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心得体会 > 学习中医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心得体会

时间:2022-02-09 13:47:17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中医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学习中医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

【篇一:中医学习感想】

中医学习感想

11151990148盛雨琴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缘分,在高考结束后,原本一心想要做个程序

猿的我,居然会改变主意报考中医专业。

中医,这个传承了千年的古老医术,一直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神秘。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

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

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

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

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

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强调辨证实施,重视病人个体差异。虽然同是慢性肝炎,病程

长短不同,通过辩证进行不同的治疗,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按照化验

去治‘大三阳’。气滞血瘀者,当以祛邪为主;气虚血滞者,当以扶正

为先。?这些理论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看中医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根据病人的体质、体征,结合天时、地理、病史等

诸多社会因素确定症结和治疗方案,这就是著名的三因理论?因人、

因时、因地用药?。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

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通过对现象

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

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中医的基础理论是

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相、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医几千年的发展史,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中国传

统科学技术的代表和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医创造了世界科学史上的

两个奇迹,一个是历史的奇迹,中医为中国人民繁衍生息的医疗保

驾护航;另一个是现实的奇迹,为那些患有疑难怪病的病人解除痛苦。也许有人要问,中医是什么?我们说中医是朴素的辩证法,是

劳动人民经过两千多年以来积累的与各种疾病做斗争经验的总结,

中医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同时也是具有最完整理论体

系的科学,它的理论对其它学科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里面还有一家,那就是医家。医家不仅是一种医疗技术,

也是一种文化哲学。中医是崇尚阴还是崇尚阳呢?其实中医是讲阴

阳平和、阴阳不偏的。可以说中医是阴阳哲学的最佳体现。中医说

一个人有病了,那是阴阳不和。怎么治病?就是调和阴阳。病治好

了就是阴阳调和了!有人攻击中医就说一个阴阳太简单了!其实越

简单的东西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中医是一种阴阳中和的文化!应该

在我们中华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

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

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现在,西医院远远多于中医院,在大多数人认识中,有了病就

是去医院检查,

然后吃点药,中医从来不是第一选择,也是只有在经过多方折腾病

也没有痊愈后,才想起来去看看中医。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了一个中医的自述,看得我目瞪口呆。感到

生孩子绝不是一个自然过程,而是一种有如?神六?发射的高科技程序。

(她先叙述产前检查,我说:?完了,非给你剖腹不可。?我知道这

种情况也完全可以自然分娩,不是非剖腹不可。她说:?是啊,人家

说了,这是必需的。?人家西方医生还很以人为本哪,刀口在下腹部,还是弧线形,考虑到让你还能穿比基尼。她说,手术室为抑制病菌

温度很低,做完手术又用凉水给她进行了全身清洗,我说:?完了,

你非发烧不可。?她说:?人家说了,这也是必经阶段。?我听了真是叫苦不叠,谁说生孩子就非得发烧呀?医院赶在她发烧之前先给她

挂上吊瓶,这样她就不至于烧死。一听用药方法和饮食,我说:?更

完了,你非没奶不可。?她说,医生说了,这也是正常的。好在西方

服务设施完善,什么都想得很周到,哺育孩子不成问题。我告诉她,她的确?享受?了一番西方的一流科技服务,但除了挨了一顿大可不

必的?收拾?外,没得到任何好处。)我推崇科学,但还没有推崇到

为了享受高科技而心甘情愿地把自己交给医生去整治。现代人对医

学产生了被治的依赖性。对科学的信奉使人们不能?我的身体,我做主?。每年,单位体检,都能掀起一场治病浪潮。因为没有人是没有?

