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工作计划 > 在全市煤炭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全市煤炭工作会议上讲话

时间:2022-04-25 18:15:14 浏览次数: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就做好有关工作,我强调六点意见。

第一,要充分认清当前形势。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顺应国家有关煤炭产业政策导向,紧紧围绕“去产能、调结构、稳增长、促转型”任务目标,以滚石上山的拼搏精神和坚韧毅力,着力破难题、攻难关,奋发作为,积极进取,各项工作呈现出逆势发展、协调推进的良好态势。一是安全生产自主保障能力逐步增强。随着煤矿“双基”、质量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三保一促”活动和化解过剩产能等一系列举措的深入实施,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企业自律机制更加完善,矿井规模和集约化生产水平得到有力提升,采掘机械化、管控信息化、质量标准化、队伍职业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二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不断积聚。煤炭价格理性回升,煤矿销售收入、纳税额同比增长7.3%、13.2%,基本实现扭亏为盈。以煤为基础,全方位延伸产业链,非煤产业资产总额、产值比重均超过60%,从业人员超过7000人,尤其是泉兴、丰源、王晁等企业,基本形成了以煤电为核心的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有力抵御了煤炭市场低迷带来的不利影响。“走出去”发展提档升级,共投资、托管市外煤炭项目26个,占有储量19.3亿吨、年设计总能力1800万吨,分别是市内的3倍和2倍,输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6500余人,煤炭经济新的增长点已经形成。三是重点工作攻坚取得实质进展。去年主动关闭煤矿9处、退出产能180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25%,共安置职工8700余人,基本做到了转业不失业、转岗不下岗。开展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截至2016年底,全市12.9万亩治理任务已累计完成6.98万亩,其中2016年实施治理项目4个、治理2240亩。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共拆除和改造燃煤锅炉387台,全面完成建成区燃煤锅炉“煤改气”工程,整治规范储煤场147处,散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这些工作,为今后全市煤炭行业安全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进一步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一是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滑坡。经营困难时期,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安全欠账严重;
部分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太低,采掘工效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安全隐患治理任务依旧艰巨,现场灾害威胁依然突出。二是煤炭产品结构单一。原煤入洗率仅为30%,多以出售原煤为主,煤炭加工转化率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三是非煤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完全到位,非煤项目点多、面广、规模小,创新研发能力弱,大多处在盈亏边缘。四是国有企业改革进展较慢。股权结构单一,国有股份一股独大,政企不分、银企关系脆弱等问题依然突出,导致企业发展活力不强,增长动力不足,资金链风险防范能力较弱。五是现代煤炭物流发展滞后。供应链管理和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煤炭价格形成、交易结算、交割服务、储备配送等增值业务尚未真正开展起来。六是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工作仍需加大力度。采煤塌陷地治理验收难、移交难,散煤清洁化治理认识上有差距、推进不均衡、资金压力大等问题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煤炭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当前,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生态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煤炭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同时,煤炭行业发展也迎来诸多历史机遇。虽然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逐步降低,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能源需求总量仍有增长空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煤炭主体能源地位不会变化。“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给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国家将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为煤炭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清洁高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大力推进煤炭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化解过剩产能创造了有利条件。综合判断,煤炭行业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下功夫,力争尽快取得突破。2017年全市煤炭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基础,以深化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用好市内市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布局,统筹推进采煤塌陷地治理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努力建设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煤炭行业体系。主要目标是:市内地方原煤产量稳定在750万吨左右,原煤入洗率力争达到80%;
原煤生产事故总量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以内,力争实现安全年;
经营状况进一步好转,煤炭主业产值增长8%,非煤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0%;
建成清洁煤配送体系,力争推广清洁煤15万吨;
完成省下达的采煤塌陷地年度治理目标。

