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县域经济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县域经济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时间:2022-04-19 10:25:05 浏览次数:

      内容提要: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县域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如何保持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关键。本文在认真分析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县域经济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历史关系,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可行性保障措施。  

       发展县域经济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相结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国家政权得以稳固的基石。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一、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  

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在5个方面、共15处强调了环境保护的内容,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首次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的飞跃,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大突出亮点。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十七大报告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现了五个新的提法:一是把国民经济存在的问题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在分析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二是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三是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要求之一,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四是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专门做出工作部署,强调“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五是在对外关系方面,强调在环保问题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十七大中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实际上就是社会生活方式要形成一种新的“生态文明模式”,它包括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消费模式”等生态的文化理念和生态的生活方式。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二、县域经济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历史关系  

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的发展中大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摆脱贫困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和百姓的迫切心愿,“发展是硬道理”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代价开始逐步显露出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1994年率先制定并出台《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 1996年在“九五计划”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2002年十六大把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步伐的加快,以乡镇企业、合资企业、特色农业、新型养殖业为代表的县域经济突飞猛进,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明显。在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丰富的同时,生态文明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本单元,在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更显重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发展县域经济,环境资源是条件,是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是贯彻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力量,同时也成为资源开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一个主体。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农村经济,必须解决好县域经济与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关系,这是一项非常迫切的政治任务,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最近几年,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中国70%以上的河流与湖泊遭到污染,中国70%的能源需求依赖煤炭,而依据世界银行的估计,中国每年有数以十万计的人因污染而早亡。中国近60%的城市人口居住城市的空气污染水平,是美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水平的5倍。过去那种片面强调GDP增长,消耗大量资源、大量排污的的发展模式,使经济与环境、生态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并上升成为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我国有着13多亿人口,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意识的强弱和参与能力的高低,将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种是“积羽沉舟”,如果13亿人民都在意识上和细微处不太注意生态文明问题,我们所可能付出的生态损耗和建设代价将会以天文数字计,中国大地将无法承载起中华民族的发展之舟;
另一种是“滴水成河”,如果13亿人民都厉行节约,注意环保,它所汇集的生态资源,也同样将是可观的天文数字,将会有力地支撑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一是县域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规模日益扩大,由于长期采取掠夺式开发、粗放式经营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土地沙漠化、盐碱化速度加快,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及废弃污染严重,导致土地肥力下降,水质恶化,水体污染不仅影响水产品质量,使许多居民的生活用水失去安全保障。  

二是复合型污染特征明显。在许多县域经济过滥开发的地区,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尚未解决,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污染问题。由于个别地方党政领导急功近利,不惜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上项目把关不严,导致工业污染比重不断增加;
生活污染治理力度不足;
农业面源污染日渐突出。  

三是管理体制不健全,环保意识严重缺乏。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不少地区党政领导只注重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热衷于铺新摊子,在低层次上搞重复建设,不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在管理体制上,经济部门与环境部门各自为政,造成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各行其道,最终造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脱节。加上环保部门执法不力,环境破坏者推卸责任、逃避制裁,环保意识严重缺乏。  

四、县域生态环境可行性保障措施  

一是转变发展思路,建立完善经济与环境综合决策机制。县域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地区党政领导在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环境影响,忽视环境承受力所致。因此,要想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经济发展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综合起来考虑。要牢固树立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一起抓的观念,紧紧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处理好经济与环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加强法制建设,严格监督管理,努力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保护与治理并重,建设与管理并举,扭转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统筹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绝不允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的短期经济利益。  

二是多部门联动,强化生态资源环境管理。各地区党政领导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对本辖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各有关部门、行业对本系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负全责。发展计划部门应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认真组织好实施;
环保部门要综合协调,统一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要将各级行政领导在决策中的表现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完善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积极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大决策和专项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考核;
科技主管部门应将生态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列入攻关课题;
农业部门应继续推动生态农业建设,有效控制农村资源污染,加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
水利部门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三同时”制度,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综合平衡。  

三是积极推广节能降耗和环境资源的节约利用。严格执行能耗标准,坚决控制不达标项目建设,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突出抓好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搞好循环经济重点企业和重点园区建设,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全面搞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和建设用地税费政策,落实投资强度等控制性指标,继续实行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挂钩试点及存量用地挖潜工作,最大限度地为大项目、好项目用地提供保证。  

四是延缓环境恶化速度,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对处于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之外的工业污染源,咬按照现行的法规,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在限期之内若不能达标,咬实行关并转迁或截污。严格执行规划提出的禁止和限制产业名录,杜绝新污染的产生。控制农业和养殖业污染。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农药和化肥环境安全管理,禁止生产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引导农民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研究解决农用地膜污染问题,努力减轻有机质流失和有害物质对水体、农田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搞好畜禽养殖业废水、废物的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五是推广环保科研与高薪技术,积极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资源持续利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要包括农业灌溉技术、土壤改良技术、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技术、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等。各级政府应把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纳入科技发展计划,并给予重点扶持。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生态环境保护科研队伍,根据各地区特征,针对农村沙荒盐碱地改造、农业立体种植、植树造林、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成立专题科研小组,进行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科研成果转化体制。  

六是加强法制建设,把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社会公平问题,应从法律上确认公民的环境民主权利和环境损害索赔权利。如果普通公民的环境权利得不到保障,一些企业和官员“我走后哪管洪水滔天”的短期行为导致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将会越来越严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紧张而非和谐的关系就难以避免。要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严格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类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严厉打击。  

七是突出地区发展重点,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地域特点,着力发展生态效益型、收入弹性高、效益上升快、辐射能力强、关联度大的新兴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逐步优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并不断提高其比重和水平;
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要立足各地自身实际,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城乡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  

八是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青山常在,绿水常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前发展县域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共同追求的一个最高境界。要围绕环境生态保护中心任务,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策划,提高环境宣传的层次、时效和质量。着力抓好各级县乡党政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的环境法律知识培训,不断增强管理层的环境意识、环境法制观念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利用各种形式,调动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的氛围。要积极开展环境普法教育和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全民的环境忧患意识。只有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唤起全民的节约意识、环境意识、文明意识,才能使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切实做到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科学发展,处处都有绿水青山。  

推荐访问:环境保护 县域经济 生态 文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