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工作总结 > 2022 农业局工作总结

2022 农业局工作总结

时间:2022-07-10 18:40:10 浏览次数:

 5 5 篇 篇 0 2020 年农业局工作总结

 【篇一】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牢牢抓住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以“稳粮调结构、转型增效益、发展可持续”为指导,按照“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原则,以“五小庭院经济”为载体,全面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土地确权颁证等工作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较快的发展势头,全面实现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

 一、转方式调结构,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一是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全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128.2 万亩,同比增加 0.5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88.7 万亩,总产量达 28.2 万吨,同比增长 0.4%。认真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优化种植区域布局,大力实施种植业“百万亩”工程,稳定粮油播面,强化绿色模式攻关和高产高效创建,确保粮油产量。在堰塘、茶垭、官渡、梨树等乡镇建设马铃薯万亩高产示范片 2.25 万亩;在白沙、

 石塘、铁矿等 4 个乡镇建设油菜高产示范片 1.2 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 215.14 公斤,获 xx 市第一名;在沙滩、官渡、茶垭、皮窝乡等 10 个乡镇建设玉米高产示范片 2 个2.1 万亩,示范片机收测产达 756.17 公斤/亩,获 xx 市第二名。二是特色种植加快发展。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富硒茶叶、马铃薯和蔬菜产业发展。全市建成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 1 万亩、优质脱毒生产种薯扩繁基地 5万亩;全市蔬菜种植面积 12.9 万亩,改造高山蔬菜基地 500亩;编制富硒茶产业“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富硒茶产业带建设,新建富硒茶叶基地茶园 3 万亩,全市茶园面积达 28.2 万亩,富硒茶产量达到 0.7 万吨,产值达 13.6亿元;成功承办了 xx 市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推广现场会。扎实抓好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新建果园 500 亩,强化技术指导,巴山硒李、红心猕猴桃、xx 脆李、欧洲樱桃等产业加速发展壮大。三是特色养殖势头强劲。围绕畜牧业“千百十”工程,重点加快发展生猪、肉牛、板角山羊、旧院黑鸡、蜂桶中蜂等特色养殖。新(改扩)建养殖小区 10 个、新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 3 个;申报创建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 2 家、xx 市级标准化示范场 2 家。目前,全市出栏生猪45.05 万头、肉牛 4.88 万头、肉羊 17.56 万只、家禽 414万只;肉类总产量 4.7 万吨、禽蛋产量 4138 吨。四是健康水产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提高

 稻田、水库、池塘以及大水面健康养殖水平,新培育水产养殖示范户 6 户,新增冷水鱼养殖 20 亩,完成池塘标准改造 50 亩,新增稻田养殖 500 亩。发挥我市水产资源优势,提高渔业经济总产值,大竹镇柏杨溪水电站 1300 亩库区生态渔业养殖对外成功招商引资并入驻、2020 年现代农业水产专项资金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加快了休闲渔业、特种渔业、特色渔业、观光渔业的发展。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3280 吨,实现产值达 5630 万元。

 二、抓改革增活力,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 一是“七项改革”成效显著。今年,我局承担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专项改革、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革、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发展改革、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七项改革任务,坚持科学统筹、因地制宜的原则,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来,新成立专业合作社 58 家、家庭农场 26 家,流转土地 43015 余亩。工商资本进农业领域发展的势头强劲,如九硒农牧、国储农业、魏家硒李专合社等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土地确权收官在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接近尾声,正全力开展颁发证书、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力争年底打证率达到 95%。现已完成与农户已

 签订合同 12358 份,预计明年 1 月底前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三是“三资清理”全面推进。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清查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摸清农村集体“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指导贫困村依法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主、公开、公正的进行“三资”管理和经营,建立与村集体形成按股分配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贫困村发展集体经的活力,已发展村(社区)集体经济 66 家;启动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全面抓好村(社区)三资管理专项整治,现已自查问题497 个。四是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面落实种粮农民补贴政策改革,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积极争取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落实好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认真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增加保险品种、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

