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音乐课程开发

音乐课程开发

时间:2022-06-30 13:35:06 浏览次数:

 专题一

 音乐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与价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综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根据《改革纲要》精神,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音乐课程标准,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实现了音乐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音乐教师历史性地拥有了课程开发的权利,成为课程管理和决策的主体之一。以教师为中心开展的音乐课程开发,符合当前音乐教育形势的需要,符合音乐教师发展的需要,更符合新世纪学生发展的需要,它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音乐学科来看,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实践检验的课标实验教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音乐新课程的实施中,传统课程的痕迹仍然存在,新的音乐教学观念得不到全面的体现,无法兼顾到全面音乐素质的培养,因此,学生的音乐学习,共性特点有余,个性特色不足,因此进行音乐课程的开发迫在眉睫。另外国家课程要面向全国,由于具有基础性和统一性,因此无法更细致的照顾到民族性与地域性。比如在国标教材中,就缺乏对地方音乐资源、民族音乐资源和优秀新作的广泛挖掘。因此,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要,优化课程结构,为学生发展提供最佳的音乐课程,亟需对音乐课程开发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可以说音乐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为学生的发展需要,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有课程专家,家长,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对课程(包括国家、地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整合或自主开发的过程。我们开设《音乐课程开发与教材分析》这门课的意义就是要使我们的研究生学会根据音乐学科特点,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教学实际,自主地进行音乐课程开发。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课程开发意识,了解作为教师应该如何进行音乐课程开发。

 注释:

 [1] 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1. 音乐课程开发的涵义

 尹爱青老师在《音乐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认为:“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的实施策略,还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1];音乐课程开发就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确定音乐课程目标,并依据这个课程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进行整体规划、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最终能够实现音乐课程目标的一系列过程。但我们本课所说的“音乐课程开发”是指教师层面的,自主性的

 音乐课程开发,通常是指教师在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总体框架指导下,依据现实的音乐学习条件和学生基础对国家课程目标、内容的本土化实施,包括课程选择、修订、改编、整合等,也包括对国家预留课程空间的全新开发。

 2. 音乐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

 (1 1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开发理念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课程开发,都必须同时考虑到这样三个方面,即社会发展、学生的需要和学科知识体系,音乐课程开发应是以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音乐课程改革来看,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并不是从学科领域构建的,而是从学生的领域,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构建的。

 音乐课程开发就是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以人文为主线,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其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为学生所熟悉、所了解。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音乐学习空间,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喜欢音乐,并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音乐课堂上展示自我,提高自我,使音乐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音乐课程开发在形式上是“以校为本”,而隐藏在背后的真正的哲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学生的充分发展是音乐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因而我们教师开发的音乐课程还要以学科为中心的,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情感体验,在实践研究中获得感悟。

 音乐课程的开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的现实条件,所以,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重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尽可能满足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需要。

 (2 2 )以个性特色为追求目标的开发理念

  在我国的教育传统中,一直是注重共性至上的群体性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漠视和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千人一面的“模子”式教育强调的是统一标准和统一要求,根本不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其教育方式是“削足适履”式的。其评价方式是考试与分数。这不仅使学生的个性特点,独立品格,自我意识消磨殆尽,更是形成我国国民普遍内心深藏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恐惧,习惯向后看,随大流的思维定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音乐课程开发把个性特色作为追求目标,应追求标准的多层次、内容的多元化、媒体的多规格、实施的多渠道、方式的多样化。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适合其个性和潜能发展的时空,使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社会需求。同时,在开发拓展型课程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将得到体现,教师的个性人格、意志、情感也将被渗透,并体现在课程中,从而更好的发挥教师教学和教师作为研究者主体的作用。正因为如此,《音乐新课程标准》

 在其“基本理念”部分才会明确的表述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同发展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当然,个性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没有空间也就没有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结构应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强调尊重学生的年龄差异和个性差异,要求课程具有选择性,互补性,实效性。在音乐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如果完全依照国家音乐课程,我们设计的课堂内容在顾及差异性方面根本达不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教师和学生没有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也没有增减课程内容的权利,学生很少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建议就很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3 3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开发理念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的体现在音乐课程开发之中,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为此,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感染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我们未来的课程改革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因此,离开了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

