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

时间:2022-04-02 11:32:02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07月~2013年06月在我院已经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42例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的影像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4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原发于十二指肠、胃部、回盲部、小肠、乙状结肠系膜及横结肠系膜患者人数依次为3例、15例、2例、16例、4例和2例;其中外生性生长、内生性生长、腔内外生长患者人数依次为20例、10例和12例。影像学检查后判断GIST良恶性准确率为83.33%(15/18)。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且CT对GIST良恶性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借助病理学检查对于避免误诊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T;影像学表现

胃肠道间质瘤(GIST)作为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过去因病理学技术的限制,经常被误诊为神经源性或平滑肌源性肿瘤。而随着检验技术及超微结构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认为GIST很有可能来自于胃肠道壁不成熟的上皮样细胞增殖产生[1]。随着临床上对GIST研究不断深入,CT影像学检查技术不断普及,对该病术前的诊断及肿瘤良恶性的确诊提供了可能性。为分析GIST 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现选取最近几年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的CT扫描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旨在为CT检查或诊断该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07月~2013年06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42例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8例;年龄32~67岁,平均(52.7±8.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呕吐、黑便、腹痛、腹部包块等,术前均给予CT平扫加增强扫描。

1.2方法 CT检查时,叮嘱患者禁食6 h,在进入CT扫描前2 h时,口服1000 mL、2%泛影葡胺,在接受扫描前,再口服500 mL泛影葡胺。使用西门子 eomatom plus 16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检查,采取螺旋CT扫描,层厚10 mm,间隔平扫;增强扫描:采取高压静脉注射泛影葡胺80~100 mL注射速率以3 mL/s左右速度注射,间隔23~30 s后扫描,扫描时检测范围依据患者病况严重程度而定。

1.3 CT图像分析及病理诊断 本文CT图像的分析由我院两名经验丰富的医师承担,分析时采取盲法,两人事先均不知道影响结果,对CT扫描时呈现的病灶部位、形态及大小等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作出影像学诊断结论;若两位医师的临床诊断结果不一致,则由两位医师公共协商,在协商未果的条件下,由第3名医师进行判断。

1.4肿瘤的良恶性诊断标准 本文选取对象肿瘤的良恶性诊断诊断标准依据Lewin等人提出标准进行判断[2];肯定的恶性指标:①经组织学检查证实存在明显的转移倾向,②周边脏器已被侵润。潜在的恶性指标:①肿瘤大小:肠直径超过4 cm,胃部直径超过5.5 cm,②肿瘤出现坏死;③有明显核异型性,④细胞丰富;⑤上皮样细胞呈现为腺泡状或巢状。良性的胃肠道间质瘤无任何肯定的恶性指标,仅存在1项潜在恶性指标;恶性胃肠道间质瘤,至少存在1项潜在恶性指标,存在1项或2项及以上的肯定的恶性指标。

2结果

42例患者中,肿瘤病变原发于胃部10例,占23.81%,其中5例为窦部,4例为胃底部,见图1,原发于空肠7例,占16.67%,主要位于屈氏韧带下方50 cm以内,且其中有1例右侧肾下极被累及;5例原发于回肠,占11.90%,见图2。主要位于距盲瓣40 cm以内范围内,4例为乙状结肠,占9.52%。1例为多发空肠间质瘤,肿块面积均在2 cm×1.5 cm~17 cm×15 cm。扫描显示病灶多呈现为类圆形或圆形,其中25例等密度,占59.52%;另外17例患者肿瘤块多呈现为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和低密度,并且有3例患者合并出血症状。增强扫描结果:16例患者病灶呈现明显或重度强化,占38.09%;病灶强化程度不均匀,且可观察到病灶改变小囊状坏死9例,占21.43%;病灶中央出现坏死,且坏死面积较大,而病灶周边呈现明显或中度强化患者6例,占14.29%。另外27例患者病灶周边或邻近组织受到累及,其中10例良性,6例为潜在恶性,9例低度恶性,2例恶性;同时粘连邻近组织或周边器官遭遇直接侵犯10例(8例为低度恶性,2例为恶性)。外生性生长、内生性生长、腔内外生长患者人数依次为20例、10例和12例。影像学检查后判断GIST良恶性准确率为83.33%(15/18)。