 三、抓典型促示范,精准推进农业产业扶贫 一是产业扶贫精准推进。今年是脱贫攻坚关键的一年,全市将有 58 个村退出贫困村,按照省农业厅产业扶贫及技术扶贫要求和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科学制定《农业产业扶贫专项规划方案》,以梨树乡三合面村脱贫攻坚引领区建设为抓手,引导贫困群众持续培育以富硒茶叶、富硒马铃薯、优质肉牛为主导、长远能致富的支柱产

 业,大力发展蔬菜、板角山羊、旧院黑鸡、生猪、蜂桶中蜂等短期能增收的特色产业;深入科技扶贫,开展产业扶贫和技术扶贫,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已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1350 户。二是“五小庭院”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按照“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原则,大力支持发展“五小庭院”经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已在全市 52 个乡镇 371 个村实施,收益农户 1.3 万余户,预计总投资 3400 万元。目前,庭院小畜牧已发展畜禽共 50 余万头(只、群),庭院小种植已发展蔬菜篱笆 37.1 万米,庭院小果木已发展 32.1 万株。三是抓实农业科技人员技术帮扶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支撑作用,优化调整选派到全市 170 个贫困村的农业科技人员,科学推进产业扶贫,开展贫困户技术培训 4.5万余人次,促进科技助农增收;扎实抓好驻村农技人员管理,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强化督促驻村工作落到实处。四是产业扶持周转金作用显著。为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产业扶贫,鼓励贫困群众坚持自愿申请、有借有还、用于发展产业的原则,按照年度产业发展计划,充分发挥扶持周转金的作用,有效推动了产业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周转金 5240 万元,受益农户 3687 户,11867 人。

 四、强基础增后劲,改善现代农业发展条件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推进 2015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建综合示范区项目建设,加快完成高标准农田验收认定工作。青花镇方家梁 2020 年省级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竣工投入使用,涉及受益农户 189 户,791 人,其中建卡贫困户 24 户 64 人。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提高。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提升现代农机装备水平。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上半年共兑现农机购置补贴 75.36 万元,补贴机具 1221 台,受益农户 1105 户;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到 33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水平达到 33%,实现全市机耕面积23.5 万亩,油菜机播 1 万亩,油菜机收 1 万亩。稳定机耕道建设,新建魏家乡石坝村机耕道 4.7 公里,全市机耕道总里程达 315 公里。三是现代种业生产加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种子法》,严格执行种子经营备案登记、档案建立、广告管理制度;对城区及 52 个乡镇 145 家种子经营门市加强市场监督抽检,种子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加快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建基地 2.7 万亩,在茶垭李家沟开展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在官渡诸葛坝开展玉米和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 5000 亩。加大粮油作物主推品种推介推广力度,确保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 95%以上。

 五、重科技强保障,努力提升农业服务水平 一是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促进科技服务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培训到人,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率。重点抓好了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全市组织开展科技讲座、农民实用技术、阳光工程等各类培训 80 余期(次),培训人数达2.6 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宣传资料 8 万余份;积极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素质大提升行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率达 100%,努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二是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各种农业协会、学会发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鼓励开展良种苗繁育、水稻集中育插秧、农机承包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养殖业粪污专业化处理、动物诊疗等经营性服务。支持发展粮食烘干、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服务。社会化服务组织在 2020 年基础上提高 15%。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深入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加快推进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应用,促进互联网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切实做到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四个转变”,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导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龙头企业、休闲农庄等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目