 (4 4 )综合化的开发理念

  综合,是基础音乐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音乐课程开发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其根本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断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但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实践证明,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所接受的音乐教育的广度与深度较大地影响着其他素养的提高与音乐能力的发展。因此,音乐课程开发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对各种影响音乐的因素都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有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艺术形式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通之处。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也使得艺术之间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融合也成为必要和可能。在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的一个最主要的门类,音乐也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使得音乐课程同其他非艺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数学、外语、品德、生活、体育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课程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可能。此外,课外音乐活动、家庭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都能成为音乐课程开发的有机组成部分。

 (5 5 )以回归生活为课程取向的开发理念

  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的有机统一,这是课程开发的基本取向,也是音乐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理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目标中提出:改编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音乐课程开发就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所选内容无论是歌曲、欣赏、表演还是创作等,都要体现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兴趣、愿意学、乐于做、敢于创造和表现。

 3. 音乐课程开发的价值及意义

 (1 1 )促进儿童自立的健全人格发展

  培养学生自立的健全人格,这是基于儿童发展的现状和未来世界公民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提出的,既是时代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健全的人格是建立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的,是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音乐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自主地在知性、情意、审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儿童自立的健全人格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发展性,既要立足儿童个体的现实发展基础,又要着眼儿童个体的未来发展,使我们的课程更具有适切性。二是全面性,要关心儿童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全面发展,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三是主体性,尊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儿童不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依存走向独立,促进儿童走向自立、成为自立的、人格健全的人。四是差异性,尊重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鼓励个人天赋与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2 2 )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科特色

 国家音乐课程开发能够保证音乐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能够很好地体现国家意志。但与此同时,也形成了“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的局面。而教师自主性的进行音乐课程开发就恰恰腻补了这一不足,它能让教师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情况、学校的办学理念,社区资源特色,学科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开发出自己所需要的课程。因此,音乐课程开发是在国家课程范围内进行的调适与创新,课程开发首先要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并要集中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这就告诫我们教师在音乐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一方面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另一方面又要在国家课程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学生发展状况和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个体化发展。音乐课程开发的过程和结果也是践行和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和学科特色的过程,表现在课程实施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之中。也可以说音乐课程开发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3 3 )提升教师的课程素养

  我国教师长期以来被排斥在课程开发之外,只是被动的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对于教师来讲课程就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材料,对课程的认识只仅仅停留在教科书的层面。实际这

 只是内涵的一个方面。在本质上讲,课程是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指学习材料,一种物化的、僵化的东西,它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种结果、一种意识。音乐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在促进学生发展,分析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的课程的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心中必须有学生,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同时音乐课程呈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也使音乐课程的实施方式、课程评价方式、教学方法等都有不同的改变。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开展音乐课程开发,必须拓宽对于课程的理解,提升教师自身的课程意识。

 另外,关于课程的开发对于大多数音乐教师来讲,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是一种与教师长期从事的音乐教学工作完全不同的新兴的事件。音乐课程开发的权力赋予了教师,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要开发出适合自己学生需要的音乐课程,教师不但要有现代课程理念,而且必须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所以,教师只有在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与课程专家的合作、与其他教师的协作、与校长交流、与学生探究等形式,通过对自己参与课程开发实践活动的反思,积累课程开发的经验,才能逐渐提高音乐课程开发的能力。

 我们所说的课程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在课程活动中对自身所需课程要素的积累与养成,主要就是由课程意识、课程知识和课程能力构成。首先,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对国家课程政策和国家课程标准的理解,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的认同,是教师发现并清晰地认识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的思想水平。教师的课程意识既是音乐课程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在音乐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音乐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教师在参与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资源开发意识、合作意识、反思意识和创新意识,更是形成和增强教师课程意识的动力源泉;其次,音乐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的权利,通过课程开发前以及开发过程中的培训可以增加教师的课程理论知识,也可极大地丰富教师的实践性课程知识;再次,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学会课程决策、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使教师“做中学”、“做中提高”,在音乐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课程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也有人说“音乐课程开发不仅意味着一种责任,一种机会,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权力”,它把课程开发的权力直接交赋予教师手中,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就要开发出适合自己学生的课程。也只有教师在参与音乐课程开发后,才能真正地意识到什么是音乐课程开发。

