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利益主体视角下工商资本下乡合作模式选择

利益主体视角下工商资本下乡合作模式选择

时间:2022-07-08 19:30:03 浏览次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解决新时代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业发展不充分问题。工商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具有资源禀赋优势,逐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吕亚荣和王春超,2012;任晓娜和孟庆国,2015;赵祥云和赵晓峰,2016)。工商资本下乡在促进资金回流农村,促进城乡要素自由交换的同时,首要利益诉求差异、资源禀赋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得各利益主体在工商资本投资决策、土地流转、生产经营和利益分配等环节出现冲突。最终导致各地出现资本“跑路”、土地流转纠纷以及土地流转后“非粮化”“非农化”等现实问题。

  已有研究发现,工商资本投资失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工商资本对自身的资金及技术人才储备认识不足,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存在盲目性(谢天成等,2015);二是工商资本未能充分调动当地社会资源形成嵌入式发展,乡村社会对外来资本的排斥导致利益冲突频发(徐宗阳,2016 ;陈义媛,2019);三是地方政府干预过度和农村要素改革系统性、协同性与配套性不足(周振,2020)。与此同时,已有研究也发现各利益主体建立有效的利益实现机制是工商资本投资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曾博,2018)。

 通过引入中介组织、建立利益共同体等形式(Uzzi,1997 ;Vestrum,2014),工商资本下乡涉及的核心主体间可建立多样化的联结方式,从而促进其利益的实现。根据不同的投资产业、

 投资主体和投资环境,工商资本下乡有多种投资合作模式。例如,依据资本是否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可划分为直接模式和间接模式,其中直接模式包括直接投资或收购破产农业企业等形式,间接模式包括“工商资本+农户”“工商资本+专业合作社+农户”“工商资本+家庭农场+农户”等形式(时雅杰和蒲应,2016 ;杨水根,2014);依据组织形式可划分为商品契约形式、要素契约形式和土地要素主导的合作形式等(曾博,2018)。

  鉴于此,本文基于利益主体视角,分析工商资本、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户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形成的工商资本主导、“工商资本+中介组织+农户”“工商资本+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户”三种合作模式的利益实现机制和适用条件,并以工商资本下乡实践较早的江苏地区为例,对三种模式的典型成功案例进行比较,以期为工商资本下乡所涉各利益主体选择适宜的合作模式提供有价值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析 工商资本下乡的利益主体分析

  工商资本下乡主要涉及工商资本、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户四大核心利益主体。其中,工商资本作为投资的关键参与者,追求投资成本最小化和投资收益最大化,逐利性是其内在属性。地方政府是工商资本下乡投资的外部推动者,除经济利益以外,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绩效考核的双重压力下,其也具有强烈的政治利益诉求。村集体作为地方政策的执行者,是工商资本投资过程中

 的引导者和协调人,其利益诉求与地方政府一致。农户是工商资本下乡投资过程涉及数量最多的主体,追求纯收入的最大化,并在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扮演土地流转者、劳动力供给者和农产品生产者三种角色。

  根据生产要素理论,生产要素的有效融合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工商资本具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优势,农户则主要拥有土地和劳动力生产要素。因此,工商资本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的微观本质是生产要素跨界集约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对农户来说,其通过生产要素的再配置,达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再协调,通过劳动力增收、土地增收和产品增收等路径改善其福利水平(邵爽等,2018 ;李云新和吕明煜,2019);对工商资本来说,其通过生产要素的再配置,获得土地附加值等新的盈利空间(李云新和王晓璇,2015)。

  工商资本下乡在土地流转、劳动雇佣、项目生产等环节都存在高昂的交易成本,面临“用地难”“融资难”和“用工难”等现实障碍。例如,工商资本与农户通常在土地流转环节针对地租租金、租赁期限等问题产生分歧,农户数量多且分散的特征在提高双方协商成本的同时降低农户在合约谈判中的话语权(李云新和王晓璇,2015)。此外,工商企业作为外来资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乡土社会的排斥(蒋永甫和应优优,2015 ;徐宗阳,2016 ;周振等,2019)。然而,一方面,地方政府出于工商资本下乡带动地区农