 前,通过电商途径销售产品达 20 余个品种,交易额达 6000万元。

 六、育品牌拓市场,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争取农产品加工项目政策,大力支持农民及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分等分级、产地初加工,提高农产品增加值。成功引进了李子酒加工企业,落户魏家乡。全市农产品初加工率提高5%。二是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快“三品一标”农产品培育和认证,推进农业标准化,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1个。积极申报 xx 旧院黑鸡注册第 29 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非活禽)和第 35 类普通商标(广告宣传)。切实加大农业品牌宣传推介,强化巴山雀舌、旧院黑鸡(蛋)、蜂桶蜂蜜等品牌农产品监管,提高农业品牌市场信誉度。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我市产业特色和地域优势,中铁建川、浙商集团、深圳蓝源等 10 余家企业均深入 xx 实地考察,并表示愿意落户发展生猪养殖、富硒茶叶、旧院黑鸡、辣椒产业等项目。目前正极力跟进中,加强与企业洽谈,全力以赴争取招商成功。四是拓宽农产品市场。坚持“农业开放”战略,2020 年 2 月,xx 富硒茶宣传片在 CCTV-7 亮相播出;在 xx 国际茶博会上,选送的 6 个茶产品全部获得金奖;市域三家茶叶龙头企业参加第十二届“中茶杯”评优活动,巴山雀舌公司、巴山富硒茶厂提供的产品均获得一

 等奖。积极组织组织巴山食品有限公司、恒康农业公司等 6家农产品企业参加重庆渝洽会、xx 农博会、成都茶博会等展销,我市特色富硒农产品在展会上深受欢迎,进一步拓宽特色农产品市场。

 七、强监督严管理,确保农业行业安全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成果,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已通过实验室“双认证”,增设了 52 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我市 40 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入驻平台系统。二是日常监督检查强化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例行监测指标稳步向好,各类种植业产品、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 99%,畜产品瘦肉精抽检合格率达 100%。三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业投入品监管水平。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组织开展了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标语 15 幅,开展现场咨询 20 次 6000 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 10000 余份提高了广大农民识假辨假能力。全市累计出动执法车辆 150台次、人员 700 余人次,检查整顿全市各类农资市场 150个次,检查整顿经营单位 283 家,立案查处 18 件。深入开

 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强化“瘦肉精”使用环节监管,全市“瘦肉精”日常抽检 4800 头份,检出率为零。四是全面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卫生监督。全市春防、秋防共免疫注射猪瘟 60 万头、口蹄疫 80 万头(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60 万头、免疫禽流感 500 万羽,免疫鸡新城疫 600 万羽,群体免疫率达 100%,确保了全市清净无疫;狠抓稻水象甲防控工作,紧急采购防控物资,及时组织召开防控工作现场会,实施防控面积达 1.72 万亩;切实抓好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全市共产地检疫生猪 25.1 万头,牛羊 4.28 万头;监督消毒运载工具 2.44 万辆,定点屠宰生猪 8 万余头;积极应对 H7N9 禽流感,采取设置监测点、临时关闭活禽交易点、强化消毒等措施,扎实抓好防控工作;加大渔政执法力度,强化《渔业法》宣传,开展不定期执法检查行动 20 余次,出动执法车 96 台次、执法人员 270 人次,累计查处渔事案件 28 起,共收缴违规地笼网 86 余个、刺网 95 张、捕鱼器 11 台、围网 106 幅、没收渔获物 20 余公斤,非法捕捞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五是加强农业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大力开展平安农机创建,组织开展了农业行业安全大检查,开展路检路查 25 次,出动执法用车 25 台(次),执法人员 113 人(次),检查农用机械 387 辆(台),查纠农机安全违法行为 41 人(次)。加强拖拉机注册登记、年度检验、驾驶(操作)人员培训考试等源头监管,拖拉机年检 299

 台,过户 27 台,变更与备案 58 台,上半年全市无农机事故发生。

 八、重生态防污染,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一是扎实抓好环保迎检工作。认真践行 “五大”发展理念,按照“治旧控新、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着力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今年以来共计出动环保宣传车 45 台次、出动检查整治人员 500 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 3 万余份,制作宣传标语 150 幅。积极办理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 15个,农业部门出具整改意见 27 份,配合环保部门立案查处养殖企业 2 家,罚款 40 万元,确保了全市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查。二是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等农业基础工作,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加大了省环保督查突出问题整治力度,对罗文、花楼等地畜禽养殖污染深入治理。三是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新建沼气集中供气点 2 处、170 户。加强养殖污染治理,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实现养殖粪污“减量化、资源化、清洁化”。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 16 万亩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66%以上。四是农业污染不达标企业