 (4 4 )提高课程的适切性和发展性 音乐课程开发的内在价值就在于通过对国家课程的调适、创生,使其更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更适合本校学生的发展需要,更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在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因国家课程具有理想化、理论化和既定化的特征,因此需要对国家课程的目标、内容、方式、资源、评价等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适、改造、创生,使其能够满足和适应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另外在课程开发中,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只有教师最了解自身的状况、学生的需求及家长要求等。作为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开发出满足学生需要的音乐课程。

 4. 建立优势互补的音乐课程开发队伍

 音乐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开发音乐课程过程中,除了高度重视教师自主的课程研发,更要借助学校的科研引领、学会与他人合作建立课程开发的“研究共同体”,音乐课程开发队伍的建立一方面是促进教师对课程开发定位的理解、把握、内化的有利保障;另一方面更是能够促进音乐课程开发教师队伍的优势互补。

 (1 1 )

 “ 以我为主 ” 的音乐课程研发

  主要指教师要借助学校的力量,推动音乐课程的开发。教师作为音乐课程开发的最直接参与者、开发者、实施者和研究者,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教师要借助学校强大的科研力量,不断形成本学科的研究氛围和研究的力量。如,教师们积极参与学校的一些省、市、国家级科研课题,这些课题都是由学校统一管理的,统一指导,培训等。作为教师,在参与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研究水平,这都是我们进行音乐课程开发必要前提和积淀。此外,教师还要借助学校提供给的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把握学科最新动态,了解国内外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和一些比较前沿问题等,这样才能用一个发展的眼光来进行音乐课程开发,才能使音乐课程开发具有一个准确、方向明确的定位。

 (2 2 )

 “ 优势互补 ” 的音乐课程研发

  这种形式强调校内教师间的 TT 合作,强调校内教师间的资源共享。要建立同一学科之间、不同学科之间、不同年级之间教师合作来进行的音乐课程开发活动。这种开发形式,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浓厚的科研氛围,教师们在这个集体开发过程中,会唤醒和激发教师个体与群体参与音乐课程开发的热情和兴趣。在音乐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感悟、体验、尝试课程研发的苦与快乐,感受自主与合作探究、体验与创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增强研究与探索的信心,增强研究问题的意识,对于不明晰的问题可通过讨论、实践、反思逐步明晰、理解、内化。

 (3 3 )

 “ 借脑升智 ” 的研究共同体形成

  借脑升智主要是强调与校外专业研究者、课程专家的合作研究。在音乐课程开发中,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开发是教师个体行为,而是教师群体行为。但仅靠我们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借助“外脑”的研究力量,但主体力量是我们自己。教师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充分利用身边的宝贵资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音乐学科的专业研究者或课程专家,使其成为音乐课程的开发的专家组成员。实际上就是一种“以外脑为辅”、“内脑为主”的组织形式。借脑升智与以往那种,专业研究者事先带着自己的实验框架和思维模式走进学校来指导,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我们教师是被动的,后者,我们教师是主动的,专家是为我们而服务的,需要按照我们的想法去给予指导。教师与课程专家、社区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既要各抒己见,又要共同分享教育智慧,形成合作研究的共同体。共同研究确定音乐课程开发的定位、评价课程方案和计划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大大提高对音乐课程开发定位原则及内涵的理解与开发能力的提升。

 5. 音乐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在音乐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习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料与帮助;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注意以下几个 问题:

 1 1 .教师必须要和学生一起共同决定学习内容,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音乐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首先就要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念和角色模式。在音乐课程开发中教师已经不能单独决定教学内容和学习进程,而是和学生一起共同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所以教师必须开放自己的教学模式和角色模式,不能固守在传统的权威模式中,而应当树立民主的教育思想观念,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2 2 .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条件和学习内容 在音乐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与学生实际水平和生活需要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够在良好的开端下进行顺利的实施。只有当学生拥有更多的音乐学习材料和可以选择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合作伙伴时,音乐学习的目标才能够真正的实现。

 在音乐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必须有耐心,学生的问题有时会有更简单、更直接的解决途径与方法,可是当学生在自我摸索中,用一个繁琐的方法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时,教师一定不要代替学生说出答案和简便的方法,而是要耐心等待和引导学生通过发现和探索,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和问题的答案。但如果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束手无策或误入歧途时,教师就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直接对学生加以指导,以避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影响音乐课程开发的教学实效。