毛病?的。按照医生的建议把子宫?挖?出去了。阑尾?切?下去了,

把胆?摘?除了,还事。有扁桃体,蛀牙……医生说身上的痣全应该挖光,以防癌变。

看一条美国科技报道说,发现早产儿在保温箱中的成活率很低,而

要是帖着人的皮肤保温,成活率却很高。这让我说不出的晕。在中国,七个月的早产儿的成活率一直很高。过去的人,穿很宽松肥大

的棉裤,母亲让把早产儿放在贴肚皮的位置,再用棉裤兜住,也都

兜活了。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它们统一有序由相互联系。世间百草皆有属性:寒热温凉,辛

酸甘苦咸。四气五味,各有所司。人也是自然之子,有五脏六腑、

七情六欲。以自然之物、自然之法,医自然之身。古朴的哲学思想

滋润了神奇的中国医学。于是,五千年来,一根针,一把草,护佑

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

虽然我还没有开始学习关于中医方面的知识,但是自己也会在图书

馆找一些关于中医方面的书,我喜欢在安静而温暖的图书馆的角落里,恭敬而虔诚的接触这个神秘的国度,偶尔我也会迷茫,自己能

不能做一个好医生,然而我知道,救人性命第一要有一颗慈悲之心,普济天下也许太过遥远,但是怀着一颗救世济民的心去学习中医,

我相信自己会学好,会成为一个好医生,一个能够给别人带来健康

和幸福的好医生。

【篇二:中医经典选读学习心得 (12)】

学习《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

“中医经典选读”是我们这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学校开设这门课程

是为了加深我们对中国悠久的中医历史和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的了解。

用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它让我了解到了:目前国内中医高等教育教

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作为四

大名著,它们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内容最完整,

实践痕迹最清晰,对后世中医和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

贡献和深远影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是将来医学探索

与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喜爱中医人士必读的专书;是中医药高等院

校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对我们学医生涯中有着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

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

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

的实践价值。《内经》开藏象学说之先河,并且奠定了脏腑辨证的

雏形。千百年来《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

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

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各9卷。它分别从

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

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

理论概括和认识。

《内经》把人的形体和精神看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的形体病变可以影响精神,精神的状况又可以影响形体

的病变,同时人体又是与外界环境(自然、社会)紧密相连的;人体必

须与外界环境取得平衡,按照自然界的变化来调节饮食起居和精神

活动,前者为“形神合一”观,后者则为“天人相应”观,二者充分反

映了《内经》中的“整体恒动观”,是其所主张的两个基本观点。

“形神合一”观,形神问题即身心关系问题。《内经》一方面认为形

为神之本。“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即神必须依附于形体才能存在,且其功能也只有在身体健康时才能正常发挥,这是符合唯物主义思

想的。另一方面认为神为形之主。神本于形,同时也反作用于形。“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说明“神”可以直

接影响“形”,决定“形”的存亡。正因为神为形之主,所以神在病因、治疗、防病、养生方面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经》中提到的“神”,一般指精神活动,是“心”的功能,主宰着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由此精神对形体的反作用是明显的。

“天人相应”观,是说一个人的生存与天地二气的自然界是密切相关

联的,人能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不违四时的规律,了解十二经脉

的道理,就能明达事理,不会被疾病现象所迷惑。《内经》将人的

身体视为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强调人的生理现象的变化与

自然界变化一般原理的一致性。“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

智不能欺也”。这说明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离不开人体内外环境

统一的“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形神合一”观与“天人相应”观所体

现出来的是整体观,把人与自然、社会、生理、心理等置于整体联

系之中,并将其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各个环节,

对今天的医学临床实践仍有启发意义。《内经》对养生学有突出的

贡献,他强调整体观及从“防未病”思想出发,指出应“不治已病治未病”,注重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的统一,强调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养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

从来”。对外在的“虚邪贼风”,应及时回避,对内应保持气血阴阳的

平衡,做到“恬淡虚无”,正气充足则疾病不会发生,从而达到健康

长寿之目的。少私寡欲《内经》认为欲望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嗜

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指出欲望无穷,最终会影响健康,所以养生的方法就是要“志闲而少