 分类处置。根据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科学进行分类处置,分别采取关闭整治措施,深入整治农业环保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整改治理 451 家,完成率 87.7%;禁养区关闭搬迁 30 家,完成率 85.7%。

 九、强素质转作风,持续提升农业队伍战斗力 一是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契机,加强现代农业发展新知识的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五大新理念,着力从区域统筹、供给侧改革、特色错位发展、规模品牌推动、绿色生态可持续等方面研究 xx 现代农业绿色、融合、循环、创新、高效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模式,不断提升农业干部推动发展能力,加快推动 xx 农业提档升级。二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杜绝“四风”问题,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强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认真践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服务三农,奉献社会”的行业宗旨,大力弘扬“提升能力、真情为民、崇尚实干、坚守清廉”的行业新风。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意识,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构建教育、制度、执纪监督有效机制,确保全系统风清气正。

 2021 年,我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增添措施,加快推进,奋力开创全市农

 业工作新局面。一是抓好产业扶贫。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依托,突出“生态、富硒、有机”优势,大力实施种植业“百万亩”工程和畜牧业“千百十”工程,全力支持“五小庭院经济”发展,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面推动脱贫攻坚。二是抓好农村改革。进一步巩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此为基础,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加快发展;引导农民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利用资产经营增收。三是抓好农业基础建设。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验收认定;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管理水平,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作业;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加强沼气网点建设,强化沼气安全监管,确保农村沼气使用安全。四是抓好农业科技培训。全面落实“创新兴农”理念,全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生产方式和运用模式创新。重点抓好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开展科技讲座、农民实用技术各类培训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五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

 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严格饲料、兽药市场监管,强化兽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打制售假劣农药、兽药、渔药、饲料以及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免疫综合防控措施,突出抓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切实加强生猪屠宰监管,强化屠宰检验检疫、无害化处理、统计监测等日常监管,健全畜禽屠宰行业管理机制;专项整治制售病害肉、注水肉及私屠滥宰等重点问题。六是抓好农业环境保护。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着力加强畜禽养殖污染和土壤环境的监测治理,严格控制养殖规模,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循环生产模式,努力构建规模养殖与规模种植协调平衡、农牧互动的生产体系,确保农业生态安全。七是抓好依法治农工作。建立农业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加强农业法治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规范执法主体,增加执法装备,完善执法程序,强化执法培训,全面高效执行农业法律法规。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健全农业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农村社会稳定。八是抓好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导向,工作“实”字

 当头,落实“干”字为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高制度执行力。坚持统一领导、纪检协调、依靠群众的工作机制,实行“一岗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加大信访处理和案件查办力度,强化内部监督渠道和手段。进一步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加大廉洁文化的培育力度,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促进形成弘扬正气、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良好风尚。深入推进源头防腐。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着力解决四风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之风,为全市农业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篇二】

 2020 年,我局紧紧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的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生态、高产高效、特色精品”为要求,开展了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020 年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科学规划,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行动计划》以及市农业局的要求,我县确立了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明确总体思路,制订了工作计划。沿着“四线两区一村”来布局,以设施蔬菜、优质稻、中药材、水产、白茶、果业

 等六大产业发展规划,向各相关部门征求了意见,上报市农业局进行审定。在此基础上做好承接全省蔬菜产业发展工程和水产业发展工程,规划了沿黎泰线的设施蔬菜种植区,沿洪门水库上游的日峰、中田、社苹、潭溪龟鳖特色优势产区和德胜、潭溪“稻虾共养”优势区。发展荷源、洵口、厚村、熊村等乡镇 2 万亩黎米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一个年加工能力达 2.5 万吨的水稻加工企业。引进北京国医研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建立 1.5 万亩中药种植基地和中药材加工产业园。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依托我县开展的红色、古色游推广农业生态绿色游,实现休闲乡村游产值达亿元。全县共有 12 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 余个专业合作社、60 余家家庭农场、300 多户种养大户参与了产业结构调整。