本文4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15例为良性,除1例患者病灶中央坏死、溃疡黏膜面积>5 cm外,其余均显示为实质性病灶,都<5 cm;另外低度恶性及恶性的27例患者中,22例患者均>5 cm,5例在3~5 cm,另外3例伴随出血症。病理组织检验分析肿瘤细胞形态改变,同一肿瘤中,存在不同形态的上皮细胞,结构排列呈现旋涡状、栅状或编织状。

3讨论

3.1胃肠道间质瘤发病部位及良恶性情况 有研究显示GIST(胃肠道间质瘤)发病并不具备明显的差异,主要集中于>50岁年龄的患者[3],且该类病症的发病惹人群常见于男性患者。一般来说,GIST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一般的肠胃道病变有着较高的相似度,主要以腹部不适、腹痛以及中上腹部不适为主,同时还伴随着黑便。胃肠道间质瘤作为一种相对少见的飞上皮性肿瘤,其发病率相对较低,好发于胃部的良性肿瘤远远较恶性肿瘤多。本文选取的42例患者中,其中男34例,女8例,男性占80.95%,这一研究结果与杨金梅等人关于"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诊断"报道中基本保持一致[4],同时42例患者发病部位主要为胃底、胃体、胃窦、空肠、直肠等部位,且肿块越大,恶性率越高,但本文中关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发病率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可能与本文选取患者的基数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肿瘤快主要向外生长,随着肿块面积的增大,会累及周边肠道,引发不完全性肠梗阻,若病变表明出现坏死时,且伴随腹痛时,可引发消化道出血[5],因此对于临床上存在腹痛症状,同时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及时行CT扫描,这对及时发现GIST有一定的意义。

3.2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及CT表现 有研究显示GIST是一种由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中病变细胞非定向分化而形成的肿瘤,部分肿瘤可能伴随不完全分化的神经鞘细胞或平滑肌鞘细胞,多数肿瘤为低度恶性或恶性,少数为良性,基本不转移。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特性相对较为复杂,因而临床上单纯性依靠病理诊断存在一定的误诊或漏诊风险,薛鹏等人关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的报道研究显示GIST的危险程度可通过CT扫描进行推断,同时对其CT影像学表现的肿瘤形态、大小、平扫密度及强度和边界是否清晰等方面进行分析,可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判断[5]。本文研究显示42例GIST患者中,16例为良性,26例为恶性,这一研究结果与徐锦锋等人关于"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及疗效评价"的报道内容基本保持一致[6]。同时42例患者中,多数患者CT表现为均匀致密的软组织块影,且周边边缘较为清晰;尤其是肿块超过5 cm,且病灶中央存在坏死或伴随出血症状的患者,CT扫描显示其实体部分得到明显的强化,且边缘清晰,对周边组织或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侵袭,提示存在潜在恶性或恶性,而徐玉芸等人关于"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病变危险度分级的对照研究"的报道内容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7],这也就是说对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上在给予CT扫描检查时,可通过观察肿瘤块是否侵袭周边组织及侵袭程度,来判断肿瘤的。

综上,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特性相对较为复杂,单纯的依靠病理检查来诊断病症,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诊或漏诊风险,而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且该影像学检查手段对其良恶性的判断也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因此CT对GIST良恶性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借助病理学检查对于避免误诊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朔,许乙凯,贾飞鸽.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02:274-277.

[2]Lewin KJ,Riddell RH,Weinstein WM.et a1. Gastrointestinal pa-thology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 [M].New Youk:lgaku-shoin,1992:284-341.

[3]蒋忠毅.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分析[J].当代医学,2010,09:14-15.

[4]杨金梅,方玉祥,李东斌.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诊断[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1):2368-2369.

[5]薛鹏,郑红伟,陈勇,等.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2,21(1):34-37.

[6]徐锦锋,邱士军,宋裕娣,等.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及疗效评价[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04:875-877.

[7]徐玉芸,何晓东,钟建国,等.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病变危险度分级的对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02:255-258.

编辑/张燕

推荐访问:胃肠道 表现 间质 C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