《皇帝内经》是一部经典、深奥的中医药学著作,它不同于西医书

籍那样将人体进行解剖、生理、病理等学科性细化,而是通过阴阳

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理论构建了完整的中医药学体系。它除了是一

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外,同时是一部经典的哲学典籍,它帮助我们认

知日常事物中的深奥智慧,论证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自发

的辩证法思想,是表现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当然,其在医学、哲学方面的极大贡献和成就绝非三言两语所能概述

清楚的,此文仅是个人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应

加强对古典医学的学习来提高我的认识,以便更好的运用于临床实

践中。

【篇三:中药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

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

的智慧,中国的文化,

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在

跟李冬黎中医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

《本草纲目》,右手给

人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

治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

要原因。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所制

成的汤剂,疗效好。中药

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选择西药片。经过长时间的学习,

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医、中

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华民族

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

献。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

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然

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从而逐渐

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

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阴阳五行。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阴阳即

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

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状态,并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互为根基,且

可相互转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它们相生

相克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

关系. 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现来推测内脏的变化,以确定病情,尽而就

产生了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国老中

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

就在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

仲景,明代的李时珍,他

们为中医、中药的发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了中医的理论,

中医的诊断就得有中药的治疗。谈到中药,他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

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其所有的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的,但也

有源于外国的,还有少数

化学药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气候、日照、温差、

湿度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

各异,各地所产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优势不一,可见中药材具有

明显的地域性,这就有了

“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附子,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甘肃的

当归,湖南地黄,山东的

阿胶,广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中药纳入其居

民医疗保险体系中,

欧美很多医药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植物制药,中医药在预防、养身、保健、康复等方面也显

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我相信中医药会像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引领

世界。我会认真的跟李冬

黎老中医学习,继续钻研刻苦学习中医药知识,掌握的更好更扎实。篇二:学习中医药会议

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药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几千年来,中医中药一直作为我国传

统的医疗保健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

巨大贡献。即使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中药仍然如同璀

灿的明珠大放异彩。在全

球抗击sars期间,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让世人再次把目光投向这块

中华瑰宝。一直以来,中

医中药的作用机理因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诠释而阻碍其走向世界,为此我国的中医药行业

人士一直在积极探索各种方法,规范中医药的管理以及建立行业标准,不断地促进中药事业

的健康发展。

一、中医药现代化从何入手实现中医药现代化,首先要从继承入手,要进行现代的继承,而现代的继承即指通过理

解、描述与诠释,把历史认识变成我们现代人所能理解接受的认识,这是现代化的第一步,

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继承。中医药学继承的现代阐述应该包括三个

组成部分,一是实验验证和临床验证。任何科学

理论在没有完成严密的实验论证的情况下,它都是假设,所以中医

理论也应该接受现代科学

严密的科学论证。二是中医药必须要完成文化认同。歌德说过,最

具有民族性的东西也最具

有世界性,但是我们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要在一个国家存在下去,它

必须首先完成世界化,而

要完成世界化的前提就必须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必须进行一次新的

文化的认同,如果我们中

药不能完成这个新的文化认同,那么西方社会、西方的民众就很难

接受中医的理念,就很难

接受中药的治疗。所以,我们在继承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中医的理

论内涵进行新的、科学的

理解与解释,必须要完成新的文化的认同,就是要运用全球都能接

受的普遍运用价值,去说

明中医药理论的公式和原理的现代价值,完成历史论资到现代论资

的演变。只有这样,我们

的中药才能够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三是在继承过程中要解决中医

药的科学语言问题。科学

语言是科学认识主体用于描述、记录科学认识活动所获取的理论成

果的信息载体,科学语言

产生于科学认识的实践,又应用于科学认识实践,它既是科学认识

主体的认识成果,又是科

学认识主体的认识工具。但是我们要看到,科学语言是历史的产物,它记载着科学时代的精神,又被科学时代精神所制约,

科学与语言的意义体现出科学时代的特征。比如,对生命的本质,

在古代,认为生命就是有

机体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到了近代就认为生命是蛋白体存在的

方式,而到了现代认为生

命主要是核酸核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的存在方式。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是用不相同的科学语