 二、稳步推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一是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将监管网络覆盖至村小组。按照省市要求重点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截至目前已有 51 个村 623 个村小组完成清产核资,占任务总数的 46%。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动员会和业务培训会,在全县全面推开清产核资工作。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确定日峰镇、潭溪乡、荷源乡为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乡

 推进试点,要求在 2021 年 6 月前完成试点任务,在成员确定资产量化,股份设置,收益分配及权能完善等方面形成全县可复印推广的经验。

 二是按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农药、化肥负增长实施力度,推广有机稻种植面积 2 万亩。调整畜禽养殖“三区”划分,关闭禁养区内的 6 家养殖场和整改了中央环保督查整改的 9 家为建设配套设施规模的养殖场。

 三是巩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成果。探索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长 30 年的政策措施,推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

 三、精准实施,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 2020 年高标准粮田建设验收工作,召开了由施工、设计、监理、项目乡镇、县高标办等参加的项目推进约谈会和迎接项目验收的工作会议,研究了验收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及 2020 年项目安排。目前 2020 年项目已全面竣工验收;同时加紧实施2020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主要围绕“四线两区一村”和“整乡推进”及秀美乡村建设、产业布局进行规划设计,7 个乡镇 16 个村 1.68 万亩高标准农田

 建设已完成初步设计评审、预算评审,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进度按时报省市高标办。

 二是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进一步提升。按照“四区四型”及一县多园要求,加快提升 xx 县聚龙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xx 县船屋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xx 县五圆科农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xx 县德胜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等 4 个省级农业示范园,重点建设五圆科农省级重点现代农业示范园;积极将新增的香榧产业示范园及艾草种植产业园两个申报省级示范园。

 三是加大设施农业大棚建设。引进 3 户以上有一定实力的农业企业进驻,带动我县设施农业生产,促进设施农业发展,建设千亩稻虾共养基地、千亩水果休闲采摘园;按照《xx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引进社会资本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指导意见的通知》(抚府发【2020】25 号)意见,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我县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县委主要领导召开了政府分管县长、农业局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主任参加的调度会,对农业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资本入园进行了安排部署。已建设出口蔬菜(西红柿)基地 80 亩、签订了出口俄罗斯合同,预计年产值达 160 万元;积极同杭州应三集团接触,商谈脱水蔬菜项目建设,引进 xx 客商建设中药材产业园。

 四、创新培育,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

 一是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家庭农场达到 79 家,专业合作社达到 512 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12 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 5 家,龙头企业销售产值突破亿元。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3 期300 余人次。二是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推进行动,已向上级部门递交 3 个无公害上报材料,获得 2 个绿色农产品认证;“草菇”地理标志已通过农业部认证。“xx 白茶”地理标志已报至农业部,待批复。三是举办首届“农民丰收节”。为加大对我县农业品牌和农产品推广宣传活动,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坚持因地制宜、节俭热烈、以农民为主的原则,配合宣传部门在农历秋分日筹办具有我县农业特色的第一个“农民丰收节”,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宣传报道,xx 农产品及品牌知名度得到较大的提升。四是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制订了《产业扶贫三年实施方案》,按照规划,配合县扶贫移民局在十五个乡镇开展了黑木耳栽种培训,实施项目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扶等形式扶贫。

 五、长效坚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和病害防控 一是坚持从源头上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了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出动农业执法人员 300 人次,检查农药、化肥、种子经营网点 100 余户,兽药、饲料经营户 11