第二,要突出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习总书记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过去几年,虽然我们取得过较长的安全生产周期,但也经历过煤矿事故的切肤之痛,安全生产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始终在考验着我们,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今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抓好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希望大家思想上要更加重视,行动上要更加自觉,工作上要更加扎实,措施上要更加具体。

一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要继续强化党委政府管理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各区(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力亲为、靠上抓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分管领导要认真履行主管责任,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定期调度、定期检查、定期下矿,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要优先研究、优先安排、优先解决。要强化部门安全监管责任。煤炭、煤监、安监部门要不断健全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机制,加大督促整改力度,整改不到位的要坚决查处;
国土部门要不间断地对非法采矿活动进行巡查检查,不留死角,发现一处打击一处,并严格按照规定逐级进行责任追究;
公安部门要加强火工用品管理,严厉打击向非法生产矿井提供火工产品的行为;
其他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职,积极协调配合,加大指导和监管力度。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煤炭企业集团要健全煤矿安全管理机构,董事长、总经理至少一人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抓煤矿安全生产上;
要设立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至少配备4名专业技术人员;
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下井检查及带班制度。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每月下井不少于3次,矿长每月下井不少于10次,其中带班不少于5次;
要加强自主管理机制建设。运用好现场网格化管理和源头管控“三项许可”制度,确保企业切实做到自觉依法依规生产经营。要严格安全考核问责。坚持控制事故指标与安全责任、重点工作落实并重,严格安全目标责任考核“一票否决”,凡是发生人员死亡责任事故的煤矿,要一律依法依规严厉问责。

二要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安全生产工作核心在预防,根本在隐患治理,关键在落实。要突出抓好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加快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利用网格化管理体系,对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全面、无遗漏的排查,落实分级管控岗位责任,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规范隐患排查、登记、治理、监督、销号全过程管理。要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定期组织专家会诊、专家查隐患活动,开展重大技术难题攻关,着力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行业监管机构、队伍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提高专业监管执法人员比例,配备执法信息系统、现场监督检测设备、防爆取证设备等执法装备,提高执法能力。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方式,认真组织开展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检查、专题检查、突击检查,依法严格查处“五假五超”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安全工作不履职、防范措施不到位、隐患治理不彻底以及反复出现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要严格实行24小时驻矿督查。落实好《枣庄市煤矿驻矿督查工作规定》,促进驻矿督查站规范化建设,切实把监管力量放到煤矿、落到现场、沉到井下。要调动好群监协管力量。坚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设立监督信箱、有奖举报等措施,最大程度发挥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三要突出抓好重点矿井、重点时期安全监管。强化重点煤矿安全监管。把拟关闭退出、发生事故、长期亏损、自然灾害威胁严重、采深超过800米、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矿井等六类煤矿作为重点矿井,保持常年安全检查不断线。尤其对列入去产能关闭计划的煤矿,涉及区(市)、部门要高度重视,坚持一矿一策,妥善解决职工安置分流、企业债务资产处置等问题,实现矿区和谐稳定。强化重点时期安全监管。突出抓好五一、国庆、春节等各类节假日期间,以及各级党代会、“两会”、党委政府换届等重要政治敏感期的安全生产。尤其是近期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各级各部门各企业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在“严、狠、准、实”上下功夫,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要严格落实24小时安全调度值班、领导下井带班、安全情况专报和事故零汇报等制度,切实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确保安全生产秩序稳定。

四要切实抓好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调度指挥机构和处置决策、救援协调、现场指挥等制度,各煤矿企业要加大投入,整合救援力量,装备高效救援设备,真正提升抢险救援战斗力和科学施救能力。坚持简便、实用、高效原则,科学编制应急预案,明确第一时间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并通过反复演练来完善预案,每年要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至少组织两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切实解决好在指挥水平、响应速度、协调配合等方面的问题。要坚决落实好“调度员十项授权”、“三分钟通知到井下”和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等规定,突出做好特殊条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有效保障矿工生命安全。要严格事故直报制度,对瞒报、谎报、漏报、迟报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责。

