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关于农广校开展涉农中专“送教下乡”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农广校开展涉农中专“送教下乡”若干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5-17 11:40:05 浏览次数:

一、“送教下乡”是涉农专业中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从上世纪末开始,农业职业教育特别是涉农专业,日渐萎缩、举步维艰。到2011年末,由于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合并、升格或更名,河北省15所农业中专学校保留下来的仅有3所。农村青年人数的减少和学农务农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农业中专学校涉农专业招生异常困难,即便是现在在校的农科类学生,绝大部分也是为了对口升学、离开农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相反,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有创新观念、有专业知识、有先进文化和掌握现代技术的新型农民。农村的许多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户、返乡农民工及有志青年渴望进行系统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是,由于原有办学模式的限制,缺乏适合农民自身需求的职业教育平台。

2009年国家决定对涉农专业中职学生实行免费教育的政策,为涉农中专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涉农中专教育如果继续走城市校园式教学那条老路,仍然是死路一条,生源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国家扶持农业教育,为农村培养人才的初衷实际上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对涉农中专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这种形势下,河北省探索的涉农中专送教下乡办学模式,较好地走出了一条大规模培养农村中等专业人才的成功之路。2009年至2011年,河北省农广校共在41个县的176村设立了送教下乡教学班,共培养9058人,为农村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河北农广校中职教育涉农专业“送教下乡”的主要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涉农专业的中专教育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初中毕业生不愿学农务农,职业农民不能放弃正常的农业生产来参加连续较长的脱产学习;原有的教学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联系不紧密,难以满足他们“实际、实用、实效”的学习诉求。而通过“送教下乡”则可以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破解。相对于传统的全日制办学模式,河北省的“送教下乡”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了改革和创新:

1. 送教下乡,实现学做结合、产教一体化

“送教下乡”是一种全新的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将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把农业职业教育办到农民家门口和田间大棚,其教学计划与以往的办学模式相比具有同样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学籍管理和实习制度具有同样的规范性和严格性。要求教师和专家深入到农村一线,与农民直接交流,了解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开展实地考察、研究解决方案,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面对面教学、手把手辅导。这种办学模式不是简单地把教学班由城镇搬到乡下,而是要走出一条“学做结合、产教一体化”的新路子,真正体现了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

农广校在送教下乡实践中,力求做到农业项目开发与农民职业教育同步推进,教学内容与当地产业发展密切结合,教学进程紧贴农时农事,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与农民职业需求保持一致,实验实习与农业生产同步安排,教学形式坚持灵活多样,尽可能让农民学员喜闻乐见。

2. 转变培养对象,扩大招生范围

河北的“送教下乡”对招生制度进行了改革,扩大了招生范围。招生对象扩展为20~45岁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同等学历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户、复转军人和返乡农民工等。打破了只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及部分高中生的限制,将从培养新生劳动力转变到同时培养现有劳动力,真正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骨干力量。

3. 结合生产实际,创建课程体系

河北省“送教下乡” 教学计划总体设定三大模块,即公共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实践课模块。在实践中,一方面按照教学计划设置必修课程,另一方面更要结合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实践等方面特点增设必要的选修课程,使课程体系更加完整与切合实际。学员在选课时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菜单式选课方式选修适用的课程,把科技知识、实用技术融进专业教学内容中,增加教学的实用性。

4. 改革教学方式,实行灵活教学

“送教下乡”模式采取了规范与灵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规范是指按全日制教学计划确定的总学时、总的课程门数不能少;灵活是指教学形式和教学安排上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按照农时讲授课程,将课程内容与当地产业的生产进程结合起来,应时讲课,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理实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视频辅导和田间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上课;实行上午理论课下午实习课,或两天理论课三天实习课,并重新优化学生成绩计分结构,这些做法更加符合农业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点。

5. 注重学用结合,建立新的评价机制

考核由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和实践成果考核组成。过程性考核:出勤、作业、实习等占25%,终结性考核:结业考核占25%,实践成果考核:综合考核占50%。以“规模有扩大、产量有提高、品质有提升、收入有增加”等作为衡量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准。以生产经营成果衡量学习教育效果的标准,是衡量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标准的突破,也为今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有益探索。

三、“送教下乡”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键环节

实践证明,“送教下乡”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如何把好事办好,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 选好教学点