 家,调解农资纠纷 5 起,立案查处农业行政案件 3 起,整顿农资市场 9 次。全县共抽检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 100 余批次,合格率达 100%,全县农产品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二是加强动物病害防控,层层签订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状,明确动物疫病防控目标、任务和责任。做好春秋季动物防疫集中免疫工作,强制防疫免疫密度达100%,杜绝口蹄疫和 H7N9、H8N10、禽流感等疾病发生,开展非洲猪瘟防控,设置了一个省级临时检查站、两个县级临时检查站,下发《非洲猪瘟防控宣传告知书》700 份、《防控知识手册》200 份、《现场排查手册》200 份、宣传挂图 200 份。对全县 178 家生猪养殖场(户)就行了排查,排查生猪 71701 头,未发现非洲猪瘟可疑情况。三是加强植物检疫工作特别是柑橘“黄龙病”防治和木虱普查工作。开展植物调运检疫和植物病害普查,重点做好柑橘黄龙病普查,认真部署落实相关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和宣传牌、宣传资料以及培训会议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在全县普查果园面积 30000 余亩,普查树株 100000 余株,已发现了木虱的传播,及时发放了防治药品。

 2020 年,我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目标要求仍然存在一些差距,2021 年我们将积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 2020 年工作的基础上,对接省市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制定我县 2021 年度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制定资金分配方案,落实项目实施主体,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加强项目监管,使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通过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发展优势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设施农业建设步伐。按照规划要求明确发展模式和目标,基本实现“四区四型”。重点规划布局“一区五园”(以德胜、潭溪为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建设聚龙湾现代渔业示范园、xx 五圆科农众创产业示范园、xx 船屋白茶示范园、xx 香榧产业示范园、xx国医研药艾草产业示范园),加大设施农业大棚建设和运营,结合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组建现代农业示范园招商团队,精心制作现代农业示范园招商资料,赴泉州、厦门、上海、xx 等地开展招商活动,积极引进企业签订投资协议进驻园区。

 三、平稳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和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时间节点推进折股量化、资产收益等分配制度。组建督导组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度进行督导。

 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 2020 年项目验收扫尾工作,开展 2021 年项目建设,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同艾草产业基地、稻虾共养基地、设施农业基地共同建设、协调发展。加大土地流转和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五、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定期检测,完善监管手段,将监管对象全覆盖。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监管,开展春耕春播农资市场执法专项行动和金秋护农执法专项行动,确保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加强动植物病害防控,争取将病害损失降到最低点。

 六、认真履行产业扶贫牵头单位职责。按照产业扶贫规划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派出“连心小分队”和帮扶责任人,组建技术帮扶组,开展产业培训。

 【篇三】

 2020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 xx 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以海兴市,绿色发展”战略部署,紧密围绕“产业兴

 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富民兴村产业发展,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脱贫攻坚战,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责任,大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工作情况 (一)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强化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制定《xx 市农业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和《xx 市农业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xx重要讲话精神工作方案》,分阶段持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工作。通过局门户网站、宣传专栏、微信、标语等载体,开展广泛宣传。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积极参与市委组织的学习培训,邀请市委讲师团作专题辅导,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xx 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深入学习,每名党员干部撰写一篇研讨文章或学习心得。2020 年共召开各种学习会 131 次,党员干部参加集体学习近平 780

 人次,撰写心得体会 180 多篇。二是做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根据市委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整改落实工作方案和责任清单,建立整改台账,积极与各科室和直属各单位沟通联络,各项整改落实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三是认真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召开了2020 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关于巡视整改暨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班子成员谈心活动,认真查找了领导班子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研究制定了整改落实的主要措施。积极开展“七?一”党日活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重点,结合发展现代农业、新时期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四是扎实推进机关党建示范点建设。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xx 市农业局机关党建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和《市农业局机关党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意见(2020-2020 年)》,及时召开局动员会,从目标任务、建设标准要求和分工步骤进行了详细部署。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当前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局机关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党