 业农村发展的目的,向工商资本提供的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可以直接降低工商企业的投资成本。地方政府对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化也可以间接降低工商企业的投资成本(赵祥云和赵晓峰,2016)。另一方面,具有公信力和信息资源优势的村集体的加入可以有效缓解土地流转困境。村集体作为众多分散农户的代表与工商企业谈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商企业的交易成本,也提高了农户的话语权。同时,村集体通过动用乡土社会资源,可以有效协调日常冲突,帮助工商企业真正嵌入乡村发展。

 制 不同工商资本下乡合作模式及其利益实现机制

  相关利益主体的资源禀赋差异使其在项目投资过程中话语权不对等,通常掌握资金、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的工商资本和拥有政治资源的地方政府对合作模式具有决策权。依据工商资本和地方政府对项目参与程度的差异,本文主要分析了工商资本主导、“工商资本+中介组织+农户”和“工商资本+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户”三种模式。

 式 (一)工商资本主导模式

  1.运行模式

  工商资本主导模式是指工商企业流转土地后,依靠高额资金、管理能力、人力资本和互联网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当地设立企业或自建基地进行投资。

 2.利益实现机制

  工商资本主导模式主要通过工商企业对使用的各生产要素进行付费实现利益联结(见图 1)。在该模式中,工商资本处于主导地位,独享项目收益的同时独自承担项目风险;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的参与度较低,地方政府不干预投资建设及运营环节,主要给予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村集体协助工商资本与农户对接,借助外部资本盘活乡村资源增加集体收入;农户通过土地租赁和劳动雇佣与工商企业对接,获得相应地租和工资。

 (二)“ 工商资本+ 中介组织+ 农户” 模式

 1.运行模式

  “工商资本+中介组织+农户”模式是指工商企业通过与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销售契约和保护契约,间接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农业产业链。实践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工商资本+农

 民合作社+农户”。该模式常见于工商资本下乡投资农业产业化领域,如联想佳沃集团与合作社联合投资猕猴桃产业;中化农业集团联合徐州康田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进行蔬菜生产等。

  2.利益实现机制

  “工商资本+中介组织+农户”模式主要通过引入中介组织实现利益联结(见图 2)。在该模式中,工商资本通过入股、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与中介组织建立合作,实现资本盈利;地方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工商资本下乡、运用资金支持中介组织的农业设施建设,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村集体利用信息优势协助中介组织和农户顺利建立合作关系,农业产业链发展带动集体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了村庄治理;中介组织依托稳定的销售渠道,在工商资本支持下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提升了组织的号召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农户通过土地租赁、劳动雇佣、订单农业,亦或要素入股方式与中介组织合作,获得相应的地租、工资、农产品收益和利益分红。

  (三)“ 工商资本+ 地方政府+ 村集体+ 农户” 模式

 1.运行模式

  “工商资本+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户”模式是指工商资本、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户通过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项目建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该模式常见于大型乡村建设领域,如恒大集团和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三级政府共同出资对潘安湖的整治改造项目。

 2.利益实现机制

 该模式主要通过资源入股的形式实现利益联结(见图 3)。在该模式中,工商资本以资金入股获取村庄规划建设权,通过商业化运营方式实现资本盈利;地方政府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资金入股为项目建设提供基础性服务,以打造特色乡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进地区乡村振兴进程;村集体代表分散农户以土地、房

 屋等入股并协调农户配合项目建设运行,增加集体收入;农户委托村集体以土地、房屋等入股,并通过劳动雇佣、创业等方式参与乡村建设,增加收入。

 例 工商资本下乡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一)工商资本主导模式—— 紫海蓝山项目

  1.项目概况

  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为低山丘陵区,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9%,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捷,人员以外出务工为主,当地存在闲置农地。2012 年,从事房地产行业的汴塘镇人郭方红返乡租赁孟省村和许阳村共计近 2000 亩农田与荒地,投资建设以薰衣草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庄园。

 2.利益主体与运行模式

 紫海蓝山项目涉及紫海蓝山创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户四方核心利益主体。项目主要分三期开发建设,计划总投资 1.8 亿元,截至 2019 年已投资近 1 亿元资金,资金主要源于工商企业自身积累的资本及其获得的部分银行贷款(见图 4)。在该项目中,工商资本享有整个项目的经营管理权,其按照自身投资规划,成立徐州紫海蓝山创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获得政策补贴 50 万元;其与村集体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合同约定土地租赁期限 50 年,地租支付方式为期初一次性支付 100 万元、之后每年固定支付 20 万元。