 3 3 .教师要充分的利用课程资源,使音乐教学从教室延伸到家庭,从学校延伸到校外。

  在音乐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开发和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为音乐教学服务,并从课堂、学校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当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不过在学校以外的那些场所进行什么内容的学习比较合适,这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在校外进行的学习活动必须有充分的准备,一定要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不能放任自流。在制定计划和组织校外学习活动时,要有学生参与。要真正实现音乐课程开发所起到的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专题二

 音乐课程开发的教学内容、课程类型与实施方式

 一、音乐课程开发的教学内容

 1 1 .要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多样性的课程内容是音乐课程开发的一个前提。音乐课程开发的基本宗旨就是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同一学生的多元的学习需求。因此,音乐课程开发内容的丰富多彩更加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与发展,这也是音乐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特征。

 内容的差异是可以通过缩减相关的及基础性的概念、步骤和技巧来实现,或者通过提高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来实现。有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教学和练习,而有的学生只要少量的练习就可以。教师可以删减内容或加深内容,来满足理解和接受水平不同的学生的需要。

 2 2 .要具有开放性和拓展性

  音乐教学不可能仅仅以手中的教科书为唯一的学习材料,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总体框架下,要进行音乐知识的拓展性学习和开放性的学习,如运用音像资料自学歌曲或乐曲,利用电脑创作歌曲或乐曲,利用网络了解各类音乐文化或相关的姊妹艺术等,只要学生喜欢并符合音乐课程基本要求的,学生都可以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性的学习,这种交流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交流。

 音乐课程开发教学内容的扩展,还包括教学内容不同领域的两个方面的扩展:一是音乐向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扩展;二是音乐向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扩展。

 扩展的意义也在于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和非艺术学科的综合。许多外国学者对综合的评价,对我们理解拓展性的音乐教学内容将有一定的帮助。更反映了音乐教育的世界性发展趋势。雷默提出了综合审美教育的概念,认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形象、韵律,如此等等,每种艺术可以借用其他艺术的要素,与自己的领域同化”。穆塞尔提出的融合,一是内部的相互一致,二是外部的相互联系。如欣赏课就必须同其他音乐教学结合进来,应把它渗透到一切音乐创作和演出计划里去;而声乐和器乐的教学必须融合成一个密切而有效的统一体。对外部联系,他认为,音乐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因此音乐教学应该同其他领域尤其是艺术领域互相交织在一起,这样可以互相增强活力。否则,音乐教学将是贫乏的。

 对现代音乐教学方法产生重大影响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等也都注重音乐与各艺术门类的综合。奥尔夫认为,从来就没有孤立的音乐,而只有与动作、舞蹈、语言同时存在的音乐。因此,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一是注重音乐与舞蹈、动作、语言综合的动态音乐课,二是注重每门课程本身的综合,像“普通音乐”这门课,就是一门包括声乐、器乐、节奏训练、合唱、指挥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音乐课。达尔克罗兹也说,任何乐思可以转译为动作,任何动作也可以译成与之相对应的音乐,就是随着音乐的节奏通过得体动作来感受音乐要素和表现情感,把音乐和舞蹈高度地融合起来。

 二、音乐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

 1 1 .基础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是指教给学生可再生长的音乐基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音乐基本技能的课程。

 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和国家课程所规定的范围是一致的。这种基础性课程是由音乐学科知识课程和音乐学科学习策略课程构成。

 音乐课程开发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这样的危险,就是过分强调学习的开放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学习中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忽略了学生某些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音乐技能的培养。在这一点上,音乐教师在开发课程教学实施时必须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和广泛的学习内容,学会学习方法和灵活的思考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基础性的知识。在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任何忽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以及忽视基本学习的训练和学习技能的训练方法都是错误的。

 2 2 .拓展性课程 拓展性课程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和综合艺术修养的课程。是在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扩展和潜在能力的发展,着重培养为学生终生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习,兼顾学生创造性培养的课程。