教学点的好坏是能否顺利开展“送教下乡”的前提条件。农广校在选择教学点时应注意把握好4个原则。一是教学点所在地要有特色产业,如设施蔬菜、花卉、食用菌、畜禽养殖等高效经济产业。这些产业生产环节相对复杂、技术含量较高,农民有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有效保证学员的到课率;二是教学点具备开展教学的基础条件,具有与学员数量相适应的固定教室、课桌椅及照明、电源条件;三是通往教学班的交通要便利;四是教学班所在村的村干部领导能力要强,重视教育,有号召力,有责任心,支持学校“送教下乡”工作。

2. 合理设置专业,灵活安排教学

根据当地产业结构进行专业设置,即坚持开设的专业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相结合,突出蔬菜和养殖等高效农业或新兴产业,按地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农民学习专业知识是为了增收致富,依据产业生产实际设置专业课程,想农民所想,教农民所需。“送教下乡”只有融入农村,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联系自身实际调整专业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教学才有价值。

要按照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安排教学进度。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考虑的是学科的系统性,往往以学生入学时间为起点,严格按教材的编排顺序教学,不用考虑教学内容与现实生产环节的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对没有实训基地的学校和未接触过生产实际的学生较为适用。但是,对于“送教下乡”而言,教学远离了校园却靠近了生产实践基地,绝大多数农民学生都从事着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农业生产,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根据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所需要的饲养管理和田间管理技术,采用“理实合一”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直接讲授当前动植物的生产所需要从事的管理工作技术,让学生知道当前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在这些基础上引入必要的专业理论,让学生逐渐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如此循环,经过一个生长周期的教学,学生同样可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这种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学能根据不同阶段的生产实践,巧妙地将系统的专业理论渗透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针对农民学员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学形式的灵活性,更多的采取一些参与式、互动式、现场式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3. 控制教学规模,搞好班级建设

控制教学规模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农广校初期办班时每个教学班平均50人左右,每县掌握在100~150人,开设专业不宜超过2个。办学模式确定和经验成熟后,可量力而行逐步扩大招生规模。

要搞好教学班组织建设,按照全日制的班级管理要求进行编班,实现统一管理。每个班级都配备双班主任(即农广校指派一名老师和当地一名村干部共同担任),并设立党支部、团支部、一个班委会和多个学习小组。每个教学班的制度要上墙,教学安排也要上墙。同时要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体育、文娱活动加强学员交流,增进友谊,展现班级文化。

4.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规范管理

学校要根据送教下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管理规定》、《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考务管理实施办法》、《教师管理制度》等,对教学点、教学、学籍、考务、专兼职教师、班主任、学员、教学档案等做出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为确保教学质量提供可以遵循的依据,使教学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5.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要落实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有一支符合办学规模要求、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要大力加强农广校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农业部门专业技术资源,打造一支既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技能和指导能力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一是组织专职教师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二是组织基层专任教师开展教学大练兵、教学能手大赛、说课比赛等活动,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学习;三是发挥农业部门专家聚集的优势,选聘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和壮大教师队伍,并要瞄准科技发展适时引进高层次专家教授前来授课讲学。通过这些措施提升农广校的整体师资水平,促进农广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6. 重视开发“送教下乡”专用教材

要加强“送教下乡”教材建设,紧密联合农村实际编写新教材。一是教材要有适应性,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和农民致富需要,把最新技术知识、最新生产经验传送给农民;二是要有实用性,编写人员要深入了解生产过程并严格选材,果断删去与生产没有直接指导作用的深奥理论,减小篇幅,降低成本,使新教材成为指导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工具书;三是要突出地方性,根据当地独有的自然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等来编写教材;四是要有通俗性,在语言文字方面力求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用农民熟悉的语言介绍农民渴望学到的知识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7. 严格教学督导检查

为了保证教学的落实,农广校的体系内部要建立自律约束机制,强化教学检查与督导工作,省级农广校要专门成立教学督导领导小组,通过突击实地检查、电话查访等方式,对全省各教学点进行全面普查和抽查。各市级农广校也要成立教学督导小组,实行月月督察。县分校校长作为教学督导员实行每天检查教学落实情况。在检查过程中,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限时整改。

8. 加强助学金和免学费资金管理

农广校对涉农专业免费教育学生管理和资金申请及使用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对学生学籍、资助和免学费等工作严格把关,对教学班组织不力、教学计划落实不到位的,要坚决停办撤班,对上课考勤不达标的学生,要坚决予以劝退,不该要的学费补助自觉不要,做到不虚报、不套取免学费补助和助学金,保证国家助学政策和扶农惠民政策的严肃性,维护农广校办学的声誉。

实践证明,送教下乡明显提高了农民的素质,解决了许多学员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有效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二是送教下乡涌现出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改革带头人,实现了培养目标;三是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四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有了明显提升。

推荐访问:下乡 若干问题 中专 涉农 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