , 每空 1 1 分, ,共 共 0 10 分) )

 1、国家管理支出的管理方式有 全额经费包干,结余留用;部分经费包干,结余留用;总额控制,结余上缴 2、财政的特征有

 强制性;无偿性;国家主体性 3、按支出就是否获得等价补偿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

 购买支出;转移支出

 。

 4、制约财政收入规模最重要的因素就是 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

  二、单项选择题( (共 共 0 10 题, , 每题 1 1 分, ,共 共 0 10 分) )

 1、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对于政府财政预算行为准则的解释,可概括为 (

  A、年度预算平衡论 2、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提供的服务主要就是(

  C、混合产品

  3、古典财政学的创始人就是 ( C、亚当、斯密

  4、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与社会性支出,就是按(

  )分类。

 A、政府职能

  5、提高折旧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就是 (

  )A、减少财政收入 6、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指的就是 (

 D、减少财政赤字与扩张信贷规模 7、税负转嫁最普遍的形式就是(

  )A、前转

 8、政府课税会影响商品比价关系,从而改变纳税人经济行为的税收效应被称之为(

 B、替代效应

 9、下列公共收费项目中,属于使用费的项目就是(

 A、高速公路通行费

 10、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公债的发行方式主要就是(

 C、行政分配

  三、多项选择题( (共 共 0 10 题, , 每题 2 2 分, ,共 共 0 20 分) ) 1、公共选择的交易成本包括(

  A、行政管理成本 B、劝说成本 C、谈判成本 D、机会成本

 E、外部成本 2、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有 (

 A、扩大国债规模 B、货币扩张效应 C、拉动总需求 3、行政管理支出主要有以下特点:(

 A、提供的就是纯公共商品

 B、 非排她性与非竞争性。C、消费性

 D、低收入弹性

 E、连续性 4、现代财政学的理论基石有(

 B、公共商品理论

  C、效率理论

 E、公共选择理论

 5、按支出就是获得等价补偿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

 B、转移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6、财政收入中直接来自农业的收入比例较小,主要原因就是(

  C、农业的投资收益率低

 D、长期稳定的负担政策

 E、农产品价格偏低 7、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有 (

  A、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储备积累式

 E、公积金制 8、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不同,税收可分为(

 )A、商品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资源税

 E、行为税 9、政府收费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其作用就是(

 A、管理社会事务

  B、筹集财政收入

  C、管理公共资源

 E、提高供给效率 10、按举债形式划分,公债可以分为(

 A、契约借款

  E、公债券

  四、判断题( (共 共 0 10 题, , 每题 1 1 分, ,共 共 0 10 分) )

 1、财政收支指标的确定只以社会经济的预算发展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这叫增量预算。

 x 2、在中国,公共消费支出就就是财政经常预算中的经常性支出。x 3、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所有生产组合都比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生产组合更有效率。( x

 ) 4、财政支出的核算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

 √ ) 5、税收就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就是唯一形式。( x

  ) 6、政治体制对政府行为产生的影响不大。(

 x ) 7、所有国家都就是多级政府。( x

 ) 8、、流转税就是不能够转嫁的,所以就是直接税。( x

 ) 9、按照比例税率 10%,对个人收入征税,收入 100元的征 10 元税,收入 10000 元的 征 1000 元税,收入多的多征税,很好地体现了对纳税人收入水平的调节。(x

  ) 10、事业性收费实质上就是对劳务服务成本的部分补偿。(

 √ )

  五、简释题( (共 共 2 2 题, , 每题 5 5 分, ,共 共 0 10 分) )

 1.事业支出: 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非物质需求而安排的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出。

 2、专项补助: 又称为有条件补助,就是指对所拨出的资金规定了使用方向或具体用途的转移支付方式,受援地方必须按规定要求运用该种资金。

 六、简述题( (共 共 4 4 题, , 每题 5 5 分, ,共 共 0 20 分) ) 1、简述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供给因素。

 (1)服务环境(生产环境): 服务环境恶化,为保持公共服务水平必须增加财政支出。

 (2)产品质量:公共商品质量的提高会导致更多财政支出。

 (3)投入品价格(相对价格效应):如果公共部门的生产率<私人部门的生产率,公共部门的工资增长率=私人部门的工资增长率,则公共支出相对规模会扩大。

 2、简析复式预算的优缺点。

 复式预算制的优点有: (1)便于考核预算资金的来源与用途;

 (2)有利于分析预算收支对社会供求的影响; (3)由于资本预算投资伸缩性较大,有助于使预算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杠杆,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

 复式预算的主要缺点则包括: (1)复式预算中资本预算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举债,如果举债规模控制不当,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2)经常预算支出的资金来源主要就是税收收入,税收在整个预算收入中占很大比重,这样容易掩盖支出浪费的现象; (3)把政府预算划分为不同的子预算,会给预算编制带来一些困难,如经常预算与资本预算科目的划分标准难以统一。

 3、简述行政管理支出的特点。

 第一,提供的就是纯公共商品,具有非排她性与非竞争性。

 第二,消费性。行政支出就是一种纯消费性开支,资金一旦投入,便不再收回,其支出结果只能引起社会物质产品消耗与价值丧失,而不能实现价值的补偿与增值。

 第三,低收入弹性。行政支出属于必需品,人们对它的需求一般不随收入增长而相应增加。

 第四,连续性。只要行政管理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存在,行使其职能,就需要连续不断的行政支出予以保证。

  4、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就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扩张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与刺激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基本前提就是社会总需求不足,社会总供给过剩,社会生产能力闲置,通货紧缩。

 七、论述题( (共 共 0 20 分) ) 1、

 最优税收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对我国税收制度的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一) 直接税与间接税的相互配合 直接税主要就是所得税,间接税主要就是商品税,直接税与间接税在功能上就是可以相互补充的。一般来说,直接税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同时对商品比价关系的扭曲性影响较小,因而就是一种良税;而差别商品税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也就是所得税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无论就是所得税还就是商品税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在一国税制中,究竟就是以所得税还就是商品税为主体,取决于政府收入目标、税收征管能力与税收政策中公平与效率目标的权衡等因素。

 对于在既定的税收征管能力下实现一定的政府收入目标,实行以设计良好的商品税为主的税制就是有效率的。在考虑税收公平与效率目标的权衡时,实行以所得税为主的税制有利于体现税收的公平,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实行以商品税为主的税制则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率,并发挥政府对市场的积极干预作用。

 (二) 最适商品课税理论 最适商品课税研究当政府以商品税来筹集收入时,应当如何设计商品税的税率,才能使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从直观上瞧,似乎对所有商品课征同一税率的商品税不会产生扭曲效应,更符合效率原则。然而,经济理论研究表明,从效率的角度瞧,对全部商品实行统一税率并不一定就是最优的,因为在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时,按同一税率课税对商品价格与人们经济选择的影响并不相同。因此,为了减少税收的额外负担,应当实行这样的课税准则:对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应当课以较高的税率,对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则课以较低的税率,即商品税税率的高低应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小呈反比。这一课税准则称为“逆弹性法则”,由于该课税思想最早就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拉姆齐在 1927 年提出来的,故又称为“拉姆齐法则”。该法则为实行差别性的商品课税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就是,由于按“逆弹性法则”设计税率受政府的信息把握能力与税收征管能力的限制,因而就是不可能充分实现的。同时,“逆弹性法则”只考虑效率而不考虑公平问题,显然并不完全合理,如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低,若课以较高的税收,因其...

推荐访问:财政学 试题库 含答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