 开发拓展型课程必须确立现代设计理念: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开发理念。拓展型课程应是以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学生的发展,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又要科学估计学生未来发展的最大可能。2.以回归生活为课程来源的开发理念。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的有机统一,这是拓展型课程的基本来源,也是拓展型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理念。这意味着拓展型课程必须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社会和生活回归,渗透在课程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发内容更易被学生所体验与接受,更能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体验到创新意识、能力、过程的价值。3.以个性特色为追求目标的开发理念。拓展型课程把个性特色作为追求目标,应追求标准的多层次、内容的多元化、媒体的多规格、实施的多渠道、方式的多样化。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适合其个性和潜能发展的时空,使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社会需求。同时,在开发拓展型课程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将得到体现,教师的个性人格、意志、情感也将被渗透,并体现在课程中,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教学和教师作为研究者主体的作用。

 3 3 .人文性课程 人文性课程是指音乐教学不是一种单纯教授音乐的知识和技能的技术课程,而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艺术和人文素质的人文课程。音乐课程对学生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它强调的是音乐艺术对人的“教化”意义。音乐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强调“以人为本”,可以说学生发展才是教师发展、学校发展、课程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现代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中有一个思维的空间和想象领域,来理解深层结构的文化内涵。”[1],“音乐教学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和”的理念,才能真正将人文关怀的精髓通过“和”的形式美法则在深层结构中表现出来。”[2] 注释:

 [1] 自《中国音乐教育》,杨军燕“完善音乐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2,P4。

 [2] 自《中国音乐教育》,杨军燕“完善音乐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2,P4。

 三、 音乐课程开发的实施方式

 1 1 .合作性教学方式

  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音乐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合作空间。音乐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合作,没有合作音乐就不能产生和存在。实施音乐教学要真正实现音乐教育中的合作还要注重三方面的合作关系:A、师生间的合作。要建立起新型的、开放式的、开拓性的、充分协调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处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师生同乐、师生共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要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共同创造美、追求美、体验美。B、学生间的合作。学生通过家庭、社会、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获得音乐知识和信息(这是一种力量和资源),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把这种力量和资源汇集起来就会变成一种财富和智慧。音乐学习要充分利用音乐所特有的合作特征,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合作空间。C、教师间的合作。音乐课程开发与实施要求音乐教师之间必须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更要学会利用校内外的有利资源和其他学科教师联手,共同合作、共同探讨,形成资源共享。

 2 2 .个性化教学方式

  重视个性化是音乐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特征与核心理念。人们常说:“每个人都有长处”,教师们也经常说:“希望激励个人的长处”,既然如此,为何不考虑注重学生的专长,让学生个性化的成长呢?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强调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阻碍和抑制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培养出众多高质量的人才,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是普遍重视人的发展,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看作是创造力的源泉。目前日本教学改革中把“重视个性的原则”视为最重要的原则。由此可见,重视个别差异,发展学生个性,这是现代音乐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选择。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音乐学习的情感、意识、状态等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音乐心理品质,这种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音乐能力和气质就构成了个性化的特点。

 在音乐课程开发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具有特殊的意义。音乐是体验性的学科,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体验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并积累学习的成果。开放式音乐教育,最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张扬,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也应该是学生个性解放、情感交融、想像力与创造力驰骋的场所。教师应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画卷,每个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教师要善于体会蕴藏在学生内心中渴望同外部世界交流的主动性发展的潜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表现自我,使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3 3 .异步性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之所以是封闭的,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表现在音乐课堂教学的同步特点,一个班有五、六十名学生,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过程以及作业和要求,完全是一致的,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承认差异、因材施教是异步教学的理论基础。异步性教学在当前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实施起来相当困难,这也是我们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但我们实施异步性教学,在当前情况下,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关注”。

 实施异步性教学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措施:①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教学。就是把层次不同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②课堂上关注后进生。异步性教学要求教师特别关注后进生,鼓励后进生多发言,并适当的加以鼓励和表扬,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③课后要个别辅导,这是异步性教学的方法之一。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教师必须要进行个别辅导。但辅导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富于变化。对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关注,重点从努力的方向上、课堂上的突出表现上给予提升和鼓励。④课后的弹性作业,这是被教学实践证明了的十分有效的异步性教学方法。⑤在评价定量上,允许中等生、后进生有获得较高评价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4 4 .探究性教学方式