 3.运行绩效与存在的问题

  2017 年庄园营业收入 971 万元,2018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61 万元,公司年净利润约 300 万元。农户除出租土地获得固定地租外,还受雇参与庄园日常运营,获得临时性工资收入,雇佣

 农户的工资 100~200 元/天,受雇总人数约 80 人。同时,庄园周边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地方税收收入也得以增加。

  实地调研发现该项目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障碍:(1)长期规划不明确。薰衣草是庄园的特色种植花卉,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然而,受地区气候和土壤环境影响,薰衣草种植产量较低,庄园因此改种观赏价值较低且无商业价值的马鞭草,这导致庄园存在同质化经营风险,不利于庄园的长期发展。(2)融资困境。庄园内现有民宿数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扩大民宿规模和开发相关配套设施会产生较大资金需求,但该项目融资过度依赖原始积累,融资难现状制约了庄园的进一步发展。(3)利益主体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地方政府和项目投资公司针对土地及荒山的征税面积、项目投资公司和农户针对土地租金的支付方式等存在异议,但是各主体一直沟通未果,导致庄园的规划发展受到影响。

 (二)“ 工商资本+ 专业合作社+ 农户” 模式—— 蔬菜项目

 1.项目概况

  市溧水区和凤镇依山傍水,自然资源丰富,当地农户以在无锡苏州等地种植蔬菜为生,但未形成规模化种植。2009 年,返乡创业的路晓华牵头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集蔬菜种植、检测、

 销售及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合作经济组织。路晓华曾任当地企业的供销科科长,后期在无锡成立农资供应点,年销售额超过 2000万元,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人脉。

  2.利益主体和运行模式

  蔬菜项目涉及的核心利益主体包括露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荟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专业合作社、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户。荟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蔬菜加工、销售和生产设施建设;露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主要负责为合作社吸纳人才、优化合作社的生产管理,并向合作社提供资金技术支持;蔬菜专业合作社一方面为合作农户提供种苗、农资和技术培训,进行统一生产,另一方面和荟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及利益分配协议;村集体协助农户以土地流转和订单农业方式参与蔬菜生产;地方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在蔬菜项目中(见图 5),理事长路晓华期初以 500 万资金、其他社员以土地折价入股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户以 700 元/亩的价格与村集体签订租赁期限 30 年的土地流转合同,共流转土地约 2008 亩。合作社实行项目承包制,将土地倒包给社员和大学生,承包期限 4~5 年,承包租金为露天场所 700 元/亩、配套设施区域 1400/亩,种植收益的 70%归属承包人,30%归属其雇佣农户。荟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合作社生产的蔬菜进行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和统一派送,并开发食堂配送、礼品蔬菜、批发

 市场和电商平台四条销售渠道,荟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合作社各享销售收益的 50%。地方政府对合作社给予免税政策,对连栋大棚和玻璃温室建设补贴 50%。

  3.运行绩效与存在的问题

 蔬菜专业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社员数量由最初的 13 人发展到 180 余人,蔬菜种植面积由不足 200 亩扩大到 2000 多亩,蔬菜种植品种扩大到九大类六十多个品种,2018 年实现销售额约1.5 亿元,年利润 692 万元,成为当地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参与农户形成了差异化的收入机制。

  蔬菜项目当前主要存在两点障碍:(1)技术人才招聘难。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优化工作环境,但受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大多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管理人才和新鲜血液引进方面仍存在困难,不利于项目的现代

 化和科技化发展。(2)工商资本与专业合作社关系复杂。尽管露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荟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蔬菜合作社的专业分工合作有效提升了项目运作效率,但三者存在相互嵌入的关系,路晓华是三者共同股东,其间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易出现资本控制合作社的现象。厘清资本与合作社之间的利益关系对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 工商资本+ 地方政府+ 村集体+ 农户” 模式—— 万科兴化目 项目

  1.项目概况

  泰州兴化市千垛镇东罗村地理位置特殊,紧邻千垛菜花景区——全国最美油菜花海,农产品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东罗村具有苏中苏北农村的典型特征——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独居留守。2017 年,江苏省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计划,兴化东罗村被评为首批试点村之一。2012 年万科集团开始转型定位为城市配套服务商,2017 年 7 月,万科正式开始规划设计东罗村,探索“工商资本+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户”的多方合作模式。