 员谈心谈话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提醒制度》等五个党建工作相关制度,力争把我局机关党组织建成为“工作完成高标准、项目推进高成效、阵地建设高质量、制度落实高水平”的基层党组织,跨入市级示范点行列。五是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防御台风“山竹”和救灾复产工作中,局全体党员干部取消休假加强值守,确保第一时间拉得出,打得赢,救得了。台风过后,各支部党员干部深入灾区及驻点村核灾查灾,慰问受灾群众,帮助当地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开展党建挂点帮扶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难题、攻难关、做奉献,团结带领群众打开工作新局面。六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局党组成员落实主体责任,实行每一个领导成员一个账号,亲自填写主体责任任务,确保党风廉政工作落到实处。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召开 2020 年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动员会,制定《xx 市农业局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实施方案》,通过教育学习,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纪律观念,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强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强化警示教育,通过播放《铸魂》、《穷途末路》等反面典型电教片,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党员领

 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落实了重大事项请求报告制度,有效约束和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言行。按照抓早抓小工作机制,严格实行谈话提醒制度,开展谈话提醒 108 人次。七是狠抓机关作风建设。成立“项目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印发活动实施方案,对 30 项重点工作明确负责领导和责任科室(单位),主要领导带头示范,其他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局领导以定期与不定期结合方式带队到各科室、直属单位开展明察暗访,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落实,常抓常严,形成作风建设的新常态。八是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委有关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支部利用“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干部传达学习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集中学习达 2090 人次。

 (二)农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我局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着重抓好种养结构优化调整,全市农业生产持续稳产增收。预计全市作物种植面积 300 万亩,粮食播种面积 176.89 万亩,同比增 0.69 万亩。粮食总产量 68.3 万吨,同比增 0.4 万吨;预计水稻播种面积

 156.02 万亩,同比增 0.44 万亩。水稻总产量 55.62 万吨,同比增 0.24 万吨。其他作物稳定发展。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预计全市肉类总产量 22.8 万吨,减少 0.9%;禽蛋产量7600 吨,增长 0.9%;牛奶产量 8900 吨,增长 10.5%。牛、羊等草食动物规模化养殖加快发展,畜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我市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市委书记焦兰生同志到任后第一个专题调研是乡村振兴工作,第二个专题会议是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总体方案》,召开了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市财政三年内统筹安排不少于 10 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市直单位选派 4 名年轻后备干部到 4 个县(市、区)担任党委书记助理,协助书记专抓乡村振兴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乡村振兴工作微信群,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擂台赛,在全市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一是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稳步推进。全市 88 个省定贫困村1269 个自然村,除纳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另行建设的 69 个自然村外,各自然村建设项目基本已动工,接近一半的自

 然村已完工。二是加快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阳东示范片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达到了“两年基本实现目标”的要求,省专项资金支出 5470 万元;阳西示范片完成了大部分的工程项目建设,省专项资金支出 6482万元;海陵示范片 7 个项目已全部动工,支出省专项资金2638.6 万元;阳春示范片正在做总体规划设计和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等前期工作,其中潭水镇凤来村委会什份田自然村的建设已有初步成效。三是有序开展全域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启动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海陵区已完成县域规划,阳西、阳东县域规划已有初步成果,阳春正在做前期工作。通过深入宣传发动,实施竞争遴选机制,全市 710 个行政村中纳入规划整治的 8088 个自然村中,已有 7263 个自然村开展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开展率 89.8%,其中已完成的自然村有 6748个,完成率 83.4%。75%的自然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健全了村规民约。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动村民和乡贤捐款总额已超过 1.33 亿元,其中阳东区扣款总额接近 6000 万元。四是开展了“xx 市十大最美乡村公园”评选。经各地申报、组织专家综合评审和网络投票等,市政府决定授予阳东区东平镇鸳鸯石公园等 10 个乡村公园“xx 市十大最美乡村公园”牌匾,并于 2020 年 9 月