  音乐课程开发对强调以“探究”为特征的音乐教学形式的研究是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的探索领域,也是世界各国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探究学习即由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解决问题等探索实践活动,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一种教学方法或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在音乐教学中也是一个充满新意的话题,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自主开发的所有音乐课程都要采用探究的形式进行,有一点音乐教师们必须注意:探究需要一定的条件,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探究所面对的必须是一个有价值的未知世界,所采用的必须是一种自主的教育方式,所要求的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学习过程,所需要的必须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所期望的必然是一个互动的活动课堂,所追求的必然是一种深层的情感态度,所获得的必然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结果,所培养的必然是一种主体的创新精神。

 探究性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判断性思考能力;实践能力;自我指导学习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等等。

 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最关键的几个问题为以下几点:

 (1)音乐研究课题的确立及探究形式

 探究课题是探究式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好的选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激活学生知识储备,达到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反之如探究的课题确立不恰当,探究性学习将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难以进行下去。音乐教学中探究课题的确立内容必须是音乐教学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寓意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难易

 程度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和音乐艺术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够综合学生以掌握的相关文化知识,以达到一个新的音乐能力。如音乐探究课题“音乐的产生”,课堂上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追述到远古时代的打击乐器以至发展到歌唱、乐器等一系列音乐发展的过程。

 探究形式主要有三种:1.小组探究式。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利用小组探究的形式进行创作活动,学生聚精会神的思考、讨论、实践,表面上是语言的交流,实际上心灵和思绪的碰撞,体验的是探究式学习的兴奋。2.个人独立研究。个人探究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没有个人的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便没有集体探究的延伸与发展。3.集体探究形式。集体探究教师做的就是和学生一起选择课题、确定探究形式、组织音乐教学活动,使创造性思维跃出课堂、跃出课本、进入生活和社会。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在自己特有的音乐能力层面上了解音乐,还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音乐学习的能力,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探究、体验中去发现和创作 探究性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音乐课程改革强调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创设学生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让学生有自由的、自主的活动空间。音乐教学要让学生在模拟角色、演绎情节、自由创编的过程中,赋予学生发展个性和想象的空间,通过体验提高学生审美认知、技能、情感、创造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并发挥自己的创造想象能力,在相关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启示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3)探究性教学方式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及位置

 探究式学习对教师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深刻的。随着音乐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教师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变。教师以从知识的权威者、学生成长过程的法官转变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以前教师坐在钢琴旁或站在讲台上,现在就可能坐在活动的小组里和学生一起探究或站在学生中间。教师完全进入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和学生一样成为探究的合作者、成功的分享者。这样就能使自己和学生一起在探究过程中变的更加自信、更加自主、更加自豪。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摆正教师位置,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将是一种教育模式的根本转换和教师的自我更新。

 5. 自主性教学方式

  在音乐课程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形成的,学生自主的学习也是相对的,是“比较”自主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仅在于音乐教学法的意义,更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其不断的获得新知识。在小学阶段由于元认知能力没有发展起来,学生还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但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可以利用自主学习来提高和改善自

 己的学习。到了初中或高中时期,自主学习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某些他们熟悉的音乐领域,就可以在没有他人指导的条件下,自觉的、灵活的运用自主学习来获取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音乐课程开发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是促使学生形成生成性、创造性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自己概念的形成。注重的不是学生外表上的活跃,而是学习强度和效率的提高,是学生独立、能动、富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使音乐学习活动更富有实效。

  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要考虑的问题[1]

 (1)教学时间或开发课程单元的哪一部分课题适用于自主性学习?时间够不够?学生是否具备了自主地学习该课题的知识和能力?

 (2)应当准备哪些学习手段?教科书中已具备哪些学习手段?需要哪些其他的学习手段?学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自主学习?可利用哪些学习材料?

 (3)如何确定课题?如何引发出其他活动(再生性活动、生产性活动、实践活动、个人活动、集体活动等)?如何分配课题?是全班一起学习还是分组学习不同的课题?

 (4)设想在学习过程中将会碰到什么困难?要给学生哪些帮助(如书籍、资料、作业步骤、周详的作业计划、同学之间互助互学)?能否正确引出结论并抓住本质的东西?