五要不断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按照不欠新帐、快还旧账的原则,充分利用煤炭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深入开展“三保一促”活动,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为目标,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补齐各类欠账。坚持安全第一,对照新《煤矿安全规程》,坚决尽快补还装备和培训欠账,保障安全投入;
坚持以人为本,坚决尽快补还职工待遇欠账,积极推行首席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年薪制,稳定专业人才队伍;
坚持质量至上,坚决尽快补还工程欠账,保证安全标准;
坚持创新驱动,建立全面依法自主管理长效机制,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再上新水平。

六要认真开展“煤矿全面安全体检”专项工作。此次“体检”工作将从3月份开始持续到年底,鲁南煤矿监察分局要结合实际制定“体检”工作方案和内容表格,逐矿开展安全“体检”执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协调和统筹推进,确保“体检”工作圆满完成。煤矿企业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依法作出的决定,要按照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的要求,依法执行,严格整改。

第三,要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坚持走产业集中度高、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安全保障高的现代化之路,促进煤及非煤良性互动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一要抓好大企业、大集团建设。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煤炭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以资源资产为纽带,通过引进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央企、省企、大型民企和其它战略投资者参与改制,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煤炭企业集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法人主体,发挥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主体作用,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要减少行政性干预,地方政府做好区域宏观经济管理,营造良好企业经营环境,不要直接干预企业微观经营活动,让企业家能够集中精力“撸起袖子加油干”。鼓励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压缩管理层级,精简机构人员,推行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泉兴、辰龙、丰源、福兴、王晁、华亿、中泰、中翔、汉诺、华邦等国有骨干企业的扶持指导,推动大集团战略的实施运作,实现规模膨胀,打造省内、国内领先的大型煤炭集团公司。

二要提升矿井的现代化水平。要严格煤矿准入标准、建设标准和管理标准,加快现代化矿井建设步伐。继续加快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建设,继续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战略,提高全员工效、提高资源回收率。要加快煤炭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探索推行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为基础的智能化无人工作面开采装备,解决煤矿在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要加大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力度,加强职工队伍业务素质和技能培训,变招工为招生,为现代化矿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要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强科技攻关与交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实现科学开采、绿色开采、安全开采。

三要健全煤矿关闭退出机制。通过给予政策扶持等综合措施,对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成本高、煤质差、资源濒临枯竭的矿井,积极引导其有序退出。人社等部门要制定可行性政策,支持退出企业通过内部分流、转岗就业、创业、内部退养、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多渠道分流安置煤矿职工。要加强再就业帮扶,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方式,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或自主创业。有关区(市)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做好失业保险、失业救助、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等兜底工作。支持退出煤矿用好存量土地,促进矿区更新改造和土地再开发利用。积极争取并支持地方利用资源性收入,做好关闭退出煤矿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四要加快“走出去”发展。资源逐年枯竭的现实倒逼我们必须坚定“走出去”发展的决心。要优化投资布局。加大对煤质好、有盈利前景的基建技改项目的支持力度,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早日投产达效,有序消化、转移富余生产力。要树立品牌意识,及时重组合并成立区域性集团公司,争取在投资地区形成主导企业,在企业规模、安全管理上成为当地的样板企业,在经济发展、社会贡献上成为当地的支柱企业,更好地融入当地发展,让“枣庄煤企”成为知名品牌。要拓展走出去发展方式。在控股办矿基础上,大力发展托管服务,带动枣庄本地煤炭设计、检测检验等专业技术机构跟踪服务,以及煤机制造、煤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对外输出,互相搭台、抱团发展、合作共赢,实现煤炭主业、技术服务业和关联产业同发展、共促进。