 2.利益主体与运行模式

  项目涉及的核心利益主体包括万科集团、兴化市政府、东罗村集体和农户。在项目实际运作过程中(见图 6),万科集团、兴化市政府和东罗村集体三方合资成立兴化市万兴商业管理有限

 公司,专门负责东罗村的建设与管理。项目投入资金约 9000 万元,万科集团是主要的资金供给者,负责东罗村农业生产、旅游民宿、研学育、景观改造和部分公共产品建设项目的投资,并提供管理团队与专业人才;兴化市政府主要承担政策引导、东罗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破旧房屋收储改建工作,由兴化市文旅公司具体实施;东罗村集体保障日常具体事务的落实,并以闲置房屋和闲置土地的使用权折价入股平台公司。公司对东罗村采取商业化运营方式,主要发展三大经济:(1)农业经济。万科集团制定统一生产标准,打造农产品品牌,并利用集团销售渠道来提升当地农产品附加值。(2)民宿经济,万科集团出资与村集体共建11 幢独栋农家式民宿,同时动员当地村民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建立民宿,形成差异化的民宿市场。(3)文化经济,东罗村新建文化创意街区,设立研学游活动,并结合当地的剪纸、草编、绳编和锣鼓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项目。在利益分配方面,万科集团作为相对控股方,持股比例达到 51%,整个公司收益的 5%~10%用于村集体对参股村民进行分红使用。

  3.运行绩效与存在的问题

  截至 2018年底,东罗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进程达 85%以上,村民服务中心、东罗村大礼堂、“东罗秋实”展览馆、村民食堂、11 幢民宿建筑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东罗村不仅走在泰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前列,也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截至 2018 年底,东罗村吸引 8000 多人次前来参观。2019年前 6 个月,当地农副产品销售额达 500 万元,乡村旅游收入近150 万元,带动当地村民约 60 人就业。2017 年东罗村人均纯收入突破 2 万元,2018 年人均纯收入达 2.3 万元。与此同时,“厕所革命”、村庄污水集中处理点的设立和生态湿地公园的建设等改善了东罗村生态环境,村民生活环境也得以完善。

  东罗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项目主要存在两点障碍:(1)农户以土地折价入股存在一定问题。江苏省《关于支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鼓励试点地区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

 权作价入股的方式与其他单位共同兴办企业,但现行《土地管理法》对如何评估集体土地价值,如何规范处置土地折价入股没有明确规定,万科集团和江苏省国土系统、兴化市政府等部门尚处于沟通摸索阶段。(2)村集体二元代理身份需要加强监管。村集体作为连接农户和工商资本的桥梁,具有二元代理性质。双重身份叠加难以界定其在合资平台日常运营中究竟代表哪方利益,易出现村委会滥用权力,需要加强对村集体的监督。

 择 工商资本下乡合作模式选择 析 (一)工商资本下乡合作模式比较分析

  紫海蓝山项目、蔬菜项目和万科兴化项目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合作模式,三种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农户雇佣等实现了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的结合。但是这三种模式在注册资本、政府支持、投资领域、村庄资源和人员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如表1 所示。

 从工商资本实力来看,紫海蓝山项目和蔬菜项目均为个人工商资本,万科兴化项目为大型工商企业,资本实力更强。

  从地方政府的参与程度来看,在紫海蓝山项目中,地方政府主要借助补贴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工商资本;蔬菜项目中的地方政府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的同时给予中介组织较大力度资金支持;在万科兴化项目中,地方政府通过国资平台投资入股的形式实质参与项目,并对工商资本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从投资领域来看,在紫海蓝山项目中,工商资本掌握较强的话语权,投资于具有休闲观光性质的薰衣草庄园;蔬菜项目则以农业产业链的形式存在,工商资本直接参与到蔬菜产业链的产前和产后环节;万科兴化项目中的核心利益主体均通过各自的优势资源入股,对东罗村进行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析 (二)工商资本下乡合作模式适用条件分析

  由对工商资本主导、“工商资本+中介组织+农户”“工商资本+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户”这三种工商资本下乡合作模式的比较可知,三种模式均存在一定的适用条件。工商资本主导模式适用于具备资金实力的工商资本在土地资源丰富、当地农户对土地依赖程度不高的地区投资民宿、采摘等休闲农业类市场需求大、投资回报快、产业附加值高的领域。