言去描写人们对生命和本质的认识。所以任何科学都要进行常规的

科学解题活动,在不改变

原有理论基本观点的前提下,要对原有理论语言进行修改、补充和

完善。中医药理论是科学

的,但是它的科学语言有待于完善,而我们现在很多传统中医的科

学语言基本上就是把古代

人们的认识翻译成白话文,认为已经完成了科学语言的改造,其实

不是。中药继承的首要任

务、主要基础,就是要用能体现时代特征的科学语言,对中医药理

论科学内涵进行能被广泛

认同的描述与记录,然后以新的科学语言为基础加以验证与发展,

并以新的科学语言进行传

播,这样才能完成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医药现代化现在如何入手,非常重要的是要重视中药研究开发的知识创新,建立在知

识创新基础上的新药开发,将会具有较大的市场能量与较长的市场

份额占有时间。所以如果

说创新药物的知识创新点是不断拓宽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的话,

那么中药的知识创新应该

对证的实质进行系统的研究。比如辨证施治是中医的核心理论,是中医科学研究纲领的重要

组成部分,那么在中医现代化过程中,辨证施治理论决不能放弃,中医药现代化的过程非常

重要的文化认同,就是要让全球能够接受辨证施治的普遍价值,要证实辨证施治的传统价值,

然后让这种辨证施治的传统价值变成现代价值,为全球所接受。所以中药现代化的研究首先

要对证的实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知道,中医所说的阳虚,这种病理过程存在于很多疾病

过程当中,如果我们研究出阳虚的实质,建立起阳虚的模型,开发出针对阳虚的药物的话,

那么阳虚药物就不是针对一个病,而是能够针对很多很多病从中医理念出发的共同的病理过

程,那么这样开发出来的药,就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具有中医特色,才是中药。针对

某一个病可以开发中药,但是我们认为在开发中药的同时,应该对这个病的不同的病证分型,开发系列中药。在中药新药开发现代化过程

中,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中药新药开发当中的知识创新,而不是单纯着眼于中药开发的技术创

新,只有从知识创新源头所开发出来的新药,包括中药,才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当然我们也要非常重视中药新药开发的技术创新,首先要抢占中药科学的制高点,要开

展中药材和中医药标准规范研究。要增强中药行业的竞争能力,一是要主导制定行业规范,

二是要开展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三是要开展中药质量控制方法论的研究,四是要开展抢救、

保护中药材制药研究,五是要开展中药新器械研究,六是要开展现代中药新制剂研究,七是

要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要抢占一批专利。其次,要加大中药的基础研究力度,要重点

攻克中药理论、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方法等制约中药国际化的瓶颈,使中药产品有效成

分明确,质量控制科学,临床运用定位明确等,这方面重点要做好三项工作:第一,以医学

院校为基础,对常用中药尤其是具有优势特色的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关键是

要确定其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建立适合生产的高效分离方法。第二,要运用现代仪器分析

法手段,对常用中药及其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有效部分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要建立有效

的质控方法。第三,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对中药特别是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

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要明确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靶点。要抢占中药的科技制高点,从目前

来说要攻克两个关键技术,即要加大力度对现代高新技术与装备在中药产业的推广运用,并

对其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重点研究与突破。要有效地解决中药产品粗、大、黑

的问题,使中药能广泛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剂型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而剂型确定以

后,它的品质是个很大的问题。要发展中药制剂的新剂型,尤其应加强对中药的粉式剂以及

孔式剂、网式剂的研究。要完成所有这些中医药现代化的工作,重要的是我们的科研要融入

社会,要构筑一个科学的服务平台,要快速提升中药的研发能力,要采取纵向、横向科研科

技并重,以新药研究开发项目来带动中药的基础研究,以重点实验室、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实验室为大本营,与科研单位特别是与企业联合组建按现代企业模式运作的现代中药