五要优化调整非煤产业布局。按照专业人管专业事的原则,鼓励煤炭企业集团建设的项目采取参股控股的方式,转为专业团队管理经营。坚持“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配置、产业向园区聚集”,以骨干煤炭企业集团为龙头,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非煤产业向循环式园区型转变,加快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做到各类资源闭路循环、充分利用,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循环发展之路。当前,一方面要以“壮士断腕”的胆识,开展产业“瘦身”,果断处置短期内不能贡献经济效益的在建项目和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的在产项目,进行壮主业、分辅业、卸包袱,实现保生存和稳健发展;
另一方面,要以“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矿区循环式发展”为目标,优化调整煤电一体化、煤焦一体化和煤建材等循环产业链,不断提高煤炭的内在价值。

六要大力发展煤炭大物流。树立“大煤炭”理念,发挥我市公铁水联运的交通优势和连接西北、辐射东南的区位优势,以枣庄港、峄城港、滕州港、台儿庄港为基地,以枣矿、泉兴等煤炭企业集团为依托,整合规模以上煤炭物流企业,加快建设鲁南煤炭交易中心和基地。利用“互联网+”思维,加快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打造“线上交易、线下物流”的标准煤炭电商平台,为交易各方提供信息、物流、金融、担保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发展煤炭电子交易、供销信息、金融及配送服务产业,做大做强煤炭物流板块。

第四,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散煤治理是贯彻落实中央新发展理念、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和深化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改善我市大气环境质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要突出主体责任落实。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是此项工作的责任主体,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同志是具体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负有直接责任。要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散煤治理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抓在手上,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充实监管力量,尽快完善具体实施方案和操作办法,进行广泛深入动员,争主动、真落实、见成效。发改、经信、公安、财政、国土、住建、交通、环保、工商、质监、城管、煤炭等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极履行职能,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季督导,制定考核办法,督导各项任务落实。

二要坚持精准发力。要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全面落实《枣庄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行动方案》,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资源替代煤炭消费,优化能源结构。到今年底再减少煤炭消费56.6万吨。要深入落实工业绿动力计划。突出焦化、工业窑炉、煤化工等重点行业,逐一制定治理方案,通过清洁能源替代、节能技术改造、建设环保治理设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要加快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2017年底前全部完成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不能按期完成的实施停机改造。各地要统筹考虑保障供暖、电力供应、安全生产等因素,倒排工期、明确责任,能早则早、宜快则快。要大力推进民用散煤综合治理。中心城区“无煤化”。城市主城区要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推动电、气等清洁能源入户,解决禁燃区散煤用户的取暖、炊事等相关问题。城乡用煤“清洁化”。城乡结合部和小城镇居民生活、商业活动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实现散煤替代,优先使用煤气、电、沼气等清洁能源,大力推广洁净型煤或清洁煤炭。锅炉炉具“环保化”。要通过实施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等方式,尽快淘汰规模以下燃煤小锅炉;
引导用户将传统取暖、炊事炉具更换为节能环保炉具,提高热效率,减少烟尘排放。配套服务“网络化”。全市要规划建设2—3个洁净煤生产配送中心,镇(街)和村要规划布局销售网点,畅通供应渠道,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我市煤炭企业要大力发展高精度煤炭洗选加工,配套建设清洁生产水平高的选煤厂或区域集中型洗配加工中心,实现煤炭深度提质和分质分级,抢占清洁煤市场。

三要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过程监管。在生产加工环节,煤炭、质监等部门要严格执行《山东省实施<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细则》和民用散煤、民用型煤地方标准,敦促企业提高原煤入洗率,降低煤炭硫分和灰分,从源头上改善煤质。在存储运输环节,煤炭、环保、国土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山东省煤炭经营储煤场地管理暂行办法》,全面排查储煤场地防风抑尘情况,对不符合规定的责令限期整改;
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强煤炭运输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运输车辆。在销售使用环节,要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加大质量抽检力度,公布举报电话,严厉打击违规经营行为,杜绝劣质散煤流入市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查处或取缔无照经营煤炭及其制品的违法行为;
环保部门要完善实时监控、在线检测手段,加强执法检查,强化倒逼作用。要研究制定《枣庄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颁布实施《2017年枣庄市煤炭质量指标要求》,为依法监管提供遵循。