 (5)如何评价所得出的结论?如何做事后处置? 注释:

 [1] [日]佐滕正夫著《教学论原理》,钟启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P256。

 四、音乐课程开发实施的教学方法

 1 1 .欣赏法

  欣赏法是学生通过有目的、有选择的聆听、感知、体验、比较等为主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分析、综合和表现能力的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利用一定的教材内容及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陶冶情操,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态度、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鉴赏能力。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音乐课程开发运用欣赏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要有目的的欣赏。教师要提出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进行欣赏。如欣赏与比较音乐旋律速度、力度的不同及音色的变化等。或者让学生具体分析音乐作品的演唱(奏)的形式,以及给学生带来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的变化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2)要注意欣赏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个性、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可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按照各种学习要求进行个别指导。

 (3)认真组织与运用聆听、联想、想象、模仿、分析、比较等方式指导学生参与体验、分析、评价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促其形成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求知欲望。

 2 2 .发现法

  发现法(或探索法)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法是音乐教学中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发现法的教学内容不直接呈现,教师只提供有关线索,学生必须通过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答案。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内在动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能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发明的态度;能够将音乐知识更好的加以理解和巩固,并能够更好地加以运用。发现法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查阅资料等途径形成概念、结论。

 音乐课程开发运用发现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创设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点,创设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要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整体浏览所选的教学内容和研究的问题。

 (2)音乐教师要将学生需要解决、研究的问题分成若干个“问题组”,分配给各个学习小组,各小组结合教学内容和原有的以学知识和经验准备自己的材料,提出并证明各种解决问题的假设。不足的部分可让其他小组来补充。

 (3)教师还要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学习的障碍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补充、修改直到形成合理的、正确的结果。

 (4)总结学生的各种观点,要将结果引向正确的认知规律。由于音乐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对学生的某些观点,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允许有各自的表现特点和独创性。

 发现法的教学步骤:一是向学生提出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二是由学生提出假设或答案;三是对假设与答案进行验证,不同观点的讨论、争辩;四是对结论修改、补充、总结。

 选用发现方法进行音乐教学,学生往往都有很高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音乐教学中探索声音的物理属性、人声与乐器的分类、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等,都可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3 3 .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音乐学习的某一问题,各抒已见,相互启发,通过讨论或辩论的形式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就是教师凭借发问和激励,使学生自由地、自主地活动,发表自己的疑问、见解,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就自然的创造出来了。讨论法的最大优点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参加活动,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钻研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音乐课程开发运用讨论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布置讨论题目和阅读材料,指导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讨论题目要紧扣音乐知识目标,难易适当,有计划的加以深入。

 (2)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予以及时的引导,灵活掌握。

 (3)对于讨论的结果,学生的某些观点也应该和发现法一样,是多元的、不确定的。

 4 4 .实践法

  这里我们学习的实践法也可称为“试误”教学法,是由教师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对某一音乐学习任务经过几次错误的实践后找到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类学习中含有“试误”成分,“试误”学习不是人类学习的只要形式。但音乐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强调音乐学习的技能性和应用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这种方法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音乐课程开发运用实践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设置一个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如一段音乐,一段录像或教师即兴演奏的音乐等。

 (2)学生实践时,教师不要指出学习的难点,可以让学生先尝试练习,也可以练习某个局部,到了一定的时候难点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3)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带着问题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通过讨论获得新的实践方法,寻求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主动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过程。不要轻易的下结论。

 (4)根据学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要提供必要的讲解。还可以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耐心的加以指导和帮助。

 5 5 .创作法

  音乐创作教学法,不同于以上所讲的实践教学法,创造教学法以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它包括:即兴创作(如声音模仿、节奏问答、身体运动、曲调问答、回旋游戏、节奏即兴伴奏、固定音型伴奏、器乐曲调问答、即兴合奏、音乐造型等)、音乐创造(如节奏创作、旋律创作、歌曲、乐曲创作等)、创作表演(如音乐戏剧化表演、将学生熟悉的歌曲、音乐或喜爱剧目配上学生自己创作的歌唱、乐器演奏和动作进行表演)。

 音乐课程开发运用创作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要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出发,注意音乐创造性培养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

 (2)要将创作的内容和所掌握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3)针对学生的不同创作方法和形式,教师要进一步的...

推荐访问:音乐课 程开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