 “工商资本+中介组织+农户”模式适用于具备稳定销售渠道的工商资本联合组织能力较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的农户投资于蔬菜、稻米、家禽养殖等农业产业化领域。

 “工商资本+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户”模式适用于大型工商企业联合财政实力较强的地方政府和组织能力较强的村集体在具备某种资源优势的村庄进行特色乡村建设,通常是对当地村庄进行整体改建,投资领域不仅涉及传统种养殖业还涉及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等外部性领域。

 择 (三)工商资本下乡合作模式的选择

 工商资本主导模式的投资项目通常涉及较大面积的土地资源,且工商资本需要自担风险、自负盈亏。所以该模式往往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不高,有长期租赁土地的意愿;二是工商资本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避免因融资困难陷入发展困境。

  “工商资本+中介组织+农户”模式通常引入中介组织建立农业产业链,投资农业产业化领域。由于种养殖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该模式一般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工商资本具有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以保障项目盈利;二是项目地区农户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这将助益项目实施顺利。

  “工商资本+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户”模式通常以利益共同体的形式投资特色乡村打造,涉及较多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所以该模式通常需要满足如下条件:一是工商资本和地方政府需要具备提供大规模资金和专业人才的实力;二是项目所在地需要具备某种优势资源为实施特色乡村规划提供物质基础,保障村庄改建后得以对接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议 政策建议

  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基于各自的生产要素优势、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形成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对应不同的利益实现机制,并对各利益主体的资源禀赋存在潜在的诉求。因此,各利益主体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选择合作模式。

  对地方政府而言,首先,应结合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状况有针对性地引导工商资本投资适宜领域,实现要素配置优化,为闲置资源赋能。其次,要综合考虑当地农户阶层状况及其利益诉求,针对农业生产农户失地后的基本保障、兼业农户的利益补偿、中坚农户的合作诉求等与工商资本进行协商,尽可能缓解农户和工商资本间潜在的利益冲突。

  对工商资本而言,首先,应综合考虑自身资本实力和地区资源状况,从休闲农业、种养殖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中选

 择投资项目,从而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成功率;其次,要重视农户的合作意愿和利益诉求。农户是重要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提供者,容易对外来资本产生排斥心理。充分考虑农户的合作意愿和利益诉求将助力投资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合作模式的持续运转。

 参考文献:

 [1]UZZI B.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eddednes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1):35-67. [2]VESTRUM I.The Embedding Process of Community Ventures:Creating a Music Festival in a Rural Cummunity[J].Entrepreneurship&Regional Development,2014,26(7/8):619-644. [3]陈义媛.资本下乡的社会困境与化解策略——资本对村庄社会资源的动员[J].中国农村经济,2019(08):128-144. [4]蒋永甫,应优优.外部资本的嵌入性发展:资本下乡的个案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5(02):143-149. [5]李云新,王晓璇.资本下乡中利益冲突的类型及发生机理研究[J].中州学刊,2015(10):43-48.

 [6]吕亚荣,王春超.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与农村的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4):62-68. [7]李云新,吕明煜.资本下乡中农户可持续生计模式构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63-70,166. [8]任晓娜,孟庆国.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土地市场的机制和问题研究——安徽省大岗村土地流转模式的调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05):53-60. [9]时雅杰,蒲应.中国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结合的模式[J].农学学报,2016,6(12):72-77. [10]邵爽,李琴,李大胜.资本下乡:进入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59-66,163. [11]徐宗阳.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基于华北地区一个公司型农场的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6,31(05):63-87,243. [12]谢天成,刘盾,施祖麟.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对嘉兴、开封两市的调研[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08):30-34. [13]徐宗阳.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基于华北地区一个公司型农场的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6,31(05):63-87,243.

 [14]杨水根.资本下乡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路径与机制[J].生态经济,2014,30(11):89-92. [15]赵祥云,赵晓峰.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4):17-22. [16]曾博.基于组织形态发展的工商资本下乡合作模式研究——兼论农户主体权益保障[J].学习与探索,2018(03):133-137. [17]周振,涂圣伟,张义博.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趋势、障碍与对策——基于 8 省 14 县的调研[J].宏观经济管理,2019(03):58-65. [18]赵祥云,赵晓峰.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4):17-22. [19]周振.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跑路烂尾”之谜:基于要素配置的研究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20(02):34-46.

推荐访问:下乡 视角 主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