四要健全完善政策扶持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极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和相关优惠政策,搞好市级财政奖补政策研究制定。各区(市)要统筹相关资金向散煤治理方面倾斜,专项用于清洁煤、节能环保炉具推广以及清洁煤炭生产加工配送体系建设、煤质抽检等工作。探索建立基于绩效的财政资金分配方式,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从“前补助”向“后奖励”转变。要积极探索市场化治理模式。采取投资奖励、补助、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研究制定税收和土地优惠政策,对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的企业,给予税收、增加用地指标或合理置换等优惠政策。

第五,加强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作是中办重点督办事项,也是省委、市委年度重点工作调度事项,各级、各单位、各煤炭企业务必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积极稳步推进。

一要尽快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建立项目库。根据全省工作计划,今年6月份,我市要完成全市综合治理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薛城区、台儿庄区、峄城区任务较轻,要在3月底前尽快完成编制任务,滕州市任务最重,要争取在5月底前完成。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解年度计划,建立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项目库,分年度有序实施。

二要继续深化“矿矿有工程、县县有工程”活动。着重推动滕州市、薛城区、台儿庄区治理工作,按照存量塌陷地不低于20%的任务安排治理任务。相关区(市)政府要探索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治理新模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各级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调度、协调、督促、考核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要多方努力筹措治理资金。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市直有关部门,尤其是国土、财政、发改、煤炭等部门要积极与国家、省有关部门对接,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级各类资金。要统筹各级财政资金。继续做好市级现有财政专项资金、非税收入的整合工作;
区(市)政府也要研究制定统筹整合相关资金政策措施。要充分利用采煤企业资金。督促指导煤炭企业按省政府180号文件规定提取、使用“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费”。进一步研究探索更为灵活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使用管理办法,有效解决治理资金匮乏的难题。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研究制定社会资本参与塌陷地治理在土地开发利用、土地税费征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探索建立采煤塌陷地“ppp”治理模式,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资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

四要妥善解决验收难、移交难问题。对企业往年自主治理和未验收、未移交的塌陷地,各相关区(市)及有关部门要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主动研究、帮助指导企业补充完善项目立项、验收、移交等有关手续,有效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简化优化相关程序,完成塌陷地治理全过程闭合,切实解决好目前治理项目验收难、销号难和移交难等问题,促进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实现企业、农民、政府互惠互促、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第六,要积极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煤炭行业的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开拓创新,着力在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谋求新发展上下功夫。

一要提升服务水平。煤炭企业多年来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各级各相关部门都要充分认识煤炭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帮助煤炭企业加快发展。对辰龙集团煤化工、中泰集团盐化工等投资大、支撑强的非煤项目,要加大扶持指导力度,一企一策,尽快盘活闲置资源。煤炭管理部门要主动做好牵头组织、沟通协调工作,保障企业健康发展。要牢牢抓住简政放权这个核心,打好放、管、服“三张牌”,把发展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交给基层、交给实体,同时自觉承担起引导、规范和服务责任,把市场的活力和依规治企、有效调控结合起来,放手不放责,搞活不搞乱,激发各类组织和职工群众的巨大创业热情和创造智慧,努力营造煤炭事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坚持区别对待、有控有扶的原则,不搞“一刀切”,引导金融机构对具备竞争力的优质骨干煤炭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鼓励通过采矿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等信贷融资方式,满足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加大社会融资力度,积极帮助煤炭企业多方筹集资金;
支持煤炭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合理处置企业债务,降低企业负债率。同时,要坚决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煤炭企业税费负担,保障生产经营投入,让企业轻装上阵。

同志们,做好煤炭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希望大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努力实现我市煤炭行业的新突破,为建设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访问:煤炭 讲话 工作 会议上 在全市

猜你喜欢