 14 日举办的 xx 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文艺汇演上进行授牌仪式。

 (四)脱贫攻坚稳步推进。2020 年,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0 年)》,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咬定“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压实责任,深化精准施策,全市四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基本建立,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得到有效落实,到 2020 年底累计共有 7.1 万贫困人口实现预脱贫。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压实责任加大惩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力度的方案》和《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和扶贫领域巡察工作为抓手,落实好脱贫攻坚责任制,健全了专题研究、深入调研、定期汇报、书记遍访制度,进一步强化县(市、区)、镇(街道)党委政府、各帮扶单位及行业扶贫工作责任。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全市落实各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6:3:1 资金)28855.81 万元,其中省级 14239万元、xx 市级财政 10754.4 万元、市县(市、区)两级财政 3862.41 万元。全市 2016-2020 年累计筹集到位各级财政扶贫资金(631 资金)79011.45 万元,已使用 73751.86万元,占比 93.34%。三是深化精准施策。到 2020 年底,共启动共实施村级帮扶项目 939 个、贫困户产业帮扶和资产

 收益帮扶项目 31262 个,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 337 人;组织专场招聘活动 47 场,贫困劳动力达成就业意向 641 人,公益性岗位安置 372 人;已落实 13914 名贫困学生 2020 年秋季至 2020 年春季学年生活费补助;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已全部落实财政全额资助参加 2021 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市域内住院治疗合规医疗费用报销、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机制;全市 3325 户贫困户年度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建设完成;共有746 户贫困户获得扶贫小额贷款,发放贷款资金 2117.9 万元。

 (五)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一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达 103 家(其中国家级 2 家、省级 21 家、市级 50 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 1453 家(其中国家级 5 家、省级 60 家),家庭农场 439 家(其中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 26 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农户 26.86 万户,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方面,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有力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涌现了一批领军人物,受到了国家、省、市的表彰,今年我市陈迪获得全国农业劳模称号,补建华、陈迪获得 xx 省十大荔枝种植匠称号,黄创尚获得 xx 十佳最美新型职业农民称号和 xx新农人创业创新大赛冠军,补建华获得首届“xx 工匠”称

 号等。二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我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xx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方案》,成功申报 2 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农业龙头企业 54 家,创建了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2 个、示范点 14 个。四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和推广工作。组织举办了 xx 市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组织企业参加第十六届农交会和第九届 xx 现代农博会,协同南方农村报社等单位在深圳举办荔枝品牌推介活动做好农业名牌产品宣传推介工作。积极打造名牌农产品,今年新增 11 个农产品获得 xx 省名牌农产品称号;组织 10 个农产品申报 xx“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评审。五是加强省级“菜篮子”基地建设。积极做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相关工作,成立了 xx 市“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印发了《xx 市贯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任务分工方案》,并组织各县(市、区)、各成员单位对 2020 年以来“菜篮子”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推进工作落实。六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序推进。全市农业部门牵头建设的 2016 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4 个,建设规模 4.78 万亩,已按省的要求在 2020年 3 月底前竣工。2020 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 2.65万亩,其中农业部门牵头建设任务 1.06 万亩,项目已在

 2020 年 12 月份陆续动工建设,预计明年 3 月底前完工。七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预计 2020 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107.7486 万千瓦,比去年底增加 2.048 万千瓦,增长1.93%;全市早稻种植面积 72.7284 万亩,早稻机耕面积70.2292 万亩,机耕水平 97.91%;增加 0.01%;早稻机收面积 66.4104 万亩,机收水平 91.3%;早稻机插面积 9.98 万亩,机插水平 13.9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六)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红利,积极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一是加快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全市确权登记面积 152.09 万亩,已颁证到户 40.24 万户,完成率 97.77%。市级数据库建库工作初步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二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举办了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培训班,各县(市、区)农业、财政系统及各镇(街道)农办、财政所相关业务人员 120 多人参加培训,为顺利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全市已完成清产核资经济组织9686 个,完成 96.68%。三是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仲裁工作。据统计,目前我市累计调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总数 905 件,其中乡村调解 748 件,仲裁委受理 157件(其中调解 41 件,裁决 116 件)。2020 年 3 月在 xx 举

 办的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调解仲裁工作培训班上,我市作为先进典型作经验介绍。

 (七)农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督促指导各地抓好基层农技体系建设等科教项目的实施,认真抓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宣传推...

推荐访问:农业局 工作总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