研究开发和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够构筑国际化的、能够为企业服务的、与社会

需求紧密联系的技术平台。因此在中药的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进行强强联合,而这种强强联

合主要指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

二、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1.中药及其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目前,在国际中草药市场高达150亿美元的份额中,中国仅占其中的百分之五,其余份

额基本被日本、韩国、印度和泰国瓜分。近日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

出口商会获悉,我国中药

出口最高值曾达到年创汇7亿美元,但从1996年开始,总体上逐

年下降趋势相当明显。我国

中药出口在经历了近10年的徘徊后,2004年实现重大突破,中药

出口达到7.25亿美元,比

2003年的6.16亿美元增长了17.6%。提取物出口增长最快,全年

出口2.23亿美元,增长了

28.87%,而中药进口为2.26亿美元,比2003年2.08亿美元增长8.6%;进出口总计9.5亿

美元,同比增长了15.33%。中药出口、进口和进出口总和都创下了历史最高值。2005年以来,

我国中药出口形势看好,中药出口量急剧增长,特别是植物提取物

增长尤为明显。中医药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点。在中药及其产业现

代化和国际化的同时,使中药产业成

为我国经济的增长点;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中药及其产业的现代化

和国际化,是完成中药产

业战略任务的根本途径,而中药内含的优秀的中医药文化将成为中

药国际化持久的推动力。

2.中医药标准化

俗话说,“丸、散、膏、丹,神仙难辨”,中医药要现代化,技术要

有新突破。名优中成

药的生产技术现代化是中药国际化的重要前提,要根据不同品种的

生产需要,采用高效提取、

分离、纯化等技术提高中药质量水平,如超临界萃取、大孔树脂吸

附分离、超微粉碎及细胞

培养等等。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不同需求,将多种技术组装配套、

系统集成,并通过自动控

制和在线监测技术,实现稳定与可控,优化生产,提高质量水平。

在这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不

能因为中药材成分复杂,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交互作用就更复杂,而且有史以来还没有办

法对如此复杂的问题做出明确的理论说明,因此就认为古方不能改、不能动,这是一个自我

约束的很大的误区。我们可以探索通过生物等效性实验和临床实践

以及先进的分析、检验手

段进行研究和创新。例如,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复杂的中药大

复方制剂主要的有效物质

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如果主要有效物质是一种或少数几种,则可

以按其有效成分制定大复

方制剂定性定量的质量标准,这才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科学地

阐明大复方制剂的内涵,

这是从技术上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途径,也将为中药大复方制剂化

大为小、化繁为简、变说

不清为说得清创造条件。

药之害在医不在药。我们从不认为中药无毒,但五千年的临床已总

结出系统理论,合理

配伍、辨证使用即可增效减毒。但西方人理解不了。而我们动辄要

求中药按西药标准申报,

岂非为难中药?中药要有自己的国家标准,让世界中药与我国接轨。一味强调同西药接轨,

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其结果只能使中医如同世界另外三大传

统医学一样不复存在。篇

三:中医师承心得体会尹华荣名老中医跟师体会光阴荏苒,不知不

觉自己从医已经十余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名老中医尹华荣教授,

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

王新篇四:中药专业药房实习心得工作心得体会

——我们抓的不是药而是责任当人们提起药剂师、药剂士,你想到

了什么?也许有人会说:就是个抓药的,谁都能干

的,只要认真仔细点就可以了,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想法,那么

我要对您说声抱歉,你out

啦!那种单纯、简单的配方发药年代早已过去,“抓药人”用自己的

专业知识向大众提供着安

全、有效、负责的医药服务。调剂成为一项神圣而充满强大的、责

任的工作。来到了同仁堂的第一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曾经学习过

的东西,发现有很多知识是学校

所不能给予的。对于我这个只有两年半学习中药经历的学生来说,

我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

鲜和畏惧。

记得第一次去学校的调剂实训室,对着满屋子整齐的药斗让我想起

了《大宅门》的百草

厅,抽拉式的药箱,称药的戥子,熟悉的药材名称,甚至还有不时

的捣药声??一切都向我

展示着草药的神秘,我开始喜欢那个地方。从取错药的尴尬,被老

师耐心的纠正,又重新分发药材:从当初老师抓一副药而我称出

一味药的无奈到单独完成一张处方的从容??现在来到同仁堂后的我,无论从行为还是思想,

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调剂工作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交到患者手

中的每付药是整个中药房所有人共同劳动

的结果。一来的同仁堂,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将药品上架。对于一

个新店,这无疑是一项浩

大的工程。时间短、工作量大,大家加班加点都在为新店的开张做

最后的冲刺。在这里,我

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团队协作的优势。通过这些天的忙碌,我牢记并

严格执行流程的各个环节,开始关注细节。了解到想要干

好并达到熟练,就必须发现细节,刻意练习,用心去学。也是在这

些天,我学会与人配合,

学会条理分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我们不能马虎,我们抓的是

责任,也是病人对我们的

信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努力,我会加油,我也会对所有人说:加油!不光要新的体会,

更要实践,用自己的切身行动证明一切!工作心得体会—我们抓

的不是药而是

责任牛小娟

2012年2月篇五:寻觅名老中医心得体会“寻觅名老中医”心得体

会老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受中医熏陶,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突

出贡献。“一切为了临床,

疗效才是硬道理”。他主张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反对死啃书本

也反对没有理论的盲目实

践,有理论、有实践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才能称得上是医学家。

老注重医学传承,平等待人,他认为中医药的生命力在基层。多年

来,他注重基层医生特别是乡村医生的医学教育培养,不辞辛苦,毫无保留的传授

沈氏家族积累的诊疗经验,在业界得到肯定,受到广大基层医生的尊崇和爱戴。二十多年来,我所走过的学医道路,是艰苦的,曲折的。总起来有以下体会:

(一)要学好中医,必须打好两个基础。首先是古文基础,最低要求繁体字能认识,文言

文能断句。再就是中医基础,如《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白文要选读,药

性、方歌、脉诀、经络歌诀要熟读,有了这两个基础,才能继续深入下去。

(二)要多看几种好的参考书。我在读高中的时候,老师教我读古典医着是不错的,但是

指导我看的参考书,只限于汪切庵、陈修园两家,这就太局限了。后来我在中医大时所看的

参考书,就使我的眼界开阔多了,因而获益不少。

(三)要多跟几个好的老师,因每个老师各有他的长处。比如,有的老师长于伤寒;有的

老师长于温病,有的长于杂病,有的长于妇科,有的长于儿科。根据各老师辨证用药的特点,

取其所长,为我所用,这就大有好处。但这个条件如不具备,也可自学成材。

(四)学医要有坚强的意志,朝斯夕斯,持之以恒。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前途,要看到

光明,要提高自己的勇气。在顺利的时候,又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刻苦学习,继续前进。

我在学医过程中,学习情绪曾有几次大的起落,教训是很深刻的。

(五)在医疗作风方面,对同道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对病人无论工人、农民、领导干部,都要一视同仁,详细诊察,不得草率。有时病人情绪急躁,要

求过高,也只能耐心说服,体谅病人。但也不能迁就病人,投其所好。更不能乘人之危,向

病家需索财物,这是起码的医德。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大三的杏林学子,我以自己身在湖南中医药大学这个中医情结深厚的

学府而感到骄傲自豪,我更为遇到这么多医学精湛的中医老师而欣喜,我将在这片热土中继

续挥洒激情,为中医大的明天,为中医学的未来继续前行。

推荐访问:中医药学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中医 学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